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毛虫常灾区、偶灾区和无灾区松针挥发物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苏芳 张真 +3 位作者 孔祥波 王鸿斌 蔡道雄 陶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发生最为严重的针叶林食叶害虫,呈现周期性暴发。不同暴发区松林生理特征影响松毛虫暴发过程的机制还不清楚。植物挥发物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生态过程,通过揭示不同松毛虫发生区域马尾松挥发物的释放特性,... 【目的】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发生最为严重的针叶林食叶害虫,呈现周期性暴发。不同暴发区松林生理特征影响松毛虫暴发过程的机制还不清楚。植物挥发物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生态过程,通过揭示不同松毛虫发生区域马尾松挥发物的释放特性,以及不同地区的松针挥发物含量与松毛虫暴发情况的相关性,可为更加精确地利用植物挥发物进行松毛虫趋避或者天敌引诱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在广西凭祥大青山地区选取3个典型的松毛虫暴发类型区即无灾区、偶灾区和常灾区,鉴定并比较3个林场松针挥发物的组分及含量。【结果】马尾松针叶挥发物主要包括S-α-蒎烯、R-α-蒎烯、月桂烯、R-β-蒎烯、S-β-蒎烯、(+)-3-蒈烯、α-萜品烯、(+)-柠檬烯、(-)-柠檬烯、γ-萜品烯。常灾区、偶灾区和无灾区的松针挥发物组成比例差异很大。这些挥发物可以分为4类:第1类包括R-α-蒎烯和月桂烯,与马尾松毛虫的暴发频率呈负相关(P<0.05);第2类包括S-β-蒎烯、γ-萜品烯和(+)-3-蒈烯,与马尾松毛虫的暴发频率呈正相关(P<0.01);第3类包括R-β-蒎烯和(+)-柠檬烯,它们在3种松毛虫暴发区域的松针挥发物中呈现显著但不规则变化(P<0.05),最后一类包括S-α-蒎烯,(-)-柠檬烯和α-萜品烯,它们在3种松毛虫暴发区域的松针挥发物中无明显变化。【结论】松针挥发物的组成比例可能影响松毛虫的暴发情况。另外,天敌是控制松毛虫的重要因子,因此松针挥发物对马尾松毛虫天敌的作用程度也可影响害虫的暴发;无灾区或者偶灾区的针叶挥发物可能吸引更多的松毛虫天敌,从而对松毛虫的暴发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物 组分 暴发 Β-蒎烯 (+)-3-蒈烯
下载PDF
我国几种重要松毛虫基因组大小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苏芳 张真 +3 位作者 王鸿斌 孔祥波 罗基同 杨忠武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3-589,共7页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公鸡(Gallus domesticus)血红细胞DNA含量为标准,测定了我国南方几种重要松毛虫的基因组大小(或称C-值)。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基因组大小为563.36±7.26 Mb,其雌、雄2C DNA含量分...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公鸡(Gallus domesticus)血红细胞DNA含量为标准,测定了我国南方几种重要松毛虫的基因组大小(或称C-值)。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基因组大小为563.36±7.26 Mb,其雌、雄2C DNA含量分别为1.175 6±0.016 4和1.128 6±0.013 4 pg;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的基因组大小为719.30±9.70 Mb,其雌、雄2C DNA含量分别为1.449 2±0.021 2和1.442 8±0.018 4 pg;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的基因组大小为586.82±8.94 Mb,其雌、雄2C DNA含量分别为1.244±0.018 2和1.156±0.018 4 pg。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思茅松毛虫基因组显著大于云南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基因组,后两者的基因组也存在显著差异,但绝对值相差较小。3种松毛虫雌雄虫的基因组大小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雌虫基因组大于雄虫。几种松毛虫基因组大小的测定,为进一步比较其分子差异、构建基因组文库和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基因组大小 松毛虫 鸡血细胞
下载PDF
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瑶 孔祥波 +3 位作者 张苏芳 刘福 张真 严善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0,共10页
[目的]测定和分析了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究鳞翅目蛾类昆虫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方法测定了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参考鳞翅目昆虫已知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对其各... [目的]测定和分析了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究鳞翅目蛾类昆虫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方法测定了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参考鳞翅目昆虫已知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对其各基因进行定位和注释。采用tRNA Scan-SE 2.0在线预测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序列构建了鳞翅目13个科32种蛾类昆虫的系统发育树和松毛虫属近缘种间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结果显示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443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21 bp的A+T富含区,无基因重排,存在较高的A+T含量(80.0%)。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了ND2和COX1,其余均以ATN做为起始密码子。9个蛋白编码基因共享相同的终止密码子TAA(ND2、ATP8、ATP6、COX3、ND5、ND4L、ND6、CYTB和ND1),其他4个基因的终止密码子都是残缺的,COX1、COX2、ND4以T为终止密码子,ND3以TA为终止密码子。22个tRNA基因中,除了tRNA^Ser(AGN)由于缺少DHU臂无法构成三叶草结构,其余T均为典型的三叶草结构。整个线粒体结构与鳞翅目中目前已得到的其他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一致。[结论]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云南松毛虫与思茅松毛虫是完全不同的近缘种,与其他松毛虫亲缘关系也较远,云南松毛虫与6种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油松毛虫+文山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思茅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家蚕)。鳞翅目蛾类各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毒蛾科+灯蛾科)+夜蛾科)+舟蛾科)+(尺蛾科+(蚕蛾科+(天蛾科+大蚕蛾科))))+枯叶蛾科)+(螟蛾科+草螟科))+卷蛾科)+蝙蝠蛾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枯叶蛾科 云南松毛虫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杨小舟蛾羽化节律及羽化率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范立鹏 张真 +4 位作者 刘艳侠 于占晶 孔祥波 王鸿斌 张苏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8,共6页
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测定,研究了杨小舟蛾蛹的羽化日节律特征和第1 4代羽化进程差异,统计了各代次羽化率和历期,分析了其羽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蛹羽化表现为"驼峰型"节律特征,羽化高峰出现在4:00和17:... 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测定,研究了杨小舟蛾蛹的羽化日节律特征和第1 4代羽化进程差异,统计了各代次羽化率和历期,分析了其羽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蛹羽化表现为"驼峰型"节律特征,羽化高峰出现在4:00和17:00;其1 4代蛹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羽化进程存在差异,羽化完成总虫数80%所需时间逐渐缩短,相同世代雌雄羽化高峰间隔也逐渐缩短;杨小舟蛾蛹1 4代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的平均羽化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31.41±1.16)%、(43.67±1.84)%、(38.20±1.39)%和(27.81±2.42)%;各代羽化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10.71±0.45)、(8.56±0.17)、(6.88±0.68)、(6.43±0.66)d。羽化影响因子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间羽化率存在显著差异,较好的组合为光期温度(30±1)℃、暗期温度(24±1)℃,光期湿度(50±10)%、暗期湿度(70±10)%,光周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小舟蛾 节律 羽化率 温度 相对湿度 光周期
下载PDF
杨小舟蛾(鳞翅目:舟蛾科)的生殖行为 被引量:5
5
作者 范立鹏 黄范全 +4 位作者 王鸿斌 李国宏 孔祥波 张苏芳 张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66,共7页
【目的】研究杨小舟蛾的生殖行为,为利用性信息素对该虫种群进行监测和无公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第3代老熟幼虫自然下树化蛹后的杨小舟蛾蛹,羽化后对杨小舟蛾的求偶、交配行为进行观察统计,并对精子在交配过程中的转移动态进行... 【目的】研究杨小舟蛾的生殖行为,为利用性信息素对该虫种群进行监测和无公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第3代老熟幼虫自然下树化蛹后的杨小舟蛾蛹,羽化后对杨小舟蛾的求偶、交配行为进行观察统计,并对精子在交配过程中的转移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杨小舟蛾雌蛾有着明显的求偶时辰节律,存在2个求偶高峰,分别是4:00和21:00,其中19:00—21:00为日求偶最高峰时段;光期不存在求偶现象。杨小舟蛾有2种求偶方式,除了典型的通过释放性信息素求偶外,也可仅通过飞舞追逐、不释放性信息素迅速完成求偶、交配过程,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1日龄成虫中。不同日龄的杨小舟蛾平均求偶率无显著差异,平均交配率也无显著差异,平均求偶时长、平均交配时长、射精完成时间均随日龄增加逐渐缩短,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雄蛾体内真核精子束数量随日龄增加而增大,3天后达到稳定数量;不同日龄雄蛾首次交配射精时转移真核精子束数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性信息素对杨小舟蛾雌、雄间化学信息通信和生殖行为起着重要的联系和促进作用,个体会依据自身生理状况、所在种群的大小、雌雄比例采取差异化的生殖行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小舟蛾 生殖行为 求偶率 交配率 精子
下载PDF
西沙群岛东岛小军舰鸟繁殖种群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曹垒 张苏芳 +1 位作者 史洪泉 刘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7-461,共5页
20 0 3年 3~ 4月对西沙群岛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考察 ,在西沙群岛的东岛发现小军舰鸟 (Fregatami nor)繁殖 ,为迄今所知该种在我国仅有的繁殖记录。野外观察共发现 7个巢 ,其中 5个巢中途毁损 ,另见幼鸟13只 ,非繁殖雄性个体 2只。还观察... 20 0 3年 3~ 4月对西沙群岛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考察 ,在西沙群岛的东岛发现小军舰鸟 (Fregatami nor)繁殖 ,为迄今所知该种在我国仅有的繁殖记录。野外观察共发现 7个巢 ,其中 5个巢中途毁损 ,另见幼鸟13只 ,非繁殖雄性个体 2只。还观察到小军舰鸟与红脚鲣鸟相互影响的负面行为 ,如抢食、窃巢材等。调查结果显示 ,西沙群岛小军舰鸟分布范围现已缩小 ,而且种群数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军舰鸟 种群数量 繁殖 西沙群岛东岛
下载PDF
杨小舟蛾成虫对5种黑杨无性系的寄主选择行为 被引量:3
7
作者 范立鹏 王军辉 +5 位作者 于占晶 黄范全 孔祥波 王鸿斌 张苏芳 张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9-465,共7页
为比较杨小舟蛾对不同寄主的选择差异性,利用生物观察法研究了该成虫在5种黑杨无性系寄主间的停靠选择行为和产卵选择行为,验证了5种寄主挥发物对该虫进行寄主选择过程产生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5种寄主的选... 为比较杨小舟蛾对不同寄主的选择差异性,利用生物观察法研究了该成虫在5种黑杨无性系寄主间的停靠选择行为和产卵选择行为,验证了5种寄主挥发物对该虫进行寄主选择过程产生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5种寄主的选择率存在差异;雌性个体无论是否交配均表现出对5种样本相同的差异性选择,而雄性个体则未表现出这种选择差异性。在相同虫数下,有更多的交配后雌蛾对寄主做出了选择,与未交配雌蛾选择虫数相比差异显著。杨小舟蛾对碧玉杨的寄主产卵选择性最强,108杨次之,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余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小舟蛾 黑杨 动态顶空 寄主选择 产卵
下载PDF
α-蒎烯对松瘤小蠹及其天敌红腹郭公虫信息素诱捕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福 刘宏屏 +5 位作者 李国宏 方加兴 张苏芳 孔祥波 张真 刘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5,共6页
松瘤小蠹是一种普遍的松林害虫,松瘤小蠹的暴发是造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玉白顶自然保护区云南松大面积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红腹郭公虫是松瘤小蠹主要的捕食性天敌。2021年1—10月期间,利用信息素对松瘤小蠹进行防治并探究其种群发生规律... 松瘤小蠹是一种普遍的松林害虫,松瘤小蠹的暴发是造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玉白顶自然保护区云南松大面积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红腹郭公虫是松瘤小蠹主要的捕食性天敌。2021年1—10月期间,利用信息素对松瘤小蠹进行防治并探究其种群发生规律。结果显示:云南松挥发物α-蒎烯能够增加信息素2-甲基-3-丁烯-2-醇和(-)-顺式马鞭草烯醇对松瘤小蠹和红腹郭公虫的诱捕效果,在云南松-松瘤小蠹-红腹郭公虫三者之间的化学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S-α-蒎烯/R-α-蒎烯、2-甲基-3-丁烯-2-醇和(-)-顺式马鞭草烯醇组合物对松瘤小蠹的诱捕效果最好,但是该组合物可诱集大量的红腹郭公虫,从诱捕专一性和诱捕效果考虑,该引诱剂配方仍需进一步的优化。此外,S-α-蒎烯/R-α-蒎烯与2-甲基-3-丁烯-2-醇、S-α-蒎烯/R-α-蒎烯与(-)-顺式马鞭草烯醇的两种诱芯配置可实现对红腹郭公虫成虫种群动态的监测,该发现为吸引捕食性天敌防治松瘤小蠹的危害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瘤小蠹 红腹郭公虫 信息素 协同进化
下载PDF
红皮云杉主要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的毒力及行为调控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方加兴 王越 +5 位作者 邓梅 于春梅 刘福 张苏芳 张真 孔祥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38,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健康和衰弱红皮云杉树干单萜烯释放量的差异,评价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的熏蒸毒性,测试单萜烯对其聚集信息素的行为增效和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研发用于云杉八齿小蠹种群调控的高效信息化学物质。【方法】利用动态顶空... 【目的】通过分析健康和衰弱红皮云杉树干单萜烯释放量的差异,评价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的熏蒸毒性,测试单萜烯对其聚集信息素的行为增效和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研发用于云杉八齿小蠹种群调控的高效信息化学物质。【方法】利用动态顶空采样法收集健康和衰弱红皮云杉树干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利用熏蒸法测定主要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成虫的熏蒸毒力,野外行为测定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及其天敌红胸郭公甲的行为影响。【结果】红皮云杉树干释放的单萜烯主要是S-(–)-α-蒎烯、R-(+)-α-蒎烯、月桂烯、S-(–)-β-蒎烯、3-蒈烯、(–)-柠檬烯和(+)-柠檬烯;健康红皮云杉单萜烯释放总量显著高于衰弱木,但R-(+)-α-蒎烯和(+)-柠檬烯的释放量差异不显著。7种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介于3.10~4.50μL·mL^(-1)之间,(+)-柠檬烯的熏蒸毒性最强;7种单萜烯间的熏蒸毒性差异显著,但在雌雄成虫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行为测试发现3-蒈烯、(–)-柠檬烯和(+)-柠檬烯能显著降低聚集信息素对云杉八齿小蠹的诱捕量,S-(–)-β-蒎烯对诱捕量没有显著影响。与(–)-柠檬烯和(+)-柠檬烯相比,3-蒈烯能显著提高聚集信息素对红胸郭公甲的引诱作用。【结论】红皮云杉树干可释放7种主要单萜烯,在适合云杉八齿小蠹定殖的衰弱木上单萜烯释放量低于健康云杉。单萜烯对云杉八齿小蠹具有熏蒸毒性,参与调控红皮云杉―云杉八齿小蠹―红胸郭公甲三级营养关系。柠檬烯可作为驱避剂用于云杉八齿小蠹的生态防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八齿小蠹 红皮云杉 单萜烯 熏蒸毒性 行为调控
下载PDF
某工程改造加固实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苏芳 巴桂江 《深圳土木与建筑》 2006年第2期35-37,共3页
本文结合深圳某工程的加层改造应用实例,对已建并在设计时已考虑加层、而实际加层改造时则需要进行加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案和可靠的加强措施,较好实现了改造加固的目的。
关键词 加层 加固方案 加强措施
下载PDF
富士变频器在高炉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苏芳 《安徽冶金》 2008年第4期27-29,共3页
介绍了富士变频器在高炉上料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高炉上料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PLC系统与变频器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PLC与变频器控制的统一,解决了因卷扬控制系统不稳定而造成的高炉休风、停产等问题。提高了卷扬上料系统的稳定... 介绍了富士变频器在高炉上料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高炉上料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PLC系统与变频器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PLC与变频器控制的统一,解决了因卷扬控制系统不稳定而造成的高炉休风、停产等问题。提高了卷扬上料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故障率。变频器的灵活应用,成为高炉实现稳定、高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器 高炉 上料 卷扬 PLC
下载PDF
4类昆虫信息化学物质在不同缓释载体上的释放速率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学琳 孔祥波 +3 位作者 张苏芳 王鸿斌 张真 杨茂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3-70,共8页
【目的】研究目前常用的4种缓释载体对信息化学物质的释放速率,为研发对昆虫信息素和寄主挥发物释放速率稳定、持效期长的仿生诱芯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条件下(温度24~26℃,相对湿度50%~80%,气体流速300 m L·min-1),采用动态... 【目的】研究目前常用的4种缓释载体对信息化学物质的释放速率,为研发对昆虫信息素和寄主挥发物释放速率稳定、持效期长的仿生诱芯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条件下(温度24~26℃,相对湿度50%~80%,气体流速300 m L·min-1),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吸附剂Porapak Q)在不同时间收集小蠹虫4种聚集信息素成分、松毛虫2种性信息素成分和寄主挥发物2种萜烯成分在4种缓释载体上的释放量,用正己烷洗脱采样管后进行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在分析测试时间内,聚氯乙烯塑料膜缓释载体(Bubble cap)对小蠹烯醇(ipsenol)的释放速率高于小蠹二烯醇(ipsdienol),其4种异构体成分在第2,22,29天释放速率差异显著。第2天初次测试时聚集信息素成分具有较高的释放量,然后释放速率持续下降到第15天,第15~36天释放速率又迅速上升并在第36天达到最大释放量,然后又逐渐下降到低释放速率状态。封口的聚乙烯管缓释载体(PE tube,#730)不释放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醛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而未封口的聚乙烯管缓释载体释放这2种成分,说明这2种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不能穿透聚乙烯管缓释载体1mm厚的管壁而释放。寄主挥发性成分α-蒎烯[S-(-)-α-蒎烯和R-(+)-α-蒎烯)在聚乙烯塑料瓶缓释载体(PE bottle)中的释放速率前期不稳定,43天后处于平稳低释放状态,释放高峰期内2种成分的释放速率在第15天和29天差异显著;但S-(-)-α-蒎烯与R-(+)-α-蒎烯平均释放速率差异不显著。反式马鞭草烯醇和顺式马鞭草烯醇在聚乙烯塑料纸缓释载体(PE pouch)中的释放模式相似,第2~15天是平稳低释放状态;第16天释放速率迅速上升,第36天(反式马鞭草烯醇)或第43天(顺式马鞭草烯醇)达到最大释放量,然后释放速率逐渐下降到低释放状态。在释放高峰期,2种成分的释放速率只有第43天差异不显著,其余时间段均差异显著。【结论】明确了昆虫信息化学物质在4种常用缓释载体上的释放模式及其诱芯在林间的释放动态特征,对评价仿生诱芯在害虫种群监测和防控中的使用效果具有指导意义,可为生产上针对不同信息化学物质选用最适宜的缓释载体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学物质 缓释载体 释放速率 气相色谱 小蠹烯醇 马鞭草烯醇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发生相关气象因子筛选及预测 被引量:22
13
作者 费海泽 王鸿斌 +3 位作者 孔祥波 张真 张苏芳 宋雄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选取71个与广西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相关的气象因子,结合广西23个站点10年间的发生情况,用双重逐步回归法进行筛选,确定了不同发生等级最相关的气象因子。利用筛选出的相关气象因子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对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情况进行拟合及验... 选取71个与广西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相关的气象因子,结合广西23个站点10年间的发生情况,用双重逐步回归法进行筛选,确定了不同发生等级最相关的气象因子。利用筛选出的相关气象因子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对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情况进行拟合及验证。BP人工神经网络对预留发生点的预测结果平均准确率达80%。同时,根据马尾松毛虫在广西和福建发生期的不同,调整得出其在福建发生的相关气象因子,利用训练好的网络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仅中度发生的预测准确率达68%,其他发生水平预测结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气候因子 BP神经网络 预测预报
下载PDF
白蜡窄吉丁视觉基因干扰对其颜色敏感性的影响
14
作者 樊智智 张荣 +3 位作者 张珣 张真 孔祥波 张苏芳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4期32-35,共4页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一种国际检疫性害虫。为弄清视觉基因RNA干扰对白蜡窄吉丁成虫的视觉行为有何影响,基于RNAi及行为测定,对视蛋白干扰后的白蜡窄吉丁进行了颜色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正常的白蜡窄吉丁偏好紫...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一种国际检疫性害虫。为弄清视觉基因RNA干扰对白蜡窄吉丁成虫的视觉行为有何影响,基于RNAi及行为测定,对视蛋白干扰后的白蜡窄吉丁进行了颜色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正常的白蜡窄吉丁偏好紫色和绿色色板,干扰重要视蛋白基因opsin LW1或者opsin UV2后,选择紫色和绿色色板的成虫数量降低到40%以下;其中干扰opsin LW1显著影响白蜡窄吉丁对绿色的偏好,干扰opsin UV2显著影响对紫色的偏好。从行为层面证明了视蛋白基因干扰可影响白蜡窄吉丁的颜色敏感性,为开发基于视觉干扰的白蜡窄吉丁防控相关产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窄吉丁 视蛋白 RNA干扰 颜色敏感 色板
下载PDF
小蠹虫类异戊二烯类聚集信息素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7
15
作者 方加兴 张苏芳 +2 位作者 刘福 张真 孔祥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2-1236,共15页
小蠹虫(小蠹科)是重要的森林蛀干害虫,在蛀食坑道时导致树木水分和养分运输系统受到破坏,短时间内对整片森林造成严重的经济危害。聚集信息素在小蠹虫聚集危害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已有多种小蠹虫聚集信息素成分被鉴定并成... 小蠹虫(小蠹科)是重要的森林蛀干害虫,在蛀食坑道时导致树木水分和养分运输系统受到破坏,短时间内对整片森林造成严重的经济危害。聚集信息素在小蠹虫聚集危害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已有多种小蠹虫聚集信息素成分被鉴定并成功应用于生产防控工作中。类异戊二烯类聚集信息素是小蠹虫中极为重要的一类聚集信息素,其主要成分包括小蠹烯醇、小蠹二烯醇、马鞭草烯醇及其衍生物。本文从类异戊二烯类聚集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前体物质、生物合成位点、生物合成途径、取食和JHШ调控、微生物与其生物合成关系以及展望6个方面出发,全面阐述了齿小蠹属Ips和大小蠹属Dendroctonus中小蠹虫聚集信息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及调控机制。文中首先重点阐述了小蠹虫体内以甲羟戊酸途径从头合成小蠹二烯醇以及利用寄主成分α-蒎烯直接合成马鞭草烯醇的生物合成过程;其次阐述了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和基因对小蠹取食和JHШ处理的响应以及小蠹虫肠道微生物和伴生真菌对该类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最后,针对小蠹虫类异戊二烯类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研究作了探讨和展望。本文为开发和应用其聚集信息素控制小蠹虫危害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蠹虫 齿小蠹属 大小蠹属 聚集信息素 小蠹二烯醇 马鞭草烯醇 生物合成
下载PDF
云南松三种同域共存切梢小蠹梢转干期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5
16
作者 武承旭 臧丽鹏 +6 位作者 张苏芳 孔祥波 刘福 张真 李猷 徐芳玲 黄桂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46-3655,共10页
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同域危害寄主云南松,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探讨同域切梢小蠹种群在共存下对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传统聚集指标法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者在梢转干期不同受害... 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同域危害寄主云南松,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探讨同域切梢小蠹种群在共存下对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传统聚集指标法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者在梢转干期不同受害云南松纯林树冠中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重度受害样地中云南切梢小蠹种群密度显著高于横坑切梢小蠹,在轻度受害样地则相反;传统聚集指标法结果显示同域共存的3种切梢小蠹种群在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中均为聚集分布,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聚集是由环境因素和昆虫本身的聚集习性引起;地统计学结果表明除重度受害样地中短毛切梢小蠹呈随机分布外,其余切梢小蠹在不同种群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除重度受害样地横坑切梢小蠹外,其他小蠹的空间依赖范围为4.01-7.45 m。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林分中拟合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在球形模型和高斯模型之间转换。同域共存关系不影响不同种群密度下的切梢小蠹种群空间分布类型,但影响其半变异函数模型和理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梢小蠹 云南松 共存 空间分布格局 地统计学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会聪 王瑶 +5 位作者 方加兴 张珍荫 张苏芳 刘福 张真 孔祥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2-172,共11页
【目的】 测定和分析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究蛾类昆虫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采用HiSeq X Ten测序仪测定马尾松毛虫线粒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参考鳞翅目昆虫已知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对其各基因... 【目的】 测定和分析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究蛾类昆虫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采用HiSeq X Ten测序仪测定马尾松毛虫线粒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参考鳞翅目昆虫已知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对其各基因进行定位和注释。采用tRNA Scan-SE 2.0软件预测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构建鳞翅目蛾类13个科50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 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417 bp,A+T含量为79.6%,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20 bp的A+T富含区,无基因重排。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氨基酸使用较频繁的依次包括Phe、Leu、Ile、Tyr和Asn(Count>290),而Ala和Arg的使用相对较少(Count<50);在其密码子使用中,除COI以CGA为起始密码子外,其余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为昆虫典型的ATN(ATA、ATT、ATG);终止密码子除COI、COII和ND4基因为T外,其他基因的均为TAA。在所测得22个tRNA基因中,tRNA^Ser(AGN)缺少DHU臂,其余tRNA均为典型的三叶草结构。A+T富含区存在1段由ATAGAA引导保守长度为14 bp的多聚T结构和2段长度为13 bp的重复单元以及1个(AT)7结构。马尾松毛虫与其他松毛虫属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与文山松毛虫和油松毛虫三者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发育树的结果显示: 马尾松毛虫与油松毛虫亲缘关系最近,思茅松毛虫和赤松毛虫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结构稳定,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构建的鳞翅目蛾类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学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枯叶蛾科 马尾松毛虫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天牛嗅觉感受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詹文会 张苏芳 +3 位作者 耿红卫 王野影 郭昆 陈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天牛是鞘翅目中危害经济林木和园林绿化树木的一类钻蛀性害虫,常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经过长期进化,天牛形成了与寄主定位、取食、交配和产卵等行为相关的复杂嗅觉系统。昆虫对外界化学物质的感知有多种蛋白质参与,其中气味... 天牛是鞘翅目中危害经济林木和园林绿化树木的一类钻蛀性害虫,常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经过长期进化,天牛形成了与寄主定位、取食、交配和产卵等行为相关的复杂嗅觉系统。昆虫对外界化学物质的感知有多种蛋白质参与,其中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和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为感知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对昆虫行为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以上3种嗅觉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组织表达特征和功能研究等方面综述天牛嗅觉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为天牛嗅觉蛋白参与化学物质感知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 嗅觉 气味结合蛋白 化学感受蛋白 气味受体
下载PDF
美国白蛾几丁质酶细菌表达的RNA干扰载体构建及其介导的RNA干扰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越 张苏芳 +4 位作者 徐瑶 方加兴 孔祥波 刘福 张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探索细菌表达dsRNA介导的RNAi在美国白蛾中的可行性,为RNAi技术在美国白蛾等林业害虫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几丁质酶HcChi基因作为靶标,设计有效的干扰片段,构建到L4440干扰载体上,并转入HT115大肠杆菌菌株。IPTG诱导HT11... [目的]探索细菌表达dsRNA介导的RNAi在美国白蛾中的可行性,为RNAi技术在美国白蛾等林业害虫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几丁质酶HcChi基因作为靶标,设计有效的干扰片段,构建到L4440干扰载体上,并转入HT115大肠杆菌菌株。IPTG诱导HT115表达HcChi的干扰片段,用菌液持续饲喂美国白蛾幼虫,观察幼虫生长情况,定量PCR检测HcChi的转录水平。[结果]构建了带有HcChi-L4440表达载体的HT115菌株,经IPTG诱导能够合成HcChi-dsRNA,浓缩菌液持续饲喂幼虫显著抑制HcChi的表达,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了76.7%~90.3%,幼虫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增长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小40.7%。[结论]成功构建HcChi RNA干扰载体,通过饲喂法在美国白蛾中获得RNAi效应。该体系首次在美国白蛾中建立,为该物种的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HT115菌株 L4440 几丁质酶 RNA干扰
下载PDF
思茅松毛虫3个地理种群性信息素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付存 孔祥波 +3 位作者 张苏芳 王鸿斌 张真 刘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3-998,共6页
[目的]分析思茅松毛虫雌成虫不同地理种群间性信息素成分、含量和比例差异,比较雄成虫触角敏感性和不同配比诱芯诱捕效果差异,开发不同地域有针对性的思茅松毛虫种群监测方法和诱捕防控技术。[方法]运用气相色谱(GC)分析思茅松毛虫湖南... [目的]分析思茅松毛虫雌成虫不同地理种群间性信息素成分、含量和比例差异,比较雄成虫触角敏感性和不同配比诱芯诱捕效果差异,开发不同地域有针对性的思茅松毛虫种群监测方法和诱捕防控技术。[方法]运用气相色谱(GC)分析思茅松毛虫湖南、云南和江西地理种群雌虫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利用触角电位仪(EAG)测定思茅松毛虫各地理种群雄蛾触角对性信息素标准品及其不同配比组分的电生理敏感性,然后进行林间生物测定,比较不同配比的性信息素成分诱蛾效果。[结果]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中含有顺5,反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Z5,E7-12:OAc)、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Z5,E7-12:OH)和顺5-十二碳烯乙酸酯(Z5-12:OAc)3种成分,3个地理种群间这3种腺体成分含量和比例存在微小差异。3种成分以100:10:25或者100:10:10的比例配比,不同地理种群间均具有很好的触角电位活性和林间诱蛾活性。[结论]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组分还没有发生明显的种下分化现象,3个地理种群间性信息素含量和比例的细微差异暗示着与地域差异、寄主植物差异和人为化学防控干扰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毛虫 性信息素 色谱分析 地理种群 生物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