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针菇L-赖氨酸合成通路基因鉴定及对不同光质的响应表达 被引量:10
1
作者 陶永新 段静怡 +6 位作者 李依宁 李自燕 宋寒冰 张祺锶 黄嘉华 高玲玲 谢宝贵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从分子水平探究提高金针菇赖氨酸含量的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湿度、CO_2)及其作用机理,本研究首先在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单核体L11基因组中鉴定L-赖氨酸合成通路基因,并预测其启动子区顺式元件。根据预测结果,采用红、... 为了从分子水平探究提高金针菇赖氨酸含量的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湿度、CO_2)及其作用机理,本研究首先在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单核体L11基因组中鉴定L-赖氨酸合成通路基因,并预测其启动子区顺式元件。根据预测结果,采用红、绿、蓝、红绿蓝复合4种光处理金针菇子实体,并分别用HPLC和定量PCR测定赖氨酸含量变化及其合成通路基因的响应表达。结果表明:金针菇赖氨酸由氨基己二酸(α-Aminoadipate,AAA)途径合成,通路中8步催化酶的编码基因及其序列在L11中全部得到鉴定。关键限速酶基因HCS、HAC1和SHD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G-box等光照响应元件。定量PCR表明,总体上看赖氨酸合成通路前7步的酶编码基因对4种光质均有响应表达。进一步比较本试验中4种不同光质的处理效果,发现蓝光照射后的金针菇子实体中,共有7个赖氨酸合成通路基因(HCS、HAC1、HAH、HDH、AAT、AAR和SR)表达量上调,同时赖氨酸含量最高。推测蓝光可能通过激活赖氨酸合成通路基因启动子区的G-box等顺式元件,诱导通路基因上调表达,进而提高了金针菇子实体中赖氨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真菌 赖氨酸生物合成 光照处理 顺式作用元件
下载PDF
基质不同配比对猴头菇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祺锶 陶永新 +4 位作者 段静怡 宋寒冰 黄嘉华 李自燕 朱坚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46,共5页
为探究适合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栽培的基质配方,采用常规材料木屑和棉籽壳作为主料,麸皮作为辅料,探究三者间的不同配比对猴头菇产量、品质性状和栽培周期的影响。通过综合比较,最终筛选出工厂化猴头菇栽培产量高、品质优、周期... 为探究适合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栽培的基质配方,采用常规材料木屑和棉籽壳作为主料,麸皮作为辅料,探究三者间的不同配比对猴头菇产量、品质性状和栽培周期的影响。通过综合比较,最终筛选出工厂化猴头菇栽培产量高、品质优、周期短的基质配方,主料木屑与棉籽壳等比配合,二者与辅料麸皮以4.5∶1配合,即木屑40.1%、棉籽壳40.1%、麸皮17.8%、石膏1%、糖1%,含水量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基质配方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灰树花工厂化设施栽培出菇技术优化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祺锶 陶永新 +3 位作者 李洪都 李建 车金超 朱坚 《蔬菜》 2020年第4期52-58,共7页
为了总结优化灰树花出菇和开片的关键技术和时机,对比分析了光诱导催蕾时机、开袋出菇时机和袋口保湿措施3个因素对灰树花工厂化袋栽的单产、朵形和开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处理中,A2B1C2组合的单产、菇丛体积和开片率均表... 为了总结优化灰树花出菇和开片的关键技术和时机,对比分析了光诱导催蕾时机、开袋出菇时机和袋口保湿措施3个因素对灰树花工厂化袋栽的单产、朵形和开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处理中,A2B1C2组合的单产、菇丛体积和开片率均表现最优;因此得出最优的栽培工艺为:双层装袋,走菌满袋后10 d控制光照度在50~100 lx下进行光诱导;袋口菌丝组织化、分泌出细密的小水珠、开始皱缩时,菌包开袋进行出菇管理,控制环境温度在22~25℃,湿度在90%~95%,CO2浓度低于0.1%,光照度为200~500 lx;开袋时切除外袋10 cm以上部分,内外袋间蓄水出菇,开片后期除去外袋直至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工厂化 光诱导时机 开袋时机 保湿措施
下载PDF
不同光质照射下真姬菇的生长发育与光受体的响应表达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寒冰 李勇 +4 位作者 黄嘉华 段静怡 张祺锶 谢宝贵 陶永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7-476,共10页
采用5种不同光质光源,分别对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的菌丝、原基和子实体进行照射,检测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数量、子实体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以及产量等。结果显示:真姬菇菌丝在黑暗和红光下生长较快,在红绿蓝复合... 采用5种不同光质光源,分别对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的菌丝、原基和子实体进行照射,检测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数量、子实体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以及产量等。结果显示:真姬菇菌丝在黑暗和红光下生长较快,在红绿蓝复合光下生长最慢;在蓝光下形成的原基数量最多,而在红光下原基数量最少;子实体阶段,黑暗下菌柄的长度及直径最大,绿光下菌柄长度及直径最小;而在蓝光和红绿蓝复合光下菌盖直径最大。相同培养时间,真姬菇在黑暗和蓝光下产量较高,在绿光下产量最低。进一步检测真姬菇光受体基因WC1和WC2在不同光质条件下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在菌柄中WC1在黑暗下表达量最高,WC2在蓝光下表达量最高;而在菌盖中WC1和WC2均在蓝光下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姬菇 光照 菌丝生长 形态建成 光受体
原文传递
黑木耳‘农黑1号’的选育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亚永 张祺锶 +5 位作者 李建 黄珍 邱卓涵 杨彬 谢宝贵 陶永新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83-3385,共3页
黑木耳新品种‘农黑1号’是以黑木耳‘Au5’和‘木耳黑龙3号’作为亲本菌株,通过单孢杂交配对选育而来。工厂化条件下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农黑1号’的第一潮平均鲜耳产量达到322.4g/袋,干耳产量平均为29.0g/袋,出耳率平均为93.3%,... 黑木耳新品种‘农黑1号’是以黑木耳‘Au5’和‘木耳黑龙3号’作为亲本菌株,通过单孢杂交配对选育而来。工厂化条件下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农黑1号’的第一潮平均鲜耳产量达到322.4g/袋,干耳产量平均为29.0g/袋,出耳率平均为93.3%,生产周期平均为71d。综合来看,‘农黑1号’具有产量高、周期短、出耳率高、一致性好等优点,可作为黑木耳工厂化栽培的优良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新品种选育 工厂化栽培 丰产早熟
原文传递
黑木耳‘农黑2号’的选育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建 张祺锶 +5 位作者 张豪 郭欢 彭传尧 傅俊生 谢宝贵 陶永新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86-3388,共3页
黑木耳新品种‘农黑2号’是以亲本‘木耳黑龙3号’和‘黑耳9号’的单孢进行杂交,从70个杂交组合中选育的新品种。工厂化栽培条件下,‘农黑2号’单潮出菇鲜重平均为336.4g/袋,干重平均为28.5g/袋,流耳率平均为3.8%。‘农黑2号’具有抗杂... 黑木耳新品种‘农黑2号’是以亲本‘木耳黑龙3号’和‘黑耳9号’的单孢进行杂交,从70个杂交组合中选育的新品种。工厂化栽培条件下,‘农黑2号’单潮出菇鲜重平均为336.4g/袋,干重平均为28.5g/袋,流耳率平均为3.8%。‘农黑2号’具有抗杂能力强、流耳率低、单潮产量高等优点,且能够很好地适应工厂化栽培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抗杂 新品种 工厂化栽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