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不良预后的研究
1
作者 李金泽 张罗今 +5 位作者 石琳 李小婉 张立波 杨本强 李晓秋 段阳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6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多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ACLVO)机械取栓术后发生预后不良的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304例ACLVO患者,将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2分的患者纳入预... 目的探讨联合多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ACLVO)机械取栓术后发生预后不良的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304例ACLVO患者,将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2分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140),mRS>2分的患者则纳入预后不良组(n=164)。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预后不良相关的独立变量,将这些变量纳入列线图模型。应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受试者操作曲线(ROC)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入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管成功再通为ACLVO机械取栓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列线图模型显示出良好的校准和区分能力,ROC分析表明联合多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AC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效能优于各单因素模型,DCA亦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结论联合多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ACLVO患者机械取栓后预后不良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预后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脑微出血的数量和位置分布与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泽 张罗今 +4 位作者 冯捷 李小婉 孙晶爽 杨本强 段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6-52,共7页
目的 基于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分析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数量和位置分布,并确定其与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394名经... 目的 基于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分析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数量和位置分布,并确定其与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394名经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确诊为CSV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被纳入研究,评估其CSVD影像学标志物,包括腔隙(lacunar infarcts, LI)、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CMBs、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 PVS)、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ecent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 RSSI)和脑萎缩。应用CSVD总负荷评分评估CSVD的总体影响。应用脑微出血解剖评估量表(Microbleed Anatomical Rating Scale, MARS)评估CMBs的位置及数量。分析CMBs的严重程度、位置分布特点与CSVD影像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MBs严重程度在年龄、WMH、脑萎缩和CSVD总负荷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1;P=0.005;P<0.001)。在调整年龄因素后,CMBs的严重程度与CSVD总负荷评分和WMH相关(r=0.441, P<0.001;r=0.380, P<0.001)。CMBs的位置分布与WMH相关,混合型CMBs组的改良Fazekas评分显著高于单纯脑叶型、单纯深部型和单纯幕下型(P=0.011;P=0.034;P=0.023)。结论 CMBs的严重程度和位置分布与WMH相关,CMBs的严重程度与CSVD总负荷评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脑小血管疾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微出血解剖评估量表
下载PDF
脑分水岭灌注与前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乔鑫鑫 段阳 +5 位作者 杨本强 马湘乔 王琨华 裴禹淞 宋鸿雁 张罗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766-770,共5页
目的:分析前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患者脑分水岭灌注状态,探讨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所致的脑分水岭低灌注类型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93例患者的CT灌注图像,对称性选取双侧前角白质及灰质、后角白质及灰质、半卵圆中心及... 目的:分析前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患者脑分水岭灌注状态,探讨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所致的脑分水岭低灌注类型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93例患者的CT灌注图像,对称性选取双侧前角白质及灰质、后角白质及灰质、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为感兴趣区,进行灌注参数值测量,统计分析狭窄组各分水岭患、健侧灌注参数值差异;根据血管狭窄部位分为对照组、ICA组和MCA组,统计分析不同狭窄组间脑分水岭低灌注类型差异。结果: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在各分水岭患、健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流量(CBF)在内分水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半卵圆中心和放射冠不对称指数(AI)在不同狭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结论:前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时脑灌注减低更易发生在内分水岭;半卵圆中心低灌注与ICA重度狭窄有关;放射冠低灌注与MCA重度狭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颈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