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
作者 高丽霞 贾晓玲 +4 位作者 胡军 张益枝 吴克雄 傅明伟 王云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观察以硼替佐米或马法兰为主的化疗方案,在初诊有症状的MM或MP治疗后复发难治性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2013年5年期间MM患者的临床经过及转归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9例初诊有症状的MM(13例),复发... 目的:观察以硼替佐米或马法兰为主的化疗方案,在初诊有症状的MM或MP治疗后复发难治性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2013年5年期间MM患者的临床经过及转归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9例初诊有症状的MM(13例),复发难治性的MM患者(6例),以硼替佐米(bortezomib)+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治疗后进行维持治疗的VD组,17例(初诊有症状的MM),接受马法兰+泼尼松治疗后再进行维持治疗的为MP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可评估的3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6(1-64)个月,两组患者半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D组19例中半年无1例复发,MP组17例中半年有5例复发(P<0.05)。结论:VD作为MM患者维持治疗的方案优于MP方案,而且毒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后骨髓造血祖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邵宗鸿 郑以州 +4 位作者 张益枝 陈桂彬 李莉 孙娟 储榆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05-408,共4页
为更好地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程度,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了48例接受IBT的SA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晚期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mBFU-E)及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 为更好地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程度,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了48例接受IBT的SA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晚期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mBFU-E)及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IST前所有SAA患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IST后1年,29例有效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显著增高,增高程度与其临床疗效相关;12例mBFU-E及10例CFU-GM水平恢复正常,其中8例患者mBFU-E及CFU-GM水平同时恢复正常。这表明SAA确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造血功能衰竭与异常免疫关系密切,若去除这种异常,造血功能可获得部分甚至完全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骨髓造血祖细胞 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造血功能
下载PDF
干扰α烯醇化酶对耐药细胞株K562/A02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高雪 叶舟 +4 位作者 吴克雄 范冬梅 杨铭 张砚君 张益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21-1526,共6页
目的肿瘤耐药的产生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α烯醇化酶(eno1)与肿瘤细胞耐药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探究eno1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生长及耐药的影响。方法筛选3株稳定干扰eno1的细胞系K562/A02-sheno1和对照细胞... 目的肿瘤耐药的产生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α烯醇化酶(eno1)与肿瘤细胞耐药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探究eno1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生长及耐药的影响。方法筛选3株稳定干扰eno1的细胞系K562/A02-sheno1和对照细胞系K562/A02-shcon;采用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生长速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内罗丹明123含量测定细胞外排药物能力,real-time PCR反应测定基因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测定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敏感性细胞株K562相比,eno1在耐药细胞株K562/A02中为高表达状态,其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分别增高(2.85±0.56)倍和(1.43±0.05)倍;而K562/A02细胞生长速率与K562细胞相比差异无显著性。K562/A02-sheno1细胞系与对照组K562/A02-shcon相比生长速率降低,对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和阿霉素的敏感性均增强,且K562/A02-sheno1细胞系中罗丹明123含量也明显增高。K562/A02-sheno1细胞系中耐药相关基因MDR1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稳定干扰eno1表达能抑制K562/A02细胞生长,有效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性,提高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其机制与MDR1基因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肿瘤耐药 K562/A02 细胞生长 eno1 MDR1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高丽霞 张益枝 +5 位作者 吴克雄 胡军 冀红红 张学平 贾晓玲 林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及与发病间的关系,乳腺癌患者自身免疫与非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乳腺癌病例10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100例,正常对照病例100例。以放射免疫检测...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及与发病间的关系,乳腺癌患者自身免疫与非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乳腺癌病例10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100例,正常对照病例100例。以放射免疫检测法测血清FT3、FT4、TSH、TG-Ab、TPO-Ab水平;通过临床检查、B型超声、甲状腺素及抗体水平检查、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等对比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FT4水平(16.56±0.45)pmol/L和TPO-Ab水平(51.44±22.59)U/ml虽均在正常范围,但其FT4水平显著低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23,P=0.017),其TPO-Ab水平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P=0.002)。乳腺癌组非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36%(36/100)vs 12%(12/100),P=0.004;22%(22/100)vs 14%(14/100),P=0.001],乳腺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相近。乳腺癌FT4降低与乳腺癌的肿块大小、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ER、PR表达无关联(P>0.05);乳腺癌TPO-Ab高表达与乳腺癌的肿块大小、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有关联(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联(P>0.05)。追踪条件匹配的40例乳腺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发现与放射肿瘤及内分泌治疗有关联(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变化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甲状腺激素和自身抗体水平有助于临床监测和预后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非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高于非乳腺癌者。乳腺癌患者FT4水平降低及TPOAb高表达可反映乳腺癌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甲状腺功能 关系
下载PDF
雄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4
5
作者 郑以州 王存彪 +3 位作者 储榆林 邵宗鸿 张益枝 陈桂彬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0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雄激素 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原发性及继发性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许风雷 胡军 +4 位作者 孜莱克 周琴 菅辉玲 张益枝 高丽霞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5期4877-4884,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108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患者蛋白C (PC)、蛋白S (PS)、抗凝血酶III (ATIII)活性水平,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危险因素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关系,为VTE的及早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目的:通过分析108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患者蛋白C (PC)、蛋白S (PS)、抗凝血酶III (ATIII)活性水平,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危险因素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关系,为VTE的及早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108例VTE病例组(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VTE)及52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PC、PS、ATIII活性等指标,分析抗凝蛋白缺陷与VTE的关系,及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特征及继发性危险因素。结果:VTE患者的PC、PS、ATIII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 25.46, P 2 = 5.733, P 肺癌 】妇科肿瘤 】泌尿系肿瘤 】乳腺癌)。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的比例最高。结论:蛋白C (Protein C, PC)、蛋白S (Protein S, PS)和抗凝血酶III (Antithrombin III, ATIII)缺陷是促发VTE发生的重要原发性危险因素,以PS、PC缺陷为主,抗凝蛋白缺陷可能是血栓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继发性危险因素以外伤/手术和恶性肿瘤为主。多种因素并存是引起VTE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蛋白C蛋白S 抗凝血酶III 继发性危险因素
下载PDF
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前后骨髓基质生长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以州 李莉 +2 位作者 张益枝 陈桂彬 储榆林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5,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缺陷及IST后其恢复的程度及上述变化与IST疗效间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Gartner-Kaplan液体培养法,动态观察80例接受IST的AA患者骨髓成纤维细胞样祖细胞...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缺陷及IST后其恢复的程度及上述变化与IST疗效间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Gartner-Kaplan液体培养法,动态观察80例接受IST的AA患者骨髓成纤维细胞样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的数量变化。结果:IST前仅5例患者CFU-F数量正常,余75例患者CFU-F生长严重缺陷或无生长;有CFU-F生长者疗效优于无CFU-F生长者,但差异光显著性(P>0.05)。IST后获基本治愈者骨髓CTU-F数量增加最为显著(P<0.01),缓解者及明显进步者CFU-F数量亦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A确是一组异质性疾病,IST可部分纠正其基质生长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CFV-F
下载PDF
硼替咗米联合化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军 高丽霞 +4 位作者 吴克雄 张斌 张益枝 傅明伟 王云霞 《新疆医学》 2018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初治及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有效率、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6例硼替佐米初次及复发/难治含硼替佐米再治疗的MM患者。按照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组织制定的标准判断疗...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初治及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有效率、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6例硼替佐米初次及复发/难治含硼替佐米再治疗的MM患者。按照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组织制定的标准判断疗效。结果入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中位年龄60岁;共有34例患者完成了2个周期的化疗,总有效率(ORR)91.8%,完成8个周期并进行疗效评价的30例,ORR均达100%,硼替佐米初次及复发/难治含硼替佐米再治疗MM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0.6%VS 33.7%。中位随访12个月,无疾病进展率分别为59%VS 31%。初治及复发组毒副作用主要是血液学毒性(41.3%43.6%)、周围神经病变(31.3%22.8%)、胃肠道反应(13.8%13.0%)、疲乏无力(7.6%12.0%),大多都能耐受。结论硼替佐米联合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的MM患者ORR及CR率均很高,而且毒副反应可控,治疗疗效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某些细胞因子能力的变化及意义
9
作者 陈克奇 周宇 +5 位作者 张益枝 王彤 陈桂彬 储榆林 邵宗鸿 杨崇礼 《天津医药》 CAS 1999年第11期649-651,共3页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产生 IL-1α、IL-2的能力及外周血清sIL-2R水平,探讨这些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活性。结果〔显示再障患者PBMNC产生IL-1α的...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产生 IL-1α、IL-2的能力及外周血清sIL-2R水平,探讨这些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活性。结果〔显示再障患者PBMNC产生IL-1α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产生 IL-2的能力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 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这三项检测结果对于认识再障贫血的发病机制、辅助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PBMNC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比较研究
10
作者 郑以州 储榆林 +2 位作者 邵宗鸿 张益枝 陈桂彬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适宜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比较猪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P- ATG)单用 ( IST方案 )与联合方案兔 -抗人 T淋巴细胞球蛋白 ( R- ATL G)、环孢霉素 A( Cs A)、重组人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rhu GM- G- ... 目的 :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适宜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比较猪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P- ATG)单用 ( IST方案 )与联合方案兔 -抗人 T淋巴细胞球蛋白 ( R- ATL G)、环孢霉素 A( Cs A)、重组人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rhu GM- G- CS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rhu- G-CSF)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 rhu EPO) ( IST方案 )治疗 SAA疗效。结果 :IST方案 组不仅疗效高于 IST方案 组 ,且其有效者造血功能恢复更为迅速及良好。结论 :SAA患者更适宜于 IST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P-ATG 环孢霉素A
下载PDF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者尿液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变化
11
作者 郑以州 杨萍 +5 位作者 邵宗鸿 梁晓岚 汪永桂 张益枝 陈桂彬 储榆林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31-32,共2页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了23例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尿液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并对其中5例患者治疗后3,6,9个月及12个月尿液EPO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治疗前各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患者尿液EPO水平均明显增高...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了23例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尿液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并对其中5例患者治疗后3,6,9个月及12个月尿液EPO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治疗前各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患者尿液EPO水平均明显增高,此变化与患者贫血程度及治疗前病程相关;治疗后3~6个月患者尿液EPO水平仍呈上升趋势,此后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尿液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MTH1表达及下调MTH1通过诱导自噬逆转结肠癌细胞对安罗替尼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伟 胡军 +6 位作者 周琴 高丽霞 冀红红 朱海鹏 张益枝 木拉格尔·孜克力亚 张斌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68-873,878,共7页
目的探究MutT同源蛋白1(MutT homolog protein 1,MTH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下调MTH1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安罗替尼耐药的作用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H1... 目的探究MutT同源蛋白1(MutT homolog protein 1,MTH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下调MTH1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安罗替尼耐药的作用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H1表达;通过低剂量反复刺激法构建安罗替尼的SW480耐药细胞株(SW480/Anl细胞);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SW480/Anl细胞中MTH1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LC-3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MTH1蛋白及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TH1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0.05);经不同浓度安罗替尼处理后,SW480/Anl细胞存活率较SW480细胞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转染siRNA-MTH1后SW480/Anl细胞中MTH1 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在安罗替尼(浓度为25、50、100、150、200μmol/L)作用下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LC3荧光染色较弱,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同时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MTH1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下调MTH1表达可抑制自噬的发生,从而逆转SW480细胞对安罗替尼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MutT同源蛋白1 安罗替尼 耐药性 自噬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骨髓TNF-α活性与白血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宝章 张益枝 +4 位作者 雷健玲 李瑞 陈克奇 邵宗鸿 郝玉书 《白血病》 2000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因素 TNF- α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在大系列 MDS细胞遗传学研究基础上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对 2 3例 MDS、17例 AA、10例 AL 和 8例 ITP等患者骨髓液进行 TNF- α活性水平的测定。结果 :MDS TNF- ...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因素 TNF- α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在大系列 MDS细胞遗传学研究基础上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对 2 3例 MDS、17例 AA、10例 AL 和 8例 ITP等患者骨髓液进行 TNF- α活性水平的测定。结果 :MDS TNF- α活性水平有明显增加、AL 则有显著性增加 (P<0 .0 5 )并同它们中染色体核型异常和 SCD阴性检出率的增加相一致。AA与正常人差别不明显 ,ITP与正常人几乎无差别 ,这同它们中大多数患者骨髓细胞核型正常和 SCD阳性的结果相一致。部分病例随访结果显示 ,当 MDS转白血病时不仅其骨髓细胞 SCD由阳性转阴性 ,其 TNF- α活性水平呈数倍于正常值的扩增。结论 :尽管 MDS和 AA同属造血干细胞病并有共同的遗传背景和发病早期 ,但前者主要还与体液免疫抑制因素 (TNF- α)相关 ,而后者则还与细胞免疫抑制因素 (如 T-淋巴细胞 )相关 ,因而有不同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S AA TNF-α 染色体 白血病
下载PDF
蛋白C和蛋白S及活化蛋白C抵抗在易栓症中联合缺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丽霞 吴克雄 张益枝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1期1940-1942,共3页
易栓症是临床常见的多病因疾病,致死致残率高。从遗传性凝血、抗凝纤溶异常的角度去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该病的预防十分重要。遗传性易栓症包括活化蛋白C抵抗(APCR)、抗凝血酶缺陷症、蛋白C、蛋白S缺陷症、凝血因子ⅤLeiden和凝... 易栓症是临床常见的多病因疾病,致死致残率高。从遗传性凝血、抗凝纤溶异常的角度去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该病的预防十分重要。遗传性易栓症包括活化蛋白C抵抗(APCR)、抗凝血酶缺陷症、蛋白C、蛋白S缺陷症、凝血因子ⅤLeiden和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等。部分遗传性易栓症患者可能存在蛋白S缺陷和APCR两种缺陷症并存的可能即联合缺陷。该文对蛋白C、蛋白S、APCR在易栓症中的联合缺陷抗凝体系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 蛋白S 活化蛋白C抵抗 联合缺陷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益枝 邵宗鸿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3-146,共4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全面细胞减少和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包括三个方面:造血干细胞本身增殖缺陷、对干细胞的免疫损伤及造血微环境异常。本文主要综述这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理
下载PDF
利伐沙班在恶性肿瘤预防性抗凝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菅辉玲 宋永顺 +3 位作者 王俊巧 高丽霞 张益枝 胡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319-321,325,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在恶性肿瘤患者预防性抗凝中的疗效。方法选择Khorana评分≥3分的血栓高危患者30例(高危组),Khorana评分1~2分的血栓中低危患者20例(中低危组),比较两组患者间凝血指标差异。高危组给予利伐沙班预防性... 目的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在恶性肿瘤患者预防性抗凝中的疗效。方法选择Khorana评分≥3分的血栓高危患者30例(高危组),Khorana评分1~2分的血栓中低危患者20例(中低危组),比较两组患者间凝血指标差异。高危组给予利伐沙班预防性抗凝(口服10mg/d),并比较该组用药前,用药4、24h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Ⅹa活性(Anti-Ⅹa)的差异,分析这些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高危组患者用药前较中低危组PT、INR、D-dimer、FDP明显升高(P<0.05),APTT、FIB、TT、AT、Anti-Ⅹ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预防性抗凝4h后PT、INR、APTT、Anti-Ⅹa均明显升高(P<0.05),用药后24h与用药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血栓高危患者应进行预防性抗凝,利伐沙班预防性抗凝可抑制外源性、内源性两大凝血途径,从而降低血栓风险;不同个体间采用相同剂量利伐沙班预防性抗凝效果差异较大,建议采取个体化预防抗凝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利伐沙班 预防性抗凝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融合蛋白anti-CD19(Fab)-C_H3的构建及其靶向性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查剑英 张益枝 +3 位作者 卢杨 杨圆圆 孔凡妮 张砚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9-42,共4页
目的构建针对CD19的融合蛋白anti-CD19(Fab)-C_H3,并观察其靶向性。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基因重组质粒p AZY-anti-CD19(Fab)-C_H3,测序鉴定后,转化至大肠杆菌16C9,表达产物经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后,采用SDS-PAGE电泳Western bl... 目的构建针对CD19的融合蛋白anti-CD19(Fab)-C_H3,并观察其靶向性。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基因重组质粒p AZY-anti-CD19(Fab)-C_H3,测序鉴定后,转化至大肠杆菌16C9,表达产物经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后,采用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纯化蛋白,用高效液相分子排阻色谱法(HPLC-SEC)检测纯化后蛋白中二聚体的比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融合蛋白anti-CD19(Fab)-C_H3、anti-CD19(Fab)与CD19+的B系淋巴瘤Raji细胞的结合力,采用竞争免疫荧光结合实验检测融合蛋白anti-CD19(Fab)-C_H3、anti-CD19(Fab)作用下亲代鼠源性抗体HIT19a和Raji细胞的结合力。结果 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法均观察到相对分子质量约65 k Da的蛋白条带,与融合蛋白anti-CD19(Fab)-C_H3的分子量相符。纯化后蛋白中二聚体比例约为89%。与anti-CD19(Fab)相比,相同浓度的融合蛋白anti-CD19(Fab)-C_H3与Raji细胞的结合能力较高。融合蛋白anti-CD19(Fab)-C_H3作用下HIT19a-FITC与Raji细胞的结合荧光强度低于等浓度的anti-CD19(Fab)作用下HIT19a-FITC与Raji细胞的结合荧光强度。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融合蛋白anti-CD19(Fab)-C_H3。与单体antiCD19(Fab)相比,融合蛋白anti-CD19(Fab)-C_H3与CD19+的B淋巴瘤细胞Raji的靶向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CD19(Fab)蛋白 融合蛋白anti-CD19(Fab)-C_H3 B淋巴细胞瘤
下载PDF
1186例HLA基因与白血病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晓静 张益枝 +2 位作者 孙海燕 李庆华 汝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68,共6页
本研究探讨HLA-A、B、DRB1基因与3种常见白血病的相关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specific primers,PCR-SSP)技术,对1186例的白血病患者(ALL 326例、AML 545例、CML 315例)进行HLA分型... 本研究探讨HLA-A、B、DRB1基因与3种常见白血病的相关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specific primers,PCR-SSP)技术,对1186例的白血病患者(ALL 326例、AML 545例、CML 315例)进行HLA分型,与1234份健康非亲缘供者进行显著性比较,用Bonferroni校正法进行校正。结果表明:ALL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HLA-DRB1*09的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87%vs 16.08%;Pc=0.014,OR=0.637,95%CI=0.487-0.834);CML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HLA-B*18的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28%vs 0.20%;Pc=0.039,OR=6.336,95%CI=2.066-19.434)。某些HLA分子和白血病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HLA-DRB1*09和ALL呈负相关表明,DRR1*09通过限制T细胞免疫反应在早期白血病性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HLA-B*18和CML呈正相关,提示B*18分子可能不主动呈递特异性白血病抗原,导致免疫逃逸。结论:本研究为临床对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提供一些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基因 白血病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9
作者 储榆林 邵宗鸿 +2 位作者 张益枝 陈桂彬 郑以州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998年第2期55-57,共3页
为探讨对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更好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用马-抗淋巴细胞球蛋白(H-ALG)治疗SAA50例。3个月有效率为46%,9个月有效率为78%,1年生存率为84.9%,3个月病死率为10%。作者曾用国... 为探讨对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更好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用马-抗淋巴细胞球蛋白(H-ALG)治疗SAA50例。3个月有效率为46%,9个月有效率为78%,1年生存率为84.9%,3个月病死率为10%。作者曾用国产兔/猪-抗胸腺细胞球蛋白(R/P-ATG)治疗SAA23例,其9个月有效率为44.4%,1年生存率为50%,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别。同时分析患者ALG治疗前各项临床特征与3个月有效率、病死率以及2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发现SAA患者感染发热、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百分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骨髓粒系和红系百分数、CFU-GM集落数、T细胞亚群与3个月有效率和病死率相关;治疗期间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有助于提高疗效;ALG的副作用小、使用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疗效 安全性 治疗 H-ALG
下载PDF
特美汀和丁胺卡那联用治疗血液病并发感染
20
作者 李泽辉 薛艳萍 +6 位作者 邵宗鸿 赵耀中 孟庆祥 张益枝 周春林 储榆林 卞寿庚 《天津药学》 2000年第3期46-47,共2页
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用特美汀联合丁胺卡那治疗,临床有效率达 78.2%,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的经验性治疗首选药之一。
关键词 特美汀 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钾 细菌感染 血液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