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识西南与西南民族地区发展——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访谈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诗亚 张诗亚 +2 位作者 贺能坤 周玉林 周玉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7,共5页
问:张老师,您好!您一直致力于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和教育发展研究,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在您看来,与中国其它地区相比,西南民族地区有何特殊性?
关键词 民族地区发展 西南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 西南民族地区 老师
下载PDF
位育:教师职能的传承与创新——专访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
2
作者 张诗亚 张艳 《教师教育学报》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人的“符号”属性决定了人类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教育活动知识包含位育理念的四个方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位育、人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位育、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位育、个体自身内在的位育。传统教育活动中的“教”与“学”是借... 人的“符号”属性决定了人类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教育活动知识包含位育理念的四个方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位育、人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位育、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位育、个体自身内在的位育。传统教育活动中的“教”与“学”是借助符号系统的媒介作用得以完成的。现代教育活动中的“教”和“学”不同于以往,它是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迭代更新而不断发展的,由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传统教育对象、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颠覆性改变,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这些改变要求教师教育在秉承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理念的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新时代背景下重塑教师职业角色,这也是当前教师教育位育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育 教师职能 教育传承 教育创新 文化符号 思维培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数字时代 专访著名教育学者张诗亚和廖冬梅
3
作者 蒙石荣 张诗亚 廖冬梅 《今日教育》 2022年第12期68-72,共5页
当今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巨大变化。物质方面,制造业、商业等传统产业在GDP中的占比逐年减少,而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却不断创造出新的财富;精神方面,人们每天都通过互联网接收着海量的信息,无论是通过读短文还是刷视频,... 当今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巨大变化。物质方面,制造业、商业等传统产业在GDP中的占比逐年减少,而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却不断创造出新的财富;精神方面,人们每天都通过互联网接收着海量的信息,无论是通过读短文还是刷视频,每个人每天获取的信息量都远远高于前人。但在这繁华的表象下,问题也相伴而生。本刊有幸邀请到张诗亚教授和廖冬梅教授接受专访,谈谈他们对传统文化和数字时代的研究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互联网 云计算 冬梅 数字时代 传统产业 制造业 专访
下载PDF
论民族教育研究方法的人类学视角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诗亚 吴晓蓉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从人类学方法介入教育研究的背景分析着手,分析了人类学中的实地考察、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的特点和民族教育研究借鉴上述方法的必要性,揭示了人类学方法对民族教育研究的几点启示,以期引发对我国民族教育及其研究方法的借鉴性思考。
关键词 民族教育 实地考察 跨文化比较法 人类学
下载PDF
论教育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 被引量:35
5
作者 张诗亚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共4页
关键词 教育发展 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 教育科学 教育环境 “以人为本” 教育本质
下载PDF
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 被引量:33
6
作者 张诗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6,共3页
构筑和谐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核心是符合和谐之道。和谐之道含义至深,它不是走向一统,不是追求显在问题的简单解决,而是以让各种多样性的事物以各自的特色融入一体为目的。据此,遵循和谐之道应理顺四大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文化... 构筑和谐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核心是符合和谐之道。和谐之道含义至深,它不是走向一统,不是追求显在问题的简单解决,而是以让各种多样性的事物以各自的特色融入一体为目的。据此,遵循和谐之道应理顺四大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文化与文化、人与人和人自身内部。西南地区的发展特点是多类型并存与发展水平的参差巨大,因此要使其得到和谐发展必须在西南的民族教育中遵循和谐之道,进行共生教育和共谐教育,以促进西南和谐的自然/文化生态的构筑,继而实现西南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之道 西南民族教育 共生教育 共谐教育
下载PDF
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价值取向问题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诗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教育价值取向 民族教育 多元文化 定位问题 经学家 美国加州 疗法
下载PDF
论学科与学科交叉 被引量:9
8
作者 张诗亚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共4页
一、学科从哪里来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法、学法等全是我们从日本人那里学过来的东西。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对教育进行改革,其主要文件是以天皇名义颁布的《教育敕语》。《教育敕语》后来成为日本建立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现代教育... 一、学科从哪里来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法、学法等全是我们从日本人那里学过来的东西。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对教育进行改革,其主要文件是以天皇名义颁布的《教育敕语》。《教育敕语》后来成为日本建立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现代教育制度最关键的一个文件,日本的教育从此走上了规范化、体制化、系统化的发展轨道。以医学为例,在西医进入日本之前,日本主要是汉医,也就是中国的中医。《教育敕语》颁布后,在短短的30余年时间里,日本的各个县都设立了医学院,并迅速构建了现代化的医学体系,培养了大量人才。这时,日本引入大量西方医学术语,如学科、专业、课程等与教育相关的专业词汇。日本引进专业术语后用所学的中文进行拼凑,这个现象在明治维新后表现为日语的大膨胀,出现了很多新词。甲午战争后,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我国的青年学生纷纷选择赴日留学,形成了一股留学东洋浪潮。日本人把从西洋所学术语用中文词汇变成新的日语,国人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再次学习新日语,从而学习了所谓的新思想、新学制、新教育、新专业、新学科,继而搬回来成了我们的东西,学科一词便是这么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制度 《教育敕语》 新学制 医学术语 医学体系 明治维新 学法 专业术语
下载PDF
“位育”之道——全球化中的华人教育路向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诗亚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5,共3页
华人的概念,不仅涵盖中国本土的各族国人,还涵盖海外华裔。全体华人有共同的认同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华人教育至少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二是自己文化与他文化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位育”不是简单... 华人的概念,不仅涵盖中国本土的各族国人,还涵盖海外华裔。全体华人有共同的认同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华人教育至少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二是自己文化与他文化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位育”不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用自己文化主体的确定性、特征、长处、特色与他文化相互交往,以达到华人教育的“安所遂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育 华人 华人教育
下载PDF
共生教育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被引量:52
10
作者 张诗亚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当我们把教育定位在只是"脱贫致富"的手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为它没有重视"人",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情况出发来发展教育。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出"共生教育"理念。所谓"...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当我们把教育定位在只是"脱贫致富"的手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为它没有重视"人",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情况出发来发展教育。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出"共生教育"理念。所谓"共生教育",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它民族、其它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育 西部教育 共生教育
下载PDF
回归位育——汶川大地震周年祭之教育反思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诗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4,共7页
5.12汶川地震已届周年,痛定思痛,是该对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之中,人类的发展应持什么样的教育定位进行必要的反思了。5.12汶川地震具备所有自然灾害的共有特征:其发生是自然的,其恶果是社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灾害毁灭了社会的物质存在、... 5.12汶川地震已届周年,痛定思痛,是该对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之中,人类的发展应持什么样的教育定位进行必要的反思了。5.12汶川地震具备所有自然灾害的共有特征:其发生是自然的,其恶果是社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灾害毁灭了社会的物质存在、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真正的救灾和灾后重建从本质上讲是社会的重构。在灾后社会的重构中,我们要思考并实践的就不只是,对于教育而论,校舍的合乎防震抗震标准的重建;将与之相关的投入、设计、建筑、监控等制度化;加强防震抗震救灾等方面知识的教育,而是这些教育的工具层面以及制度层面的东西将围绕什么价值重构。文章以此思考为中轴,从教育的工具层面、制度层面及价值层面进行了全方位反思,认为要解决好人的发展与自然物、与人为事物的关系,必须改变把教育定位于单纯、被动地或适应自然事物,或适应人为事物(政治、经济、科学等)发展需要的观点,而要回归到以人的生命基础发展为本的并与自然事物和人为事物互动的位育之上,从而构建人类与自然,人类群体与群体,人类个体与个体,个体内在自身的诸方面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育和谐 汶川地震 教育反思 教育定位
下载PDF
我国高考招生中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的新思考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诗亚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共5页
在高考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的优惠政策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条件,为尊重民族差异、体现民族平等和教育公平原则而实施的,对于提高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反思问题症结... 在高考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的优惠政策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条件,为尊重民族差异、体现民族平等和教育公平原则而实施的,对于提高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反思问题症结之所在,本文提出的对策为:应采取国家统筹与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应采取入口不限、出口把关、诊断学习、经费包干的策略;应在综合性大学设置民族院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惠政策 少数民族 高考招生
下载PDF
从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的转折——凉山州普格县农技校的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诗亚 廖伯琴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27-31,共5页
西南地区——尤为突出的是西南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个严重制约大西南开发与西南各族人民共同进步的恶性循环。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与社会发育程度不足的恶性循环,见下式: 经济落实—→资金缺。
关键词 恶性循环 凉山州 西南地区 教育发展 农技校 良性循环 西南开发 农村劳动力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素质
下载PDF
论大学的基因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诗亚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共9页
大学有四大学统可谓之基因:一是为全球大学开创了大学办学模式;二是对逻各斯之探索,追求、证明、引领了人类对知识领域的不倦探索,极大地促进了理性思维及其相伴生的科学发展;三是奠定了自拉丁文发轫的学术传播、交流传统;四是为学术共... 大学有四大学统可谓之基因:一是为全球大学开创了大学办学模式;二是对逻各斯之探索,追求、证明、引领了人类对知识领域的不倦探索,极大地促进了理性思维及其相伴生的科学发展;三是奠定了自拉丁文发轫的学术传播、交流传统;四是为学术共同体之自由、自治、自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伦亚大学 基因 大学体制
下载PDF
华夏民族认同的教育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诗亚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年第2期99-103,共5页
礼教在完成其从事神到为仁、到独尊、再到科举制、最后到“吃人”的嬗变过程后 ,在前所未有的现代西方文化的面前 ,再难担负起民族认同的中轴作用。当礼教不可挽回地日渐式微之际 ,作为一种群体心理特质的华夏民族认同感之所以能不断生... 礼教在完成其从事神到为仁、到独尊、再到科举制、最后到“吃人”的嬗变过程后 ,在前所未有的现代西方文化的面前 ,再难担负起民族认同的中轴作用。当礼教不可挽回地日渐式微之际 ,作为一种群体心理特质的华夏民族认同感之所以能不断生长 ,关键在于存在着一种能适应其不断生长的基质。其构成要素则是 ,以汉字为物化形态的民族思维模式和融人文风情与自然风貌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心理场。礼教失落后 ,如何树立新的民族自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教 民族认同感 民族思维模式 民族文化心理 中国教育 教育史
下载PDF
民族教育研究的选题与方法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诗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1,共7页
开题答辩是研究生对所学内容的一次全方位的整合,是研究生寻找"学术家园"的过程。本文针对民族教育学研究生论文开题答辩中出现的问题,从民族教育研究的问题到方法,再到论文本身的逻辑结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作为民族教育... 开题答辩是研究生对所学内容的一次全方位的整合,是研究生寻找"学术家园"的过程。本文针对民族教育学研究生论文开题答辩中出现的问题,从民族教育研究的问题到方法,再到论文本身的逻辑结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作为民族教育研究的研究生,要研究自己熟悉、感兴趣且具有普世性的问题,理解并深化研究方法,深入思考论文本身逻辑结构以及背后的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民族教育研究 开题答辩 问题 方法
下载PDF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应当关注的几个环节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诗亚 王晓燕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第1期4-6,共3页
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离不开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弘扬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开发几个环节最为关键。首先,没有传承,创新和开发无从谈起。文化传承,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让教育变成"化民成俗"的教化,寓... 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离不开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弘扬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开发几个环节最为关键。首先,没有传承,创新和开发无从谈起。文化传承,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让教育变成"化民成俗"的教化,寓教育于社会、生活中。其次,文化创新,不能脱离生活,生活是创新的源泉。最后,文化资源开发,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教育转换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开发
下载PDF
论“科”“教”关系认识中的几个误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诗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46,共6页
“科教兴国”战略来之不易,研究其在现实贯彻中存在的误区,正是为了确保其顺利实施,以至最终能取得成功。 之所以叫“误区”是因为其似是而非,而且,这种以之为“是”,存在于相当高的层面,相当广的范围。这里所谓的“高层”,不仅指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来之不易,研究其在现实贯彻中存在的误区,正是为了确保其顺利实施,以至最终能取得成功。 之所以叫“误区”是因为其似是而非,而且,这种以之为“是”,存在于相当高的层面,相当广的范围。这里所谓的“高层”,不仅指教育决策者、科学界高层,甚至包含了社会科学界以及教育理论界高层。如果说来自教育之外的对经济与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 误区 教育科学 新认识 人自身的发展 科技与教育 罗马俱乐部 泛对象 人的发展 教育理论
下载PDF
“不读历史的人,注定重犯历史的错误”——忆骥雄先师与《外国教育史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诗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3-95,共3页
已然跨入了21世纪.正月初三,本该过年,"放松"、"调节"一下.但"明星"们玩的影视,实在看不下.且烦上街,闹哄哄,不凑"热卖"之闹.
关键词 马骥雄 《外国教育史略》 教育史研究 外国
下载PDF
论“师”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诗亚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人类文化活动以符号为中介,其教育传承和发展能够跨越时空,"师"于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东西方文化不同角度出发,对"师"的词源本意分别进行了解读。在西方,教师成为专门职业,且教师专业是大学必须开设的专... 人类文化活动以符号为中介,其教育传承和发展能够跨越时空,"师"于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东西方文化不同角度出发,对"师"的词源本意分别进行了解读。在西方,教师成为专门职业,且教师专业是大学必须开设的专业之一。在中国,古代"师"更讲究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中"天、地、君、亲、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万物运行思想。推及教育领域,"师"首先要探究学问的"中庸"之道,进而对学生讲求因材施教,最终形成"道统",这是创造、传承、发展文化的关键。"师"的地位不能用形而下的东西衡量,而是应重视内在的学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地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