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热带不同植被恢复期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1
作者 李静凯 黄荣珍 +6 位作者 朱丽琴 张腾升 刘萍渝 黄国敏 杨润 郭志娟 秦易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以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洋地林场的残次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期植物多样性和林分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期植物物种由多到少依次为阔叶林(38种)、针阔混交林(2... 以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洋地林场的残次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期植物多样性和林分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期植物物种由多到少依次为阔叶林(38种)、针阔混交林(28种)、残次林(23种);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乔木和灌木植物物种不断升高,草本植物物种先升高后降低;不同植被恢复期,乔木、灌木、草本的重要值、α多样性和相似性存在明显差异;群落演替促进了乔木和灌木植物的生长,抑制了草本植物的生长。研究结果可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植被恢复 赣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 重要值
下载PDF
不同整治方式下红壤坡耕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荣珍 朱丽琴 +5 位作者 黄国敏 贾龙 欧阳慧 申思佳 张腾升 樊后保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7-62,共6页
研究不同整治方式对红壤坡耕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影响,有助于从碳固定的微观角度揭示坡耕地整治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南方红壤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人工牧草地、旱作梯地和茶园... 研究不同整治方式对红壤坡耕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影响,有助于从碳固定的微观角度揭示坡耕地整治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南方红壤坡耕地不同整治方式(人工牧草地、旱作梯地和茶园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配特征及其与总有机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坡耕地,0~60 cm土壤剖面上人工牧草地、旱作梯地和茶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了33. 96%、9. 12%和73. 80%。0~60 cm土层垂直剖面上,不同整治方式总体呈现出随着土层加深各自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降低的趋势,同时表现出<0. 25 mm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总和高于大团聚体的;其中0~10 cm土层,各种整治方式土壤团聚体有机碳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有机碳含量呈增—减—增—减的"M"型趋势,以坡耕地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低。不同整治方式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随着其粒径的减小总体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整个0~60cm土壤剖面,大团聚体(> 0. 25 mm)的团聚体有机碳储量总和远大于微团聚体(<0. 25 mm)的总和。在0~10 cm土层,团聚体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0. 05~0. 25 mm和<0. 05 mm粒径下表现显著正相关(P <0. 05); 10~20 cm土层,1~2 mm、0. 05~0. 25 m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存在显著相关性(P <0. 05),尤其在0. 05~0. 25 mm粒径下极显著相关(P <0. 01)。综上所述,多添加有机肥或补充有机质,有利于增加红壤坡耕地团聚体有机碳并增强其碳固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治方式 团聚体 有机碳 坡耕地
下载PDF
南方红壤丘陵区经果林开发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朱丽琴 黄荣珍 +3 位作者 李凤 张腾升 申思佳 王莉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5期38-41,I0001,共5页
江西作为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典型区域,其大规模的经果林开发已成为丘陵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江西赣县、进贤县和泰和县分别设立观测场进行定位观测和调查,结合室内试验分析,定量研究经果林开发初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赣州清... 江西作为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典型区域,其大规模的经果林开发已成为丘陵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江西赣县、进贤县和泰和县分别设立观测场进行定位观测和调查,结合室内试验分析,定量研究经果林开发初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赣州清溪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径流小区脐橙园建设第二年土壤侵蚀模数为5 043 t/(km^2·a),第三年为4 984 t/(km^2·a),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幅度较小;进贤县油茶开发基地随开发年限的延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急剧下降,下降幅度为42.86%~75.00%;泰和县柑橘园开发后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减小,由前三年的2 850 t/(km^2·a)下降到第四年的1 043 t/(k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果林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模数 红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