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溶解态锰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亭亭 任景玲 +2 位作者 王召伟 张许州 瑞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0-270,共11页
为研究陆架边缘海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利用隐色孔雀绿-高碘酸钠催化动力学方法,对2012-03和2012-07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调查航次采样的溶解态锰浓度进行测定。2012-03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底层水体中溶解态锰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201... 为研究陆架边缘海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利用隐色孔雀绿-高碘酸钠催化动力学方法,对2012-03和2012-07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调查航次采样的溶解态锰浓度进行测定。2012-03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底层水体中溶解态锰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2012-07底层溶解态锰浓度显著高于表层。溶解态锰浓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2012-07平均浓度显著高于2012-03的。春、夏季溶解态锰浓度在表、底层分布整体上均呈现出由近岸到外海逐渐降低的特征,表明近岸受到河流输入的影响。2012-03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态锰基本表现为保守混合,2012-07盐度2~8海域表层发生明显的清除。两端元混合模型及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海域悬浮颗粒物(SPM)是溶解态锰的一个主要汇。此外,水团的物理混合是影响该海域溶解态锰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 溶解态锰 分布特征 季节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2012年3月和7月溶解态铝的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颖 任景玲 +3 位作者 李发明 王召伟 张许州 瑞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5,共11页
分别于2012年3月和7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中溶解态铝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对长江徐六泾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徐六泾溶解态铝在夏季出现最高值,在冬季呈现最低值,平均值分别为(313... 分别于2012年3月和7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中溶解态铝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对长江徐六泾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徐六泾溶解态铝在夏季出现最高值,在冬季呈现最低值,平均值分别为(313±130)nmol/L和(140±43)nmol/L,表现出与径流量相似的季节变化规律。受陆源输入变化的影响,长江口溶解态铝的浓度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即7月明显高于3月。3月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态铝的浓度范围分别为21~129nmol/L和27~146nmol/L,平均值分别为(49±21)nmol/L和(59±27)nmol/L;7月表、底层溶解态铝的浓度范围分别为6~332nmol/L和9~252nmol/L,平均值分别为(66±69)nmol/L和(83±74)nmol/L。在7月,表、底层溶解态铝呈现显著性差异,底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可能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表明,溶解态铝在长江口呈现出清除型行为,清除主要发生在咸淡水混合初期,初步计算出7月份溶解态铝的清除率约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铝 分布 季节变化 清除百分数 长江口
下载PDF
常见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白云岗 高志斌 +3 位作者 赵培贺 张许州 徐丽清 钟宝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83-186,共4页
从2018年津冀两地市场上共采集312批次动物源性食品样品,进行氯霉素、氟苯尼考、硝基呋喃类和瘦肉精类等项目的监测。监测结果显示,312份样品中,合格300份,合格率96.2%。通过以上监测标明,津冀两地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总体较好,检出... 从2018年津冀两地市场上共采集312批次动物源性食品样品,进行氯霉素、氟苯尼考、硝基呋喃类和瘦肉精类等项目的监测。监测结果显示,312份样品中,合格300份,合格率96.2%。通过以上监测标明,津冀两地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总体较好,检出超标样品12批次,不合格项目包括氟苯尼考、硝基呋喃代谢物、恩诺沙星及瘦肉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8年 津冀 动物源性食品 兽药残留 监测结果
下载PDF
浙闽沿岸海域总溶解态无机锑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许州 任景玲 +3 位作者 刘宗广 樊孝鹏 刘诚刚 吴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7-554,共8页
作为一种具有潜在致癌性的有毒稀有元素,锑已经广泛地存在于水体中并显现出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2008年5月浙闽沿岸海域水样中总溶解态无机锑(TDISb)的含量.结果表明,浙闽... 作为一种具有潜在致癌性的有毒稀有元素,锑已经广泛地存在于水体中并显现出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2008年5月浙闽沿岸海域水样中总溶解态无机锑(TDISb)的含量.结果表明,浙闽沿岸海域表、底层TDISb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68—5.64nmol·L-1和0.71~5.25nmol·L-1,平均含量分别为2.25、1.79nmol·L-1,低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约41.08nmol·L-1).总溶解态无机锑表现出由沿岸向中央海区递减、表层高于底层的分布特征.影响浙闽沿岸海域溶解态无机锑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水团混合,生物活动及悬浮颗粒物吸附解吸过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溶解态无机锑 分布 影响因素 水团混合 浙闽沿岸海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