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笑庸 郝国昆 孟令奇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中小学骨干教师 教育课程设计 骨干教师培训 教学内容 吉林省 继续教育课程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严谨性 教育教学能力 量力性
下载PDF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推动新课改顺利实施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笑庸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年第9期3-6,共4页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教师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持久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 教师培训 课程改革 终身教育 教师教育一体化
下载PDF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追忆赵则诚教授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笑庸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3,共3页
赵则诚先生生前是吉林省教育学院资历最深、年岁最长的教授,古代文论专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第一任主编。先生于2010年9月12日因病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本文通过对赵则诚先生一生坎坷经历的回顾,表达对先生的缅怀之情。
关键词 追思 赵则诚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4
作者 张笑庸 王振群 +1 位作者 王秀霞 黄春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使之深入到学科,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使之深入到学科,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和实践帮助,吉林省教育学院和其他几个省的兄弟学院一起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中小学学科继续教育学科研究》。此课题现已结题。本文拟根据课题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学科继续教育的情况,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评价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过程 评价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下)
5
作者 张笑庸 王振群 +1 位作者 王秀霞 黄春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使之深入到学科,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使之深入到学科,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和实践帮助,吉林省教育学院和其他几个省的兄弟学院一起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中小学学科继续教育学科研究》。此课题现已结题。本文拟根据课题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学科继续教育的情况,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评价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过程 评价
下载PDF
光大辉煌历史 创造美好未来
6
作者 张笑庸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1-3,共3页
50年风雨兼程,吉林省教育学院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宗旨,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谱写了一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历史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学院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逐渐探索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有为求有位,以特... 50年风雨兼程,吉林省教育学院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宗旨,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谱写了一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历史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学院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逐渐探索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有为求有位,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发展成为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开拓创新,适应吉林省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影响的教育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科学发展观 有为求有位 办学理念
下载PDF
相反相成 无理而妙——古典诗词艺术辩证之一
7
作者 张笑庸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62,共4页
中国古代诗歌在内容上包容广袤,博大精深;在形式上则千姿百态,变化万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方法和写作技巧也得以极大的丰富和提高。更为可贵的是自觉不自觉地触摸到了文学的艺术规律,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艺术辩证。其中在情与理... 中国古代诗歌在内容上包容广袤,博大精深;在形式上则千姿百态,变化万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方法和写作技巧也得以极大的丰富和提高。更为可贵的是自觉不自觉地触摸到了文学的艺术规律,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艺术辩证。其中在情与理关系的处理上,就是一个突出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反相成 艺术辩证 艺术规律 表现手法 情与理 生活真实 无理 中国古代诗歌 表现方法 艺术传达
下载PDF
古代诗词中的“悖理合情”及其审美价值
8
作者 张笑庸 《东疆学刊》 1992年第1期47-49,共3页
在如何构思、如何取象、如何传达等方面,伯再没有比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手法更丰富多彩的了.然而不论如何繁富,如何变化多端,却大都或总体上表现为艺术辩证.其中在情与理关系的处理上,就常常采用悖拗生活之理而合诗心诗情的写法,表现出... 在如何构思、如何取象、如何传达等方面,伯再没有比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手法更丰富多彩的了.然而不论如何繁富,如何变化多端,却大都或总体上表现为艺术辩证.其中在情与理关系的处理上,就常常采用悖拗生活之理而合诗心诗情的写法,表现出一种“理外之理”即艺术之理来.如杜甫《春宿左省》:“月傍九霄多”.言月“多”《夔州雨湿不得上岸》:“晨钟云外湿”,说钟声“湿”;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写花能“睡”等等,皆属悖理合情之句.但这些看似悖理之句,如从情感表达和主题表达需要角度,从感情世界角度,则是完全合情人理的.说月“多”,在于突出宫殿高耸人云,靠近月亮,因而所得月光照射便多;钟声“湿”,则因听钟人苦于雨湿,困于舟中而不得登岸,故移怨艾于钟声,恐花睡去,为以花喻人之句,表达了作者的怜爱之情.古代诗词中不乏此类例证.修辞意义上的通感、夸张、拟人、错觉、反说等,在情与理关系的处理上都可纳入这种悖理而合情的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情 古代诗词 审美价值 “湿” 钟声 诗歌 情与理 别趣 反常合道 “多”
下载PDF
一个为农村教育拼命硬干的人
9
作者 张笑庸 《新教育(吉林)》 2006年第2期4-5,共2页
作为农村教育改革家的李元昌,作为一个基层的教改典型,是什么原因使他历久而不衰,时进而弥新呢?换言之,他是如何保持典型人物先进性的呢?
关键词 农村教育 教育改革家 典型人物 先进性 李元昌 教研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