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膨化和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相雷 金灵红 +6 位作者 杨金玉 陶生祥 卓儒浩 许梦慧 吴嘉敏 柳清扬 钟翔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湿法膨化和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用21日龄、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288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常规组(Con)饲喂常规豆粕,3个试验组分别为...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湿法膨化和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用21日龄、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288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常规组(Con)饲喂常规豆粕,3个试验组分别为湿法膨化1组(WeSM1)、湿法膨化2组(WeSM2)和发酵组(FSM),分别饲喂湿法膨化豆粕和发酵豆粕。在试验的14和49 d,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只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仔猪采血。在试验的47~49 d,连续收集3 d的粪便用于养分及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结果]湿法膨化1组和湿法膨化2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以湿法膨化1组的效果最优。发酵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豆粕和发酵豆粕相比,饲喂湿法膨化豆粕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总能、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与常规组相比,其他3组赖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天冬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以湿法膨化1组效果最好。与常规组相比,湿法膨化2组和发酵组仔猪血清游离精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在试验14 d,与常规组相比,发酵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显著降低(P<0.05),发酵组和湿法膨化2组断奶仔猪血清中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湿法膨化1组和2组及发酵组仔猪血清中MD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湿法膨化1组、湿法膨化2组相比,发酵组试验49 d血清中GSH-Px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豆粕经湿法膨化和发酵处理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相关指标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且发酵豆粕在提高血清抗氧化及免疫功能方面优于湿法膨化豆粕,但在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方面不及湿法膨化豆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豆粕加工处理 生长性能 氨基酸消化率
下载PDF
GC及GC-MS方法检测肝素钠中溶剂残留杂质研究
2
作者 张相雷 许卉 《北方药学》 2017年第8期2-3,共2页
目的:建立肝素钠中溶剂残留杂质的快速简便检测方法,并对未知杂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GC外标法对肝素钠中常见杂质进行检测,结合GC-MS进行合理的方法设计对出现的未知杂质做深入研究。结果:杂质各峰均能完全分离,检测限为0.3μg·mL... 目的:建立肝素钠中溶剂残留杂质的快速简便检测方法,并对未知杂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GC外标法对肝素钠中常见杂质进行检测,结合GC-MS进行合理的方法设计对出现的未知杂质做深入研究。结果:杂质各峰均能完全分离,检测限为0.3μg·mL^(-1),定量限为1.3μg·mL^(-1),在1.3~1200μ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准确度回收率为103.9%,中间精密度为3.7%,未知杂质经GC-MS确认为三甲基硅醇。结论:本方法兼顾检测的简便有效性及杂质的准确灵敏检出,对于肝素钠实际生产中溶剂残留的质量控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钠 GC-MS溶剂残留 乙醇 三甲基硅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