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些匠心 少点平庸 融媒体时代纸媒专副刊更有可为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翀煜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第12期81-82,共2页
今时今势,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随波逐流正在消弥纸媒记者对新闻的热情,纸媒新闻弱化,谁来救场?专副刊责无旁贷。
关键词 纸媒 副刊 平庸 媒体 新闻 记者
下载PDF
不同凡“想”做出独家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翀煜 《青年记者》 2009年第9Z期46-46,共1页
人民日报今年7月1日起扩版,优化内容强调做"有时效的深度报道"和"有专题研究的深度报道"。无独有偶,美国的《新闻周刊》
关键词 独家新闻 新闻标题 《新闻周刊》 新闻评论 主标题 扬子晚报 新民晚报 新闻稿件 图片说明 社会良心
下载PDF
混搭年代,我们更需要定力和底气
3
作者 张翀煜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1,共1页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所处的行业蓬勃向上,总是害怕步入日薄西山的窘境。报纸遭逢混搭的年代,面对的是多栖的读者,做报纸更需要定力和底气。7月我去北京上了一周的课,主题是媒体融合。每天接触各类媒体大咖.业界大腕,学习怎样在这个...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所处的行业蓬勃向上,总是害怕步入日薄西山的窘境。报纸遭逢混搭的年代,面对的是多栖的读者,做报纸更需要定力和底气。7月我去北京上了一周的课,主题是媒体融合。每天接触各类媒体大咖.业界大腕,学习怎样在这个时代活着,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搭 媒体融合 报纸 读者
下载PDF
“囧”时代更应重视抚慰读者心灵
4
作者 张翀煜 《青年记者》 2009年第8Z期58-59,共2页
有人称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为"囧"时代,以表达自己的无奈无助、郁闷愤怒、甚至悲伤崩溃。在"囧"时代,新闻人"努力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的着力点放在哪儿好呢?笔者认为,媒体要能敏锐地意识到读者的新需求。
关键词 耳目喉舌 要好看 公益行动 社会舆情 口无遮拦 不可控性 公民记者 网络影响 矛盾凸显期 多次交换
下载PDF
主动俯下身子 真情换取真心——移动时代纸媒守住“两栖”读者的思路
5
作者 张翀煜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第10期26-27,共2页
不知不觉间,我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已几乎改为电脑和手机,原来每天必看的那些报纸,现在在手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的读者,许多是有着多年互联网使用经历的,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他们的行为、喜好、习惯都已有了鲜明的互联网特征,... 不知不觉间,我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已几乎改为电脑和手机,原来每天必看的那些报纸,现在在手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的读者,许多是有着多年互联网使用经历的,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他们的行为、喜好、习惯都已有了鲜明的互联网特征,但他们对报纸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类在互联网和纸媒之间飘摇不定的读者,笔者认为,可以看成是"两栖"读者。传统的纸媒怎么样争取互联网原住民?怎么样守住"两栖"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 纸媒 真心 真情 互联网 新闻信息 获取信息 原住民
下载PDF
专副刊要学会辅攻
6
作者 张翀煜 《中国地市报人》 2009年第9期73-75,共3页
一直以来,报纸在吸引读者上,主张新闻主攻、专副刊主守。前者吸引读者,后者留住读者。按说攻守分工明确,都很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专副刊常常会受冷落。
关键词 副刊 学会 吸引读者 报纸 新闻
下载PDF
“下点”本月
7
作者 张翀煜 《传媒观察》 1995年第2期36-37,共2页
1994年7月,我在本市大市口街道办事处调查研究半个月,体会很深。 作为一个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刚刚踏上社会便从事反映社会的记者工作,好多问题都不知如何下笔,表面上是不知如何写新闻,实际上则反映出对生活的不了解。通过这次调查研究。
关键词 调查研究 街道办事处 新闻 社会 居委会 普通人 活动场所 麻将 民政 京剧
下载PDF
不同凡“想”做出独家视角
8
作者 张翀煜 《城市党报研究》 2009年第5期49-51,共3页
人民日报今年7月1日起扩版,优化内容强调做“有时效的深度报道”和“有专题研究的深度报道”。无独有偶,美国的《新闻周刊》不久前也声称,以后将在有独立观点、发人深省的原创性报道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减少“一目了然新闻”的报道。
关键词 独家视角 “想” 《新闻周刊》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 优化内容 独立观 原创性
下载PDF
晚报专副刊:抬头看路,做新闻的“援手”
9
作者 张翀煜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今天纸媒的专副刊若想远离平庸,要多一些匠人之心。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似于严苛的自尊心,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从而,攻守兼备,做新闻的"援手"。
关键词 地市级晚报 专副刊 新闻性 融媒体
原文传递
专副刊转型:慢火熨帖支撑定力 细水长流夯实底气——《京江晚报》专副刊的实践探索
10
作者 张翀煜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做专副刊,必须抛弃"大锅饭",改做"小锅菜",不断增强报纸黏性,努力渗透进寻常百姓的生活,用温度和筋骨留住更多飘摇不定的读者。
关键词 京江晚报 专副刊 转型
原文传递
如何做好“小锅菜”——《京江晚报》的专副刊转型探索
11
作者 张翀煜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1,共1页
《京江晚报》2013年新推五大周刊,就是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陆续推出了主推年轻人的《她/他周刊》,关注养生健康的《慢周刊》,吸引投资理财客的《钱周刊》,锁定喜欢研究法律读者的《法周刊》,展示60岁以上老年生活的《银潮周刊》和... 《京江晚报》2013年新推五大周刊,就是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陆续推出了主推年轻人的《她/他周刊》,关注养生健康的《慢周刊》,吸引投资理财客的《钱周刊》,锁定喜欢研究法律读者的《法周刊》,展示60岁以上老年生活的《银潮周刊》和文艺中青年喜欢的《江花周刊》等,因为定位细致,所以各自吸引了一大批固定的读者群、投稿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江晚报 专副刊 转型
原文传递
《京江晚报》:践行群众路线,增强报纸黏性
12
作者 张翀煜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104,共1页
晚报怎样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使报纸既有深度和权威,又有温度和力度?本文以《京江晚报》为例,提出要敏锐关注读者的新需求,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增强报纸黏性。
关键词 晚报 群众路线 黏性
原文传递
融媒体时代纸媒专副刊更有可为
13
作者 张翀煜 《传媒观察》 2014年第12期61-62,共2页
在融媒体时代的今天,纸媒的专副刊,地位更加重要。 以前我们鄙视某人时会说某某匠气很重,今天纸媒的专副刊若想远离平庸的话,笔者倒是觉得要多一些匠人之心。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乎自负的自尊心,
关键词 副刊 纸媒 媒体 自尊心 匠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