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耳鼻喉...目的分析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耳鼻喉科门诊就诊患者21454例,其中OME患者201例。根据北京地区疫情流行及政府管控政策(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减少聚集、居家隔离、疫苗接种等)时间,将201例OME患者分为疫情前组68例(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防控期组30例(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爆发期组103例(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集201例OME患者资料,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相关OME人口学特征及发病特点。结果防控期组OME就诊率(0.40%)较疫情前组(0.82%)显著下降,爆发期组(1.82%)较疫情前组、防控期组升高了51.5%与24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爆发期组92.2%的OME是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出现的,较疫情前组、防控期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OME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爆发期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OME患者年龄高于疫情前组和防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2)。74.6%的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之后的1~3周发病,7.5%的患者(5/67)在感染1月后才出现耳部症状。50.7%的患者仅有耳部症状且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仅31.3%合并鼻、鼻咽部轻微炎症。结论新冠病毒感染可明显提高OME发病率,老年人患病率更高。新冠相关OME往往在感染后2周甚至更晚出现。新冠病毒有可能通过直接感染中耳引发炎症,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12月在我科以睡眠打鼾、憋气为主诉就诊,同步行Dx-pH与多道睡眠图监测确诊的成年O S A H S患...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12月在我科以睡眠打鼾、憋气为主诉就诊,同步行Dx-pH与多道睡眠图监测确诊的成年O S A H 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OSAHS患者中轻度27例,中度33例,重度32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27.0±18.1)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81.1%±8.4%。18例(19.6%)患者伴LPRD,10例为直立位反流,2例为卧位反流,6例直立位、卧位均存在反流,其中轻度OSAHS组2例(7.4%),中度OSAHS组5例(15.2%),重度OSAHS组11例(34.4%)。三组LPRD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7.404,P=0.024)。伴LPRD的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35.8±17.0)次/h]明显大于不伴LPRD的OSAHS患者[(24.9±17.8)次/h](t=2.412,P=0.023),但最低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79.3%±8.4%vs81.6%±8.4%)(P>0.05)。结论 OSAHS与LPRD有一定的共患率,且病情越重,LPRD发病率越高。OSAHS患者伴发的咽喉反流仍以直立位为主。伴LPRD的OSAHS患者呼吸紊乱程度更重。但两种疾病相互影响的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耳鼻喉科门诊就诊患者21454例,其中OME患者201例。根据北京地区疫情流行及政府管控政策(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减少聚集、居家隔离、疫苗接种等)时间,将201例OME患者分为疫情前组68例(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防控期组30例(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爆发期组103例(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集201例OME患者资料,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相关OME人口学特征及发病特点。结果防控期组OME就诊率(0.40%)较疫情前组(0.82%)显著下降,爆发期组(1.82%)较疫情前组、防控期组升高了51.5%与24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爆发期组92.2%的OME是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出现的,较疫情前组、防控期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OME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爆发期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OME患者年龄高于疫情前组和防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2)。74.6%的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之后的1~3周发病,7.5%的患者(5/67)在感染1月后才出现耳部症状。50.7%的患者仅有耳部症状且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仅31.3%合并鼻、鼻咽部轻微炎症。结论新冠病毒感染可明显提高OME发病率,老年人患病率更高。新冠相关OME往往在感染后2周甚至更晚出现。新冠病毒有可能通过直接感染中耳引发炎症,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摘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12月在我科以睡眠打鼾、憋气为主诉就诊,同步行Dx-pH与多道睡眠图监测确诊的成年O S A H 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OSAHS患者中轻度27例,中度33例,重度32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27.0±18.1)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81.1%±8.4%。18例(19.6%)患者伴LPRD,10例为直立位反流,2例为卧位反流,6例直立位、卧位均存在反流,其中轻度OSAHS组2例(7.4%),中度OSAHS组5例(15.2%),重度OSAHS组11例(34.4%)。三组LPRD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7.404,P=0.024)。伴LPRD的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35.8±17.0)次/h]明显大于不伴LPRD的OSAHS患者[(24.9±17.8)次/h](t=2.412,P=0.023),但最低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79.3%±8.4%vs81.6%±8.4%)(P>0.05)。结论 OSAHS与LPRD有一定的共患率,且病情越重,LPRD发病率越高。OSAHS患者伴发的咽喉反流仍以直立位为主。伴LPRD的OSAHS患者呼吸紊乱程度更重。但两种疾病相互影响的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