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NOD样受体家族Pyrin域蛋白3/白介素-1β信号通路在脓毒症相关肾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崇翔 张诗元 李桂伟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4期355-358,共4页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发病机制复杂,有研究显示,在SA-AKI的发病过程中,NOD样受体家族的NLRP3(NLRP3)被激活,进而增加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的产生,介导炎症反应的发展。因此,针对近年NLRP3/IL-1β信号通路在SA-AKI中的研究进...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发病机制复杂,有研究显示,在SA-AKI的发病过程中,NOD样受体家族的NLRP3(NLRP3)被激活,进而增加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的产生,介导炎症反应的发展。因此,针对近年NLRP3/IL-1β信号通路在SA-AKI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阐述SA-AKI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SA-AKI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肾损伤 NOD样受体家族 Pyrin域蛋白3 炎症小体 白介素-1Β
下载PDF
王耀光教授肝肾同调法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经验和用药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诗元 赵晰 +1 位作者 赵景峰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848-851,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王耀光教授运用“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该病,指出病因、病机为邪毒内侵和正气内虚所致,同时根据其疾病发展规律,进行早期、中期、稳定期、晚期的四期分型辨证。运...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王耀光教授运用“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该病,指出病因、病机为邪毒内侵和正气内虚所致,同时根据其疾病发展规律,进行早期、中期、稳定期、晚期的四期分型辨证。运用肝肾同调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同调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王耀光 经验
下载PDF
电针治疗对危重症病人急性胃肠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诗元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危重症病人急性胃肠损伤(AGI)的疗效。方法:将77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两组病人治疗第1、3、5和7天肠内营养(EN...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危重症病人急性胃肠损伤(AGI)的疗效。方法:将77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两组病人治疗第1、3、5和7天肠内营养(EN)的喂养量、腹腔压力的变化。并对比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1周后全肠内营养(TEN)和加用肠外营养(PN)的比例以及入住ICU时间。结果:治疗组病人治疗第5、7天EN喂养量多于对照组(P<0.05)、腹腔压力较对照组减低(P<0.05)。治疗组EEN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TEN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EN+PN比例降低(P<0.05)。治疗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危重症病人的肠道功能,减轻急性胃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治疗 危重症 急性胃肠道损伤 腹腔高压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诗元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473-474,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的有效性。方法:将52例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6例,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的76.9%,2组比...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的有效性。方法:将52例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6例,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的76.9%,2组比较,P<0.01,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24、487、2 h的平均体温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毒宁更适合于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发热 热毒袭肺证 热毒宁注射液 醋酸奥司他韦胶囊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与心血管病病死率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毅 李桂伟 +2 位作者 刘学政 张诗元 肖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32-37,共6页
目的评估失代偿性心力衰竭(HF)患者的肾功能恶化(WRF)与长期心血管病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2016年3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301例失代偿性HF患者。血清肌酐(Scr)相对增加>25%或Scr较基线增加≥0.3mg... 目的评估失代偿性心力衰竭(HF)患者的肾功能恶化(WRF)与长期心血管病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2016年3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301例失代偿性HF患者。血清肌酐(Scr)相对增加>25%或Scr较基线增加≥0.3mg/dl即为WRF。评估有WRF(WRF组)和无WRF(非WRF组)的HF患者的心血管病病死率和全因死亡率。结果118例(39.2%)患者出现WRF,平均随访537d,WRF组心血管病病死率和全因死亡率高于非WRF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都与心血管病病死和全因死亡相关(P<0.05),但WRF不是心血管病病死和全因死亡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WRF与HF患者的心血管病病死相关。尽管WRF不是心血管病病死的预测因子,但是WRF可能是预测患者出院后是否需要随访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衰竭 慢性 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
下载PDF
王耀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景峰 张诗元 +1 位作者 王大海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706-709,共4页
文章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调护等多方面总结王耀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王耀光教授指出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急性期以标实为主,辨证当属“热痹”范畴,多由湿热、痰浊、瘀血合而流注肢体关节... 文章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调护等多方面总结王耀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王耀光教授指出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急性期以标实为主,辨证当属“热痹”范畴,多由湿热、痰浊、瘀血合而流注肢体关节为病。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多属脾肾亏虚,兼夹瘀毒之证,但究其致病之根应属于“浊毒”,故泄浊解毒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为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加减,并根据患者病性偏胜的不同,加用化痰泄浊或活血化瘀之品,又根据中医取类比象之法,于处方中加入祛风通络之青风藤、海风藤、忍冬藤等藤类药物,取其伸筋通络止痛之功,并内外合治应用痛风止痛方外洗缓解患者症状;缓解期以补脾益肾,化瘀解毒为主,以玉屏风加味合宣痹降浊方治疗,反复发作者加用“虫蚁搜剔”之法,配合间断饮用土茯苓水巩固善后,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浊毒 热痹 中医药治疗 名医经验 王耀光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五苓散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栋 张诗元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83-290,298,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五苓散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潜在机制途径与相关有效的作用机制靶点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使用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相关的数据库检索五苓散药物组成“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有效成分;通过Swiss Targ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五苓散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潜在机制途径与相关有效的作用机制靶点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使用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相关的数据库检索五苓散药物组成“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有效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进行预测;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构建。借助DrugBank、OMIM及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肾病综合征相关靶点,获取五苓散与肾病综合征交集基因。应用STRING在线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应用CytoNCA对PPI进行拓扑相关的分析研究,获取相关药物预测的核心作用靶点。运用相关备选数据库(DAVID)对相关药物的交集靶点基因展开KEGG通路的富集以及GO功能注释进行有效的筛选,运用可视化工具(OmicShare Tools)对富集产生的结果进行梳理。结果:检索得到五苓散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成分46种,作用靶点411个,肾病综合征相关靶点783个,两者交集基因73个。五苓散干预的核心靶点包括IL-6、SRC、MAPK3、EGFR、TNF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相关的癌症信号通路、癌症中的相关蛋白多糖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初步证实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于五苓散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靶点预测与作用机制分析的实用性,为序贯研究的开展进一步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肾病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改善脓毒症休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诗元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改善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1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积极维持循环、机械通气、控制...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改善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1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积极维持循环、机械通气、控制血糖、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00 m L加入5%葡萄糖250m L中,1次/d。两组均治疗7 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 VO2)、乳酸(Lac)、24 h乳酸清除率、氧输送量(DO2)、氧消耗量(VO2)、氧摄取率(O2ER%),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c VO2和Lac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O2水平均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O2和O2ER%改善不明显;且治疗组D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休克治疗,增加氧输送量,改善组织灌注状态,降低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脓毒症休克 氧代谢 SOFA评分 APACHEⅡ评分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改善心肺复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诗元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7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改善心肺复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复苏成功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心脏除颤及肾上腺...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改善心肺复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复苏成功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心脏除颤及肾上腺素、多巴胺、盐酸胺碘酮、碳酸氢钠等抢救治疗,恢复自主心搏后积极维持循环、亚低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抢救早期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00 mL加入到5%葡萄糖25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的心脏指数、血乳酸、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24、48、72 h心脏指数明显高于1 h时,而12、24、48、72 h血乳酸明显低于1 h时,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48、72 h心脏指数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4、48、72 h血乳酸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第5、7天GCS评分明显高于第1天,治疗组第3、5、7天GCS评分明显高于第1天,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第3、5、7天GCS评分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28 d死亡率分别为46.43%、3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心肺复苏的疗效,升高心脏指数,降低血乳酸,改善脑损伤,降低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肺复苏 心脏指数 GCS评分 死亡率
原文传递
“清肺通腑”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诗元 李桂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年第6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清肺通腑"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 目的观察"清肺通腑"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危重病患者综合评价(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组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通腑"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总有效率及APACHEⅡ评分、WBC、PCT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通腑 卒中相关性肺炎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膜性肾病的中医药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诗元 赵景峰 王耀光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12期60-62,共3页
膜性肾病(MN)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之一,病程长且病情迁延难愈,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将其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MN)。其中SMN多继发于肿瘤、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疾病等。MN为病理诊断病名,中医古籍对于MN没有明... 膜性肾病(MN)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之一,病程长且病情迁延难愈,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将其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MN)。其中SMN多继发于肿瘤、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疾病等。MN为病理诊断病名,中医古籍对于MN没有明确记载,可归于"关格"、"水肿"、"尿浊"、"虚劳"等范畴。西医对于MN的治疗多选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同时也会产生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中医各家均认为MN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原则在扶正基础上,又形成各家学术观点,如从瘀论治、从情志论治、从络论治、从毒论治、从水论治等。通过检索近些年的相关文献,本文从各家临床经验、临床观察研究、中医药基础研究三方面对近几年来关于MN的诊疗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讨论中医药对于MN的治疗有效性、安全性以及降低西药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优势,为临床治疗MN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中医药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诗元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年第4期36-38,共3页
休克作为临床上难治的急危重症之一,死亡率极高。临床上按病因将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等。虽然发病病因各不相同,但临床表现均可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脉细沉弱、血... 休克作为临床上难治的急危重症之一,死亡率极高。临床上按病因将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等。虽然发病病因各不相同,但临床表现均可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脉细沉弱、血压急剧下降等。为不同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同一证型,属于中医异病同证的范畴。本文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各类型休克中的应用,在不同病因所导致休克中可针对性起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并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休克 异病同治
原文传递
参麦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诗元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年第5期107-108,共2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将6 2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 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照组3 1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将6 2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 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照组3 1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 6.7%,高于对照组的6 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心电图变化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 0.0%,高于对照组的6 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心绞痛 气虚血瘀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病合并肌肉减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博浩 窦一田 +1 位作者 张莉 张诗元 《中国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1932-1935,共4页
肌肉减少症的发生与慢性肾脏病密切相关。近年来,慢性肾脏病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影响着疾病的预后转归。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合并肌肉减少症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激素水平异常、胰岛素抵抗... 肌肉减少症的发生与慢性肾脏病密切相关。近年来,慢性肾脏病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影响着疾病的预后转归。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合并肌肉减少症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激素水平异常、胰岛素抵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过多、维生素D缺乏、血液透析、运动障碍等因素有关。本文对其发病机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肌肉减少症 慢性炎症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胰岛素抵抗 血管紧张素Ⅱ 维生素D缺乏 血液透析 运动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