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烧复合伤对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成基 陈幸华 +3 位作者 郭朝华 周燕虹 曾昭铸 张荣桥 《疾病控制杂志》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研究重度放射损伤复合烧伤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小鼠 6 0 Co- 射线一次全身照射 6 Gy,照后即刻用 3%凝固汽油烧 7s,致成体表面积 15 % 度烧伤 ;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培养、粒系祖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测定骨髓基质... 目的 研究重度放射损伤复合烧伤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小鼠 6 0 Co- 射线一次全身照射 6 Gy,照后即刻用 3%凝固汽油烧 7s,致成体表面积 15 % 度烧伤 ;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培养、粒系祖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测定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周期、DNA含量和粘附分子表达。结果  1放烧复合伤后骨髓基质细胞贴壁率和基质祖细胞显著降低 ;2伤后 3d,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层对正常鼠 CFU - GM产率表现出抑制作用 ,琼脂隔开可减弱或消除此抑制作用 ;3随伤后时间的延长 ,复合伤组 G0 /G1 期细胞比例由高到低 ,S、G2 +M比例由低到高 ,出现“G2 期阻滞”;4复合伤组骨髓基质细胞 DNA含量以伤后第 3d最低 ,至伤后第 14 d仍低于正常 ;5复合伤组骨髓基质细胞表达 VCAM- 1、Fn、Cn和 Col 的水平降低 ,以伤后 3d、7d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烧伤 放烧复合物 骨髓基质细胞 造血功能障碍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酚妥拉明腹透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效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黄克斌 张荣桥 +5 位作者 张学美 张学海 尹玉琴 张美义 王铁丹 肖应庆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2年第3期162-163,共2页
自1971年Babb等提出“中分子物质(MMS)假说”以来,人们对尿毒症患者体内MMS进行了大量研究,MMS作为尿毒症的主要毒素之一,已得到证实。
关键词 腹透 中分子物质 妥拉 维持性透析 肾功能不全 透析膜 腹膜透析 透析时间 CAPD 透析液
下载PDF
信息高速公路与卫星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曾令儒 张荣桥 《电子科技导报》 1995年第6期8-9,共2页
本文论述卫星技术在信息高速公路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信息高速公路 卫星技术 卫星通信
下载PDF
Ku频段微带平面天线的研制
4
作者 张荣桥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30,共8页
利用等效磁流法详细地分析了含有六个弯头的一般曲折微带线单元的辐射场,由此推导出获得各种极化波的单元尺寸设计条件。在设计面阵时,对单元间和线阵间的耦合作了实验性的研究,以单元间、线阵间的阻抗影响最小作为去除耦合的标准。对... 利用等效磁流法详细地分析了含有六个弯头的一般曲折微带线单元的辐射场,由此推导出获得各种极化波的单元尺寸设计条件。在设计面阵时,对单元间和线阵间的耦合作了实验性的研究,以单元间、线阵间的阻抗影响最小作为去除耦合的标准。对加工出来的右旋圆极化平面阵列的测试结果表明,500MHz 通带上的驻波特性较好,方向特性、增益也与理论值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辐射场 数学分析 设计
下载PDF
开展腹膜透析138例主要体会
5
作者 黄克斌 郭虹 +2 位作者 段建 周伦和 张荣桥 《云南医药》 CAS 1991年第2期83-85,共3页
腹膜透析在国内已普及,我省自1984年开展以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与内地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该文旨在促使腹膜透析这一简单易行的治疗技术能在我省边远地州、县医院迅速普及开展。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肾衰竭
下载PDF
小行星探测发展综述 被引量:35
6
作者 张荣桥 黄江川 +2 位作者 赫荣伟 耿言 孟林智 《深空探测学报》 2019年第5期417-423,455,共8页
小天体上保存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同时可能蕴含着地球生命与水起源的重要线索,是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近年来,小行星探测已成为主要航天国家深空探索领域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简要总结了国际上小天体探测历程,对... 小天体上保存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同时可能蕴含着地球生命与水起源的重要线索,是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近年来,小行星探测已成为主要航天国家深空探索领域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简要总结了国际上小天体探测历程,对小行星探测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未来小行星探测任务面临的主要关键技术,并对中国后续开展小行星探测活动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探测 关键技术 发展综述
下载PDF
“天问”一号开启我国行星探测新征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荣桥 《中国航天》 2021年第6期9-10,共2页
2007年,首次月球探测成功之时,业内专家就把目光瞄准更远的火星。徐匡迪、孙家栋、王礼恒、沈荣骏、王永志、张履谦、龙乐豪、戚发轫、周济等院士于2010年、2014年两次书面建言,栾恩杰、叶培建等院士在各种场合积极倡导,国防科技工业局... 2007年,首次月球探测成功之时,业内专家就把目光瞄准更远的火星。徐匡迪、孙家栋、王礼恒、沈荣骏、王永志、张履谦、龙乐豪、戚发轫、周济等院士于2010年、2014年两次书面建言,栾恩杰、叶培建等院士在各种场合积极倡导,国防科技工业局历任领导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地组织和推动,数百位专家6年持续不断深化论证,财政部等部门大力支持,各方合力,水到渠成,为中央决策开展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开启了中国深空探测的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天问 行星探测 王永志 火星探测 孙家栋 历任领导 栾恩杰
下载PDF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科技与管理创新 被引量:1
8
作者 耿言 张荣桥 +1 位作者 赫荣伟 周继时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共6页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迄今为止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技术跨度最大、创新性最强的一项航天系统工程。本文概要介绍了该任务工程目标和飞行过程,凝练了工程的特点、难点以及取得的创新成就,总结了工程组织实施和项目管理的一些创新做法...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迄今为止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技术跨度最大、创新性最强的一项航天系统工程。本文概要介绍了该任务工程目标和飞行过程,凝练了工程的特点、难点以及取得的创新成就,总结了工程组织实施和项目管理的一些创新做法和经验,对工程实施整体情况进行全景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工程进展 创新成就 组织管理
下载PDF
基于“天问一号”数据的自主火星重力场构建
9
作者 张荣桥 刘山洪 +2 位作者 李海涛 鄢建国 耿言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5-192,共8页
“天问一号”是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一次实现了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研究是“天问一号”任务设定的五大科学目标之一,本文先回顾了国内外在火星重力场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为探究“天问一号”当前轨道... “天问一号”是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一次实现了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研究是“天问一号”任务设定的五大科学目标之一,本文先回顾了国内外在火星重力场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为探究“天问一号”当前轨道对火星重力场解算贡献,本文开展了仿真1年的“天问一号”任务轨道跟踪数据对基于3个月300 km圆极轨道跟踪数据解算火星重力场的贡献.结果表明,加入“天问一号”数据对极轨道数据解算的火星重力场方面的改进主要表现在2–10阶次和35–45阶次,另外还发现大偏心率轨道和数据增多有助于降低火星重力场低阶次模型误差.进一步地,本文还处理了“天问一号”近4个月的实际射电跟踪数据(2022年07月至2022年11月),解算得到1个10阶次自主火星重力场模型.这对后续火星基础模型的研究,特别是自主火星重力场的构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 “天问一号” 火星重力场 功率谱 低阶项
原文传递
酚妥拉明腹透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克斌 张荣桥 +3 位作者 张学美 尹玉琴 王铁丹 肖应庆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7期420-420,共1页
自1971年Babb等提出中分子物质(MMS)假说以来,人们对尿毒症患者体内MMS进行了大量研究。MMS作为尿毒症的主要毒素之一已得到证实。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出现及透析疗法的开展。
关键词 酚妥拉明 腹膜透析 中分子物质
原文传递
热力烧伤的造血反应
11
作者 张荣桥 罗成基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严重烧伤时,除局部损伤外,全身各系统几乎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血系统也不例外.烧伤后外周血细胞数量、形态和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变化及感染,使造血功能发生改变。所以,研究烧伤对造血细胞及其微环境的影响,对更深入地阐明烧伤病理... 严重烧伤时,除局部损伤外,全身各系统几乎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血系统也不例外.烧伤后外周血细胞数量、形态和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变化及感染,使造血功能发生改变。所以,研究烧伤对造血细胞及其微环境的影响,对更深入地阐明烧伤病理生理机制并指导烧伤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众所周知,造血干细胞乃各系血细胞的共同祖先。自1961年 Till-Mcculloch 建立小鼠脾结节测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造血反应
原文传递
天问一号任务的技术创新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荣桥 耿言 +5 位作者 孙泽洲 李东 钟文安 李海涛 崔晓峰 刘建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共7页
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的3大目标,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天问一号的任务概况和飞行进展,全面总结了任务取得的8类创新成就和突破的主要关键技术。具体包括:火星环绕、着陆、巡视3大任务强... 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的3大目标,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天问一号的任务概况和飞行进展,全面总结了任务取得的8类创新成就和突破的主要关键技术。具体包括:火星环绕、着陆、巡视3大任务强耦合的总体设计、多弹道地球逃逸轨道发射、行星际飞行与火星捕获控制、火星进入下降着陆、火星表面恶劣环境应对、4亿千米远距离测控通信、遥感与巡视探测先进载荷、火星环境建模与地面验证试验。天问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使得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一举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 火星探测 环绕、着陆和巡视 创新成果 关键技术
原文传递
坚持“四个面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建伟 林鸣 +9 位作者 万建民 高福 龚克 金涌 王红阳 何满潮 冲村宪树 薛澜 穆荣平 张荣桥 《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9-13,共5页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员令,强调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员令,强调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协 中国科学院 全国代表大会 自立自强 国际科技界 院士大会 四个面向
原文传递
太阳噪声对火星探测测控链路影响
14
作者 张荣桥 李海涛 +7 位作者 董光亮 王宏 耿言 刘军 金文马 陈少伍 刘仲博 李赞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5期4289-4296,共8页
在深空探测活动中,随着地球、航天器和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变化,会发生日凌现象.日凌期间地面测控设备的天线主波束在对准探测器的同时也对准了太阳,此时太阳所产生的强大电磁辐射会进入地面测控天线的主波束内,对所接收的探测器信... 在深空探测活动中,随着地球、航天器和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变化,会发生日凌现象.日凌期间地面测控设备的天线主波束在对准探测器的同时也对准了太阳,此时太阳所产生的强大电磁辐射会进入地面测控天线的主波束内,对所接收的探测器信号造成强烈的干扰.因此,太阳噪声是影响深空测控通信链路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中,利用太阳-地球-火星夹角小于5°的机会,即在2021年9月23日至10月23日期间,利用我国深空测控网位于新疆喀什地区的35 m口径和位于黑龙江佳木斯地区的66 m口径深空测控设备,开展了日凌期间太阳噪声对“天问一号”测控通信链路影响的研究,获取了最新的试验成果,得到了太阳噪声在距离地球4亿千米时对我国深空测控设备X频段测控链路的影响初步规律.对深空测控站接收的下行遥测数据,先进行完备性、正确性校验,然后通过统计遥测接收的误帧率,评估了太阳噪声对深空测控站接收性能影响的效果.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方位偏移角小于3°后,太阳热噪声影响增大,小于1°后显著增大;当俯仰偏移角小于2°后,太阳热噪声影响增大,小于0.5°后显著增大.由于“天问一号”任务期间正处在太阳活动的平静期,太阳噪声影响相对较小,后续在“天问一号”的拓展任务期间,地面测控系统还将持续监测日凌对测控链路影响情况,力争获得一个完整太阳活动周期内的数据分析,以便为后续深空探测活动中太阳噪声影响分析提供更加精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 天问一号 日凌 测控通信链路 系统噪声温度
原文传递
76-m分辨率火星全球彩色影像数据集
15
作者 刘建军 任鑫 +15 位作者 严韦 陈王丽 曾兴国 张晓霞 谭旭 高兴烨 付强 刘定心 郭林 张庆 张菁菁 余国彬 何志平 耿言 张荣桥 李春来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24年第14期2183-2186,共4页
Remote-sensing images of Mars contain rich information about its surface morphology,topography,and geological structure.These data are fundamental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Prior to China’s first Mars e... Remote-sensing images of Mars contain rich information about its surface morphology,topography,and geological structure.These data are fundamental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Prior to China’s first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data from six advanced optical imaging systems of different missions in the Martian orbit had been used to generate Mars global/near-global image datasets with spatial resolutions of better than 1 km:the visual imaging system of Mariner 9,visual imaging subsystem cameras of Viking 1 and 2,Mars Orbiter Camera-Wide Angle(MOC-WA)of the Mars Global Surveyor(MGS),Context Camera(CTX)of the 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MRO),High Resolution Stereo Camera(HRSC)of Mars Express(MEX),and Thermal Emission Imaging System(THEMIS)of the Mars Odyssey Orbiter[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yssey Express Remote Camer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