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分布面积最广的植被类型,开展不同类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估该地区生态系统碳收支对区域乃至全球碳平衡的贡献。文章利用高寒荒漠草地涡度相关观测数据,分析了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Net Ecosy...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分布面积最广的植被类型,开展不同类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估该地区生态系统碳收支对区域乃至全球碳平衡的贡献。文章利用高寒荒漠草地涡度相关观测数据,分析了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定量评估了NEE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长季(6—9月),高寒荒漠草地NEE日变化呈现U形曲线,在季节尺度上则为明显的碳汇,生长季碳净吸收量为105.67 g C/m_(2);白天NEE显著受到光合有效辐控制(R^(2)≥0.63、p<0.01),而同时与气温、饱和水气压差均呈显著负相关(R^(2)≥0.9、p<0.05);生长季冠层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为3.15 g CO_(2)/kg H 2 O,逐日的水分利用效率与蒸散量呈显著负相关(R^(2)=0.55、p<0.01)。展开更多
文摘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分布面积最广的植被类型,开展不同类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估该地区生态系统碳收支对区域乃至全球碳平衡的贡献。文章利用高寒荒漠草地涡度相关观测数据,分析了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定量评估了NEE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长季(6—9月),高寒荒漠草地NEE日变化呈现U形曲线,在季节尺度上则为明显的碳汇,生长季碳净吸收量为105.67 g C/m_(2);白天NEE显著受到光合有效辐控制(R^(2)≥0.63、p<0.01),而同时与气温、饱和水气压差均呈显著负相关(R^(2)≥0.9、p<0.05);生长季冠层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为3.15 g CO_(2)/kg H 2 O,逐日的水分利用效率与蒸散量呈显著负相关(R^(2)=0.55、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