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悲剧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蜀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萧红的作品多是以悲为主、悲喜交加的风格,透露出浓郁的悲剧气氛。《呼兰河传》是萧红基于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而创作的,它描绘了广袤黑土地上人民蒙昧、不幸的生活。文本中表现出的悲剧性关乎人的生存欲望与人性弱点。作家力图还原乡土混... 萧红的作品多是以悲为主、悲喜交加的风格,透露出浓郁的悲剧气氛。《呼兰河传》是萧红基于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而创作的,它描绘了广袤黑土地上人民蒙昧、不幸的生活。文本中表现出的悲剧性关乎人的生存欲望与人性弱点。作家力图还原乡土混沌、蒙昧的生活现状,并让读者真切感受那种绝望、愤怒、冷漠及悲凉,这近乎变成一种萧红式的效应,使得读者阅读过程中也被她不尽客观的主体化的情绪所淹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呼兰河传》 悲剧性 悲剧成因
下载PDF
闽地不落的“落花生”——许地山与福建文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蜀彤 《福建理论学习》 2014年第8期29-31,共3页
中国著名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生于台南。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日寇侵吞台湾,许地山跟随其父许南英举家迁回大陆,后在福建龙溪落籍,当时许地山年仅两岁。1911年,年仅18岁的许地山,因为家道贫苦,开始自谋生活,进入漳州福... 中国著名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生于台南。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日寇侵吞台湾,许地山跟随其父许南英举家迁回大陆,后在福建龙溪落籍,当时许地山年仅两岁。1911年,年仅18岁的许地山,因为家道贫苦,开始自谋生活,进入漳州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员。1913年,许地山远赴缅甸仰光中华学校任教,两年的异域生活极大丰富了他的生活阅历,也使他对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许多作品即取材于此。1915年回国,在漳州的教会学校华英中学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文化 许地山 落花生 中日甲午战争 生活阅历 现代作家 师范学校 中华学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