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棉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美冬 詹先进 +3 位作者 蓝家样 张兴中 陈全求 黄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选用了5个产量、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彩色棉品种以及1个白絮棉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交配设计(6×5/2)产生杂交一代15个组合以及6个自交亲本,考查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朱军... 选用了5个产量、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彩色棉品种以及1个白絮棉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交配设计(6×5/2)产生杂交一代15个组合以及6个自交亲本,考查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朱军,1997)分析了以上资料。结果表明:彩色棉纤维长度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纤维强度、整齐度、伸长率和细度的显性方差与加,性方差相当。彩色棉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变幅为9.58%(伸长率)~87.01%(纤维长度)。紫絮棉和彩8在纤维长度、强度以及伸长率上都具有正的GCA效应,以它们作亲本可以明显改善后代的纤维品质,是彩色棉品质育种的有效亲本,对优质白棉的利用则会大大改善杂交彩色棉的产量和品质。组合紫絮棉×彩9-1、红叶棕絮×彩8、红叶棕絮×白棉、彩8×彩9-1、彩8×白棉等5个组合在品质上具有较强的SCA效应。上述亲本和组合在彩色棉育种以及杂交棉选育中可以有目的地加以利用。彩色棉与白色棉杂交后代的纤维强度具强的杂种优势,甚至有的组合超过纤维强度好的白色棉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棉 品质性状 遗传主效应 遗传率 配合力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彩色棉品种资源的RAPD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美冬 詹先进 张献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7-430,共4页
运用RAPD技术对我国12个来源不同的彩色棉资源以及1个当地主栽白棉花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Jaccards遗传相似系数计算13个材料数据的遗传距离矩阵,NTSYS-PC 1.80软件进行聚类,绘制树状图。结果分析表明:12个彩色棉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7... 运用RAPD技术对我国12个来源不同的彩色棉资源以及1个当地主栽白棉花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Jaccards遗传相似系数计算13个材料数据的遗传距离矩阵,NTSYS-PC 1.80软件进行聚类,绘制树状图。结果分析表明:12个彩色棉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71处可分为4组,不同彩色棉品种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种质间的差异与材料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相似系数为0.52处,可将彩色棉与白棉区分开,遗传差异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资源 RAPD 多态性分析 中国
下载PDF
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美冬 章荣德 袁德军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09年第3期49-52,共4页
高校三级科研平台建设相辅相成,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综合办学实力提升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资金投入、核心的科研队伍建设、有效的管理体制以及开... 高校三级科研平台建设相辅相成,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综合办学实力提升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资金投入、核心的科研队伍建设、有效的管理体制以及开放共享等是科研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的关键。文章结合实践阐述了实验室建设对高校科研创新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平台 科技创新 人才队伍 学科建设 建设与管理
下载PDF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提升实验室国际地位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美冬 袁德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7-149,共3页
结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状况与经验,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拓宽合作渠道、丰富合作方式与内容、提高合作成效等提升实验室国际影响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水平 国际地位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美冬 章荣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结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建设与管理经验,分析并提出了准确定位并保持研究方向不变、突出学科特色并整合学科优势、构建专职管理班子和合理学术梯队、理顺实验室与学科建设关系以及实验室与依托单位关系等实验室运行机制... 结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建设与管理经验,分析并提出了准确定位并保持研究方向不变、突出学科特色并整合学科优势、构建专职管理班子和合理学术梯队、理顺实验室与学科建设关系以及实验室与依托单位关系等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运行机制 管理模式
下载PDF
高校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美冬 章荣德 袁德军 《实验室科学》 200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针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提出实验室准确的研究方向、宽广深厚的学科基础、稳定合理的研究队伍、完善的公共科研平台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在实验室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可持续发展 定位 学科 人才队伍
下载PDF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及其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美冬 孙玲 熊秋芳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1025-1030,共6页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是全球广泛关注和饱受争议的话题。分析了近年来关于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评估的一些综述以及相关研究报道,总体来说,至今尚未发现可以证实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畜禽动物不安全的案例,少数对转基因...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是全球广泛关注和饱受争议的话题。分析了近年来关于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评估的一些综述以及相关研究报道,总体来说,至今尚未发现可以证实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畜禽动物不安全的案例,少数对转基因食品有毒性的报道最后被证实是由于试验方法或统计方法的错误造成的。但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导致的环境风险评估就复杂得多,更难以评价,只能进行长期监测和预防。政府作为决策者必须对转基因作物建立科学的评价、监管体系,并使消费者增强对转基因作物的信任。展望未来,由于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安全转基因技术"有望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转基因作物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安全 环境风险 食品安全 评价管理体系
下载PDF
基因组学与作物遗传改良
8
作者 张美冬 《国际学术动态》 2021年第1期11-13,共3页
2019年10月20~23日,“第六届基因组学与作物遗传改良国际学术会议—分子育种”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本届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张启发院士担任大会主席,郭亮教授和李一博教授共同担任大会秘书。正式与会代... 2019年10月20~23日,“第六届基因组学与作物遗传改良国际学术会议—分子育种”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本届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张启发院士担任大会主席,郭亮教授和李一博教授共同担任大会秘书。正式与会代表共计330人,其中国内代表289人,国外代表41人。会议收到英文会议论文摘要共计63份,其中来自国外代表的论文摘要20份,国内代表的论文摘要43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论文摘要 作物遗传改良 基因组学 张启发 华中农业大学 分子育种 国际学术会议
下载PDF
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军安 黄书贤 +1 位作者 陈长水 张美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1258-1259,1261,共3页
结合对"产学研三位一体"思想方针的探究及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特点,探讨了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建设。
关键词 “产学研三位一体”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高中政治答案生成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美冬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高中 政治 生成能力 有效信息 教学过程 答案 认知能力
下载PDF
文化引领的拔尖创新博士生培养探索与实践——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顺 祁婧 +1 位作者 欧阳亦聃 张美冬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3,共7页
博士生群体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普遍存在重科研能力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博士生科研精神日益弱化。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文化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 博士生群体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普遍存在重科研能力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博士生科研精神日益弱化。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文化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介绍了该实验室以“激扬梦想追求卓越”文化为精神滋养,励人以志、启人以趣、育人以规,助力博士生成人成才的做法,以文化引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引领 博士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利用酵母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作为拟南芥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
12
作者 王涛 唐永严 +3 位作者 刘良玉 张美冬 郑用琏 张方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1-546,共6页
利用PCR反应克隆来自酿酒酵母的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基因pmi,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将PMI的基因导入受体拟南芥中,将转化后的拟南芥种子放在质量浓度为1g/L的甘露糖MS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培养,共得到抗性拟南芥植株4株。PCR反应证... 利用PCR反应克隆来自酿酒酵母的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基因pmi,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将PMI的基因导入受体拟南芥中,将转化后的拟南芥种子放在质量浓度为1g/L的甘露糖MS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培养,共得到抗性拟南芥植株4株。PCR反应证明酵母PMI的基因pmi已经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RT-PCR检测证明该基因的内含子能够在拟南芥中被正确剪切,同时通过GUS化学组织染色方法证明了伴随转化的GUS基因gus在拟南芥中得以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酵母PMI/甘露糖系统可以作为拟南芥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甘露糖异构酶 遗传转化 选择标记 酵母 拟南芥
下载PDF
种子磁化处理对小麦发芽及产量等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美冬 向启淼 +1 位作者 方华明 向欣 《湖北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33-34,共2页
对小麦种子进行磁化处理 ,经过发芽和田间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种子磁化处理可以提高小麦的发芽率 ,增强发芽势 ,提高幼苗鲜重 。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磁化处理 发芽 产量
下载PDF
两个温光型核不育小麦品系的育性表现及杂种优势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雨贵 方华明 +3 位作者 向启淼 李应凤 张美冬 张晓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7-18,共2页
采用分期播种方法研究温光型核不育小麦品系C4 9S - 89、C4 9S - 87在湖北的育性表现 ,同时以两个不育系为母本 ,6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 12个F1代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两不育系在自然条件下育性转换明显 ,育性转换播种期... 采用分期播种方法研究温光型核不育小麦品系C4 9S - 89、C4 9S - 87在湖北的育性表现 ,同时以两个不育系为母本 ,6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 12个F1代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两不育系在自然条件下育性转换明显 ,育性转换播种期均在 11月 5日 ,在 10月 2 0日前播种 ,均表现全不育 ,可用于制种 ;在 11月 2 5日以后播种 ,育性基本恢复正常 ,可用来繁殖。与推广的常规小麦相比 ,两个不育系的杂交种具有超标优势 ;各组合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的差异显著 ,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表现为正向和负向两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光型核不育 小麦 育性 配合力 杂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