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南子》历史观新论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秋升 李伟 《安徽史学》 2000年第1期11-15,共5页
关键词 《淮南子》 仁义 礼乐 质变 礼仪音乐 突变(哲学) 历史观 刘安
下载PDF
论无意史料与历史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秋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103,共8页
史料是过往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是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所必须的材料。无意史料是人们无意间留存下来的,它与有意史料相对应。有意史料虽有故意作伪之嫌,亦具有意存真之实。而无意史料的特殊价值在于:因其无主体之"意"的... 史料是过往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是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所必须的材料。无意史料是人们无意间留存下来的,它与有意史料相对应。有意史料虽有故意作伪之嫌,亦具有意存真之实。而无意史料的特殊价值在于:因其无主体之"意"的干扰而尤能保存历史之真。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是涵容并存的,不能从史料存在形式上作截然区分。主体之"意"是剔分无意史料的刀尺,研究的问题是捕获无意史料的筌网。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无意史料应与有意史料对勘使用,庶几能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史料 有意史料 历史研究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史学的政治史传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秋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中国古代史书的主要内容是政治史,不论在记载人物、事件还是典章制度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并形成了以帝王为中心的政治史结构。其形成和延续的原因有三:政治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显著、最重要的现象;政府管理史学;以史为政价值观念的支配。
关键词 古代史学 古代史书 政治史
下载PDF
早期儒家人际关系论的致思倾向及其现代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秋升 李会富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2年第6期92-97,共6页
早期儒家人际关系论具有特定的致思倾向。它以致和谐而存不同为目标,以讲名分而求对等为原则,以正自我而推己及人人为方法,以人的积极真情为基础,形成了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和思想内涵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及其致思倾向,不仅反映了中... 早期儒家人际关系论具有特定的致思倾向。它以致和谐而存不同为目标,以讲名分而求对等为原则,以正自我而推己及人人为方法,以人的积极真情为基础,形成了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和思想内涵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及其致思倾向,不仅反映了中国先哲们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高超艺术,而且暗合了现代哲学重视"交往关系"的发展趋势。其思想内容可以弥补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问题的不足,为当今时代建立和谐社会秩序、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提供智慧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儒家 人际关系 致思倾向 现代解读
下载PDF
民心向背与秦亡汉兴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秋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0,共3页
扫荡六国之后,秦始皇自以为古今天下第一,自以为强力刑罚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逆民心所向而动;反秦的刘邦则是一位宽厚长者。
关键词 民心向背 秦始皇 刑罚
下载PDF
说史料发现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秋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40,共6页
史料是历史研究所必须,主体与史料的关系是反复不断的对话关系。主体对史料的发现可分为发现史料的存在、发现史料的价值、发现史料中的历史信息三个层次。史料三层发现的成因是:现实需要的引领,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激发,主体知识结构和价... 史料是历史研究所必须,主体与史料的关系是反复不断的对话关系。主体对史料的发现可分为发现史料的存在、发现史料的价值、发现史料中的历史信息三个层次。史料三层发现的成因是:现实需要的引领,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激发,主体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制导。史料三层发现启发我们应具有泛史料意识、史料平等的观念和重视史家修养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 主体 发现
下载PDF
历史研究的“碎片化”与唯物辩证法的应对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秋升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8-61,共4页
当前,历史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碎片化",其表现是研究对象和选题的琐碎,其实质是孤立、静止、片面地认识历史,其成因主要是治史宗旨的迷失。唯物辩证法对于应对历史研究"碎片化"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历史研究 碎片化 唯物辩证法
下载PDF
房山石经题记所见幽州卢龙节度使府军将——以押牙和虞候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秋升 姜欣玥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15,共8页
房山石经题记中保存了不少幽州卢龙节度使府军将的相关材料。有些见诸史载,有些为题记独有。笔者整理出题记中押牙和虞候的相关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题记中的随身押牙、随从押牙、衙前押牙可补史籍之缺。在为节度使祈福祝寿的刻经活动... 房山石经题记中保存了不少幽州卢龙节度使府军将的相关材料。有些见诸史载,有些为题记独有。笔者整理出题记中押牙和虞候的相关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题记中的随身押牙、随从押牙、衙前押牙可补史籍之缺。在为节度使祈福祝寿的刻经活动中,都押牙并不是领衔发动者,而是以节度押牙为主。题记中反映的虞候之职级大约为:都虞候——虞候、将虞候——将下虞候。"将虞候"职级应等同虞候,而低于都虞候。内衙虞候史籍未见记载,与衙前虞候相比,其职能可能更侧重核心武装内部的监督纠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山石经题记 幽州卢龙节度使 押牙 虞候
下载PDF
扬雄历史观再认识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秋升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49-52,55,共5页
扬雄生活在西汉末年和新莽时期 ,其历史观带有社会变革时期的浓重色彩 ,其中 ,对传统历史观既有继承 ,也有某种程度的超越。本文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及其变化、对孔孟历史变化观的反思与超越和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历史变化等三个方面 ,详细阐... 扬雄生活在西汉末年和新莽时期 ,其历史观带有社会变革时期的浓重色彩 ,其中 ,对传统历史观既有继承 ,也有某种程度的超越。本文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及其变化、对孔孟历史变化观的反思与超越和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历史变化等三个方面 ,详细阐述了扬雄的历史观 ,揭示了其历史观的时代和个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历史观 《太玄》 《法言》
下载PDF
从《资治通鉴》的用辞看司马光的正统观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秋升 张博阳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0年第1期-,共22页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王朝的正统性分成了十多个等级,通过君主在世时的不同称谓、去世时的不同用辞和不同的战争书写方式来体现。在《资治通鉴》中,只有大一统王朝才是绝对正统,非一统王朝都只具有部分的正统性,其正统性是相对其他...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王朝的正统性分成了十多个等级,通过君主在世时的不同称谓、去世时的不同用辞和不同的战争书写方式来体现。在《资治通鉴》中,只有大一统王朝才是绝对正统,非一统王朝都只具有部分的正统性,其正统性是相对其他王朝而言的。"相对正统"是司马光对中国古代正统观念的独特贡献,不讲"华夷之辨"也是其正统思想的一大特色。《资治通鉴》中体现的正统观与其正统"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原因在于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指导思想是"礼",严格的正统等级正是"礼"的体现,这与其在"理论"上平等看待各个割据政权的做法正相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正统观 相对正统
下载PDF
刘大年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思想与实践
11
作者 张秋升 高希中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50,共7页
刘大年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历史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学者们对其史学成就,已进行了不少阐述、总结和探讨,但对其历史人物评价的思想与实践,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刘大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呈现为四大特点:将历... 刘大年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历史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学者们对其史学成就,已进行了不少阐述、总结和探讨,但对其历史人物评价的思想与实践,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刘大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呈现为四大特点:将历史人物融入历史情势中去分析评价、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反思,庶几将对历史人物评价方面的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大年 历史人物评价 阶级分析 实事求是
下载PDF
关于新、旧史料价值及其相互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秋升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0-45,共6页
史料价值可以分为基本价值和特有价值。真实是史料的基本价值,而特有价值则看其满足历史研究具体问题需要的程度,故而才衍生出史料价值大小高低的差异。新史料是历史研究领域以前未曾发现的史料,其发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进展,但往往也出... 史料价值可以分为基本价值和特有价值。真实是史料的基本价值,而特有价值则看其满足历史研究具体问题需要的程度,故而才衍生出史料价值大小高低的差异。新史料是历史研究领域以前未曾发现的史料,其发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进展,但往往也出现了重视新史料、鄙弃旧史料的偏颇。新旧史料的地位应是平等的,价值大小不应以新、旧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互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史料 旧史料 史料价值
下载PDF
贾谊的君王观
13
作者 张秋升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8-112,共5页
贾谊的君王观●张秋升君王是封建政治的枢机、国家的象征、兴亡的关键。因而,君王观念便成了政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作为西汉伟大的思想家,贾谊在其著作《新书》①中,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展示了他对君王的看法,寄予了他对君王的希望。... 贾谊的君王观●张秋升君王是封建政治的枢机、国家的象征、兴亡的关键。因而,君王观念便成了政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作为西汉伟大的思想家,贾谊在其著作《新书》①中,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展示了他对君王的看法,寄予了他对君王的希望。回答了上述问题。他应是秦亡后较为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王 贾谊 《新书》 君主制 道德修养 政治思想 高尚的道德品质 知识修养 统治术 儒法并用
下载PDF
普遍联系思维与环境史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秋升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9-47,共9页
环境史是一门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的关联性、内容的广泛性和问题的复杂性,强烈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指导。其中,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对环境史的研究及该学科的建设有着多方面的指... 环境史是一门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的关联性、内容的广泛性和问题的复杂性,强烈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指导。其中,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对环境史的研究及该学科的建设有着多方面的指导意义。环境史研究者应该牢固树立普遍联系的观念,并将这一思维方式贯穿到学科建设和研究实践之中,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和分工协作式的团队研究,同时注重学术研究平台的建设和学术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联系 思维方式 环境史
下载PDF
刘向治学特点综论
15
作者 张秋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4,共7页
刘向是西汉成帝以前几乎所有中国典籍的经眼人和整理者,是中国学术发展的一大枢纽,探讨其治学特点,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古代学术的特质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其治学特点有五:宽广开阔的治学领域;服务政治的治学宗旨;尊经崇儒的治学倾向;... 刘向是西汉成帝以前几乎所有中国典籍的经眼人和整理者,是中国学术发展的一大枢纽,探讨其治学特点,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古代学术的特质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其治学特点有五:宽广开阔的治学领域;服务政治的治学宗旨;尊经崇儒的治学倾向;以史为据的治学方法;以类相从的治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治学 特点
下载PDF
西汉儒家历史观述论
16
作者 张秋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5,共7页
西汉儒家心目中的历史主要是政治史。他们一致认为 :历史变动不居 ,变动的历史之中又有“道”等不变者在 ,历史的变动有进、退、循环和盛衰交替等趋向 ,历史变动的形式有因革、禅让和武力征伐等 ;历史变动的原因有多种 ,其中 ,人的因素... 西汉儒家心目中的历史主要是政治史。他们一致认为 :历史变动不居 ,变动的历史之中又有“道”等不变者在 ,历史的变动有进、退、循环和盛衰交替等趋向 ,历史变动的形式有因革、禅让和武力征伐等 ;历史变动的原因有多种 ,其中 ,人的因素是主要的 ,而在人的因素中 ,西汉儒家突出地强调了君王和道德的支配作用 ,而君王和道德都是天意的呈现 ,因而 ,天意史观、君王史观、道德史观是西汉儒家最基本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儒家 历史观
下载PDF
贾谊社会历史观析论
17
作者 张秋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1-55,共5页
贾谊认为:历史是呈阶段性变化的,并且往往由渐变而至突变;而导致历史变化的因素则天人皆有,人的因素包括君、民、臣、道、诈力等,另外经济和地理环境也在历史的变化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贾谊对历史变化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发挥,... 贾谊认为:历史是呈阶段性变化的,并且往往由渐变而至突变;而导致历史变化的因素则天人皆有,人的因素包括君、民、臣、道、诈力等,另外经济和地理环境也在历史的变化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贾谊对历史变化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发挥,也有了朴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社会历史观 《新书》
下载PDF
民心向背与秦亡汉兴
18
作者 张秋升 《决策与信息》 2012年第6期65-67,共3页
有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验之于无数朝代的兴亡、多少政权的盛衰,这确实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何谓民心呢?简而言之,它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百姓的情感倾向,是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有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验之于无数朝代的兴亡、多少政权的盛衰,这确实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何谓民心呢?简而言之,它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百姓的情感倾向,是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民心属于群体心理的范畴,具有广泛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在中国古代,民心虽有民情、民意等不同用词,但它们的内涵却是一致的,是一体而异名。民心是看不见的,像风,平静时温和流畅,愤怒时便狂吼悲鸣,摧枯拉朽;民心是柔弱的,如水,平日里渊默而潺缓,激奋时则变为惊涛骇浪,打翻巨轮,冲决堤防,荡涤种种罪恶;民心又是无声的,似火,掌控好了,它给社会以光明与温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兴 兴亡 民心 天下 统治者 秦二世 戍卒 刘邦 项羽 陈胜 秦王 文景 汉文帝
下载PDF
宋人对《中庸》作者及文本的考辨
19
作者 张秋升 《船山学刊》 2020年第1期54-63,共10页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宋人对《中庸》作者及文本的怀疑与考辨,欧阳修发其端,王十朋、陈善、叶适随其后,而王柏则开始考察《中庸》的文本及其与《子思》《中庸说》的关系。他们的考辨从思想内容、历史制度、称谓用语、师承传授等...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宋人对《中庸》作者及文本的怀疑与考辨,欧阳修发其端,王十朋、陈善、叶适随其后,而王柏则开始考察《中庸》的文本及其与《子思》《中庸说》的关系。他们的考辨从思想内容、历史制度、称谓用语、师承传授等多个角度展开,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对后世《中庸》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 《中庸》 考辨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的政治与私修史书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姗姗 张秋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9-84,共6页
明代中后期政治弊端日益显露,官修史书衰落,私修史书自觉承担起史学资治的责任,逐渐兴盛起来。面对政治压力,私修史书谨小慎言,却又希望反抗权势。史权与君权的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而加深,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也刺激私修史书的发展。... 明代中后期政治弊端日益显露,官修史书衰落,私修史书自觉承担起史学资治的责任,逐渐兴盛起来。面对政治压力,私修史书谨小慎言,却又希望反抗权势。史权与君权的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而加深,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也刺激私修史书的发展。总之,明中后期的政治因素对私修史书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私修史书 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