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抗旱小麦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2 位作者 赵晓农 钟冠昌 穆素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4-28,共5页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通过连续选择选育出抗旱小麦品种小偃597。试验结果表明,小偃597抗旱,叶组织细胞膜的稳定性(7.6%),叶片持水力(51.60%)和叶组织相对含水量(77.06%)高。株高85cm,...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通过连续选择选育出抗旱小麦品种小偃597。试验结果表明,小偃597抗旱,叶组织细胞膜的稳定性(7.6%),叶片持水力(51.60%)和叶组织相对含水量(77.06%)高。株高85cm,白粒,角质,品质优。每公顷675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倍体小偃麦 普通小麦 抗旱性 选育
下载PDF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优质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1 位作者 赵晓农 钟冠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7,32,共4页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经细胞学鉴定,创造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新种质。然后用这些新种质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将八倍体小偃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小麦,培育出优质小麦品种早优504和小偃503。这2个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8和165...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经细胞学鉴定,创造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新种质。然后用这些新种质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将八倍体小偃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小麦,培育出优质小麦品种早优504和小偃503。这2个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8和165g/kg,沉淀值分别为37.9和46.4mL,湿面筋含量分别为396和340g/kg,稳定时间分别为3.5和13.0min。综合抗病性好,成熟早,产量高。早优504平均产量5250kg/hm2,最高产量6225kg/hm2。小偃5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7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倍体小偃麦 普通小麦 杂交育种 品质育种 远缘杂交 亲本选配
下载PDF
利用远缘杂交技术选育小麦新品种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1 位作者 赵晓农 钟冠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6期186-188,共3页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选择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小麦新种质,再利用这些新种质与普通小麦杂交,培育出了早熟型小麦新品种-早优504。该品种比对照小偃6号早熟5~7d;培育出优质高产型小麦新品种-小偃503。该品种蛋白质含量1...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选择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小麦新种质,再利用这些新种质与普通小麦杂交,培育出了早熟型小麦新品种-早优504。该品种比对照小偃6号早熟5~7d;培育出优质高产型小麦新品种-小偃503。该品种蛋白质含量165g/kg,沉淀值46.4ml,稳定时间13.0min,比对照陕229增产3.9%;培育出高产,抗逆性强小麦新品种-小偃597。该品种抗旱,后期耐阴雨,成熟黄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倍体小偃麦 普通小麦 远缘杂交 小麦新品种
下载PDF
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陕麦159的选育及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吉万全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7-129,159,共4页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创造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小麦新种质。再用这些新种质与普通小麦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陕麦159。该品种半冬性,成熟早,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利用2005-2007年陕西省关中灌区中肥组区域...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创造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小麦新种质。再用这些新种质与普通小麦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陕麦159。该品种半冬性,成熟早,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利用2005-2007年陕西省关中灌区中肥组区域试验结果,用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陕麦159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麦159两年的高稳系数分别为23%和9%,回归系数(b)两年分别为0.98和0.88,均低于对照品种。说明陕麦159高产稳产性优于对照品种,同时陕麦159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陕麦159 高产 稳产 适应性
下载PDF
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西农509的选育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吉万全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西农50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vp 145做母本,86585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2008- 2010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2年36点汇总,平均单产7 560 kg/hm2,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0.34%;2010-2011年度参加... 西农50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vp 145做母本,86585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2008- 2010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2年36点汇总,平均单产7 560 kg/hm2,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0.34%;2010-2011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生产试验,14点汇总,平均单产7 819.5 kg/hm2,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4.36%.该品种品质优良,经2年连续分析:蛋白质含量为14.45%-14.38%,湿面筋30.9% - 30.6%,沉降值42.0 - 38.8 mL,稳定时间15.5 - 14.2 min.籽粒硬度指数67.4.综合抗性好,稳产、适应性强.利用2010 - 2011年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生产试验结果,用高稳系数法对西农509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农509高稳系数为15.7%,低于对照品种,说明西农509高产、稳产性优于对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西农509 产量 品质 稳产 抗病
下载PDF
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陕麦159的选育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吉万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63,共2页
陕麦159是以小偃597做母本,89605做父本,采用远缘杂交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的小麦新品种。2005-2007年度参加陕西省中肥组小麦区域试验,2年13点次,平均产量7336.5kg/hm2,比对照增产5.7%。2006-2007年度参加陕西省小麦生产试验,... 陕麦159是以小偃597做母本,89605做父本,采用远缘杂交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的小麦新品种。2005-2007年度参加陕西省中肥组小麦区域试验,2年13点次,平均产量7336.5kg/hm2,比对照增产5.7%。2006-2007年度参加陕西省小麦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产量7027.5kg/hm2,比对照增产8.9%。该品种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14.5%,湿面筋含量32.6%,沉降值54.0mL,稳定时间21.9min。综合抗病性好,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陕麦159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西农509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吉万全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5-106,共2页
西农50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vp 145为母本,8658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本文介绍了西农509的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小麦品种 西农509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强筋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农511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7 位作者 田增荣 朱建峰 张宏 王长有 王亚娟 刘新伦 赵继新 吉万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西农511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技术选育而成,其母本为西农2000-7,父本为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系99534。2015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20180040)... 西农511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技术选育而成,其母本为西农2000-7,父本为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系99534。2015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20180040),品种权号:201617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优质强筋 衍生系 远缘杂交 西农 小麦新品种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
下载PDF
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597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赵晓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是优良小麦品种的必备条件。某一个小麦品种只要具有了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性,就能在生产上长期推广应用,才能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1997~1999三年陕西省关中灌区高肥组区域试验产... 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是优良小麦品种的必备条件。某一个小麦品种只要具有了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性,就能在生产上长期推广应用,才能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1997~1999三年陕西省关中灌区高肥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用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分析法对小偃597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偃597三年的高稳系数分别为:12.2%、11.3%、19.0%分别低于对照品种;回归系数(b)三年分别为:0.84、1.00、0.95。说明小偃597高产稳产性要优于对照品种,同时小偃597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小偃597 高产稳产 适应性
下载PDF
优质面包小麦小偃503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吉万全 《陕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1-2,共2页
利用1996、1997两年陕西省关中灌区高肥组区域试验结果,通过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小偃503和对照陕229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偃503不仅丰产性、稳产性好,而且适应性强。是目前优质、高产、稳产的一个比... 利用1996、1997两年陕西省关中灌区高肥组区域试验结果,通过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小偃503和对照陕229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偃503不仅丰产性、稳产性好,而且适应性强。是目前优质、高产、稳产的一个比较理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小麦 小偃503 丰产性 稳定性 适应性
下载PDF
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陕麦159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吉万全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远缘杂交 栽培技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审定委员会 特性 品种权保护 育种技术
下载PDF
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03的选育及产业化示范初报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利用远缘杂交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03。该品种半冬性。株高80-85cm,抗倒伏性强。综合抗病性好。成熟早,产量高。蛋白质含量165g/kg,沉淀值46.4ml,湿面筋含量340g/kg,稳定时间13.0min。2000—2003年在岐... 利用远缘杂交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03。该品种半冬性。株高80-85cm,抗倒伏性强。综合抗病性好。成熟早,产量高。蛋白质含量165g/kg,沉淀值46.4ml,湿面筋含量340g/kg,稳定时间13.0min。2000—2003年在岐山县进行产业化示范,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下.组织农户、公司、企业相结合,建立小偃503繁殖生产基地。根据小偃503的特性,通过对土壤的平衡施肥,采用综合栽培技术及综合植保防治等配套体系,提高小偃503的产量,保证其种子的纯度。使农民从中增收,公司、企业从中获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小麦 小偃503 企业 公司 产业化
下载PDF
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陕麦159的特征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13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吉万全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5-115,118,共2页
陕麦159是利用远缘杂交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2005~2007年参加陕西省区域试验,2年13点次,平均产量7 336.5 kg/hm2,比对照增产5.7%;2006~2007年参加陕西省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产量7 027.5kg/hm2,比对照增... 陕麦159是利用远缘杂交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2005~2007年参加陕西省区域试验,2年13点次,平均产量7 336.5 kg/hm2,比对照增产5.7%;2006~2007年参加陕西省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产量7 027.5kg/hm2,比对照增产8.9%。该品种半冬性,株高80 cm左右,抗倒伏性强,综合抗病性好,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14.5%,湿面筋含量32.6%,沉降值54.0 mL,稳定时间21.9 min,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2008年该品种授权杨陵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经营,通过建立良种繁殖基地,根据陕麦159的特性进行土壤平衡施肥,科学的栽培技术及综合植保防治等措施提高了陕麦159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优质 新品种 陕麦159 公司 开发利用
下载PDF
西农系列小麦骨干新品种赤霉病抗源浅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道杰 张玲丽 +6 位作者 冯毅 陈春环 张荣琦 奚亚军 何心尧 王辉 宋哲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2-823,共2页
赤霉病(FHB)是由镰刀菌引起的对小麦生产具有毁灭性的严重病害。近些年,我国黄淮南片小麦赤霉病爆发,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劣化。气候趋暖和秸秆还田可能是赤霉病重发的诱因。生产上急需抗赤霉病品种。通过2014-2016三年的生产反馈和抽... 赤霉病(FHB)是由镰刀菌引起的对小麦生产具有毁灭性的严重病害。近些年,我国黄淮南片小麦赤霉病爆发,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劣化。气候趋暖和秸秆还田可能是赤霉病重发的诱因。生产上急需抗赤霉病品种。通过2014-2016三年的生产反馈和抽样调查发现,在河南南阳、驻马店等赤霉病重发区,西农979、郑麦9023、西农509、西农585、西农529等品种(系)的赤霉病发病率仅为1%-39/6,抗性水平属于中抗或中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农 抗源 重发区 偃麦草 黄淮麦区 六倍体 衍生系 长穗 田间抗性 八倍体
下载PDF
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抗赤霉病基因的分子鉴别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新伦 王超 +9 位作者 牛丽华 刘志立 张录德 陈春环 张荣琦 张宏 王长有 王亚娟 田增荣 吉万全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908-3917,共10页
【目的】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病害之一。十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具有优良的赤霉病抗性,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西农509、西农511和西农529在田间展现出较强的... 【目的】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病害之一。十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具有优良的赤霉病抗性,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西农509、西农511和西农529在田间展现出较强的赤霉病抗性。本文旨在对这3个品种的赤霉病抗性基因进行分子鉴别,为它们在小麦赤霉病抗性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人工接种鉴定,明确3个小麦新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利用偃麦草E组染色体(臂)第1—7同源群的特异引物对3个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及其主要亲本小偃693、小偃597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进行分子鉴定,确定其长穗偃麦草的遗传区段。利用与长穗偃麦草7EL染色体上抗赤霉病基因Fhb7紧密连锁的标记对实验材料进行分析,明确该抗性基因与Fhb7的关系。【结果】鉴定结果表明,西农509、西农529和西农511的赤霉病抗性与中抗对照品种扬麦158的抗性水平相当,表现为中抗。105个长穗偃麦草E基因组特异标记中有7个在3个新品种中均能扩增出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条带,其中5个标记定位于7EL染色体臂上,2个标记定位于7ES染色体臂上。利用97个定位于7E染色体的特异标记进一步对小偃693、小偃597和3个新品种的遗传片段进行鉴别,结果表明20个标记能在5个长穗偃麦草衍生品种(系)扩增出稳定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条带,其中包括与Fhb7紧密连锁的Xsdau K8、Xsdau K144、Xsdau K27、Xsdau K99、Xcfa2040和Xsdau K116等6个标记(7EL 149.00—7EL 153.77),即表明该区段源自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跨距约89 c M。然而,已报道的7EL染色体臂末端与Fhb7两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sdau K60(7EL 153.77)、Xmag1932(7EL 154.70)、Xcfa2240(7EL 156.27)、Xsdau K66(7EL 158.02)、Xsdau K71(7EL 158.97)和Xsews19(7EL 160.00)等在3个新品种及小偃597中均没检出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条带。【结论】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西农509、西农511和西农529具有较好的赤霉病抗性,携带来自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的遗传区段,然而该抗赤霉病基因不同于Fhb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十倍体长穗偃麦 赤霉病 Fhb7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钟冠昌 穆素梅 +2 位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王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9,共4页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创造了一些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选育出一个特早熟、矮秆、抗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早优504”。总结了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程序。
关键词 八倍体小偃麦 普通小麦 杂交育种
下载PDF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博 张荣琦 +1 位作者 王亚娟 吉万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3-487,共5页
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了黄淮麦区(黄淮平原副区、汾渭谷地副区)1 389份小麦地方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组成。... 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了黄淮麦区(黄淮平原副区、汾渭谷地副区)1 389份小麦地方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组成。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Glu-1位点共有23种等位基因,其中Glu-A1位点3种,Glu-B1位点11种,Glu-D1位点9种,亚基null、7+8、2+12在各自的位点上出现频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8.63%、82.83%和92.65%。亚基组成类型共有42种,主要为null/7+8/2+12,频率达75.65%。筛选出一些含有1、2*、13+16、14+15、5+10、5+12等优质亚基的材料,其中有9份材料具有优质亚基组合,可作为优质基因源。同时,还对多个材料具有同一名称的254份材料从HMW-GS组成和农艺性状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筛选出了18种共计51份同名材料,分别疑为同种材料,2份白芒糙和2份紫茎白,分别可确定为同一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地方品种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西农529 被引量:2
18
作者 吉万全 张荣琦 +7 位作者 陈春环 王长有 张宏 朱建峰 王亚娟 刘新伦 田增荣 蔡东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9-1019,共1页
西农52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绵阳26为母本、小偃597为父本经系谱法于2009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3年5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麦2013011。2012年秋播时,在参加陕西省区域试验的同时参加了国家黄... 西农52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绵阳26为母本、小偃597为父本经系谱法于2009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3年5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麦2013011。2012年秋播时,在参加陕西省区域试验的同时参加了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预备试验,由于各试验点增产点率都达到进入国家区试的标准,2013年秋播时,被推荐正式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黄淮南片 西农 优质高产小麦 区域试验 预备试验 系谱法 农作物品种审定 弱春性 产量三要素 角质率
下载PDF
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西农501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建峰 陈春环 +7 位作者 张荣琦 张宏 王长有 王亚娟 刘新伦 田增荣 赵继新 吉万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西农501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技术选育而成,其母本为西农509,父本为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系H8-4。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20。品种权号:20161795.5。1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 西农501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技术选育而成,其母本为西农509,父本为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系H8-4。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20。品种权号:20161795.5。1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期228.1 d.幼苗半直立,叶片宽长,叶色深绿,分藥力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 半直立 弱春性 特征特性 衍生系 远缘杂交
下载PDF
长穗偃麦草细胞质小麦核质杂种农艺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冠昌 穆素梅 +3 位作者 罗景兰 王志国 张荣琦 陈春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55-259,共5页
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Agropyron elogatum, 2n=70)细胞质小麦核质杂种与核供体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证明:核质杂种株高降低5—8cm,抽穗期略有推迟,抗寒性有明显提高。其它农艺性状,如分蘖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等性状没有... 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Agropyron elogatum, 2n=70)细胞质小麦核质杂种与核供体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证明:核质杂种株高降低5—8cm,抽穗期略有推迟,抗寒性有明显提高。其它农艺性状,如分蘖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等性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核质杂种中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了11.79%和27.33%,被分析的17种氨基酸含量也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12.37—5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质杂种 农艺性状 偃麦草 小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