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运动试验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蕴忱 田汨 +2 位作者 朱颖 陈晓峰 刘晓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6期250-252,共3页
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均为男性,年龄43~64岁。于急性心梗后6~8周,在步行训练的基础上,采用改良的Bruce方案,心率限制法作低水平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以测定心功能容量。认为心率限制法安全可靠,比较实用。而心功能容... 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均为男性,年龄43~64岁。于急性心梗后6~8周,在步行训练的基础上,采用改良的Bruce方案,心率限制法作低水平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以测定心功能容量。认为心率限制法安全可靠,比较实用。而心功能容量测定可以为每1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提出个体化的活动动量及康复计划,更有针对性。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对没有心脏并发症的患者,可于病后3~4周作低水平运动试验,而对年迈及有心脏并发症者应该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运动试验 心功能容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运动试验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蕴忱 朱颖 徐知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32例AMI患者分别于发病后 16天— 8周采用Bruce方案做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同时测定心功能容量。结果 32例中运动试验阳性者 17例 ,心功能容量 1.5— 7METs ;阴性者...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32例AMI患者分别于发病后 16天— 8周采用Bruce方案做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同时测定心功能容量。结果 32例中运动试验阳性者 17例 ,心功能容量 1.5— 7METs ;阴性者 15例 ,心功能容量 4— 12METs。结论①只要适应证选择好 ,AMI后 2— 3周做次极量运动试验是安全的 ;②心功能容量测定有助于指导康复训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运动试验 心功能容量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ST段改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蕴忱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5年第1期24-25,共2页
本文对5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面普通心电图正常者,在24~48h内先先后作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其ST段改变。两项检查ST段标准均阳性者11例,均阴性者36例,两者对ST段检出的符合率81%。联合两种检查可提高判断心肌缺皿的阳... 本文对5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面普通心电图正常者,在24~48h内先先后作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其ST段改变。两项检查ST段标准均阳性者11例,均阴性者36例,两者对ST段检出的符合率81%。联合两种检查可提高判断心肌缺皿的阳性可靠性,对年迈、体弱、肢残等不适合作运动试验者,动态心电图可作为筛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运动试验 ST段
下载PDF
231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临床应用体会
4
作者 张蕴忱 朱颖 +1 位作者 陈晓峰 刘晓筱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3期145-146,共2页
自1932年Goldmmer报道根据适量运动后的心电图变化诊断冠心病以来,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由于运动试验方便简易、安全可靠,临床应用越来越广。
关键词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临床应用体会 急性心梗 代谢当量 心功能容量 ST段改变 靶心率 可疑冠心病 适量运动 诊断冠心病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骨量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基民 纪树荣 +3 位作者 张蕴忱 孙岚 崇敬 佟艳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骨量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5月—2002年12月290例脊髓损伤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得的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资料,按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标准差)及骨量丢失组(骨...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骨量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5月—2002年12月290例脊髓损伤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得的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资料,按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标准差)及骨量丢失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t值≤-1.0标准差),然后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4的骨量丢失只与性别(OR值为0.336,P<0.01)和体重指数(OR值为0.911,P<0.05)相关;与股骨近端(包括全部、股骨颈、Wards三角及股骨转子共4个部位)的骨量丢失相关的因素是:病程(4个部位,OR值为1.028—1.054,P<0.05或P<0.01)、ASIA残损分级(除股骨颈外的3个部位,OR值为0.682—0.764,P<0.05或P<0.01)、年龄(Wards三角,OR值为1.032,P<0.05),以及体重指数(股骨转子,OR值为0.898,P<0.01),而脊髓损伤平面和肢体痉挛程度与L4和股骨近端的骨量丢失无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脊髓损伤患者L4和股骨近端骨量丢失的因素不同;病程和ASIA残损分级是脊髓损伤患者股骨近端骨量丢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量丢失 危险因素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SCI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特点(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何静杰 张蕴忱 +1 位作者 崔利华 杨雅琴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214-215,共2页
背景:脑卒中及脑损伤所致偏瘫后易造成继发性骨质疏松,其骨密度值和骨矿含量是预测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的有效参数。目的:通过对偏瘫患者骨密度值及骨矿含量的测定与分析,探讨偏瘫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特点。设计:病例分析。对象:选择199... 背景:脑卒中及脑损伤所致偏瘫后易造成继发性骨质疏松,其骨密度值和骨矿含量是预测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的有效参数。目的:通过对偏瘫患者骨密度值及骨矿含量的测定与分析,探讨偏瘫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特点。设计:病例分析。对象:选择1999-03/2002-05在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的偏瘫患者156例。男87例,女69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7.0±5.3)岁;病程19d~1年,平均病程(5.0±3.5)个月;疾病类型:脑梗死89例,脑出血67例;瘫痪侧别:左侧79例,右侧77例。方法:所有患者使用LUNAR 双能X 射线骨密度仪从头部至足部进行全身扫描,测量骨密度和骨矿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病程偏瘫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率。②不同部位瘫痪患者的骨矿含量。结果:156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病程在3~6个月骨质疏松发生率最高(44%,16/36),病程在9~12个月骨质疏松发生率最低(21%,7/33),总体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1%(48/156)。②病程在3个月内:47例患者中有9例为弛缓性瘫,均患有骨质疏松,其中2例发生骨折。病程3~6个月:36例患者中有3例为弛缓性瘫,也患有骨质疏松。③上肢患侧的骨矿含量明显低于健侧犤(154.76±43.91)g,(172.59±43.78)g,(t=3.591,P <0.001)犦。下肢患侧的骨矿含量与健侧基本接近犤(463.41±309.28)g,(464.11±86.45)g,(t=0.027,P >0.05)犦。结论:偏瘫患者的骨量变化随偏瘫时间的不同有不同的变化。上肢患侧的骨矿含量低,下肢患侧骨矿含量接近正常,这是由于下肢较早的进行功能锻炼,说明骨量的大小与运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脑卒中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丛芳 纪树荣 +2 位作者 张蕴忱 周红俊 徐基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6-398,共3页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骨质疏松 脊髓损伤 PEMFs INJURY 生物学效应 SCI 重点项目 生物物理 治疗方法 可能机制 现存问题 OP 骨代谢 骨形成 并发症
下载PDF
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及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丛芳 纪树荣 +2 位作者 张蕴忱 徐基民 陆延仁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76-179,共4页
骨质疏松(OP)是脊髓损伤(SCI)后主要并发症,可阻碍患者康复进程,因而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对SCI后OP的特点、SCI后OP性骨折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及防治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骨折
下载PDF
Holter记录濒死心电图1例
9
作者 张蕴忱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8年第4期224-224,共1页
患者男,76岁。近半年来间断来门诊就诊,临床诊断冠心病(简称CHD),心律失常(阵发房颤)。口服心律平、结脉宁、倍他洛克等药。于97年9月19日因心前区不适、胸闷来诊,ECG为频发室性早搏,ST-T改变,临床诊断同前,准备收住院治疗,但患者拒绝住... 患者男,76岁。近半年来间断来门诊就诊,临床诊断冠心病(简称CHD),心律失常(阵发房颤)。口服心律平、结脉宁、倍他洛克等药。于97年9月19日因心前区不适、胸闷来诊,ECG为频发室性早搏,ST-T改变,临床诊断同前,准备收住院治疗,但患者拒绝住院,故门诊做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并调整用药,停心律平,改服消心痛。于11:35分在门诊佩戴DCG后回家,次日凌晨在家中死亡。DCG记录13h50min,记录了患者死亡前DCG变化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死亡前 室性逸搏心律 下移 心律平 心律失常 日凌 倍他洛克 结脉 水平型
全文增补中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涂源淑 曾彪 +21 位作者 王朝晖 吴剑萍 张蕴忱 朱颖 陈晓峰 李炜 唐小山 丘志仁 栾梅 吴云 李金龙 王凤珍 牛庆琴 窦学荣 张卫平 申德鑫 任耀先 王世伟 黄友林 邢家风 林治湖 邹桂泽 《医师进修杂志》 1991年第12期23-24,共2页
动态心电图(简称DCG),1961年由Holter首先应用,它是携带式心电仪能长时间连续记录病人各种状态下的心电图,可录得大量心电信息。随着技术进步日趋小型、轻便、多通道、多功能化发展。DCG在我国应用已十余年了,使用人数越来越多,日渐普... 动态心电图(简称DCG),1961年由Holter首先应用,它是携带式心电仪能长时间连续记录病人各种状态下的心电图,可录得大量心电信息。随着技术进步日趋小型、轻便、多通道、多功能化发展。DCG在我国应用已十余年了,使用人数越来越多,日渐普及。现以我们的经验并结合文献就DCG系统,应用指征及临床评价做一简要介绍。一、动态心电图系统主要由心电记录器、分析仪和打印机组成。(一)心电记录器:有磁态或固态式,体积小,重量轻,小电池供电,便于携带,不妨碍病人日常活动,能长时间连续记录病人心电图,同时配有时间记录。导联:DCG多采用两个通道双极导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复(14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汩 孟申 +4 位作者 何威 张皓 苑之明 张蕴忱 郁士娟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 1996年第1期21-23,共3页
本文报导14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早期康复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7.6±8.2岁,无心脏并发症者5例,有心脏并发症者9例。在病情稳定和心脏并发症得到控制后进行四周程序康复医疗。8例出院前进行了低水平活动平板运动试... 本文报导14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早期康复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7.6±8.2岁,无心脏并发症者5例,有心脏并发症者9例。在病情稳定和心脏并发症得到控制后进行四周程序康复医疗。8例出院前进行了低水平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功能容量平均达到6.42METs。9例在程序2周末和4周末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1.6±10.7%和62.4±12.8%,射血分数有明显提高(P<0.05)。全组病人出院时实现生活自理,并能从事各类家务活动。5例非老年病人在病后半年内复职。该程序活动量循序递增,以自由步行为主,此方案有效,适合我国国情。本文也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复病例选择、康复程序进行中的注意事项和其出院时评价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早期 康复医学 心脏康复
下载PDF
早产儿呼吸暂停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玉昆 孙洁■ 张蕴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6期321-323,共3页
53例早产儿在NICU 住院过程中发生呼吸暂停,发病诱因以缺氧、酸中毒最多,其次为低体温和低血糖,原发性仅3例。用氨茶硷治疗30例,其中17例有效,13例无效.有效病例氨茶硷首次剂量均在5mg/kg 以上,并且无严重肺脑疾病。32例用呼吸器作辅助... 53例早产儿在NICU 住院过程中发生呼吸暂停,发病诱因以缺氧、酸中毒最多,其次为低体温和低血糖,原发性仅3例。用氨茶硷治疗30例,其中17例有效,13例无效.有效病例氨茶硷首次剂量均在5mg/kg 以上,并且无严重肺脑疾病。32例用呼吸器作辅助通气治疗,其中12例因氨茶硷无效改用呼吸器,另外20例均有严重原发病。53例经治疗后死亡6例,自动出院3例,存活44例,存活率为83.0%。文中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因、氨茶硷疗效以及辅助通气治疗略加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暂停 早产儿 病因 氨茶碱 通气
下载PDF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1例综合报告
13
作者 刘勇 官希吉 +9 位作者 张蕴忱 苑忠琪 赵振元 蔡义记 黄徽 余定英 石浅涛 吕风明 林顺湘 项如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1987年第6期373-375,共3页
本文报道1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女性6例,男性5例)。其中10例属21-羟化酶缺乏,1例属11β-羟化酶缺乏。临床有女性男性化,男性性早熟及尿17-羟类固醇(17-OH),17-酮类固醇(17-KS)、血生化异常等表现。现将综合资料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性早熟 考的松 氢化 女性男性化 骨龄 骨骼年龄 阴茎 男生殖器 阴毛
下载PDF
偏瘫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静杰 张蕴忱 +1 位作者 崔利华 杨雅琴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偏瘫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特点 ,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LUNAR双能X线骨密度仪 ,对 1 56例住院治疗的偏瘫患者的骨密度及骨矿含量进行测定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偏瘫后 3~ 6个月骨质... 目的 探讨偏瘫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特点 ,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LUNAR双能X线骨密度仪 ,对 1 56例住院治疗的偏瘫患者的骨密度及骨矿含量进行测定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偏瘫后 3~ 6个月骨质疏松发生率最高 ,达 44 .4% ,9~ 1 2个月骨质疏松发生率最低 ,为 2 1 .1 % ,总体骨质疏松发生率为 30 .8% ;弛缓性瘫比痉挛性瘫的偏瘫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患侧上肢的骨矿含量与健侧上肢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患侧上肢明显低于健侧上肢 ;患侧下肢的骨矿含量与健侧下肢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偏瘫患者的骨量随偏瘫时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且骨量减少是可逆转的 ;早期行康复训练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充分掌握偏瘫患者的骨质情况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骨密度 骨矿含量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基民 纪树荣 +3 位作者 张蕴忱 孙岚 佟艳铭 崇敬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的因素及骨密度变化的部位差异。方法 回顾 2 0 0 0年5月~ 2 0 0 2年 12月 2 90例脊髓损伤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 (LunarProdigy型 )测得的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资料 ,对其中进行了 2~ 3次检查的 8... 目的 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的因素及骨密度变化的部位差异。方法 回顾 2 0 0 0年5月~ 2 0 0 2年 12月 2 90例脊髓损伤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 (LunarProdigy型 )测得的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资料 ,对其中进行了 2~ 3次检查的 81例患者的骨密度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 骨密度与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及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运动评分等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L4骨密度与体重指数呈独立正相关 (偏回归系数为 0 .0 15 2 ,P <0 .0 1;R2 =0 .0 5 9,P <0 .0 1) ;对股部各测试区域骨密度有显著影响的共同参数依次为病程 (偏回归系数为 -0 .0 0 5 5~ -0 .0 0 40 ,P <0 .0 1)及体重指数 (偏回归系数为 0 .0 0 3 1~ 0 .0 162 ,P <0 .0 1,Wards三角除外 ) ;比较 81例患者的骨密度变化百分比 [(前 1次骨密度 -后 1次骨密度 ) /前 1次骨密度× 10 0 % ] ,L4的骨密度变化百分比 ( -0 .7% )比股骨近端 ( 4.5 % )及各分区 ( 3 .4%~ 6.1% )的要小 ,各部位骨密度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比较股骨近端各分区的骨密度变化百分比 ,股骨颈的下降程度最小 ( 3 .4% ) ,股骨干 ( 4.2 % )和Wards三角 ( 4.9% )次之 ,股骨转子 ( 6.1% )降低最为严重。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并发症 骨小梁
原文传递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手术后的并发症 被引量:3
16
作者 纪树荣 张蕴忱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手术后的并发症纪树荣综述张蕴忱审校近年来临床上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又称selectivedorsalrhizotomy,SD...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手术后的并发症纪树荣综述张蕴忱审校近年来临床上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又称selectivedorsalrhizotomy,SDR)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用以解除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脊神经后根切断 手术后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