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滴头堵塞位置的灌水均匀系数模型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若婵 牛文全 +1 位作者 段晓辉 李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3-120,共8页
为准确评价堵塞对滴灌工程灌水均匀性的影响,从确定采样点布置方式入手,利用HYDRUS-2D模拟不同堵塞情况下的土壤水分状况,首先分析灌水均匀性与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土壤水分分布均匀系数为依据,在考虑滴头堵塞位置的基... 为准确评价堵塞对滴灌工程灌水均匀性的影响,从确定采样点布置方式入手,利用HYDRUS-2D模拟不同堵塞情况下的土壤水分状况,首先分析灌水均匀性与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土壤水分分布均匀系数为依据,在考虑滴头堵塞位置的基础上对灌水均匀系数模型进行优化,最后通过温室灌溉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取样点布置方式对土壤水分分布均匀系数影响显著,适宜的取样间距和深度分别为60 cm及地表下20 cm。土壤水分分布均匀系数与不同灌水均匀系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且随着堵塞滴头数量的增加,堵塞滴头位置分布情况对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增大。小区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当堵塞滴头数量较多时,土壤水分分布均匀系数与考虑滴头堵塞位置的优化灌水均匀系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优于原指标,可较好反映由堵塞滴头位置改变引起的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变化,故在评价滴灌系统灌水均匀性时宜使用优化均匀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灌溉 优化 滴头堵塞 灌水均匀性 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 堵塞位置
下载PDF
加气滴灌提高大棚甜瓜品质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元 牛文全 +3 位作者 许健 张若婵 王京伟 张明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4,共8页
为揭示加气频率和滴灌带埋深等对甜瓜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甜瓜(陕甜一号)为研究对象,采用追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加气频率、地下滴灌带埋深及灌水控制上限对大棚甜瓜果实形态、产量、品质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为揭示加气频率和滴灌带埋深等对甜瓜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甜瓜(陕甜一号)为研究对象,采用追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加气频率、地下滴灌带埋深及灌水控制上限对大棚甜瓜果实形态、产量、品质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果实形态、品质及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加气频率、滴灌带埋深和灌水控制上限。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灌水控制上限、加气频率和滴灌带埋深。根区加气能够显著改善果实产量及品质,滴灌带埋深为25 cm,每天加气1次品质及果实形态指标最好,产量最高。灌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80%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但灌水量为70%田间持水量时,可溶性总糖、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综合考虑,最优处理组合为滴灌带埋深25 cm,每天通气一次,灌水控制上限为70%田间持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 品质控制 甜瓜 根区加气 地下滴灌 产量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施肥对浑水灌溉滴头堵塞的加速作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康勇 牛文全 +1 位作者 张若婵 刘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81-90,共10页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灌溉过程中,施肥对滴头堵塞的影响,分别配置了4个施肥浓度(0,0.4,0.6和1.2 g/L),3种泥沙级配,进行浑水间歇灌水堵塞试验,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堵塞物的结构与成分。结果表明:施肥对于迷宫滴头堵塞具有明显的加速作...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灌溉过程中,施肥对滴头堵塞的影响,分别配置了4个施肥浓度(0,0.4,0.6和1.2 g/L),3种泥沙级配,进行浑水间歇灌水堵塞试验,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堵塞物的结构与成分。结果表明:施肥对于迷宫滴头堵塞具有明显的加速作用,施肥浓度越大,加速堵塞效果越明显,当施肥1.2 g/L时,3种级配浑水的有效灌水次数比未施肥的对照处理分别下降了36.4%,77.8%和78.8%;当施肥0.4 g/L时,有效灌水次数分别下降9.1%、33.3%和14.3%,施肥浓度≤0.4 g/L时,加速滴头堵塞的效果较小。浑水中增加化肥增强了水体中泥沙颗粒间的絮凝作用,促进了稳定而致密团聚体的形成,这是施肥加速滴头堵塞的主要原因;施肥后堵塞物表面结构复杂程度增加,堆积体间隙减小,堵塞以完全堵塞为主。该试验结果为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灌溉 泥沙 堵塞 加速 堵塞形式
下载PDF
微润管出流特性和流量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牛文全 张明智 +3 位作者 许健 邹小阳 张若婵 李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7-224,241,共9页
为探明影响微润管流量的主要因素,确定微润管压力与流量关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13.83%、15.49%、16.27%、17.72%)和不同土壤容重(1.18、1.21、1.24、1.26 g/cm^3)条件下不同压力水头(0、0.1、0.3、0.7、1.1、2.1... 为探明影响微润管流量的主要因素,确定微润管压力与流量关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13.83%、15.49%、16.27%、17.72%)和不同土壤容重(1.18、1.21、1.24、1.26 g/cm^3)条件下不同压力水头(0、0.1、0.3、0.7、1.1、2.1 m)对微润管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润管流量随土壤质量含水率变化有一定的自我调节作用,但微润管流量受土壤质量含水率变化影响较小,自我调节时间约为44 h。随着灌水时间增加,微润管流量呈先快速增加再减小后趋于稳定平缓的趋势,灌水后约48 h趋于稳定状态。工作压力、土壤容重和初始质量含水率均对微润管流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工作压力范围内(0~2.1 m水头),压力与流量呈显著性线性关系(P<0.05),模型决定系数R^2大于0.85,随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与容重增加,微润管流量呈减小趋势,微润管流量变化对工作压力的敏感度逐渐下降;在压力与流量线性回归模型中微润管的流量系数和压力为零的流量b均非单纯由产品自身特性决定,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和容重与流量系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容重与压力为零的流量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可用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和容重确定流量系数和压力为零时的流量值,最终实现微润灌出流预报。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压力是影响微润管流量的最主要因素,土壤容重次之,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对微润管流量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管 流量 土壤 压力 初始质量含水率 容重
下载PDF
微润管埋深与密度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吕望 牛文全 +3 位作者 古君 李元 邹小阳 张若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63-1673,共11页
为了探寻微润灌溉在日光温室的适宜应用技术参数,以膜下滴灌为对照(CK),设置3种微润管埋深(10 cm、20 cm、30 cm)和3种密度[2行番茄埋设1条(1管2行)、2条(2管2行)、3条(3管2行)微润管],研究了微润管不同埋深及密度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 为了探寻微润灌溉在日光温室的适宜应用技术参数,以膜下滴灌为对照(CK),设置3种微润管埋深(10 cm、20 cm、30 cm)和3种密度[2行番茄埋设1条(1管2行)、2条(2管2行)、3条(3管2行)微润管],研究了微润管不同埋深及密度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微润灌溉更有利于日光温室番茄的生长。番茄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单果体积、总产量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显著,分别较CK平均增加8.58%、11.99%、18.79%、60.93%和103.40%,平均节水37.73%。微润灌溉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糖酸比的含量,较之CK平均增幅分别为27.07%、4.48%和21.38%。相同微润管密度下,番茄的综合品质表现为:埋深30 cm>埋深10 cm>埋深20 cm;相同埋深下,表现为:1管2行>2管2行>3管2行。番茄的株高、茎粗、果实形态及总产量,随微润管埋深的增加而减小,随微润管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茎粗与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随微润管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综合考虑番茄的总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品质以及微润管的经济成本等因素,埋深10 cm,1管2行(番茄总产量为87.38 t·hm-2,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为108.91 kg·m-3,品质综合排序第3)为日光温室番茄种植较为适宜的微润灌溉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溉 埋深 密度 日光温室 番茄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考虑滴头堵塞位置分布的灌水均匀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牛文全 张若婵 罗春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7-152,174,共7页
为合理评价滴灌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堵塞滴头对灌水均匀度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为基础,建立了堵塞滴头位置分布均匀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出了以堵塞滴头位置分布均匀系数和滴头流量均匀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指标的灌水均... 为合理评价滴灌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堵塞滴头对灌水均匀度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为基础,建立了堵塞滴头位置分布均匀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出了以堵塞滴头位置分布均匀系数和滴头流量均匀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指标的灌水均匀度计算方法,并分别对比分析了毛管和灌水小区两个尺度的灌水均匀度计算结果。结果表明:与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相同,考虑滴头堵塞位置分布的灌水均匀系数可以合理反映堵塞滴头数量和滴头堵塞程度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同时,该评价指标还可以反映堵塞滴头的位置分布和集中程度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有效地解决了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仅考虑流量差异而无法正确评价集中堵塞滴头对作物供水及生长影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系统 堵塞滴头 堵塞位置 灌水均匀度
下载PDF
降低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广东模式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若婵 《时代金融》 2011年第12X期248-248,共1页
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现状出发,通过对广东模式的详细解析,提出了一些降低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违约风险 违约率
下载PDF
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对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术后早期气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亚梅 许江南 +4 位作者 王丽凤 白力 陈荣卷 张若婵 丁跃中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应用anti m CD40L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探讨其对气管移植模型中IL-17A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机制及其调控对移植物的影响,进一步解析其对移植物损伤和疾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寻求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目的本研究利用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应用anti m CD40L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探讨其对气管移植模型中IL-17A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机制及其调控对移植物的影响,进一步解析其对移植物损伤和疾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寻求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建立小鼠原位气管移植的模型,选取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供体或受体。移植术后第3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移植气管中IL-17A m 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IL-17的含量;移植术后第15天,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移植气管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注射anti m CD40L(MR-1)抗体后,术后3 d移植物中IL-17A m RNA相对于同种异型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体组有所下降(P<0.05);各组血清中IL-17的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15 d病理结果显示注射anti m CD40L后可以有效改善气管上皮细胞的损伤。结论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能够缓解原位气管移植术后IL-17A对气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原位气管移植 Anti m CD40L IL-17A 气道上皮损伤
下载PDF
通过“对口支援”政策看我国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9
作者 张若婵 《致富时代(下半月)》 2011年第12期6-6,共1页
该文首先对我国转移支付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应大力发展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对口支援政策及国外经验,对我国转移支付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对口支援 转移支付 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下载PDF
对美国陪审团制度的不合理性及其在契约精神下的合理性探析
10
作者 张若婵 《商情》 2011年第36期174-174,共1页
本文从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的运行出发,通过简略地介绍陪审团运行的程序,对其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契约精神对于美国各种制度的运行所起到的根本性作用的观点。
关键词 陪审团制度 三权分立 契约精神
下载PDF
对县域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的调查分析——以山西省新绛县为例
11
作者 张若婵 《致富时代(下半月)》 2011年第11期84-84,共1页
该文通过对山西省新绛县的一些抽样调查,分析了人民币整洁度的现状,并从此现状出发,总结出了一些人民币整洁度难以提高的原因,并简要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 人民币 残损率 整洁度
下载PDF
IL-17A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若婵 曲春枫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31-436,440,共7页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A是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IL-17A可以诱导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炎症因子和抗微生物蛋白产生,在慢性炎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IL-17A也...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A是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IL-17A可以诱导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炎症因子和抗微生物蛋白产生,在慢性炎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IL-17A也参与了肿瘤免疫,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多样的作用。文章对IL-17A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A 肿瘤免疫 CD8^(+)T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