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思茅松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裕农 杨永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18-25,共8页
思茅松林分系统在地球上形成确定的地理分布区域, 其包含幼林、中林、成熟林、过熟林等许多林分,在各地位级上形成“正态分布”, 表达了林分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状态。外界环境是非均匀分布的“能量”和“物质”、即多样性的“立地环... 思茅松林分系统在地球上形成确定的地理分布区域, 其包含幼林、中林、成熟林、过熟林等许多林分,在各地位级上形成“正态分布”, 表达了林分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状态。外界环境是非均匀分布的“能量”和“物质”、即多样性的“立地环境”。因此思茅松的不同地位级、不同密度、不同年龄的许多林分, 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交换的规律都表现为由幼林走向过熟林的多种“坐标序列”, 每一条“坐标序列”产生的净生长量, 都大于耗散掉的死亡量。不同“立地环境”、不同初始密度的林分, 由初始郁闭走向过熟林分的演变过程,都可以用y=A D±B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它揭示出林分系统的“周期行为”; 进入过熟林分以后, 林分结构变为多个“世代”组成的“异龄林分结构”, 而各个“世代”发生的“株数递减/蓄积量递增”过程都不同。“世代更迭”的行为不遵守“时间倍增”规律, 而是更为复杂的自组织行为, 因此称为“非周期行为”。“周期行为”趋向复杂的“非周期行为”是一条演化通路, 表达出思茅松林分系统在时、空中的“物质流”。这种“物质流”必定是与外界环境的“能量流”进行能量、物质交换所产生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林分系统 耗散结构
下载PDF
思茅松林分演变过程周期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裕农 杨永祥 《云南林业科技》 1998年第3期18-26,共9页
优良木(Ⅰ、Ⅱ、Ⅲ级木)的成长和分化,被压木(Ⅳ、Ⅴ级木)的衰退和死亡,是思茅松林分演变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方面。林分平均直径的变化与“内部时间(T=D)”有关系。由“内部时间(T=D)”刻划的“立木度/蓄积度”序列,... 优良木(Ⅰ、Ⅱ、Ⅲ级木)的成长和分化,被压木(Ⅳ、Ⅴ级木)的衰退和死亡,是思茅松林分演变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方面。林分平均直径的变化与“内部时间(T=D)”有关系。由“内部时间(T=D)”刻划的“立木度/蓄积度”序列,与由“内部时间(T=D)”刻划的“株数递减率/蓄积量递增率”序列的相互关联关系,反映出林分结构状态的演变。在8、16、32这几个临界时刻,“立木度/蓄积度”的数值都趋近10,这是思茅松林分演变的3个周期,对应着周期性的转移概率序列。用在判断林分生长、预测林分演变过程、确定林分间伐强度等方面都有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林分系统 转移概率序列 周期性 林分演变
下载PDF
台湾省的林业概况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裕农 曾龄英 尹嘉庆 《云南林业科技》 1998年第2期65-71,共7页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台湾省的林业情况,包括森林群系和森林资源、森林经营管理、林产工业、林业研究机构及林业教育等。台湾省有高等植物包括亚种及变种,多达4021种;森林资源也很丰富,森林覆被率为5833%;台湾省有7所大...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台湾省的林业情况,包括森林群系和森林资源、森林经营管理、林产工业、林业研究机构及林业教育等。台湾省有高等植物包括亚种及变种,多达4021种;森林资源也很丰富,森林覆被率为5833%;台湾省有7所大专院校设有森林系、科;森林游乐事业发展很快,每年到森林地旅游的人数多达1000万人次;林业政策以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水土保持为目标,尽量减少森林采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林业 自然概况 森林群系 森林资源
下载PDF
实践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系统合理空间尺度的探讨
4
作者 张裕农 吴延熊 +1 位作者 周国模 郭仁鉴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24-27,共4页
从区域的概念和属性出发,讨论了区域森林资源的时空差异性即森林资源分布的时空分异规律。结合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系统研究的现状,提出以县域为起点,不断向外扩张的森林资源预警系统实践策略。
关键词 区域 空间尺度 森林资源 预警系统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优树选择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达明 周云 +1 位作者 张裕农 王卫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4期1-10,共10页
在云南红豆杉天然林分布区,以及3个重点栽培区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中,经广泛布点调查初选,采集初选林木小枝叶样品,进行紫杉醇、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DAB)、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eephalomanine)、10-去乙酰-7-差向紫杉醇(10-D... 在云南红豆杉天然林分布区,以及3个重点栽培区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中,经广泛布点调查初选,采集初选林木小枝叶样品,进行紫杉醇、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DAB)、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eephalomanine)、10-去乙酰-7-差向紫杉醇(10-DAET)、7-差向紫杉醇等6种紫杉烷类含量的检测,并通过扦插繁殖培育出初选优树的扦插苗栽培于立地条件一致的优树汇集区内,经2—2.9年再检测苗木的紫杉烷含量及测定苗木的生物量。以其紫杉烷含量、生物量、紫杉烷产量(紫杉烷含量×生物量)为云南红豆杉优树的评选指标,依此在云南全省的云南红豆杉天然林中评选出优树38株(1级8株、2级11株、3级19株),在云南红豆杉人工林中评选出优树17株(1级4株、2级13株),其选择增益很显著。根据优树的分布,在云南全省寻找到10个云南红豆杉紫杉烷高含量的种源区,这是以林木枝叶紫杉烷的含量为主要选择对象,进行云南红豆杉优树选择的一个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优树 选择 紫杉烷含量
下载PDF
不同生长类型云南红豆杉林木枝叶的紫杉烷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达明 周云 +1 位作者 张裕农 王卫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7-10,共4页
从云南红豆杉天然林在云南分布区的29个县中选择98株林木作样株,又从该树种主要种植地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和天然林无性系扦插苗中随机选出其林木51株,苗木54株,共计203株。以其小枝叶为样品,检测紫杉醇、10-DAB(10-去乙酰巴卡亭Ⅲ)等... 从云南红豆杉天然林在云南分布区的29个县中选择98株林木作样株,又从该树种主要种植地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和天然林无性系扦插苗中随机选出其林木51株,苗木54株,共计203株。以其小枝叶为样品,检测紫杉醇、10-DAB(10-去乙酰巴卡亭Ⅲ)等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以此估计的云南红豆杉林木枝叶中的紫杉烷平均含量为0.051 40%,95%置信区间为0.045%-0.058%;其平均值的排序为人工林(0.087 0%)〉扦插苗(0.051 1%)〉天然林(0.033 0%),3种类型云南红豆杉林木枝叶所含6种紫杉烷类的平均值排序为:10-DAB(0.026 3%)〉10-DAET(0.007 0%)〉紫杉醇(0.006 2%)〉巴卡亭Ⅲ(0.005 4%)〉三尖杉宁碱(0.005 0%)〉7-差向紫杉醇(0.001 6%)。检测中发现了10-DAB含量达0.205 9%和紫杉烷类合计值达0.344 8%的云南红豆杉单株,超过了巴卡亭Ⅲ含量0.2%的世界最高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生长类型 枝叶 苗木 紫杉烷含量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及植被类型的云南红豆杉林木枝叶紫杉烷含量分异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达明 周云 +1 位作者 张裕农 王卫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1-7,共7页
对生长于海拔高度1480~3350m及相应的7个类型12个群系植被类型的98株云南红豆杉样木枝叶的紫杉烷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其结果表明,生长在不同海拔高度及相应植被群系中的云南红豆杉其林木枝叶紫杉烷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方差分析表... 对生长于海拔高度1480~3350m及相应的7个类型12个群系植被类型的98株云南红豆杉样木枝叶的紫杉烷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其结果表明,生长在不同海拔高度及相应植被群系中的云南红豆杉其林木枝叶紫杉烷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方差分析表明,云南红豆杉所处的植被群系与其林木枝叶紫杉烷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含量最高的为生长于湿润常绿阔叶林的倒卵叶石栎林、木果石栎林中的云南红豆杉种群,其含量为最低者生长于冷杉林中的云南红豆杉种群的5.2倍。相关分析结果还表明,云南红豆杉所分布的海拔高度与其林木枝叶紫杉烷的含量高低具高度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9851,在样木分布的最高海拔组与最低海拔组间其含量比为1:6.71。据此,以讨论的方式,表明利用云南红豆杉林木枝叶紫杉烷含量的分异性规律,可从“高含群系”、“回归预测值高含量奇点”、“单株最高值分布”等3条途径,将其应用于云南红豆杉的优良种源及高含优树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林木 枝叶紫杉烷含量 海拔高度 植被类型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达明 周云 +1 位作者 张裕农 王卫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对天然生长、人工栽培的云南红豆杉林木及云南红豆杉扦插苗203个小枝叶样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进而对此6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总体含量较高,其合计含量达... 对天然生长、人工栽培的云南红豆杉林木及云南红豆杉扦插苗203个小枝叶样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进而对此6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总体含量较高,其合计含量达0.514 g.kg-1,其中以10-DAB的含量最高,占其总量的51.36%,而紫杉醇的含量排在第三,为总量的12.06%;云南红豆杉枝叶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间,均为正相关关系,多数相关系数都在α=0.01的水平上显著。据此,建立了云南红豆杉枝叶中10-DAB及紫杉醇的含量与其他5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间的直线回归方程,用以预测其他5种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枝叶 紫杉烷类物质含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的警兆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延熊 张裕农 +3 位作者 邱亦维 周国模 郭仁鉴 陈美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76-79,共4页
警兆识别是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的关键环节之一。提出了警兆识别的方法,如KL信息量法、ARIMA(p,d,q)时差互相关分析法、聚类分析法、马场法和循环方式匹配法等。
关键词 区域 森林资源 预警系统 警兆 识别方法
下载PDF
天然云南红豆杉林木及其派生扦插苗枝叶紫杉烷含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达明 周云 +1 位作者 张裕农 王卫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对从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区评选出的52株天然云南红豆杉林木及其派生的扦插苗枝叶的6种紫杉烷含量性状进行了母株-无性系间的相关分析。其单株间枝叶紫杉烷含量的相关系数r=0.556 0,按海拔高度分组的林木枝叶紫杉烷含量的相关系数r=0.896... 对从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区评选出的52株天然云南红豆杉林木及其派生的扦插苗枝叶的6种紫杉烷含量性状进行了母株-无性系间的相关分析。其单株间枝叶紫杉烷含量的相关系数r=0.556 0,按海拔高度分组的林木枝叶紫杉烷含量的相关系数r=0.896 7,均达到极显著(>α=0.01)水平。按基因型变量占总变量的百分数,计算出天然云南红豆杉母株-无性系间该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0.81。依枝叶紫杉烷含量高于此52样株平均值为标准,从中评选出13株枝叶紫杉烷高含量优树。其优树枝叶紫杉烷含量的选择差为0.320 g/kg。优树所派生的扦插苗枝叶紫杉烷含量的实际遗传进展提高了0.251 g/kg,其现实遗传力hr2=0.78。依此认为天然云南红豆杉林木-无性系间的枝叶紫杉烷含量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传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云南红豆杉林木 派生扦插苗 枝叶紫杉烷含量性状 遗传力
下载PDF
云南松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永祥 张裕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19-24,共6页
云南松林分系统分布于北纬23°~29°、东经98°30′~106°、海拔高度为1200—2800m的区域,面积约500万hm^2,这一地理区域是由多种树种组成林分系统的生态区域。在诠释此云南松林分系统的生态环境及生长过程的前提... 云南松林分系统分布于北纬23°~29°、东经98°30′~106°、海拔高度为1200—2800m的区域,面积约500万hm^2,这一地理区域是由多种树种组成林分系统的生态区域。在诠释此云南松林分系统的生态环境及生长过程的前提下,引入了“耗散结构的进化观念”对本区域云南松林分系统的结构状态和演变动态进行了研究,导算出在8种地位级上发生的131条由“初始林分”走向“过熟林分”的“坐标序列”,表明其结构具有“对称分布”的特征,揭示了云南松林分系统与其生态阈限环境相互平衡的特性。并论述了云南松林分系统在由初始林分走向过熟林分的过程中都要与外界进行能量和物质转化,而由其产生的净生长量和死亡量是一种促成林分系统进化的理念,以此表明可用内部时间T(D):3、4、5……32所刻画的131条“株数递减影蓄积量递增率”过程,来反映云南松林分系统的演变动态的客观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林分系统 耗散结构特性
下载PDF
森林系统的存在与演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永祥 张裕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21-26,共6页
第四纪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森林,可划分为"单层同龄林分"类型和"复层异龄林分"类型,它们都遵循着由"初始林分"走入"过熟林分"的"优胜劣汰"规则。森林产生的"死亡量"... 第四纪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森林,可划分为"单层同龄林分"类型和"复层异龄林分"类型,它们都遵循着由"初始林分"走入"过熟林分"的"优胜劣汰"规则。森林产生的"死亡量"必定小于"净生长量",这种非线性的"物质运动"与热力学过程的"熵"联系起来,则能更深刻地诠释由孢子植物进化为裸子植物,进而进化为被子植物的多样性树种所组成森林的"森林耗散结构"特性。现代的森林包涵着两类林分:一类是由单一树种组成的"单层同龄林分",是不通过"树种演替"就能形成"初始林分"的林分,因而其具有简单的"内部结构"和"内部时间";另一类是由多"种群"组成的"复层异龄林分",其必需通过"树种演替"才能形成"初始林分",因而它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内部时间"。对云南的森林,已量测到亚热带阔叶林的"过熟林分"。却缺少"先锋种群"演变为"初始林分"的先前事件,因此不可能描述出其"复层异龄林分"的先前概率。由对云南森林的分析得出,两类"林分"虽都遵循"优胜劣汰"规则,但却只能导算出"单层同龄林分"的"株数递减率和蓄积量递增率"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系统 系统的存在 系统的演化
下载PDF
论林分系统的存在与演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永祥 张裕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21-26,43,共7页
天然森林中包含着多种类型的林分类型,各个林分系统具有自然历史确定的地理分布范围,外界的"能量流"和"物质流"都呈非均匀分布状态,因此造成林分系统"结构状态"和"演变动态"的多样性。林分系... 天然森林中包含着多种类型的林分类型,各个林分系统具有自然历史确定的地理分布范围,外界的"能量流"和"物质流"都呈非均匀分布状态,因此造成林分系统"结构状态"和"演变动态"的多样性。林分系统中的各个林分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转换的规律相似,林分内部的"优胜劣汰"规律也相似,因此可用"内部时间T(D)":3、4、5……32所刻画的"立木度/蓄积度"序列和"株数递减率/蓄积量递增率"序列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林分从幼林到过熟林的演变过程,这就是林分系统的"周期行为"。进入过熟林分以后,林分平均直径"D"的变化无规律性,但过熟林分仍然通过"新生林木更替衰老林木"而向前演变发展,这种"非周期行为"表达了林分系统"从存在到演化"的永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系统 天然森林 地理分布范围 能量 物质转换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枝叶紫杉烷含量在林分间与单株间差异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达明 周云 +1 位作者 张裕农 王卫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对13个云南红豆杉天然林分所选的39株林木枝叶的6种紫杉烷含量,在林分间和林分内单株间的差异,进行了方差分析,其结果表明,枝叶中的6种紫杉烷总含量,或是单一的紫杉醇、10-DAB、10-DEAT的含量,在林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而在林... 对13个云南红豆杉天然林分所选的39株林木枝叶的6种紫杉烷含量,在林分间和林分内单株间的差异,进行了方差分析,其结果表明,枝叶中的6种紫杉烷总含量,或是单一的紫杉醇、10-DAB、10-DEAT的含量,在林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而在林分内的单株间差异则不显著。说明云南红豆杉枝叶紫杉烷含量性状的群体遗传力是显著的和稳定的。这一结果,为云南红豆杉药用成分高含群体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枝叶紫杉烷含量 林分间的差异 单株间的差异
下载PDF
漾濞泡核桃壳制活性炭试验 被引量:18
15
作者 莫树门 张裕农 +4 位作者 暴江山 茶跃泉 杨占文 项缙农 项瑞雄 《云南林业科技》 1997年第1期54-61,共8页
漾濞泡核桃壳是经加工取仁后的剩余物,占核桃重量的42%~46%。本研究在于摸索其制造活性炭炭化和活化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壳经过炭化、水蒸汽活化,可制成净水用颗粒活性炭、味精脱色用颗粒活性炭和粉状活性炭... 漾濞泡核桃壳是经加工取仁后的剩余物,占核桃重量的42%~46%。本研究在于摸索其制造活性炭炭化和活化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壳经过炭化、水蒸汽活化,可制成净水用颗粒活性炭、味精脱色用颗粒活性炭和粉状活性炭等3个品种,主要技术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漾濞泡核桃壳容易活化,不但活化温度低,而且活化时间也短,温度在810℃时活化150min就能制得碘值在1000mg/g以上的优质活性炭;漾濞泡核桃壳较薄,宜于制造小颗粒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泡核桃 活性炭 核桃壳
下载PDF
云南森林在地史中的存在与演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永祥 张裕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8,共6页
在记述古代云南森林发展概貌的基础上,依据"唯象理论"诠释了云南森林的演变架构。云南森林在地史中的发生与发展状况表明:在古生代泥盆纪发生了孢子植物组成的原始森林,用x0来表示,由裸子植物-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分系统&q... 在记述古代云南森林发展概貌的基础上,依据"唯象理论"诠释了云南森林的演变架构。云南森林在地史中的发生与发展状况表明:在古生代泥盆纪发生了孢子植物组成的原始森林,用x0来表示,由裸子植物-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分系统",发生在中生代的侏罗纪,用x1来表示,而由被子植物-树种组成的"阔叶林分系统",则发生在新生代的第三纪,用x2来表示。当云南的环境演变为"垂直气候带"状态时,则保留着"针叶林分系统"和"阔叶林分系统",这是近代的"云南森林"现象。依杨振宁教授提出的"唯象理论"可将今天的"林学结构"分成四层,从一到二到三到四。近代的"云南森林"基本现象所表述的是由裸子植物-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分系统"和由被子植物-树种组成的"阔叶林分系统"。从一个很广但不一定很深的领域提炼出"针叶林分现象"和"阔叶林分现象",从其"林分现象"即"唯象"着眼,归纳出云南森林的"针叶林分系统"的生态环境和生长规律,又归纳出其"阔叶林分系统"的生态环境和生长规律。"林分现象"与"森林现象"之间的关系,既是归纳的,又是推演的,这就把"森林现象"按逻辑推演常用的方法一分为二。此森林的基本现象是从一变到二,而二跟三是要变成更深的"理论结构";可用逻辑斯谛方程来表达云南森林的"针叶林分系统"和"阔叶林分系统"形成的更深的理论结构。最后的从三到四,则是把这些理论结构变成一个数学的语言,而用马尔科夫过程来刻画云南森林的状态转移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森林 地史 存在与演化
下载PDF
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永祥 张裕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9年第4期21-26,共6页
以所归结的云南83个"成熟阔叶林分"的调查资料为依据,从以下5个方面论述了分布于云南各水系不同"海拔梯级"的由多科多种群林木组成的阔叶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1)云南阔叶林分的生态阈限范围;(2)云南阔叶林分系... 以所归结的云南83个"成熟阔叶林分"的调查资料为依据,从以下5个方面论述了分布于云南各水系不同"海拔梯级"的由多科多种群林木组成的阔叶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1)云南阔叶林分的生态阈限范围;(2)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状态转移概率;(3)用逻辑斯谛方程刻画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进化过程;(4)用耗散结构论来刻画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由初态走向稳恒态;(5)用马尔科夫过程来说明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无后效性和时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阔叶林分系统 耗散结构特性
下载PDF
华山松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永祥 张裕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4期10-14,共5页
华山松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表现为:在该系统的生态阈限内蕴藏着“能量流”和“物质流”,它支持着林分系统的存在和演变。若按Ⅰ、Ⅱ、Ⅲ、Ⅳ、Ⅴ种地位级统计林分“点”的分布频率,则表现出Ⅲ地位级上的林分“点”最多,Ⅰ和Ⅴ地位级... 华山松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表现为:在该系统的生态阈限内蕴藏着“能量流”和“物质流”,它支持着林分系统的存在和演变。若按Ⅰ、Ⅱ、Ⅲ、Ⅳ、Ⅴ种地位级统计林分“点”的分布频率,则表现出Ⅲ地位级上的林分“点”最多,Ⅰ和Ⅴ地位级出现的林分“点”都少,此反映了林分系统的“静态”特征;可用y=AD-±B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的许多条由T(D-):3、4、5….32刻画的“座标序列”,来判断华山松林分系统由初始林分成为过熟林分的“演变动态”。其每条“座标序列”都处在不同的地位级上。因此该林分系统是由不同地位级的“座标序列”组成的。经调查林分材料验证:“座标序列”在林分系统中最可能出现的分布方式是“均等分布”。由此可见,若要更真实地反映林分系统在时、空中的结构状态和状态转移概率,则需导算出更多的“座标序列”,它应涵盖所有华山松林分的地位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林分系统 耗散结构
下载PDF
云南松林分系统的存在与演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永祥 张裕农 《云南林业科技》 1998年第4期1-13,共13页
云南松林分系统在时、空中的随机分布,遵循“概率对称性”的描述。而林分产生的株数递减率和蓄积量递增率则遵循“非对称性转移概率”的描述。这就是云南松林分系统存在与演化的两种概率现象。由“对称性概率”描述的林分系统结构状态... 云南松林分系统在时、空中的随机分布,遵循“概率对称性”的描述。而林分产生的株数递减率和蓄积量递增率则遵循“非对称性转移概率”的描述。这就是云南松林分系统存在与演化的两种概率现象。由“对称性概率”描述的林分系统结构状态中产生“非对称性转移概率”,所造成的各种林分结构仍然遵循“对称性概率”的描述,由此可见林分系统在时、空中的演变,可以归结为“对称性概率”与“非对称性转移概率”的交替变换,因此能用内部时间刻划的“立木度/蓄积度”序列及其对应的“株数递减率/蓄积量递增率”序列,描述各种林分结构的连续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林分系统 内部时间 转移概率
下载PDF
云南阔叶林分的结构状态转移概率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永祥 张裕农 《云南林业科技》 1998年第1期11-12,共2页
阔叶林分通过株数递减和蓄积量递增而演变,这种演变过程和转移概率的特征是一致的。林分平均直径与转移概率有联系,且平均直径与林分演变的内部时间有联系,所以林分的转移概率形成新的“概率分布函数(^ρ)”。这种概率分布是由内... 阔叶林分通过株数递减和蓄积量递增而演变,这种演变过程和转移概率的特征是一致的。林分平均直径与转移概率有联系,且平均直径与林分演变的内部时间有联系,所以林分的转移概率形成新的“概率分布函数(^ρ)”。这种概率分布是由内部时间定向的,可用以描述阔叶林分未来的结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林分 转移概率 结构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