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文晋 陶圣祥 +6 位作者 余国荣 喻爱喜 雷鹏程 陶宗飞 张肃祥 简超 张海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缺损慢性骨髓炎的解剖学依据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侧成人下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系统观测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3侧... 目的探讨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缺损慢性骨髓炎的解剖学依据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侧成人下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系统观测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3侧成人新鲜下肢标本墨汁灌注,观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在此基础上,自2009年6月以来,应用远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缺损慢性骨髓炎者12例。结果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发自胫前动脉穿支,其血管在其神经束间及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皮下筋膜血管网沟通,并与腓骨长肌、趾长伸肌的肌支有恒定的吻合,营养筋膜皮肤。12例肌皮瓣的肌肉面术中可见渗血活跃,血供良好,皮瓣均成活,术后3~6个月随访12例肌皮瓣均存活,慢性骨髓炎治愈,外形满意。结论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肌皮瓣转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特殊创面是较佳的选择,该肌皮瓣具有血供可靠,预后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腓浅神经 肌皮瓣
下载PDF
工业节水是重要的潜在水资源——兼论产业产品结构与工业用水
2
作者 张肃祥 《城市》 1989年第2期40-41,共2页
在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时,水资源的制约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水利电力部最近的调查表明:沿海开放城市普遍存在缺水问题.预计到1990年和2000年缺水量将分别达到50亿立方米和70亿立方米。由于城市缺水给我国每年... 在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时,水资源的制约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水利电力部最近的调查表明:沿海开放城市普遍存在缺水问题.预计到1990年和2000年缺水量将分别达到50亿立方米和70亿立方米。由于城市缺水给我国每年造成的工业生产损失多达200亿元,水资源已成为衡量地区或城市合理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节水 水资源开发 工业用水 城市总体规划 产品结构 缺水量 经济发展战略 水利电力部 沿海开放城市 环境容量
下载PDF
毁损性弃用肢体复合组织瓣在严重交通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肃祥 陶圣祥 +5 位作者 余国荣 喻爱喜 胡祥 陶宗飞 雷鹏程 孙文晋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探讨毁损性弃用肢体复合组织瓣修复严重交通伤导致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2例严重交通伤致肢体毁损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9~55岁,平均31.8岁。复合组织瓣... 目的探讨毁损性弃用肢体复合组织瓣修复严重交通伤导致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2例严重交通伤致肢体毁损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9~55岁,平均31.8岁。复合组织瓣类型及修复部位:桡动脉毁损性弃用肢体复合组织瓣修复上肢毁损伤并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上臂巨大毁损性弃用肢体复合组织瓣修复上肢毁损伤并颈、腋及侧胸腹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足部及小腿毁损性弃用肢体复合组织瓣修复下肢毁损伤并对侧足部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上肢复合组织瓣面积为5cm×10cm~20om×30cm,下肢复合组织瓣面积为10cm×20cm~30cm×40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h,平均4.0h。结果12例移植毁损性弃用肢体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术后创面感染,经创缘负压封闭引流后愈合。术后12例患者全身状况良好,经13~25d(平均21d)创面愈合,6个月后8例患者受区可有两点辨别觉,4例恢复部分粗略触觉。12例患者术后获6~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移植皮瓣颜色、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结论毁损性弃用肢体复合组织瓣可彻底覆盖修复巨大创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牺牲局部、保护整体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 修复外科手术 创伤和损伤
原文传递
封闭负压引流对创面组织氧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陶宗飞 陶圣祥 +5 位作者 余国荣 胡祥 雷鹏程 张肃祥 张铮 孙文晋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下创面的组织氧含量变化,为VSD在特殊创面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2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其中有12例采用VSD治疗(VSD组),其余12例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治疗1周后,分别对这两组24例病例...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下创面的组织氧含量变化,为VSD在特殊创面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2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其中有12例采用VSD治疗(VSD组),其余12例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治疗1周后,分别对这两组24例病例测定创面局部组织液氧分压(PiO2)、乳酸脱氢酶(LDH)及琥珀酸脱氢酶(SDH),透射电镜观察肉芽组织细胞线粒体密度及形态。结果:VSD组创面局部组织PiO2、SD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SD组LD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VSD组肉芽组织细胞线粒体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创面组织氧含量较常规换药组更丰富,有氧代谢更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有氧代谢 乳酸脱氢酶 琥珀酸脱氢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