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七十六) 辣椒炭疽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莹莹 张自心 +4 位作者 谢学文 郭现坤 晋知文 韩之琪 李宝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4-76,共3页
辣椒以其种植适应性广、产业链长等特点日益受到重视,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目前,世界上辣椒的种植面积达370万hm^2左右,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已超过133万hm^2,辣椒种植已成为我国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辣... 辣椒以其种植适应性广、产业链长等特点日益受到重视,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目前,世界上辣椒的种植面积达370万hm^2左右,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已超过133万hm^2,辣椒种植已成为我国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辣椒生产也不断受到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辣椒炭疽病就是一种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及品质的真菌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 种植面积 防治 诊断 辣椒生产 真菌病害 适应性 病虫害
下载PDF
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RFP标记转化株的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学文 张自心 +3 位作者 武军 石延霞 柴阿丽 李宝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49,共5页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已成为我国黄瓜生产上的重要新流行病害,目前尚缺乏抗性品种,病原菌侵染机制及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尚不清楚。为了开展多主棒孢的病原学研究,本试验采用农杆菌基因介导技术(ATM...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已成为我国黄瓜生产上的重要新流行病害,目前尚缺乏抗性品种,病原菌侵染机制及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尚不清楚。为了开展多主棒孢的病原学研究,本试验采用农杆菌基因介导技术(ATMT),获得了红色荧光蛋白(RFP)标记的多主棒孢转化株,转化株在PDA培养基转接6次后仍能在菌丝和分生孢子上发出强烈的红色荧光,生物学测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转化株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 农杆菌介导法 RFP
下载PDF
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学和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自心 谢学文 +1 位作者 傅俊范 李宝聚 《生物技术进展》 201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黄瓜棒孢叶斑病(cucumber target leaf spot)是危害我国黄瓜生产的新流行病害。经过长期科学研究,在病原学和抗性基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对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概况和发病特点、病原学及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现... 黄瓜棒孢叶斑病(cucumber target leaf spot)是危害我国黄瓜生产的新流行病害。经过长期科学研究,在病原学和抗性基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对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概况和发病特点、病原学及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病识别、防治和抗病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 病原学 抗性基因
下载PDF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八十七) 由多主棒孢引起的黄瓜茎腐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自心 李盼亮 +2 位作者 王莹莹 傅俊范 李宝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2-84,共3页
黄瓜棒孢叶斑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中国、美国、德国、巴拿马、韩国、新西兰、西印度群岛等地均有发生和报道。1960年在我国江西省首次发现了黄瓜棒孢叶斑病。迄今为止,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 黄瓜棒孢叶斑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中国、美国、德国、巴拿马、韩国、新西兰、西印度群岛等地均有发生和报道。1960年在我国江西省首次发现了黄瓜棒孢叶斑病。迄今为止,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遍及全国,在温室、露地均有发生且不断加重。黄瓜棒孢叶斑病成为我国黄瓜栽培中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田间叶片发病率为10%~25%,严重时可达70%,甚至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腐病 抗性基因 核基因控制 棒孢属 蔬菜保护地 时可 西印度 抗病品种选育 大水漫灌 病斑扩展
下载PDF
电生功能水对南瓜贮藏期果腐病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盼亮 张自心 +3 位作者 谢学文 柴阿丽 石延霞 李宝聚 《长江蔬菜》 2016年第16期81-83,共3页
以电生功能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喷雾施药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效氯浓度的电功能水对南瓜果腐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电生功能水对南瓜果腐病的防治效果随有效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电生功能水有效氯浓度为95 mg/L时效果最佳,防效达82.94%... 以电生功能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喷雾施药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效氯浓度的电功能水对南瓜果腐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电生功能水对南瓜果腐病的防治效果随有效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电生功能水有效氯浓度为95 mg/L时效果最佳,防效达82.94%,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89.41%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果腐病 尖孢镰刀菌 电生功能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