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莉 聂淏 +3 位作者 王芳 海克蓉 叶青山 张茂先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240例,ASA分级Ⅰ~Ⅲ级,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N组(丙泊酚+生理盐水)、PB1组(丙泊酚+布托啡诺10μg/kg)、PB2组(丙泊酚+布托啡诺20μg/kg...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240例,ASA分级Ⅰ~Ⅲ级,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N组(丙泊酚+生理盐水)、PB1组(丙泊酚+布托啡诺10μg/kg)、PB2组(丙泊酚+布托啡诺20μg/kg)、PB3组(丙泊酚+布托啡诺30μg/kg),每组各60例。监测并记录患者的动脉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各组丙泊酚用量、术后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镇静评分,术中、术后30min内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低血压、嗜睡、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结果PN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显著多于PB1、PB2、PB33组(P<0.05)。PB1、PB2、PB3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体动分级比例情况两两比较,PN、PB1组与PB2、PB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PB1组I级比例明显低于PB2、PB3组,Ⅱ、Ⅲ级比例明显高于PB2、PB3组。PN、PB1组在心动过缓方面发生率明显高于PB2、PB3组(P<0.05),PN、PB1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PB2、PB3组(P<0.05),PB1、PB2、PB33组呼吸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3组的恶心、呕吐、头晕明显高于PN、PB1、PB2组(P<0.05)。4组患者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PB3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20μg/kg可显著减少无痛胃肠镜检查时的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无痛胃肠镜检查较适宜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胃肠镜 剂量
下载PDF
Mauthner细胞脊髓EPSP前电位起源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茂先 张淑华 +2 位作者 李效义 童学红 张英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用单个方波脉冲刺激鲫鱼脊髓,逆向激活M细胞轴突,同时刺激脊髓内的上行传导通路。用玻璃微电极在延髓M细胞胞体进行细胞内记录。结果发现,M细胞逆向动作电位的降支上虽然经常出现错折,但错折与逆向动作电位本身并无必然联系。用... 用单个方波脉冲刺激鲫鱼脊髓,逆向激活M细胞轴突,同时刺激脊髓内的上行传导通路。用玻璃微电极在延髓M细胞胞体进行细胞内记录。结果发现,M细胞逆向动作电位的降支上虽然经常出现错折,但错折与逆向动作电位本身并无必然联系。用阳极阻滞方法显露出来的错折电位呈尖峰状,与后继的低幅度去极化反应联系紧密,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一复合EPSP。它比脊髓EPSP的潜伏期短、幅度小、阈值更低,经常与M细胞的轴突同时被激活。将其称为脊髓EPSP前电位,简称前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脊髓EPSP 前电位
下载PDF
性别对错合患者颞肌和咬肌肌电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茂先 虞棻 +2 位作者 谢燕 刘郁 吕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研究在10~16岁的43位错患者上进行。以肌电图为指标,检测性别对颞肌和咬肌肌电幅值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受试者在正中颌位的颞、咬肌的紧咬电位明显高于女性的紧咬电位,安氏Ⅱ类颞、咬肌的紧咬电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本研究在10~16岁的43位错患者上进行。以肌电图为指标,检测性别对颞肌和咬肌肌电幅值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受试者在正中颌位的颞、咬肌的紧咬电位明显高于女性的紧咬电位,安氏Ⅱ类颞、咬肌的紧咬电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安氏Ⅰ类颞,咬肌的紧咬电位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受试者做开闭口运动时,男性颞肌电位明显高于女性,而咬肌开闭口电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肌电 颞肌 咬肌
下载PDF
刺激兔下丘脑室旁核等区域对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茂先 陈剑 +1 位作者 李楠 张英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3年第4期52-55,51,共5页
实验中用连续单相方波(波宽0.2~1.0ms,频率30~360Hz,电流强度1~70μA)刺激兔下丘脑室旁核,可抑制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刺激下丘脑背内侧核、腹内侧核、网状结构背外侧区和腹侧区观察到同样的结果,而刺激网状结构背内侧则对下颌运动... 实验中用连续单相方波(波宽0.2~1.0ms,频率30~360Hz,电流强度1~70μA)刺激兔下丘脑室旁核,可抑制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刺激下丘脑背内侧核、腹内侧核、网状结构背外侧区和腹侧区观察到同样的结果,而刺激网状结构背内侧则对下颌运动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诱发 下颌运动 室旁核 下丘脑
下载PDF
耐久性体能训练对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茂先 毕春佑 +1 位作者 虞 棻 李效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5年第2期77-77,共1页
耐久性体能训练对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影响张茂先,毕春佑,虞 ,李效义(首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北京100054)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SA:RespiratorySinusArrhythmia)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对... 耐久性体能训练对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影响张茂先,毕春佑,虞 ,李效义(首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北京100054)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SA:RespiratorySinusArrhythmia)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对其变化规律,生理意义并不清楚。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能训练 窦性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鲫鱼迷叶与Mauthner细胞关系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茂先 虞棻 +1 位作者 张淑华 杨海萍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刺激鲫鱼的迷叶,在Mauthner细胞内记录到潜伏期不同的两类动作电位。第1类潜伏期较长(0.4~0.5ms),动作电位发生前首先引起分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当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爆发动作电位;第2类动... 刺激鲫鱼的迷叶,在Mauthner细胞内记录到潜伏期不同的两类动作电位。第1类潜伏期较长(0.4~0.5ms),动作电位发生前首先引起分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当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爆发动作电位;第2类动作电位潜伏期短(0.2~0.3ms),动作电位发生前记录不到EPSP。实验结果揭示:迷叶与M细胞之间可能存在双向神经纤维联系,一种是迷叶发出的神经纤维与M细胞构成突触联系,另一种是M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与迷叶发生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MAUTHNER细胞 迷叶 电生理学
下载PDF
不同血压水平下电刺激下丘脑对诱发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7
作者 张茂先 虞棻 张英才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86-90,共5页
以单向矩形波脉冲(脉宽0.5~1ms,频率40~70Hz,电流强度100~300μa,A)刺激麻醉家兔下丘脑乳头体核及其周围区域,可以诱发以期前收缩为主要特征的心律失常和动脉血压明显升高。维持兔动脉血压处于不同水平。当动脉血压在较高水平时,刺... 以单向矩形波脉冲(脉宽0.5~1ms,频率40~70Hz,电流强度100~300μa,A)刺激麻醉家兔下丘脑乳头体核及其周围区域,可以诱发以期前收缩为主要特征的心律失常和动脉血压明显升高。维持兔动脉血压处于不同水平。当动脉血压在较高水平时,刺激下丘脑乳头体区域所诱发的期前收缩明显增多;当动脉血压处于较低水平时,刺激所诱发的期前收缩显著减少,动脉血压的高低与刺激所诱发的心律失常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乳头体核 心律失常 电刺激
下载PDF
正常人体的心率变异性RRI频谱密度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谢燕 虞芬 +6 位作者 刘丽敏 张茂先 毕春佑 周莉 赵东升 杨树堃 高玲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5-417,共3页
本实验测定了 82名健康青年学生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 ,通过计算机描记出RR间期(RRI)变化的频谱曲线 (PSD) ,得出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总变异性(TV)、低频成分 (LF)、高频成分(HF)以及LF/HF比值。结果显示 :安静状态下男性TV为 2 973 0... 本实验测定了 82名健康青年学生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 ,通过计算机描记出RR间期(RRI)变化的频谱曲线 (PSD) ,得出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总变异性(TV)、低频成分 (LF)、高频成分(HF)以及LF/HF比值。结果显示 :安静状态下男性TV为 2 973 0 7± 2 3 0 9 2 3ms2 ,LF/HF为 1 0 9±1 3 2 ;女性分别为 3 495 95±2 81 9 3 2ms2 及 1 0 2± 1 2 1 ,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本研究检测出正常大学生 ( 1 8-1 9岁 )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 (HRV)范围 ,为进一步探索HRV与健身运动的关系打下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心电图 RR间期 频谱密度分析 低频成分 高频成分
下载PDF
定量体育运动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丽娟 刘丽敏 +2 位作者 谢燕 虞芬 张茂先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8-139,共2页
目的:检测健康大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的、定量的体育运动前后检测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的变化,为进一步建立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与科学量化健身运动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方法:测定47名健康大学生,年龄20~2... 目的:检测健康大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的、定量的体育运动前后检测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的变化,为进一步建立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与科学量化健身运动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方法:测定47名健康大学生,年龄20~21岁,男23名,女24名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由计算机获取HRV变化的各项时域分析指标:R-R间期平均值(RRI)、R-R间期的标准差(SDRR)、心率以及频域分析指标:0~0.4Hz的总面积(TP)、0.04~0.15Hz频带面积(LF)、0.15~0.4Hz频带面积(HF)和低频带面积与高频带面积的比值(LF/HF)等。在经过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半年以后,再次检测以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运动后HRV时域指标SDRR犤(87.28±13.52)ms2犦明显大于运动前犤(56.62±19.06)ms2犦,心率犤(1.90±7.28)次/min犦明显低于运动前犤(70.61±8.09)次/min犦(t=3.54,3.67,P<0.01)。男生运动后频域分析指标TP,HF明显高于运动前,LF/HF明显低于运动前(t=2.66,2.94和2.27,P<0.05)。女生的相应统计结果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适度的、有计划的运动可以使HRV的各项指标发生变化,提高了心脏植物神经系统整体的整合功能,提高迷走神经的张力,加强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HRV指标可以作为一个监测运动效果的有效指标,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心率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中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燕 刘丽敏 +1 位作者 虞芬 张茂先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2期2336-2337,共2页
目的:检测太极拳爱好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范围,为进一步探索HRV与健身运动的关系打下工作基础。方法:测定49名太极拳拳龄5~15年,年龄45~70岁的中老年太极拳运动爱好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由计算... 目的:检测太极拳爱好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范围,为进一步探索HRV与健身运动的关系打下工作基础。方法:测定49名太极拳拳龄5~15年,年龄45~70岁的中老年太极拳运动爱好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由计算机获取RR间期变化,并做功率频谱密度(powerspectrumdensity,PSD)分析。得出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总变异性、低频成分、高频成分以及低频成分/高频成分比值。结果:安静状态下男性心率总变异性为2973.07±2309.23,低频成分/高频成分为1.09±1.32;女性的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3495.95±2819.32及1.02±1.21;男女之间各组数据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RV分析方法具有无创伤、准确定量等其他方法无可替代的优点;本研究检测结果为将HRV作为检测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指标应用于运动生理领域打下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运动 心率变异性 检测 心电描记术 心电图
下载PDF
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区诱发的Mauthner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英才 张淑华 +3 位作者 李效义 童学红 虞芬 张茂先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9-463,共5页
实验采用微电极胞内记录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小脑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部,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小脑诱发性EPSP)。小脑诱发性EPSP潜伏期较短... 实验采用微电极胞内记录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小脑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部,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小脑诱发性EPSP)。小脑诱发性EPSP潜伏期较短(0.63±0.09 ms),持续时间较长(5.49±1.13 ms),幅度分级和刺激频率依从等特征。以较高强度刺激小脑常引起M-细胞顺向激活。多点胞内连续穿刺实验显示小脑诱发性EPSP起源于腹侧树突远端。实验结果提示,小脑-M-细胞通路可能包含一组长短不等的神经元链,它们根据链的短或长,由近及远依次投射在腹侧树突远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lmer细胞 小脑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腹侧树突 鲫鱼
下载PDF
迷走神经感觉输入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胞内电位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丽敏 谢燕 +1 位作者 虞芬 张茂先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2-256,共5页
实验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 ,初步探索了刺激鲫鱼右侧迷走神经在双侧Mauthner (M)细胞胞体诱发的胞内电位变化。结果表明 :( 1)直接刺激鲫鱼右侧迷走神经 ,可在同侧或对侧M细胞胞体记录到一种短潜伏期、长持续时间、分级的、复合的突触后电... 实验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 ,初步探索了刺激鲫鱼右侧迷走神经在双侧Mauthner (M)细胞胞体诱发的胞内电位变化。结果表明 :( 1)直接刺激鲫鱼右侧迷走神经 ,可在同侧或对侧M细胞胞体记录到一种短潜伏期、长持续时间、分级的、复合的突触后电位 (postsynapticpotentials,PSPs)。此PSPs表现出明显的强度依从性和频率依赖性。 ( 2 )刺激迷走神经诱发的PSPs可使逆向锋电位的幅度降低。 ( 3 )肌注士的宁后 ,PSPs的幅度增高、平均持续时间增加、峰值前移 ,并且可爆发两个以上的动作电位。上述结果提示 :迷走神经到M细胞的通路可能是由长短不等的神经链群组成的 ,且此通路中不仅包含有兴奋性成分还包含有抑制性成分 ,而兴奋和抑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起着调节M细胞兴奋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迷走神经 突触后电位 鲫鱼
下载PDF
M细胞脊髓EPSP前电位的生理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淑华 张英才 +2 位作者 童学红 李效义 张茂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直接刺激脊髓可在鲫鱼M细胞体诱发脊髓EPSP前电位(简称前电位)。前电位以较短的潜伏期〔(1.33±0.21)ms〕、较低的幅度〔(2.22±1.08)mV〕、较短的持续期间〔(2.65±0.83)ms〕... 直接刺激脊髓可在鲫鱼M细胞体诱发脊髓EPSP前电位(简称前电位)。前电位以较短的潜伏期〔(1.33±0.21)ms〕、较低的幅度〔(2.22±1.08)mV〕、较短的持续期间〔(2.65±0.83)ms〕和较低的刺激阈值〔(3.49±0.74)V〕区别于脊髓EPSP。前电位对M细胞的兴奋性具有调制作用,它可能由脊髓内直径较粗、传导速度较快、只经过一次混合突触接替的传入途径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EPSP前电位 MAUTHNER细胞 鲫鱼
下载PDF
伸长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晓雪 邵雪梅 +3 位作者 虞芬 刘丽敏 张茂先 高秀来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5,526,共4页
目的:研究伸长细胞是否可以促进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传导束再生。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脊髓T8全横断模型,移植传代培养的伸长细胞,以未移植脊髓损伤组为对照,观察两组损伤后第12周末BBB评分,损伤平面以下红核-脊髓运动诱发电位,和横断部... 目的:研究伸长细胞是否可以促进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传导束再生。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脊髓T8全横断模型,移植传代培养的伸长细胞,以未移植脊髓损伤组为对照,观察两组损伤后第12周末BBB评分,损伤平面以下红核-脊髓运动诱发电位,和横断部位组织学染色结果。结果:第12周末伸长细胞移植组红核脊髓运动诱发电位总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MD=133.2μV,P<0.01),峰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MD=0.061ms,P=0.040);第12周末伸长细胞移植组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D=5.0000,P<0.01);第12周末脊髓横断部位HE染色显示伸长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处结构较完整。结论:伸长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传导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长细胞 脊髓损伤 移植 运动诱发电位 红核脊髓束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在运动员选材上的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毕春佑 周莉 +1 位作者 杨树堃 张茂先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5-57,共3页
本文通过对19-22岁的30名受试者进行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的检测,探讨心率变异性能否成为运动员选材的客观指标。结果表明,在低频呼吸状态下,体能较好的学生比对照组RSA明显增强。与测试心率等常规指标相比,RSA的变化更能反映心脏、... 本文通过对19-22岁的30名受试者进行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的检测,探讨心率变异性能否成为运动员选材的客观指标。结果表明,在低频呼吸状态下,体能较好的学生比对照组RSA明显增强。与测试心率等常规指标相比,RSA的变化更能反映心脏、血管和呼吸机能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呼吸性窦性心律 选材
下载PDF
脊髓传入引起的Mauthner细胞顺向激活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娜 童学红 +4 位作者 张淑华 虞 张茂先 李效义 张英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64-365,共2页
Mauthner细胞(M细胞)作为指令性神经元发动惊跳反射,是硬骨鱼类逃避危险侵袭的重要活命中枢。M细胞的兴奋性输入来自视、听、侧线、前庭、嗅和躯体等感觉系统[1~6]。一般认为视、听传入对M细胞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在... Mauthner细胞(M细胞)作为指令性神经元发动惊跳反射,是硬骨鱼类逃避危险侵袭的重要活命中枢。M细胞的兴奋性输入来自视、听、侧线、前庭、嗅和躯体等感觉系统[1~6]。一般认为视、听传入对M细胞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在没有其他兴奋性传入的情况下可直接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传入 MAUTHNER细胞 顺向激活
下载PDF
伸长细胞促进中枢神经元轴突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晓雪 虞棻 +1 位作者 邵雪梅 张茂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62-764,共3页
伸长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主要位于第三脑室底部腹侧壁和正中隆起处室管膜上的特殊分化的胶质细胞,与局部的脑脊液、血液、神经元均有密切联系,是血-脑脊液屏障、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共同的组成部分,并且... 伸长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主要位于第三脑室底部腹侧壁和正中隆起处室管膜上的特殊分化的胶质细胞,与局部的脑脊液、血液、神经元均有密切联系,是血-脑脊液屏障、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共同的组成部分,并且参与成年哺乳动物下丘脑内自然发生的轴突再生过程。研究发现,伸长细胞具有促进中枢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功能,并有望成为继嗅球成鞘细胞之后又一种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移植细胞。对伸长细胞的起源、特性、促进中枢神经元再生的实验研究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元 伸长细胞 轴突再生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血-脑脊液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 成年哺乳动物 嗅球成鞘细胞 第三脑室 神经元再生
下载PDF
嗅神经兴奋性输入在鲫鱼Mauthner细胞上的定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英才 张淑华 +2 位作者 童学红 李效义 张茂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用多点胞内记录技术在鲫鱼Mauthner细胞胞体、外侧树突和腹侧树突探测了嗅神经刺激诱发的EPSP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嗅神经EPSP第1成分在胞体附近幅度最高,沿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逐渐衰减;第2成分在腹侧树突最远端最... 用多点胞内记录技术在鲫鱼Mauthner细胞胞体、外侧树突和腹侧树突探测了嗅神经刺激诱发的EPSP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嗅神经EPSP第1成分在胞体附近幅度最高,沿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逐渐衰减;第2成分在腹侧树突最远端最大,向胞体和外侧树突方向扩布时逐渐衰减。这表明嗅神经输入分别集中投射在胞体附近和腹侧树突末梢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 EPSP MAUTHNER细胞 鲫鱼 兴奋性输入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茂先 王云 李军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9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我院骨科住院老年患者,拟行髋部手术,ASAⅠ~Ⅲ,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后按照5000U/kg静脉输注乌司他丁,检测输注乌司他丁...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我院骨科住院老年患者,拟行髋部手术,ASAⅠ~Ⅲ,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后按照5000U/kg静脉输注乌司他丁,检测输注乌司他丁前30min(T0)、输注后1h(T1)、输注后2h(T2)3个时间点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以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术后3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对照组输注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在同一时点检测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T1时间点的APTT、PT、TT较T0时间点延长(P均<0.05),T2时间点的PT、TT均较T0时间点延长(P均<0.05)。对照组T1、T2与T0时间点比较,APTT和TT均缩短(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1和T2时间点的PT、APTT、TT延长(P<0.05或<0.01。两组术后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观察组术毕、术后1和2d时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术后3d观察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对照组有12例形成DVT(40%),观察组无DVT发生(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可适当延长APTT和PT,降低D-二聚体水平,改善术后高凝状态,预防术后DVT,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血小板聚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红核脊髓运动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雪梅 谢燕 +2 位作者 虞芬 刘丽敏 张茂先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 :探讨一种可以敏感地反映脊髓损伤程度的客观、定量的电生理学指标。方法 :采用Wrathall等人描述的重力损伤法制备大鼠脊髓胸段 (T8)分级损伤模型 ,通过测量损伤动物红核 -脊髓运动诱发电位 (MEPs)的变化 ,并与动物运动行为和组织... 目的 :探讨一种可以敏感地反映脊髓损伤程度的客观、定量的电生理学指标。方法 :采用Wrathall等人描述的重力损伤法制备大鼠脊髓胸段 (T8)分级损伤模型 ,通过测量损伤动物红核 -脊髓运动诱发电位 (MEPs)的变化 ,并与动物运动行为和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分析红核 脊髓MEPs与脊髓分级损伤的关系。结果 :在给予红核刺激后 ,假损伤组红核 脊髓MEPs出现 5~ 7个正波和 4~ 5个负波 ,峰 峰总幅度值 (简称总峰值 )为(195 .2 5± 34.35 ) μV ,峰潜伏时为 (1.5 7± 0 .15 )ms。随损伤程度加大 ,总峰值明显减少 ,而峰潜伏时明显延长。红核 脊髓MEPs总峰值与观察期末的BBB评分 (r =0 .79)以及损伤中心处的残余面积 (r =0 .87)显著相关 ;峰潜伏时与观察期末的BBB评分 (r=- 0 .88)以及损伤中心处的残余面积 (r =- 0 .86 )也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红核 脊髓MEPs总峰值和峰潜伏时两项指标可以敏感地反映脊髓分级损伤程度、运动功能和形态学情况 ,是监测胸段脊髓损伤程度的客观、定量、精细的电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核脊髓束 运动诱发电位 脊髓损伤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