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45岁以上人群腰痛患病率调查: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砚卓 王倩倩 +1 位作者 袁越 吴成爱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8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45岁以上人群腰痛患病率,探讨腰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使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剔除其中年龄小于45岁、性别和年龄等信息缺失的505人,纳入研究对象17 085人,对腰痛及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A... 目的了解中国45岁以上人群腰痛患病率,探讨腰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使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剔除其中年龄小于45岁、性别和年龄等信息缺失的505人,纳入研究对象17 085人,对腰痛及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AS 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 2011年45岁以上中国人腰痛患病率为18.6%,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14.5%和22.5%。45~69岁人群的腰痛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65~69岁人群腰痛患病率最高,70岁以上人群腰痛患病率有所下降。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女性的腰痛患病率均高于男性。进行性别标准化后,各年龄段农村人群的腰痛患病率均高于城市人群。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的腰痛患病风险显著高于男性,OR值为1.33(1.13,1.58)。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上升,人群腰痛患病风险逐渐降低(P趋势=0.002)。抑郁与腰痛显著相关,OR值为1.13(1.12,1.14)。体质量指数(BMI)、职业以及吸烟等因素与腰痛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腰痛在中国45岁以上人群中常见,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农村人群患病率高于城市。腰痛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在制订腰痛预防策略时,需要从生活方式和精神健康等多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中年人 老年人
下载PDF
一家系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的致病突变基因鉴定
2
作者 张砚卓 李闪 +5 位作者 吴成爱 陶剑锋 王倩倩 于淑男 魏祯杰 姜旭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鉴定一家系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E)的致病突变基因。方法抽取该家系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外周血,进行血液常规及生化项目检查,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进行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致病变异,确定突变位点,用PCR-San... 目的鉴定一家系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E)的致病突变基因。方法抽取该家系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外周血,进行血液常规及生化项目检查,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进行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致病变异,确定突变位点,用PCR-Sanger测序法进行突变验证。结果该家系5例患者均存在EXT1基因第6外显子c.1468dupC(p.Leu490Profs*31)杂合移码突变,表型正常家系成员未检测到该突变,符合家系基因型—表型共分离。结论导致该家系患者发病的致病突变为EXT1基因c.1468dupC(p.Leu490Profs*31)杂合移码变异,该结果进一步扩展了EXT1基因的突变谱,同时也为家系中患者的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奠定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软骨瘤 多发性骨软骨瘤 EXT1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
下载PDF
基于定量CT探讨内脏脂肪面积与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超 田伟 +5 位作者 吴成爱 赵丹慧 王倩倩 张砚卓 张勇 程晓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176-3178,共3页
目的 研究采用定量CT(QCT)方法测量腹部脂肪,并探讨腹部内脏脂肪面积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使用QCT脂肪测量软件定量测量400名年龄大于或等于18岁的受试者腹部脂肪,按照是否有高血压将患者分成非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包括从T12到S1范... 目的 研究采用定量CT(QCT)方法测量腹部脂肪,并探讨腹部内脏脂肪面积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使用QCT脂肪测量软件定量测量400名年龄大于或等于18岁的受试者腹部脂肪,按照是否有高血压将患者分成非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包括从T12到S1范围每个椎间隙测量,加上脐水平一个层面共7个层面内脏脂肪面积,同时获得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用药情况。结果 与非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的总内脏脂肪体积以及T12~L1等各层内脏脂肪面积均较高。各层面中,L2~3内脏脂肪面积与总内脏脂肪体积相关系数最高(r=0.981)。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和腰围等因素后,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1~2、L2~3、L4~5内脏脂肪面积是高血压发生的正相关因素,且L2~3高于其他各层面。结论 L2~3内脏脂肪面积与总内脏脂肪体积相关性较好,且与高血压发生显著关联,可作为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腹部 肥胖症 高血压 脂肪组织 腹型肥胖 内脏脂肪 定量CT
下载PDF
中国中老年人群中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倩倩 张砚卓 吴成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794-3799,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45岁以上人群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1年基线调查和2015年随访数据。CHARLS采用多阶段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的方法,收集有代表性的中国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及其配偶约... 目的了解中国45岁以上人群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1年基线调查和2015年随访数据。CHARLS采用多阶段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的方法,收集有代表性的中国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及其配偶约1.7万人。本研究从慢病史、用药史、平衡能力等多方面33个变量评估跌倒的危险因素。结果2011基线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长,跌倒及跌倒导致的就医发生率逐渐增加,女性的发生率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横断面研究的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除性别和年龄外,饮酒、慢性疾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炎和哮喘)、服用精神类药物、身体残疾和疼痛、抑郁、握力、平衡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与跌倒相关,其中饮酒的致跌倒作用最为显著。2015年随访研究中,发现服用降糖药、脑卒中、肾病、关节炎、抑郁、握力及跌倒史与跌倒相关,其中有跌倒史的人群中跌倒风险最高。结论多方面因素如慢性病、服用药物、精神状态、个人生活习惯等均与跌倒相关,跌倒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后果。近期和远期跌倒风险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一致,预防和治疗应该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措施,减少跌倒的危险因素,降低跌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危险因素 中老年人群
下载PDF
血脂水平升高与颈椎间盘突出的关系: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倩倩 吴成爱 +2 位作者 张砚卓 袁越 赵丹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入住北京天坛医院脊柱外科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101例作为病例组,另收集同一时期因四肢外伤入院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每位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入住北京天坛医院脊柱外科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101例作为病例组,另收集同一时期因四肢外伤入院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每位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身高、体重、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饮酒情况,检测其空腹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进行两组间的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血脂水平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匹配良好,两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吸烟者及饮酒者比例均明显升高(40.59%vs 19.61%,P=0.004;31.68%vs 5.88%,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总胆固醇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调整后显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显著增加颈椎间盘突出的风险(OR=1.90,95%CI 1.25~2.90)。同时调整总胆固醇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后,甘油三酯水平仍是颈椎间盘突出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甘油三酯升高可能增加颈椎间盘突出的风险,但因果关系的确证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颈椎 胆固醇 甘油三酯类
下载PDF
豚鼠不同年龄自发性骨关节炎显微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陶剑锋 王莹 +3 位作者 王超 张砚卓 姜旭 吴成爱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目的探讨雌雄性豚鼠不同年龄自发性骨关节炎发生中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显微结构的改变与体质量、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健康1月龄SPF级Hartley雌雄性豚鼠各18只,将不同性别的豚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为1、3、5月龄组,取后肢膝关节。... 目的探讨雌雄性豚鼠不同年龄自发性骨关节炎发生中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显微结构的改变与体质量、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健康1月龄SPF级Hartley雌雄性豚鼠各18只,将不同性别的豚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为1、3、5月龄组,取后肢膝关节。通过大体形态观察及X线检查评价关节软骨退变情况,采用Micro-CT观察胫骨软骨下骨显微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雄性和雌性Hartley豚鼠的体质量随月龄增加而逐渐增加,3个月后雄性豚鼠体质量明显高于雌性豚鼠体质量。大体观察:5月龄雌雄性豚鼠胫骨平台、股骨髁、股骨髌面等关节面粗糙,光泽暗淡。X线检查:与1月龄相比,3月龄和5月龄雌雄性豚鼠膝关节间隙变窄。Micro-CT显示,3月龄和5月龄雌雄性豚鼠结构模型指数和各向异性的程度明显低于1月龄,而骨小梁厚度高于1月龄,内侧较外侧明显。结论随着年龄增加至5月龄的豚鼠自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生可能与性别、体质量无关,对于软骨和软骨下骨两者的因果关系暂时难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MICRO-CT 体质量 性别 Hartley豚鼠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识别老年骨质疏松症核心致病基因及通路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超 姜旭 +3 位作者 李泉 张砚卓 陶剑锋 吴成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0-1046,共7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核心致病基因及相关通路。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8例骨质疏松症病例和5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集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与5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核心致病基因及相关通路。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8例骨质疏松症病例和5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集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与5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开展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对表达谱进行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Cytoscape工具构建PPI调控网络、筛选核心基因。结果:8例骨质疏松症病例中,男性1例,女性7例,年龄为(72.4±4.2)岁;5名健康体检者中,男性1名,女性4名,年龄为(68.2±5.7)岁。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635个,其中847个基因高表达,788个基因低表达。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富集于核糖体结构成分、蛋白质二聚化活性等;细胞组分方面主要富集于核小体、DNA组装复合物、胞质部分、蛋白-核酸复合物、游离核糖体等。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核糖体等。筛选出的10个核心基因分别为UBA52、UBB、RPS27 A、RPS15、RPS12、RPL13 A、RPL23 A、RPL10 A、RPS25和RPS6,且其中7个基因均可编码核糖体蛋白。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可能与核糖体相关基因和通路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老年人 核糖体 RNA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一个家系的基因变异鉴定与致病机制分析
8
作者 李闪 绳月阳 +4 位作者 王心雨 王莹 张砚卓 吴成爱 姜旭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807-811,共5页
目的明确1个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ED)家系的基因变异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9月13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1个MED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 目的明确1个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ED)家系的基因变异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9月13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1个MED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变异位点,并通过Sanger测序法进行家系验证。分别构建SLC26A2基因野生型和变异型表达质粒,瞬时转染人原代软骨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技术与CCK8试剂检测变异对于蛋白定位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WES与PCR-Sanger检测发现先证者携带SLC26A2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484G>T(p.Val162Leu)和c.485_486delTG(p.Val162^(Glyfs*12)),分别遗传自其父亲与母亲。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变异型SLC26A2^(Val162Leu)和SLC26A2^(Val162^(Glyfs*12)) 蛋白在人原代软骨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显示变异型SLC26A2^(Val162Leu)和SLC26A2^(Val162^(Glyfs*12)) 蛋白均能减少人原代软骨细胞的增殖。结论SLC26A2基因c.484G>T和c.485_486delTG变异均可影响人原代软骨细胞的增殖,可能是导致先证者患MED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 SLC26A2基因 基因变异 致病机制
原文传递
TIMP-1 666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腰椎间盘退变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肖斌 田伟 +3 位作者 赵丹慧 吴成爱 王娜 张砚卓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2939-2942,共4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666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 青年男性,经MRI筛选分为退变组(48例)与非退变组(49例),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对TIMP-1第6外显子进行扩增并测序,发现并验证单核苷酸多态...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666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 青年男性,经MRI筛选分为退变组(48例)与非退变组(49例),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对TIMP-1第6外显子进行扩增并测序,发现并验证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存在,并分析其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结果 在测序结果中发现仅存在TIMP-1 666C>T(rs11551797)多态性,且基因型均为纯合子.TIMP-1 666C>T多态性在退变组与非退变组中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x2=4.571,P=0.033),TT型(突变型)为腰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OR=3.269,95% CI 1.063~10.047).而对退变组分析,TIMP-1 666C>T多态性与退变程度、退变节段位置及退变节段数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青年男性TIMP-1存在666C>T单核苷酸多态性,腰椎间盘退变可能与其相关,而此基因多态性并不影响椎间盘退变发生的程度、位置及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椎间盘 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物-1
原文传递
骨科退行性疾病临床与生物样本整合平台的建立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成爱 赵丹慧 +5 位作者 张砚卓 袁越 王倩倩 王超 王娜 田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1-276,共6页
目的建立符合国际标准、高质量的骨科退行性疾病生物样本和临床信息资源库,为骨科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预警体系提供资源平台。方法建立纳入与排除标准;建立工作人员组织机构;建立知情同意程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物样本手... 目的建立符合国际标准、高质量的骨科退行性疾病生物样本和临床信息资源库,为骨科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预警体系提供资源平台。方法建立纳入与排除标准;建立工作人员组织机构;建立知情同意程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物样本手机与储存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及管理体系;制定出生物样本库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并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收集骨科退行性疾病住院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生物学样本(空腹血两份:抗凝血与非抗凝血各10ml),进行数据库信息化管理。结果完成了骨科退行性疾病生物样本库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流程、设施、信息体系及实体库的建设: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集6819例骨科退行性疾病患者,男3520例,女3299例;相应的生物学样本共36403份;对样本资源库进行有效利用,样本出库率为29.33%(2000/6819),用于骨科退行性疾病基因多态性、分子生物学等多项研究;开展的前瞻陛队列研究,收集453例(男194例,女259例)对照组健康人群的临床信息、影像诊断信息和生物样本。结论建立具有国际标准、高质量的骨科退行性疾病资源库是提高骨科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水平,实现个体化医学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骨科 椎间盘退行性变 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的建立及管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娜 赵丹慧 +4 位作者 吴成爱 田伟 肖斌 袁越 张砚卓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利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医疗优势,建立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做好资源准备。方法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及管理体系,收集2007年7月以来因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的组织及血液标本... 目的利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医疗优势,建立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做好资源准备。方法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及管理体系,收集2007年7月以来因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的组织及血液标本,组织标本从离体到冻存控制在10rain以内,且标本尽量多管分装,分别按不同要求处理后放入-80℃超低温冰箱冷冻保存,同时收集相应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数据库信息化管理。结果从2007年7月至2011年11月共收集了2605例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信息及标本,共15188管份组织与血标本。向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提供临床信息及组织标本165份,血标本2005管份,以及相应患者的临床信息,分别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等分析研究,并有相关文章发表。结论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样本资源库的建立,是开展相关疾病研究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规范的样本收集操作流程及完善的管理体系是资源库质量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退行性病变 生物资源库 管理体系
原文传递
Ⅱ型胶原C端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12
作者 赵丹慧 张励力 +3 位作者 蓝钒 王娜 袁越 张砚卓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89-1394,共6页
目的制备Ⅱ型胶原C端肽中EKGPDP多肽片段(谷氨酸-赖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的单克隆抗体(McAb),并进行抗体的纯化、鉴定及初步临床验证。方法采用戊二醛法制备EKGPDP-钥孔嘁血蓝素(keyholelimpethemocyanin,KLH)... 目的制备Ⅱ型胶原C端肽中EKGPDP多肽片段(谷氨酸-赖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的单克隆抗体(McAb),并进行抗体的纯化、鉴定及初步临床验证。方法采用戊二醛法制备EKGPDP-钥孔嘁血蓝素(keyholelimpethemocyanin,KLH)抗原载体复合物。腹腔及静脉攻击法免疫BALB/c小鼠8只。按常规方法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免疫小鼠脾细胞融合。筛选阳性克隆株,以有限稀释法克隆3次。对杂交瘤细胞株的染色体、亲和力、类型和稳定性进行鉴定,取其中亲和力较高的6株制备腹腔积液,用盐析及蛋白G琼脂糖凝胶珠层析法纯化抗体。对McAb的纯度、特异性、交叉反应性及免疫活性进行鉴定。用免疫组化法对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软骨和椎间盘软骨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获得13株能高效分泌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5个月传代35代和反复冻存复苏6次,培养上清稳定性良好。6株McAb腹腔积液效价分别为2.8×10^4(EKG7)、5.1×10^5(EKG14)、5.1×10^5(EKG16)、5.1×10^5(EKG18)、5.1×10^5(EKG25)、3.2×10^4(EKG28)。电泳结果证明,盐析法纯化腹腔积液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回收量、活性、存放1周后活性分别为8.07mg、3.35(A450)、3.10(A450),蛋白G亲和层析法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回收量、活性、存放1周后活性分别为0.32mg、1.83(A450)、0.66(A450),盐析法优于蛋白G亲和层析法(t=25.26,P〈0.01)。抗体的最佳应用浓度为(50~150)μg/L。临床初步鉴定发现,6株EKGPDP单克隆抗体在骨性关节炎及突出椎间盘软骨标本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阳性结果。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抗Ⅱ型胶原C端肽片段McAb,为Ⅱ型胶原降解产物的测定提供了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Ⅱ型 抗体 单克隆 标本制备
原文传递
北京市人群骨退行性疾病患病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超 王倩倩 +5 位作者 张砚卓 陶剑锋 王莹 肖斌 姜旭 吴成爱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7-832,共6页
目的在北京市人群中开展骨退行性疾病(bone degenerative diseases,BDD)研究,以了解北京市BDD人群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招募自愿参与且年龄在18~<65岁的北京市常住人群进入北京BDD研究。采用问卷收集受试者的一般... 目的在北京市人群中开展骨退行性疾病(bone degenerative diseases,BDD)研究,以了解北京市BDD人群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招募自愿参与且年龄在18~<65岁的北京市常住人群进入北京BDD研究。采用问卷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同时对受试者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骨科专科体检,并开展影像学检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DD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79名研究对象,年龄为(39.79±9.12)岁。共有697人患有BDD,占总人数79.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龄人群患BDD的风险较高。与18~<35岁组相比,35~<50岁组与50~<65岁组BDD患病的OR值(95%CI)分别为2.684(1.845~3.904)与13.898(4.807~40.176)。超重和肥胖者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者相比,OR值(95%CI)分别为1.209(0.811~1.801)和1.768(1.030~3.035)。已婚者患病风险显著高于未婚/离异/丧偶者,其OR值(95%CI)为1.924(1.271~2.912)。结论北京市18~<65岁人群BDD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在已婚、高年龄段、超重和肥胖者中BDD的宣传及体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骨退行性疾病 膝骨关节炎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一例Low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致病变异分析
14
作者 李闪 张砚卓 +4 位作者 肖斌 魏祯杰 于淑男 吴成爱 姜旭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旨在分析一例Low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致病变异,为家系提供遗传咨询。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抽取外周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对患者进行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变异位点,并在家系中用Sanger测序验证。结果S... 目的旨在分析一例Low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致病变异,为家系提供遗传咨询。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抽取外周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对患者进行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变异位点,并在家系中用Sanger测序验证。结果Sanger测序结果表明患者存在OCRL基因第18外显子c.2083C>T(p.Arg695*)无义变异,该变异已被证实为致病性变异,但尚未在国内患者中报道。结论Lowe综合征的确诊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本研究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综合征 OCRL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无义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