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非地区天河石考古
1
作者 胡慧 张登毅 《中国宝玉石》 2024年第1期2-9,共8页
通过对北非地区出土天河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发现在北非地区存在3个古老的天河石矿藏,即位于利比亚东南部的祖马矿、埃及东部沙漠的杰贝尔米吉夫(Jebel Migif)的北侧和杰贝尔哈法菲特(Jebel Hafafit)的西侧的两个矿区。北非地区的... 通过对北非地区出土天河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发现在北非地区存在3个古老的天河石矿藏,即位于利比亚东南部的祖马矿、埃及东部沙漠的杰贝尔米吉夫(Jebel Migif)的北侧和杰贝尔哈法菲特(Jebel Hafafit)的西侧的两个矿区。北非地区的天河石最早于苏丹中部喀士穆地区的Shaheinab遗址被发现,随后在其他的考古挖掘中,如苏丹塞莱姆盆地R12墓地、利比亚的Fewet绿洲和埃及王朝时期都出土了天河石制品。在埃及王朝时期出土的天河石制品,大多是在贵族墓中发现的,说明它主要为贵族所使用,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同时,部分出土天河石制品的相关实验表明,有的天河石制品并不来源自上述3个古矿藏,而是其他地区的矿藏。这表示在一定的时期,北非地区存在着关于天河石的交换贸易路线,这对研究和构建北非地区贸易网络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非 天河石 矿源 贸易路线
下载PDF
山西定襄中霍墓地出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登毅 李延祥 郭银堂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共11页
中霍墓地出土青铜器是研究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青铜文化特征、制作技术以及探讨该时期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关系等学术问题的重要资料。为进一步揭示该墓地出土青铜器所包含的科学信息,对该墓地出土17件铜器的37个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 中霍墓地出土青铜器是研究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青铜文化特征、制作技术以及探讨该时期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关系等学术问题的重要资料。为进一步揭示该墓地出土青铜器所包含的科学信息,对该墓地出土17件铜器的37个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以铸造为主,另外还有热锻、热锻后冷加工等;其合金成分有铜锡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两种,铜锡二元合金全部用于制作工具,铜锡铅三元合金用于制造容器。这显示中霍墓地铜器的合金成分和器物类型之间的关系明显,表明制作者已经能根据青铜器的用途而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研究结果对研究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冶金术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交流有较大的指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霍墓地 铜器技术 合金成分
下载PDF
河曲坪头遗址F1的试复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登毅 《文物世界》 2012年第2期44-48,共5页
坪头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其北高南低,背风向阳,东倚山丘,西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南北为流水冲沟(图一)。为了配合准朔铁路(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山西朔州)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忻州市文物管理处、河曲县博... 坪头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其北高南低,背风向阳,东倚山丘,西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南北为流水冲沟(图一)。为了配合准朔铁路(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山西朔州)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忻州市文物管理处、河曲县博物馆于2009年冬和2010年春夏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前后两次发掘出龙山时期白灰面房址5座,陶窑4座,墓葬1座,灰坑数个及大量陶、石、骨器^[1]。该遗址的发掘对晋西北地区龙山时期文化序列及史前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鉴于资料的珍贵性,山西省博物院对该遗址保存较好的F1进行了搬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复原 准格尔旗 2010年 2009年 山西 文物管理 聚落形态
下载PDF
陕西洛南河口绿松石矿遗址调查报告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延祥 先怡衡 +4 位作者 陈坤龙 杨岐黄 邵安定 张登毅 谭宇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7,55,共8页
河口矿业遗址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河沿岸。2010~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河口遗址周边进行了数次调查,发现了10处古代开采绿松石的洞穴遗址。这批洞穴规模较大,采集到的遗物较为丰富,主要为石器和陶片。遗址中采集的石... 河口矿业遗址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河沿岸。2010~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河口遗址周边进行了数次调查,发现了10处古代开采绿松石的洞穴遗址。这批洞穴规模较大,采集到的遗物较为丰富,主要为石器和陶片。遗址中采集的石锤为一种古代的采矿工具,洞穴内发现的蓝色矿石经过定性分析,确认为绿松石,因此判断这批洞穴为古代开采绿松石的矿业遗址。从发现的陶片、开采工具的年代以及碳十四测年等资料判断,其开采年代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延续到春秋时期。唐宋时期仍有使用,但不能确定是否与矿石开采有关。河口古代绿松石矿业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国早期绿松石的开采、使用、流通及来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遗址 绿松石矿 石锤 先秦时期
下载PDF
论职业大学图书馆的特色化与专业化
5
作者 张登毅 宁浩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7-50,共4页
职业大学图书馆要全面参与职业教育,馆藏建设、服务方式都要形成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图书馆员要成为有深厚文化基础、又懂得本校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员 馆藏建设 服务方式
下载PDF
甘肃齐家坪遗址和磨沟遗址出土绿松石产源探索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延祥 赵绚 +3 位作者 贾淇 先怡衡 张登毅 陈国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1-3,共3页
绿松石制品在先秦时期的西北地区曾被大量使用,其产源尚待揭示。使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齐家坪遗址M42、磨沟遗址12座墓葬出土的绿松石制品进行铅锶同位素检测,结果显示齐家坪遗址的绿松石产源应为陕西洛南绿松石矿区,磨沟遗址的... 绿松石制品在先秦时期的西北地区曾被大量使用,其产源尚待揭示。使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齐家坪遗址M42、磨沟遗址12座墓葬出土的绿松石制品进行铅锶同位素检测,结果显示齐家坪遗址的绿松石产源应为陕西洛南绿松石矿区,磨沟遗址的绿松石(包括磷铝石)产源应为新疆哈密绿松石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齐家坪遗址 磨沟遗址 铅锶同位素 产源
下载PDF
闻喜上郭村南古文化遗存调查研究
7
作者 王刚 张登毅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1-94,共4页
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在晋西南地区分布很广,且非常密集,过去虽然做过一些集中性的考古发掘工作,但要全面认识这两种文化面貌似乎还有一定距离。各地的同期文化除有机联系的相同处外,还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地区性的差异。该地的考古学文化面... 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在晋西南地区分布很广,且非常密集,过去虽然做过一些集中性的考古发掘工作,但要全面认识这两种文化面貌似乎还有一定距离。各地的同期文化除有机联系的相同处外,还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地区性的差异。该地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既受到豫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河南龙山文化的影响,又同时受到陕西同类文化的影响,调查主要针对闻喜县上郭村南与韩家庄接壤的丘陵地区,调查对象集中于三代及三代以前的古文化遗址及遗存,这次调查为认识晋西南地区的古文化面貌以及与河南、陕西二省的文化关系,并且为探索夏文化的渊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郭村 文化遗存 二里头文化 东下冯类型
下载PDF
新疆哈密两处古绿松石矿遗址初步考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延祥 谭宇辰 +4 位作者 贾淇 张登毅 于建军 段朝玮 先怡衡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7,共6页
2016年根据地质部门等提供的线索先后对黑山岭、天湖东两处古绿松石矿遗址进行了考察。黑山岭遗址位于哈密南偏西200千米,天湖东遗址位于哈密南偏东160千米。两处遗址均遭到现代采矿破坏。两处遗址皆采集到大量的采矿石器和绿松石标本... 2016年根据地质部门等提供的线索先后对黑山岭、天湖东两处古绿松石矿遗址进行了考察。黑山岭遗址位于哈密南偏西200千米,天湖东遗址位于哈密南偏东160千米。两处遗址均遭到现代采矿破坏。两处遗址皆采集到大量的采矿石器和绿松石标本。黑山岭遗址发现长约20、厚约1.5米的残存文化层,其中发现陶片等遗物。天湖东遗址在现代采矿暴露出深约10余米的古矿洞,采集到兽骨、木炭等样品。天湖东遗址还确认了多座古墓葬。拉曼光谱分析显示两处遗址所产皆为典型的绿松石。碳十四年代测定显示两处遗址在距今3300~2400年间已得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地区 史前时期 绿松石采矿遗址
下载PDF
山西出土先秦绿松石制品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登毅 李延祥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8,117,共9页
通过对山西出土先秦绿松石制品进行分区分期的类型学研究,以探讨绿松石这支特殊的文明载体在山西的滥觞、留滞、嬗变及衍生的类型,并试图对绿松石制品的文化寓意及所反应的先秦人们的审美意念进行讨论。根据东北喀左东山嘴、陕西南郑龙... 通过对山西出土先秦绿松石制品进行分区分期的类型学研究,以探讨绿松石这支特殊的文明载体在山西的滥觞、留滞、嬗变及衍生的类型,并试图对绿松石制品的文化寓意及所反应的先秦人们的审美意念进行讨论。根据东北喀左东山嘴、陕西南郑龙岗寺及山西临汾下靳均出土有选料为"黑色石皮为衬地的薄片状料"的绿松石小饰件,推测此种特殊的绿松石料不排除来源于陕西洛南一带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先秦 绿松石制品 类型学研究 产源讨论
原文传递
商周时期绿松石嵌片的标量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登毅 李延祥 +1 位作者 黄凤春 刘群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81,共6页
通过对商周时期四处遗址153件绿松石嵌片表面形状、周边角度、厚度、厚度变化维度等方面的标量化分析研究,得出无论是商代还是周代,匠人在制作绿松石嵌片时,都倾向于将绿松石片切割成长方形,而周代较之于商代,这种倾向更加明显;在周边... 通过对商周时期四处遗址153件绿松石嵌片表面形状、周边角度、厚度、厚度变化维度等方面的标量化分析研究,得出无论是商代还是周代,匠人在制作绿松石嵌片时,都倾向于将绿松石片切割成长方形,而周代较之于商代,这种倾向更加明显;在周边角度的处理上,商代的匠人往往将这样的夹角制作成钝角,而西周的匠人往往将这样的夹角制作成锐角,也就是说,商代匠人镶嵌绿松石嵌片时,将面小的那一面镶嵌在器物上;而周代匠人则恰好相反,将面大的那面镶嵌在器物上。最后得出在同一时代,遗址等级越高,其绿松石嵌片的标准化程度越高;不同时代,后期遗址绿松石嵌片的标准化程度更高。这一研究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等级遗址下绿松石生产这一手工业部门技术表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陂盘龙城 安阳殷墟 叶家山墓地 绿松石嵌片 标量化研究
原文传递
从河曲坪头遗址看晋西北史前建筑技术的承袭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登毅 李延祥 +2 位作者 高策 刘翠 郭银堂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56,共5页
通过对河曲坪头遗址前后两期房址的建筑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史前晋西北地区窑洞式建筑在窑跨、门洞处理、防潮技术、白灰烧制及涂抹技术、火塘周边装饰手法等建筑技术方面的承袭发展。通过对房址进行建筑力学分析,得出史前晋西北先民... 通过对河曲坪头遗址前后两期房址的建筑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史前晋西北地区窑洞式建筑在窑跨、门洞处理、防潮技术、白灰烧制及涂抹技术、火塘周边装饰手法等建筑技术方面的承袭发展。通过对房址进行建筑力学分析,得出史前晋西北先民对黄土窑洞结构力学的稳定性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最后对房址白灰样品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碳十四测年,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后期房址白灰烧制技术比前期提高;碳十四测年显示:前期房址距今3835±25年,后期房址距今3535~37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坪头遗址 建筑技术 白灰面房址 窑洞式房址
原文传递
河南驻马店闰楼墓地出土绿松石制品矿源特征探索
12
作者 张登毅 李延祥 +2 位作者 郁永彬 刘群 陈建立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89,共5页
通过对出土于驻马店闰楼墓地13件绿松石制品物相结构、化学成分、铅锶同位素组分等的检测得出:驻马店闰楼出土绿松石制品主要成分为AlO、PO和Cu O,除此之外,还有微量的FeO、SiO、MgO、CaO、NaO等元素。铅锶同位素组分表明,该墓地绿松石... 通过对出土于驻马店闰楼墓地13件绿松石制品物相结构、化学成分、铅锶同位素组分等的检测得出:驻马店闰楼出土绿松石制品主要成分为AlO、PO和Cu O,除此之外,还有微量的FeO、SiO、MgO、CaO、NaO等元素。铅锶同位素组分表明,该墓地绿松石制品的矿源特征信号是多元的,已知的矿源有竹山喇嘛洞、洛南辣子崖和白河白龙洞地区,除此之外还应有其他矿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闰楼墓地 绿松石制品 拉曼光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铅锶同位素 矿源示踪
原文传递
山西忻州河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13
作者 张登毅 王继平 朱岁明(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7,共12页
河拱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秦城乡河拱村西北,为配合大西高铁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1年春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近1500平方米,发现房址6座、陶窑2座、灰坑数个,出土大量陶、石、骨... 河拱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秦城乡河拱村西北,为配合大西高铁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1年春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近1500平方米,发现房址6座、陶窑2座、灰坑数个,出土大量陶、石、骨器等。根据层位关系及出土器物特征,判断该遗址年代为龙山晚期。河拱"凸"字形白灰面房址兼具竖向深穴与浅穴式的半窑洞式特点,应属于窑洞式建筑的前身,其成排分布,反映了当时集群而居的社会形态。河拱遗址较完整揭示了忻定盆地龙山晚期人类聚落的全貌,特别是房址和陶窑的发现,为深入探讨晋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拱遗址 半窑洞式房址 龙山晚期 忻定盆地 晋西北考古
原文传递
山西临汾下靳墓地出土绿松石制品的矿源研究
14
作者 张登毅 李延祥 +2 位作者 黄可佳 郁永彬 郭智勇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山西临汾下靳墓地为距今约4500年,分布于晋南陶寺文化范围内的一处史前墓地。本研究试用拉曼光谱仪、TIMS等仪器对出土于该墓地的绿松石制品进行物相、铅锶同位素等检测,实验显示:临汾下靳绿松石样品拉曼峰位于3474cm^(-1)、1038cm^(-1)... 山西临汾下靳墓地为距今约4500年,分布于晋南陶寺文化范围内的一处史前墓地。本研究试用拉曼光谱仪、TIMS等仪器对出土于该墓地的绿松石制品进行物相、铅锶同位素等检测,实验显示:临汾下靳绿松石样品拉曼峰位于3474cm^(-1)、1038cm^(-1)、812cm^(-1)、641cm^(-1)、416cm^(-1)、229cm^(-1)处,样品强峰位于1038cm^(-1)附近。同位素比值^(87)Sr/^(86)Sr位于0.71011~0.71270之间,^(207)Pb/^(204)Pb位于15.37757~5.83400之间。经过与绿松石矿源比较得出:临汾下靳绿松石制品矿源至少有三处,目前已知的矿源有湖北竹山喇嘛洞和陕西洛南辣子崖。陕西洛南辣子崖、湖北竹山喇嘛洞出产的绿松石料出现在下靳墓地,表明这两处绿松石矿的开采年代可早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为今后古绿松石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下靳墓地 绿松石制品 铅同位素 锶同位素 产源示踪
原文传递
安阳殷墟出土绿松石矿源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登毅 李延祥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82,共5页
殷墟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遗址主要包括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洹北商城、家族墓地、甲骨窖穴、铸铜及手工作坊等。殷墟遗址出土了大量绿松石制品,其中以“镶嵌绿松石象牙杯”及“镶嵌绿松石铜内玉戈”为代表(图一、二)... 殷墟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遗址主要包括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洹北商城、家族墓地、甲骨窖穴、铸铜及手工作坊等。殷墟遗址出土了大量绿松石制品,其中以“镶嵌绿松石象牙杯”及“镶嵌绿松石铜内玉戈”为代表(图一、二),镶嵌绿松石象牙杯出土于妇好墓,此器身纹饰雕刻精巧,纹饰内镶嵌绿松石更加引人注目,显示了商代匠人的高超技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遗址 安阳殷墟 家族墓地 洹北商城 小屯村 此器 妇好墓 绿松石
原文传递
湖北省钟祥市罗集砖厂旧石器时代地点调查简报
16
作者 张登毅 左逢源 +11 位作者 鲍云丰 查逢志 胡春雨 周天媛 谭琛 易俊 郑贤 冯小波 常晓雯(图) 杨青青(图) 王子煜(摄) 王秦江(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4-12,共9页
2018年7月28~31日,为了解钟祥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和文化层堆积情况,北京联合大学、大悟县文物事业管理局、荆门市博物馆和钟祥市博物馆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在钟祥市进行了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在为期4天的调查中,于汉水左岸的第Ⅱ级... 2018年7月28~31日,为了解钟祥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和文化层堆积情况,北京联合大学、大悟县文物事业管理局、荆门市博物馆和钟祥市博物馆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在钟祥市进行了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在为期4天的调查中,于汉水左岸的第Ⅱ级阶地上,发现旧石器地点2处,罗集砖厂地点为其中石器较多、地域特征明显、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地点,本文仅报道罗集砖厂发现的石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荆门市博物馆 调查简报 石制品 北京联合大学 湖北省钟祥市 钟祥 罗集
原文传递
甘肃金塔一个地窝南遗址绿松石矿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登毅 李延祥 席光兰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本研究对甘肃金塔一个地窝南遗址的9件绿松石样品进行物相、成分、铅锶同位素检测得出:所取样品的拉曼峰位于3473 cm^(-1),1035 cm^(-1),815 cm^(-1),645 cm^(-1),414 cm^(-1),223 cm^(-1)等处,样品强峰位于1035 cm^(-1)附近。该遗址绿... 本研究对甘肃金塔一个地窝南遗址的9件绿松石样品进行物相、成分、铅锶同位素检测得出:所取样品的拉曼峰位于3473 cm^(-1),1035 cm^(-1),815 cm^(-1),645 cm^(-1),414 cm^(-1),223 cm^(-1)等处,样品强峰位于1035 cm^(-1)附近。该遗址绿松石的主要成分为Al_(2)O_(3),P_(2)O_(5)和CuO,其中w(Al_(2)O_(3))为32.14%~37.48%,w(P_(2)O_(5))为33.09%~42.50%,w(CuO)为6.05%~7.68%,除此之外,还有少量和微量的Fe_(2)O_(3),SiO_(2),MgO,CaO,Na_(2)O,K_(2)O,TiO_(2),BaO,SnO_(2),SrO,ZnO,VO等元素。铅锶同位素比值^(208)Pb/^(204)Pb在37.037~40.032之间,^(207)Pb/^(204)Pb在15.039~16.333之间,^(206)Pb/^(204)Pb在18.500~29.685之间,^(87)Sr/^(86)Sr在0.710054~0.712786之间。对比新疆哈密及陕西洛南辣子崖等五处绿松石矿数据得出。新石器时代晚期金塔一个地窝南遗址绿松石至少有3处不同的矿源,其中一处指向新疆哈密地区。以^(207)Pb/^(204)Pb+^(87)Sr/^(86)Sr为组合的铅锶同位素比值组分模型,可以成功将不同矿源的绿松石区分开。先秦“绿松石之路”传播除了“洛河一线”“太行山西麓”外,还有“河西走廊”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铅同位素 锶同位素 金塔一个地窝南遗址 绿松石之路
原文传递
山西三处先秦遗址出土绿松石制品产源特征探索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延祥 张登毅 +2 位作者 何驽 郭智勇 郭银堂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1,共6页
绿松石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就被人们垂青,在人类装饰品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 先秦遗址 石制品 出土 山西 新石器时代 绿松石 装饰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