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绍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6期81-82,共2页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35例,在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期间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117例,每天上午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组118例,每天上午口服...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35例,在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期间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117例,每天上午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组118例,每天上午口服氯吡格雷75mg,平均随访2年。比较2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司匹林组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事件41例(35.0%),氯吡格雷组22例(1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较为严重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如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组较氯吡格雷组在总体上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事件较高,较为严重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消化道不良反应 消化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顽固性高血压降压疗效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绍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9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中老年顽固性高血压中对降压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86例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或门诊已明确为顽固性高血压病的患者,在进行常规降压治疗(足量的3联或3联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3~6个月均未能达到降压目标值... 目的分析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中老年顽固性高血压中对降压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86例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或门诊已明确为顽固性高血压病的患者,在进行常规降压治疗(足量的3联或3联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3~6个月均未能达到降压目标值140/90 mm Hg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1次/d,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观察患者在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前后(原服用的降压药不变)其血压值的变化情况。数据用t检验分析处理。结果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血压有所下降,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者对阿托伐他汀钙的耐受性均表现良好。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中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能起到协同的降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顽固性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钙 降压效果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在心房纤颤中预防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绍深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4期125-126,共2页
目的 比较并分析阿司匹林与华法林预防心房纤颤患者发生血栓性事件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择218例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109例)与华法林组(109例),阿司匹林组每天上午口服100 mg肠溶阿司匹林,华法林组每晚口服1~4.5 m... 目的 比较并分析阿司匹林与华法林预防心房纤颤患者发生血栓性事件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择218例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109例)与华法林组(109例),阿司匹林组每天上午口服100 mg肠溶阿司匹林,华法林组每晚口服1~4.5 mg华法林(根据凝血酶原国际化标准比率(PT-INR)变化调整剂量,使PT-INR保持在2~3之间),平均随访2年.数据用t检验分析处理.结果 阿司匹林组发生血栓性事件11例(10.1%),华法林组4例(3.7%),华法林组发生血栓性事件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而发生出血性事件两组相当.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房颤患者的防栓治疗华法林较阿司匹林有更好的疗效,而出血的风险两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华法林 心房纤颤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ST2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邓先科 廖云霞 +2 位作者 梁丕 张绍深 张海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5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ST2)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23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具有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能力分为HFPEF组128例,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ST2)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23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具有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能力分为HFPEF组128例,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REF)组104例,并以同期正常健康体检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sST2、NT-proBNP水平变化及sST2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HFPEF组患者血清sST2、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HFREF组患者(P<0.05),高于同期正常组(P<0.05);随HFPEF患者心功能级别增加其sST2、NT-proBNP水平增加(P<0.05)。结论:HFPEF患者sST2、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HFREF患者但高于正常患者,sST2而且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具有评估作用,但敏感度不如NT-proB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血清可溶ST2
下载PDF
不同心室率控制水平心房颤动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邱文 张绍深 杨明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7期1122-1123,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房颤及不同心室率控制水平的房颤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左心房(LA)直径,评价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对于降低血清hsCRP,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97人,依据静息心室率控制... 目的通过检测房颤及不同心室率控制水平的房颤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左心房(LA)直径,评价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对于降低血清hsCRP,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97人,依据静息心室率控制情况分为三组:房颤1组(静息心室率60次/分~79次/分);房颤2组(静息心室率80次/分~109次/分);房颤3组(静息心室率大于等于110次/分)。选取同期窦性心律的健康体检人群38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四组人群血清hsCRP和LA直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hsCRP和LA直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房颤3组hsCRP及LA直径较房颤1组、房颤2组升高(P值分别为0.027,0.046,0.035,0.041),房颤1组与房颤2组两组间hsCRP及LA直径无统计学差异。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与LA直径、心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9、0.350,P值分别为0.026、0.022)。结论血清hsCRP及左心房直径在房颤及心室率控制欠佳的房颤患者中明显增高,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能减轻心肌重构、降低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心房颤动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发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先科 张绍深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10期1138-1139,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有心绞痛组与无心绞痛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c 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溶栓治疗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有心绞痛组与无心绞痛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c 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溶栓治疗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有心绞痛组的CK-MB峰值和c Tn I峰值、再通时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以及死亡人数等均显著低于无心绞痛组(P<0.05);有心绞痛组的再通人数和再通率明显高于无心绞痛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梗死前出现心绞痛症状可能是对缺血的适应从而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绞痛 预后
下载PDF
应用eGFR诊断冠心病患者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绍深 陈颖 +2 位作者 雷娟 黄波水 周淑娴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是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使用CAG前后血清肌酐(Scr)的变化来诊断CIAKI,目前国内外并无使用肾小球滤过率(eGFR)诊断CIAKI的具体标准。本研究主要探讨采用eGFR诊断冠心病患者CIAKI... 目的: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是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使用CAG前后血清肌酐(Scr)的变化来诊断CIAKI,目前国内外并无使用肾小球滤过率(eGFR)诊断CIAKI的具体标准。本研究主要探讨采用eGFR诊断冠心病患者CIAKI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0名经CAG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且病历资料完善的患者。比较术前及术后Scr及eGFR水平。使用ROC曲线寻找eGFR诊断CHD患者发生CIAKI的最佳下降界值。结果:本组300例CHD患者在冠脉介入诊疗术后55例患者发生CIAKI(男36例,女19例),整体发生率18.3%。271例基线Scr水平正常(<133μmol/L)的CHD患者中109名(40.2%)的患者eGFR水平低于正常(<90 m L/min/1.73m^2)。eGFR正常(≥90 m L/min/1.73m^2)的患者较Scr正常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发生CIAKI比例低(9.3%vs 15.9%,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eGFR下降20 mL/min/1.73m^2是诊断CHD患者发生CIAKI的最佳界值(敏感性90.9%,特异性65.7%,AUC=0.864,95%CI:0.897-0.955,P<0.05)。结论:基线eGFR是CIAK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在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方面eGFR比Scr更敏感。使用eGFR诊断CIAKI在临床上是可行的,但其最佳界值仍然需要通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血清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男性心肌梗塞患者雄激素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梁丕 梁伟健 +2 位作者 黄宁生 张绍深 邓凯元 《药物与人》 2014年第5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索男性心肌梗塞患者(AMI)雄激素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78例男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分级(扣除冠心病这一因素),分为高危组(包括极高危、高危患者)与中危组(包括中危、低危患者),患者入组后检... 目的:探索男性心肌梗塞患者(AMI)雄激素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78例男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分级(扣除冠心病这一因素),分为高危组(包括极高危、高危患者)与中危组(包括中危、低危患者),患者入组后检测血清睾酮水平(T),根据其检测结果分为两类:高水平组(血清睾酮≥14.0nmol/L)和低水平组(血清睾酮〈14.0nmol/L)。结合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级,患者共分为四组:高危高水平亚组(H1组,n=24),高危低水平亚组(H2组,n=101),中危高水平亚组(L1组,n=57),中危低水平亚组(L2组,n=96),所有患者随访一年,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清睾酮水平,记录随访期发生的心血管事件。比较各组间的血清睾酮水平以及CV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清睾酮水平〈14.0nmol/L的患者占总患者人数比例为70.86%。入组时四个亚组的血清睾酮水平从低到高排列为H2(9.7±3.7nmol/L)H1(8.3%)〉L2(7.2%)〉L1(5.3%),H2组与L1组差异显著,有P〈0.01,而H1组和L1组也存在差异,有P〈0.05,H1组与L2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男性AMI患者中,血清T水平降低的患者比例较高,血清睾酮水平与CV事件呈一定负相关,而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检测和参考男性AMI或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急性心肌梗塞 血清睾酮 预后 CV事件 心血管危险分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