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对于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张莉赟 孙慧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中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从秦州区基层医疗机构随机选取1000件消毒灭菌物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前后划分为常规组(在区域化消毒...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中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从秦州区基层医疗机构随机选取1000件消毒灭菌物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前后划分为常规组(在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立之前)和实验组(在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立之后),各500件消毒灭菌物品。分析两组机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合格率,以及管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在消毒灭菌管理方面的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中构建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具备较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消毒灭菌 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 可行性 必要性
下载PDF
精密器械处理中的问题及对策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莉赟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5期13-14,共2页
目的评价精密器械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施的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实施精密器械的针对性管理(管理后),与2017年8月前实施的常规管理(管理前)进行对比,对比两组精密器械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及管理后的效果。... 目的评价精密器械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施的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实施精密器械的针对性管理(管理后),与2017年8月前实施的常规管理(管理前)进行对比,对比两组精密器械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及管理后的效果。结果管理前后对比的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管理质量评分及精密器械出错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密器械在处理过程中极易出现器械挤压、掉落、清洗不到位、装配不准确、护理人员不了解器械等问题,极易导致精密器械出错、管理水平下降,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应给予针对性管理,提高精密器械的处理及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器械 处理 问题 对策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医务人员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分析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香花 张莉赟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4期135-136,共2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情况,为及时正确地处理职业暴露、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发生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让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通过...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情况,为及时正确地处理职业暴露、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发生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让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通过建立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监测报告支持系统,制订医务人员锐器伤与职业防护措施、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标准操作规程及处理流程来对发生职业暴露者进行干预。结果发生职业暴露以护士为主,占59.46%;职业暴露人员的工龄以≤10年为主,占78.38%;手术科室的职业暴露人数最多,占78.38%;手术缝合及拔针造成职业暴露的人数最多,分别为26和16人;锐器伤57人,占77.03%;暴露后均能及时进行局部紧急处理,根据暴露者、暴露源的情况及专家评估给予预防用药的有46人,占62.16%,追踪随访观察1年,均未发生血液传播性病原体感染。结论加强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做好标准预防与安全注射,规范医疗护理操作,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暴露发生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这样可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液传播性疾病 职业暴露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小红 张莉赟 邢渊 《甘肃科技》 2021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前期血糖水平的影响;依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确定的空腹血糖受损(IGF)和餐后2h时血糖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模式护理组)和对照组(一般护理教育组),进行一般资料和空腹血糖、果糖胺、...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前期血糖水平的影响;依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确定的空腹血糖受损(IGF)和餐后2h时血糖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模式护理组)和对照组(一般护理教育组),进行一般资料和空腹血糖、果糖胺、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及患者生活、生存质量调查表评估,3个月后再次对上述生化指标和生活生存质量量化分值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1),在生活、生存质量等健康状况方面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P<0.05);循证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和心理调节、指导方式能很好的阻止部分边缘糖尿病患者进展成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模式 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受 损糖耐量异常 SF-36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