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木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措施
1
作者 张续龙 《电脑迷》 2023年第8期109-111,共3页
文章旨在探讨土木工程管理的新方法以及绿色施工技术。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管理领域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包括资源耗费、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提出了新的土木项目管理方式,包括信息技术运用、项目管理的改进方法等,目的在于提高工程效率和... 文章旨在探讨土木工程管理的新方法以及绿色施工技术。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管理领域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包括资源耗费、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提出了新的土木项目管理方式,包括信息技术运用、项目管理的改进方法等,目的在于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文章还详尽探讨了施工过程中的绿色管理的问题,特别是可持续性思维在土木工程中实施应用,并提供了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碳排量等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方法。对具体案例进行剖析,验证了方案的有效作用和可行性,对土木工程管理改革以及绿色施工管理方面给予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江苏方言研究的两点展望——兼评王恩建、唐浩、张学城的《苏鲁交界东部地带方言接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续龙 宫肇南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0-94,共5页
江苏是方言文献大省,境内存在江淮官话与吴方言、中原官话的过渡带,是方言研究的富矿。本文对江苏方言的研究提出两点展望:挖掘方言文献资料和探寻语言接触演变,在介绍江苏方言文献的同时,也评述了方言接触的又一力作:《苏鲁交界东部地... 江苏是方言文献大省,境内存在江淮官话与吴方言、中原官话的过渡带,是方言研究的富矿。本文对江苏方言的研究提出两点展望:挖掘方言文献资料和探寻语言接触演变,在介绍江苏方言文献的同时,也评述了方言接触的又一力作:《苏鲁交界东部地带方言接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方言 方言文献 语言接触 《苏鲁交界东部地带方言接触研究》
下载PDF
凌钢应对危机和科学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续龙 祝刚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10年第5期26-28,共3页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钢铁行业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冲击。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凌钢结合企业实际,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为后危机时代钢铁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 凌钢 危机 科学发展 实践
下载PDF
明代山左杂剧用韵考
4
作者 张续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08-111,共4页
历代的韵文,一直是考察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材料。明杂剧在继承元杂剧辉煌的同时,也在体制、形式、用韵等方面作出了创新。对明代山左杂剧用韵的考察,如对七位剧曲家的杂剧用韵情况、合韵、重韵和入声字归韵等的探索与分析,既有利于从山东... 历代的韵文,一直是考察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材料。明杂剧在继承元杂剧辉煌的同时,也在体制、形式、用韵等方面作出了创新。对明代山左杂剧用韵的考察,如对七位剧曲家的杂剧用韵情况、合韵、重韵和入声字归韵等的探索与分析,既有利于从山东曲人杂剧中钩沉出当时的实际语音现状,也有利于弥补前人对断代杂剧用韵研究的漏洞。总结明代山东人杂剧用韵情况,为研究山东戏曲的用韵提供一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山左 杂剧 合韵 重韵 入声字
下载PDF
湘方言梗摄开口入声字的文白异读研究
5
作者 张续龙 《武陵学刊》 2021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湘方言中,梗摄开口入声字的白读音与假摄合流,依据主元音音值的高低可分为低元音型和后高元音型;文读音与西南官话相近,以中高元音为主。双峰、湘乡方言中,梗摄开口入声字的白读音不仅牙喉音,唇、齿音也出现-i-介音现象,该语音现象与其... 湘方言中,梗摄开口入声字的白读音与假摄合流,依据主元音音值的高低可分为低元音型和后高元音型;文读音与西南官话相近,以中高元音为主。双峰、湘乡方言中,梗摄开口入声字的白读音不仅牙喉音,唇、齿音也出现-i-介音现象,该语音现象与其他方言不同。湘方言梗摄开口入声字的语音层次可分为三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方言 梗摄入声字 文白异读
下载PDF
凌钢坚持四个注重 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6
作者 张续龙 李建军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8年第3期26-27,共2页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但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但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凌钢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到了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四个注重”的新思路,促进了企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发展、在和谐中发展、在文化建设的加强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 现代化进程 发展不平衡 能源紧缺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再谈汉语方言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现象的地理分布
7
作者 张续龙 王恩建 李乃东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72-80,共9页
汉语方言中,含有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现象的地点往往也存在地域、新老、文白的读音差异,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其地理分布进行细化与补充。鲁南的知系唇齿音现象与山西汾河片的语音差异不能否定两者的联系,换句话说,山西移民到达山东后... 汉语方言中,含有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现象的地点往往也存在地域、新老、文白的读音差异,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其地理分布进行细化与补充。鲁南的知系唇齿音现象与山西汾河片的语音差异不能否定两者的联系,换句话说,山西移民到达山东后,又经“黄河移民”,因而形成如今鲁南知系唇齿音的地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知系字 唇齿音声母 地理分布 鲁南地区
下载PDF
从《胶州志》看道光时期胶州方言的音韵特点
8
作者 张续龙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12-116,共5页
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的《胶州志》中,"方言"及"方音"两节保存了许多直音、讹音、变音材料。笔者辅之以民国时期山东其它县志中的方言注音语料,分析并总结这些材料所反映170年前胶州的语音特点,并将其与现代北... 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的《胶州志》中,"方言"及"方音"两节保存了许多直音、讹音、变音材料。笔者辅之以民国时期山东其它县志中的方言注音语料,分析并总结这些材料所反映170年前胶州的语音特点,并将其与现代北京话、胶东话作比较,以探讨胶州方言一百多年来的语音变化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光 《胶州志》 音韵 方言 声类 韵类
下载PDF
全面提升“集约、优化、协调、永续”水平 促进企业增长方式转变
9
作者 李建军 张续龙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7年第3期15-16,共2页
近年来,凌钢集团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断的动态优化、协调运行、推进集约化经营,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使企业发展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增长方式开始由主要靠量的扩张求增长向质的提高求增长转变-9技术改造由扩大产能向... 近年来,凌钢集团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断的动态优化、协调运行、推进集约化经营,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使企业发展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增长方式开始由主要靠量的扩张求增长向质的提高求增长转变-9技术改造由扩大产能向优化品种、提高质量、节能环保转变;主要产品由普碳钢向品种钢转变;经营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表明凌钢进入了一个发展新阶段。去年,在市场急剧变化,每吨钢材价格比上年下降220元,产量没有增长的情况下,成本总额降低了5.8亿元,下降10.43%,吨钢综合能耗下降了4.4%,吨钢净水消耗降到了4.05t,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方式转变 集约化经营 动态优化 企业发展 综合能耗 科学发展观 普碳钢 凌钢集团公司
下载PDF
新描写主义视角下连词“但”语法事实再认识
10
作者 李乃东 张续龙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第3期102-112,F0003,共12页
文章从新描写主义视角出发,深化语言细节描写,发掘为学界忽略的连词“但”的微观语言事实。研究表明,在综合语料中,连词“但”使用频率更高,是标记转折语义的典型成员;在口语与书面语语料中,虽然二者都有使用,然而“但”在书面体中优势... 文章从新描写主义视角出发,深化语言细节描写,发掘为学界忽略的连词“但”的微观语言事实。研究表明,在综合语料中,连词“但”使用频率更高,是标记转折语义的典型成员;在口语与书面语语料中,虽然二者都有使用,然而“但”在书面体中优势比较明显;与“但是”相比,“但”在对话式口语中使用较少,在叙述式书面语中使用较多;这与以往经验认识并不一致。受“但是”强话语标记功能影响,连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具备话语标记功能,实现了语法功能新拓展。此外目前多部词典工具书有关连词“但”“但是”差异的表述不够准确,有待深化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描写主义 典型成员 话语标记 再认识
下载PDF
土木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及公路桥梁工程的影响与防治
11
作者 张续龙 《车迷》 2024年第5期0180-0182,共3页
下载PDF
笏词义疏证及其同族词探析
12
作者 马雅琦 张续龙 《汉字文化》 2017年第2期63-66,共4页
笏是古汉语常用词,其历史源远流长。史学家认为至少在西周已经有笏,而它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清朝。许慎《说文解字》却未收录“笏”字,《说文新附·竹部》下新附“笏”字,徐铉注:“案:籀文作回,象形。义云:佩也,古笏佩之。此... 笏是古汉语常用词,其历史源远流长。史学家认为至少在西周已经有笏,而它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清朝。许慎《说文解字》却未收录“笏”字,《说文新附·竹部》下新附“笏”字,徐铉注:“案:籀文作回,象形。义云:佩也,古笏佩之。此字后人所加。”段玉裁注:“许《竹部》无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族词 《说文解字》 疏证 词义 常用词 古汉语 史学家 段玉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