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卡拉季奇案看被告人的自我辩护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膑心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0-173,共4页
-
文摘
卡拉季奇被捕后,对他的审判被广为关注。卡拉季奇案目前暂时中止,以待法庭为其指定的律师熟悉案件之后再重新开庭。被告人在刑事程序中有权选择自我辩护而不要律师代为辩护,但这一权利在国际刑事法庭的实践中带来了不小的问题。本文考察了这些问题,并对目前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在这一问题上的实践进行分析,试图提出合适的解决方式。
-
关键词
自我辩护权
公平审判
司法公正
-
分类号
D997.9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国际刑事法院对苏丹总统的逮捕令及其法律后果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膑心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出处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
文摘
虽然国际刑事法院由于联合国将苏丹情势提交给检察官而取得了对苏丹总统巴希尔案的管辖权,并在《罗马规约》的框架内有权发布逮捕令来行使其管辖权,但根据该规约的规定,法院不得向缔约国发布将使其违反国际义务的请求书。国际刑事法院目前已经向各国发布了逮捕和移送巴希尔的请求书,但除了苏丹在安理会决议下负有与法院合作的义务、且苏丹对巴希尔的逮捕和移交不会涉及到对其国际义务的违反之外,其他国家并不能因为该请求书或安理会的决议而解除其对苏丹所负的尊重巴希尔作为国家元首之豁免权的义务。倘若其他国家执行国际刑事法院的请求书而逮捕了巴希尔,将构成对习惯法下的豁免原则的违反。
-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逮捕令
国家元首豁免
条约法与习惯法
-
分类号
DF95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
-
题名双边投资条约在武装冲突情况下的适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膑心
-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国际经济法学刊》
CSSCI
2013年第1期24-43,共20页
-
文摘
利比亚冲突使得武装冲突中保护投资的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讨论的是该问题的一个面向,即双边投资条约(以下简称'BITs')在武装冲突情况下是否仍然适用。本文首先讨论了BITs中与武装冲突相关的常见条款,并分析包含这些条款的BITs在武装冲突中的适用性。本文继而讨论了如何根据条约法的一般规则判断不包含此类条款的BITs的适用性。最后,本文分析了在反政府武装成功夺取政权的情况下BITs的效力问题以及违约行为的责任问题。
-
关键词
投资
情况
问题
双边
条款
武装冲突
适用性
-
分类号
D996.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