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啶基功能性蒽基荧光团分子的合成表征及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1
作者 许斌 陈天翼 +3 位作者 刘晶 张祖儿 余嘉辉 肖志音 《广州化学》 CAS 2021年第6期51-55,共5页
以9,10-二(氯甲基)蒽和吡啶胺硫醇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吡啶硫杂六齿蒽基配体,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等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配体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性能,并探究了其与系列金属离子,如Ag^(+)、Co^(2+... 以9,10-二(氯甲基)蒽和吡啶胺硫醇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吡啶硫杂六齿蒽基配体,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等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配体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性能,并探究了其与系列金属离子,如Ag^(+)、Co^(2+)、Cu^(2+)、Hg^(2+)、Pb^(2+)的相关作用。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这些金属离子与配体间都能够产生络合作用并促使配体的荧光猝灭,在等当量时以Cu^(2+)的作用最为显著。与其他离子不同的是,增大铅离子的浓度能够获得独特的荧光增敏作用。因此,该配体有望成为检测识别铅离子的荧光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硫杂多齿配体 蒽及其衍生物 荧光化学传感器 金属离子识别 铅离子
下载PDF
铁化合物功能化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缓释CO性能
2
作者 张祖儿 林巧巧 +3 位作者 肖志音 翟云云 姜秀娟 刘小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46-5855,共10页
CO缓释材料对CO药用价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为溶剂,铁化合物[Fe(η^(5)-Cp)(CO)_(2) I]为铁基一氧化碳释放剂(FeCORM),醋酸纤维素(C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基体聚合物,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FeCORM含... CO缓释材料对CO药用价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为溶剂,铁化合物[Fe(η^(5)-Cp)(CO)_(2) I]为铁基一氧化碳释放剂(FeCORM),醋酸纤维素(C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基体聚合物,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FeCORM含量的微纳米复合纤维材料,并通过ATR-FTIR、UV-vis DRS、SEM等技术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些材料在不同光源(蓝、绿、红)照射下CO释放行为,分析了其CO释放动力学,并定量分析了不同材料释放CO的量。结果表明:复合纤维材料释放CO的速率与FeCORM含量及光源波长有关,一般含量越低、波长越短则释放速率越快;其释放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表观速率常数(k_(obs))在1.59~0.11 min^(−1)之间、半衰期t_(1/2)在0.4~6.3 min左右。复合纤维材料释放CO的剂量y与FeCORM的质量百分含量x间呈良好线性依赖关系,满足方程式y=0.0284x−0.0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铁羰基 静电纺丝 醋酸纤维素 聚乙烯吡咯烷酮 复合纤维 光诱导
原文传递
南繁玉米叶片条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抗病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菊菊 张祖儿 +1 位作者 戎伟 梅双双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841-7846,共6页
本研究分离了2021年3月海南南繁基地玉米叶片条斑病病原菌并对抗病玉米品种进行了筛选。依据柯赫氏法则,利用植物病原菌分离、纯化和回接实验,以及16S rDNA序列测定,细菌形态学观察和生化鉴定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证实... 本研究分离了2021年3月海南南繁基地玉米叶片条斑病病原菌并对抗病玉米品种进行了筛选。依据柯赫氏法则,利用植物病原菌分离、纯化和回接实验,以及16S rDNA序列测定,细菌形态学观察和生化鉴定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证实分离株HNTB02为玉米条斑病病原菌并将该病原菌鉴定为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进一步筛选出杂交种‘金博士723’和其父本对玉米条斑病表现高度抗病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是对玉米条斑病田间诊断的一个补充,为栖稻假单胞菌引发的玉米条斑病抗病育种提供了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片条斑病 栖稻假单胞菌 抗病品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