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中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萍妹 杨万就 +1 位作者 方武 梁土焕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1期4812-4814,共3页
目的分析X线、CT和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影像学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78例已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且X线平片Ⅱ级以下早期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CT和MRI检查,观察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比较三种方法的检... 目的分析X线、CT和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影像学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78例已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且X线平片Ⅱ级以下早期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CT和MRI检查,观察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MRI与CT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4.4%与61.5%,X线检出率为37.2%,MRI与CT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资料中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异常、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及关节软骨肿胀,其中MRI与CT检查阳性率均显著高于X线(P<0.05)。仅有MRI才能检出软组织肿胀、关节滑膜增厚、骨髓水肿以及滑膜炎症。结论 X线、CT和MRI检查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MRI的检出率最高且能够更好地反映微小病变及软组织病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CT MRI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病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行MRI、CT、X线检查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萍妹 杨万就 +3 位作者 吴勇 谭志红 方武 梁土焕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4期135-136,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MRI、CT及X线检查用于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方法对59例(80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及MRI检查,对比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经病理学检查,80个髋关节中Ⅰ期、Ⅱ期及Ⅲ期分别为47个、21个及12个。C... 目的观察比较MRI、CT及X线检查用于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方法对59例(80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及MRI检查,对比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经病理学检查,80个髋关节中Ⅰ期、Ⅱ期及Ⅲ期分别为47个、21个及12个。CT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和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用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其阳性率明显较CT和X线检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X线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下载PDF
CT和MRI检查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检测阳性率及病灶检出数量对比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萍妹 杨万就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CT以及MRI检查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检测阳性率及病灶检出数量的对比。方法:选择我院13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随机分成CT组和MRI组各65例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阳... 目的:探讨CT以及MRI检查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检测阳性率及病灶检出数量的对比。方法:选择我院13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随机分成CT组和MRI组各65例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阳性率以及检出的病灶数量。结果:CT组检出阳性率为53.85%,MRI组检出阳性率为93.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共扫描出77个病灶,MRI组共扫描出206个病灶。结论:CT以及MRI在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与CT比较,MRI检查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CT MRI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万就 张萍妹 +1 位作者 吴勇 谭志红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膝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100例患者均采取CT、MRI及关节镜检查,对3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关节软骨损伤Ⅳ期及膝半月板损伤Ⅲ...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膝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100例患者均采取CT、MRI及关节镜检查,对3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关节软骨损伤Ⅳ期及膝半月板损伤Ⅲ级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与关节镜和MRI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检出率较CT检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膝半月板 关节软骨损伤
下载PDF
颅脑损伤的临床CT及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勇 谭志红 +1 位作者 梁土焕 张萍妹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5期7900-7900,共1页
目的:对应用CT和MRI两种技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110例诊断结论存在一定争议的颅脑损伤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CT技术检测出的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数目明显多于MRI技术,... 目的:对应用CT和MRI两种技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110例诊断结论存在一定争议的颅脑损伤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CT技术检测出的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数目明显多于MRI技术,且数据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技术检测出的硬膜下血肿、脑叶挫裂伤、脑深部挫伤数目明显多于CT技术,且数据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和CT两种技术在对颅脑损伤疾病进行诊断的方面各有所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通过两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病情进行确诊,使临床误诊和漏诊率尽量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颅脑损伤 诊断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CT与MRI征象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谭志红 吴勇 +1 位作者 张萍妹 李琇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3期68-69,共2页
目的对应用MRI和CT两种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患者44例,采用CT技术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定义为对照组),采用MRI技术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定义为观... 目的对应用MRI和CT两种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患者44例,采用CT技术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定义为对照组),采用MRI技术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定义为观察组),对两种影像学技术检测出的征象的准确率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抽样的44例患者中,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疾病患者22例,CT技术共计检查出17例,MRI技术共计检查出22例;Ⅲ期股骨头坏死疾病患者16例,CT技术共计检查出14例,MRI技术共计检查出16例;Ⅳ期股骨头坏死疾病患者6例,CT技术共计检查出5例,MRI技术共计检查出6例。结论 MRI技术对股骨头坏死疾病进行检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股骨头坏死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快速场回波技术在急性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勇 谭志红 +1 位作者 梁土焕 张萍妹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389-390,共2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快速场回波技术( FFE) T2 WI在急性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发病1~24 h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2例,分别行CT检查、FFE T2 WI检查及常规MRI检查,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32例患者颅内出血灶在 FFE T2 WI均呈边界... 目的:评价磁共振快速场回波技术( FFE) T2 WI在急性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发病1~24 h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2例,分别行CT检查、FFE T2 WI检查及常规MRI检查,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32例患者颅内出血灶在 FFE T2 WI均呈边界清楚的均质极低信号,或边界清晰的低信号环内部略高信号,或低信号区内混杂小斑点状高信号,脑出血灶清晰可见。有9例患者在基底节区、丘脑以及顶叶还发现1~3个直径2~4 mm的圆形、斑点状极低信号,证实为FFE T2 WI检测出的脑微出血。结论 FFE T2 WI技术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敏感性优于CT与常规MRI检查,可全面了解患者颅内损伤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快速场回波技术 急性脑出血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和X线摄片对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对比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万就 吴勇 +1 位作者 张萍妹 方武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0期4680-4681,共2页
对比观察螺旋CT和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其中40例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并归为观察组,另外40例患者采用X线摄片进行诊断归为对照组,观察... 对比观察螺旋CT和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其中40例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并归为观察组,另外40例患者采用X线摄片进行诊断归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诊断指标符合率及肠梗阻的诊断水平。通过两组梗阻诊断、梗阻原因和梗阻部位的符合率比较,发现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上的符合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梗阻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发现观察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和X线摄片对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但螺旋CT不受体位影响,并且更容易发现梗阻原因等,更利于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X线摄片 老年精神病合并肠梗阻
下载PDF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谭志红 吴勇 +1 位作者 张萍妹 李琇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2期342-343,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86例,分别采用CT与MRI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MRI早期诊断率与总体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7.1%与97.7%,均高... 目的: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86例,分别采用CT与MRI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MRI早期诊断率与总体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7.1%与97.7%,均高于CT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CT组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灵敏度为57.1%,特异度为97.7%;MRI组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98.5%。结论:CT与MRI用于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坏死 CT MRI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评估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机率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勇 谭志红 张萍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2期305-306,315,共3页
目的:探究在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采用动态增强MRI对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机率予以评估,观察其诊断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49例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师其临床... 目的:探究在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采用动态增强MRI对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机率予以评估,观察其诊断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49例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师其临床信息资料,探究在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采用动态增强MRI对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机率予以评估,观察其诊断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49例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的回顾分析发现,在对病人实施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48小时内,对其予以动态增强MRI扫描,获得了其股骨头血流变化情况,及其时间-信号强度峰值,并经过测量及计算后,得到了其TIC等参数的相关值如下:最大强化比值为(1.86±0.25),最大强化值为(7.75±0.18),峰值为(18.37±1.15),最大斜率值为(0.17±0.01);将其与对侧健康的股骨头的血流变化情况,及其时间-信号强度峰值情况进行对比,两组股骨头相比较,在以上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对49例病人的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的一月、半年及一年进行病情随访,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几率分别为30.61%、32.65%和32.65%,其中在17例合并骨折病人中,有9例病人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情况,其发生机率高达52.94%。结论:在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采用动态增强MRI对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机率予以评估,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其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及时发现,及指导其后续治疗,同时其还有助于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有效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MRI 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评估 机率
下载PDF
跟骨侧位X线片在跟骨骨折临床中的应用探讨
11
作者 杨万就 张萍妹 +2 位作者 谭志红 梁土焕 黄荣胜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2期416-417,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跟骨侧位X线片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价值,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资料5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中全部接受X线片检查,其中右足30例,左足20例,50例... 目的:分析研究跟骨侧位X线片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价值,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资料5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中全部接受X线片检查,其中右足30例,左足20例,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同期选取测量50例正常跟骨侧位X线片患者,其中右足29例,左足21例,5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将两组患者的X线片中的跟骨交叉角以及Bohler角数值进行对比,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正常情况之下,跟骨交叉角以及Bohler角不存在性别以及左右足显著差异,跟骨骨折患者的跟骨交叉角和Bohler角与正常组人员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跟骨骨折患者采取跟骨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患者的跟骨交叉角以及Bohler角,能够有效判断患者骨折严重程度,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侧位X线片 应用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