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产长梗黄精和多花黄精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艺勤 吴岩斌 杨成梓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4期39-41,44,共4页
目的 研究闽产长梗黄精与多花黄精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为长梗黄精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来自福建省不同地区的长梗黄精与多花黄精氨基酸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其微量元素含量... 目的 研究闽产长梗黄精与多花黄精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为长梗黄精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来自福建省不同地区的长梗黄精与多花黄精氨基酸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其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测得闽产长梗黄精与多花黄精均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5.41、45.99 mg/g,其中长梗黄精的酪氨酸(Tyr)和脯氨酸(Pro)含量均显著高于多花黄精(P均<0.05),长梗黄精氨基酸比值系数评价得分(SRC)高于多花黄精,分别为80.77、76.48分;长梗黄精与多花黄精均含有21种微量元素,其中长梗黄精的镁(Mg)、钒(V)、铕(Eu)、钪(Sc)、铈(Ce)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多花黄精(P均<0.05),长梗黄精的镥(Lu)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多花黄精(P<0.05)。结论 闽产长梗黄精与多花黄精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种类基本一致,表明长梗黄精在食用价值与多花黄精具有较好的相似性;长梗黄精氨基酸评分高于多花黄精,表明长梗黄精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于多花黄精,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梗黄精 多花黄精 氨基酸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抓住机遇 整合资源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2
作者 李刚 张艺勤 +1 位作者 黄旭峰 张桂新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6-47,共2页
长期以来,技术转移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由于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使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无法和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大障碍。近年来,作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 长期以来,技术转移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由于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使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无法和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大障碍。近年来,作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之一的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依托学校及社会优势资源,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大力推进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与此同时,还联合了在上海的、作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几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针对高校技术转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优势资源的进一步整合等途径,不断探索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产业化 整合资源 国家创新体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 技术转移 华东理工大学 科研成果转化 优势资源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鸦胆子的本草考证
3
作者 徐水宇 庄怡雪 +4 位作者 张艺勤 陈懿冲 陈艳柠 詹志来 杨成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9,共9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及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鸦胆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禁忌毒性等进行本草考证,梳理其古今药用沿革,为含鸦胆子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经考证可知,鸦胆子自清代始入本...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及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鸦胆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禁忌毒性等进行本草考证,梳理其古今药用沿革,为含鸦胆子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经考证可知,鸦胆子自清代始入本草,历代本草多以“鸦胆子”为正名,另有老鸦胆、苦参子、鸦蛋子等别名。鸦胆子主流基原为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药用部位为果实,采收期为每年阴历8—10月,果实成熟即可采收。鸦胆子最早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一带,随着时代变迁,逐步扩大至我国南方等地均有产。鸦胆子的传统炮制方式以去壳取仁,作霜捶去油为主。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其炮制方法为除去果壳及杂质。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包含鸦胆子的经典名方时,选取鸦胆子B.javanica的干燥成熟果实入药,原方未明确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选用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鸦胆子 本草考证 名称 基原 产地 炮制加工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石决明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怡雪 陆一南 +4 位作者 胡静雯 张艺勤 孟静 詹志来 杨成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3,共9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石决明药材进行系统本草考证,涉及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含石决明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皆以石决明为正名...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石决明药材进行系统本草考证,涉及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含石决明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皆以石决明为正名,亦有以其功效、性状及近音字而命名的“千里光”“九孔螺”“珍珠母”等异名。唐代以前石决明药材动物基原因形态描述过于简练,仅能考订为鲍科鲍属动物;宋元明清时期主流基原为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与皱纹盘鲍H.discus hannai;民国时期开始将鲍属多种动物作为石决明基原使用,品种繁杂并延续至今。古今我国国内主要产区为海南、广东及山东地区,国外产地主要为日本及越南。古籍中对石决明品质评价大致以呼水孔的开孔数量为准,以七孔和九孔的鲍壳为佳;近现代则以性状个大整齐、无破碎、内外洁净并有光彩、壳厚者为佳。基于考证结果,结合石决明散的记载年代,建议开发该经典名方时石决明药材使用杂色鲍H.diversicolor或皱纹盘鲍H.discus hannai的贝壳,且以生品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经典名方 杂色鲍 皱纹盘鲍 本草考证 产地 品质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