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碳标签产品市场均衡策略
1
作者 周春雷 刘文思 +3 位作者 张羽舒 陈翔 胡锡双 胡安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8,共9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逐渐向为低碳化、高效化和智能化转型,发电和用电市场正在整合为统一的能源市场。为解决碳标签产品市场普及率低、交易市场活性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碳标签产品市场均衡策略。首先,采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Stac...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逐渐向为低碳化、高效化和智能化转型,发电和用电市场正在整合为统一的能源市场。为解决碳标签产品市场普及率低、交易市场活性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碳标签产品市场均衡策略。首先,采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结合环境效用补贴机制,以买卖双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次,通过模拟分析和Vensim软件的支持,设计了碳标签产品消费市场存量流量图,考察环境效用、需求度、政府补贴和产品价格等因素对博弈结果的影响。然后,通过理解环境效用、需求度、政府补贴和产品价格等因素对博弈结果的影响,制定有效的策略来促进碳标签产品的普及和市场活性,为碳标签产品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决策依据。最后,根据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清晰定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偏好,并揭示出售商自主更新碳减排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研究碳标签产品市场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碳标签 STACKELBERG博弈 存量流量图 激励机制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低碳供应链碳排放测算模型研究
2
作者 周春雷 王洁 +2 位作者 刘文思 闫越 张羽舒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9期26-31,共6页
能源行业低碳供应链碳排放受到多个环节的影响,导致测算难度增加,因此搭建“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低碳供应链碳排放测算模型。分析了低碳供应链的运营方式,考虑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计算供应链不同环节的碳减排率。结合碳... 能源行业低碳供应链碳排放受到多个环节的影响,导致测算难度增加,因此搭建“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低碳供应链碳排放测算模型。分析了低碳供应链的运营方式,考虑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计算供应链不同环节的碳减排率。结合碳减排率计算结果和EOQ理论,从货物的生产、运输、仓储三方面构建碳排放测算模型,实现低碳供应链碳排放量测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逐个计算低碳供应链中多环节的排碳量,并精准分析供应链内的碳排放量变化趋势,能源行业低碳供应链碳排放测算更为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EOQ理论 碳减排率 碳排放测算模型 碳减排率
下载PDF
公共建筑运行阶段能碳耦合限额管理及评价研究
3
作者 宣东海 陈士翀 +3 位作者 张羽舒 胡锡双 刘文立 钟安琪 《建筑经济》 2024年第S01期679-684,共6页
我国已由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为响应碳排放双控战略,对公共建筑碳排放进行科学管理及合理评价是关键抓手。为科学引导对公共建筑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本文调研国内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现状,分析公共建筑运行阶段能碳关... 我国已由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为响应碳排放双控战略,对公共建筑碳排放进行科学管理及合理评价是关键抓手。为科学引导对公共建筑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本文调研国内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现状,分析公共建筑运行阶段能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能碳耦合的限额管理及评价方法。该方法建立基于二维评价表和综合碳排放因子的评价规则,可对目标建筑能耗、碳排放强度及能源结构合理性进行耦合评价,并提出针对性节能降碳建议。经实际案例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具备良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碳排放双控 能碳耦合 限额管理 碳排放评价
下载PDF
新型扩链剂及其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罗青宏 吴淑芳 +3 位作者 张羽舒 莫兆宏 文鑫宇 刘晓暄 《中国胶粘剂》 CAS 2022年第10期8-16,共9页
以乙二胺和丙烯酸异冰片酯合成了一种带环状侧链的扩链剂,并通过红外和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合成的扩链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系列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探究了不同光引发剂(JRCure500、1173和L-TPO)对改性... 以乙二胺和丙烯酸异冰片酯合成了一种带环状侧链的扩链剂,并通过红外和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合成的扩链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系列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探究了不同光引发剂(JRCure500、1173和L-TPO)对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固化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光引发剂JRCure500具有相对较高的双键转化率和光聚合速率。研究了扩链剂用量对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径大小、固化膜的拉伸强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吸水率和热失重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扩链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逐渐增大,固化膜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步提高,吸水率逐渐降低,最大热失重速率的温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光固化 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扩链剂
下载PDF
离子液体修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5
作者 张羽舒 贾宏葛 李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14,125,共4页
利用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特点,对金属有机框架UiO-66-NH_(2)进行合成后修饰。通过微波辐射辅助法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NH_(2),并对其进行修饰合成了[HOOCMMIm]Br@UiO-66-NH_(2),产率达65%。对其进行表面形貌观察,离子液... 利用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特点,对金属有机框架UiO-66-NH_(2)进行合成后修饰。通过微波辐射辅助法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NH_(2),并对其进行修饰合成了[HOOCMMIm]Br@UiO-66-NH_(2),产率达65%。对其进行表面形貌观察,离子液体修饰的[HOOCMMIm]Br@UiO-66-NH_(2)骨架材料较UiO-66-NH_(2)粒径变大;X射线衍射表征显示,修饰后的[HOOCMMIm]Br@UiO-66-NH_(2)仍保持原有骨架结构;在77K时氮气物理吸附测试结果表明,比表面积较UiO-66-NH_(2)提高了46.4%,孔体积增大了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离子液体 UiO-66-NH_(2)
下载PDF
桥接聚甲基硅氧烷/乙基纤维素/ZSM-5三元复合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文强 徐双平 +10 位作者 贾宏葛 徐靖宇 刘达 张明宇 蘧延庆 周海亮 张羽舒 杨国兴 赵雯雯 王馨甜 查雨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7-161,共5页
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在高速搅拌下辅于超声振荡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丁二烯桥接聚甲基氢硅氧烷(BBPMS)/乙基纤维素(EC)/ZSM-5三元铸膜液、涂膜制得了一系列BBPMS/EC/ZSM-5三元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膜的结... 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在高速搅拌下辅于超声振荡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丁二烯桥接聚甲基氢硅氧烷(BBPMS)/乙基纤维素(EC)/ZSM-5三元铸膜液、涂膜制得了一系列BBPMS/EC/ZSM-5三元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薄膜拉伸强度测试仪、热失重分析和气体透过仪对膜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三元复合膜表面致密平整、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耐热性及力学性能;三元复合膜对CO的透过系数达到了822Barrer,是EC/ZSM-5混合基质膜的29.8倍;当BBPMS掺杂量在80%~90%时,BBPMS/EC/ZSM-5三元复合膜的CO/N气体透过分离性能接近Robeson 08年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纤维素 丁二烯桥接聚甲基氢硅氧烷 ZSM-5 复合膜 气体分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中压电压等级的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羽舒 刘昊羽 +1 位作者 马雪峰 张杰超 《电气应用》 2015年第S1期81-86,共6页
中压网络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合理地选择中压网络,有利于优化系统供电方案,减少工程投资,便于运营管理维护。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列车编组从6B发展到8B、8A,相对应列车负荷增大,由于客流量的增大,北... 中压网络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合理地选择中压网络,有利于优化系统供电方案,减少工程投资,便于运营管理维护。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列车编组从6B发展到8B、8A,相对应列车负荷增大,由于客流量的增大,北京部分轨道交通线路的实际发车间隔已达到甚至小于2 min的系统设计能力,这对轨道交通的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北京地铁6号线外电源承载能力仿真及实测的校验,从负荷情况、谐波、造价等方面对比分析35 k V和10 k V电压等级哪种更适合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中压网络
下载PDF
方格网状结构组织工程肌腱支架增强体的制备与降解性能
8
作者 罗云蔚 张羽舒 +5 位作者 王晴波 王希娥 冯彬棋 孔坤 张佩华 何孜晗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2,共5页
聚羟基乙酸(PGA)和聚乳酸(PLA)是两种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可在体内降解的材料.采用PGA/PLA编织线经手工编织的方法制备成周向6个方格、直径为11mm的圆筒形网套,作为方格网状结构肌腱支架增强体,测试其初始几何性能及拉伸性能,将编织所得的... 聚羟基乙酸(PGA)和聚乳酸(PLA)是两种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可在体内降解的材料.采用PGA/PLA编织线经手工编织的方法制备成周向6个方格、直径为11mm的圆筒形网套,作为方格网状结构肌腱支架增强体,测试其初始几何性能及拉伸性能,将编织所得的方格网状肌腱支架增强体放入温度为37℃、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进行为期8星期的体外降解实验,观察支架增强体在体外降解过程中的外观、孔隙率、厚度、口径以及断裂强力和质量损失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手工编织方格网状结构肌腱支架增强体具有纵向拉伸断裂强力较大、纵向延伸性小和孔隙率大、不易脱散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支架增强体 手工编织 方格网状 聚羟基乙酸(PGA) 聚乳酸(PLA) 降解性能
下载PDF
基于同期线损管理中台的多业务生态系统 被引量:5
9
作者 方晴 张若昱 +4 位作者 刘景延 张羽舒 王昊婧 张欣 叶国桐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8期14-17,共4页
基于国网同期线损管理中台,提出了一套支撑线损管理、降损规划、用户征信等业务为一体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线损异常智能研判、规划成效精准评价、窃电漏电有效预防,提升同期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系统具备低压拓扑识别、智能研... 基于国网同期线损管理中台,提出了一套支撑线损管理、降损规划、用户征信等业务为一体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线损异常智能研判、规划成效精准评价、窃电漏电有效预防,提升同期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系统具备低压拓扑识别、智能研判异常、精准自动派单、辅助电网规划等功能。系统在北京市电力公司的试点应用情况显示,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0.3%,为公司节约成本和拓展利润空间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线损管理 人工神经网络 故障智能研判 电网规划
下载PDF
基于逐级电网安全的电动汽车有序用电策略和系统框架
10
作者 张凯 李翔宇 +3 位作者 张璞 张羽舒 宫一玉 滕苏郸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8期35-38,共4页
电动汽车负荷作为一种分散式的负荷,具有可中断、可调节的特性,同时电动汽车负荷又具有分布式储能资源的潜力,如果可以被充分利用于电网需求侧管理,可节省大量的电网投资和提高电网设备利用率。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 电动汽车负荷作为一种分散式的负荷,具有可中断、可调节的特性,同时电动汽车负荷又具有分布式储能资源的潜力,如果可以被充分利用于电网需求侧管理,可节省大量的电网投资和提高电网设备利用率。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提升了对电网设备和用户侧的充分连接和感知能力,对电动汽车负荷潜力的利用就具备了基础条件,文章提出了测算电动汽车负荷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逐级电网安全的电动汽车有序用电策略和系统框架,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动汽车 有序用电 需求侧管理 目标优化
下载PDF
聚甲基氢硅氧烷基气体分离膜的进展
11
作者 马文强 徐双平 +3 位作者 王兴 贾宏葛 张羽舒 徐靖宇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27,132,共7页
气体分离膜技术与传统的气体分离技术(如胺吸收、变压吸附、深冷分离等)相比,具有无相变、高效、节能、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空气中氧、氮的富集、石油炼制、化学品生产及二氧化碳的捕获等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分离膜作... 气体分离膜技术与传统的气体分离技术(如胺吸收、变压吸附、深冷分离等)相比,具有无相变、高效、节能、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空气中氧、氮的富集、石油炼制、化学品生产及二氧化碳的捕获等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分离膜作为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核心,获得高透过性及高选择性的膜材料是气体分离膜研究中的目标。聚甲基硅氧烷由于具有优异的高气体透过性、较低的获得成本、结构可变性较强等特点,已成为气体分离膜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目前用于气体分离膜的聚甲基硅氧烷基气体分离膜的种类及合成进行了研究,分析并讨论了各种聚甲基硅氧烷基气体分离膜在分离过程中的机理和作用,对聚甲基硅氧烷基气体分离膜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氢硅氧烷 气体分离膜 硅氢加成 嵌段交联 共混改性
下载PDF
基于“电-碳”关系的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测算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春雷 陈士翀 +4 位作者 张羽舒 宣东海 刘文思 李嘉劼 钟安琪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42,共9页
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统计监测是做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对单体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数据主要以审计、核查等形式进行统计,存在能源数据获取难度大、统计周期长等问题。电力运行数据在公共建筑中具有广泛... 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统计监测是做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对单体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数据主要以审计、核查等形式进行统计,存在能源数据获取难度大、统计周期长等问题。电力运行数据在公共建筑中具有广泛的监测基础,为了提高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数据的全面统计效率,本研究提出了1种基于“电-碳”关系的单体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测算方法,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建筑电气化率与非电力能源碳排放综合因子的双变量预测模型,可利用建筑基本信息及电力监测数据实现整体碳排放测算。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市的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案例分析,应用该方法对目标建筑的年度、月度碳排放测算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6.29%与8.57%,具有较高的测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碳排放测算 电碳关系 公共建筑 运行阶段 夏热冬冷地区
原文传递
电动汽车区域碳排放指数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13
作者 周春雷 王译萱 +2 位作者 刘文立 刘文思 张羽舒 《煤炭经济研究》 202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基于电动汽车区域碳排放指数编制,构建了一套科学全面的电动汽车区域碳排放指标体系,涵盖区域发展、低碳交通、车辆运行和电力生产4个维度,对电动汽车碳排放的12项关键指标进行测算,并选择中国6个具有代表性的省份进行案例验证。结果表... 基于电动汽车区域碳排放指数编制,构建了一套科学全面的电动汽车区域碳排放指标体系,涵盖区域发展、低碳交通、车辆运行和电力生产4个维度,对电动汽车碳排放的12项关键指标进行测算,并选择中国6个具有代表性的省份进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1)北京市的电动汽车区域碳排放指数在2019年达到最高分,受电网发展水平提升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2020年呈现快速的下降趋势;(2)根据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天津市等代表省份的区域碳排放综合指数结果,发现电动汽车在区域的整体碳排放更多受到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降低居民不必要的出行需求、减少电网传输损耗和提高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有利于降低电动汽车行业的区域碳排放水平。电动汽车区域碳排放指数能够有效地量化不同区域的电动汽车综合碳排放水平,识别不同区域电动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优劣势,可为寻求区域层面的电动汽车低碳转型路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碳排放指数 区域碳足迹 指标体系 低碳交通 指数测算方法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角下的新闻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14
作者 张羽舒 《探求》 2020年第3期116-120,共5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教育的根本指针。以高校为例,当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高校新闻教育需要在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利用校园新媒体平台等方面不断探索,促进新时代专业人才健...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教育的根本指针。以高校为例,当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高校新闻教育需要在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利用校园新媒体平台等方面不断探索,促进新时代专业人才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教育 校园新媒体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