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受体配体亲和技术筛选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1
作者 康健斌 张语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物。结果从黄芩中筛选出了5,7,2′,6′-4羟基黄酮、5,7,2′,5′-4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黄芩素-6-O-葡萄糖醛酸苷、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白杨素、千层纸素A,可以同时亲和抑制ACE2和DPP-4,具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结论从黄芩中筛选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靶蛋白抑制剂,具备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配体亲和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二肽基肽酶4 抑制剂
下载PDF
罗布麻叶黄酮类成分酶解前后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及活性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语迟 刘春明 +2 位作者 刘志强 吴桂梅 李赛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73-1077,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对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酶解产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罗布麻叶所含黄酮成分极性较大,包含白麻苷、芦丁、山萘酚-3-O-β-D-芸香糖苷、异槲皮素、扁蓄苷和乙酰化金丝桃苷...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对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酶解产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罗布麻叶所含黄酮成分极性较大,包含白麻苷、芦丁、山萘酚-3-O-β-D-芸香糖苷、异槲皮素、扁蓄苷和乙酰化金丝桃苷。罗布麻叶黄酮类成分经过β-葡萄糖苷酶和α-鼠李糖苷酶混合酶液酶解后发生水解,水解产物包括金丝桃苷、异槲皮素、乙酰化金丝桃苷、三叶豆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和山萘酚。将酶解前后各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峰面积进行比对,证明白麻苷、山萘酚-3-O-芸香糖苷和扁蓄苷为酶解前罗布麻叶主要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素、扁蓄苷、槲皮素和山萘酚为酶解后的主要成分。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酶解后3个剂量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较酶解前分别提升了14.61%、22.48%和20.22%。因此,通过β-葡萄糖苷酶和α-鼠李糖苷酶混合酶液酶解可以有效地将罗布麻叶黄酮苷转化为对应的黄酮苷元及疏水性的黄酮苷,大大提高了罗布麻叶黄酮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罗布麻叶 Β-葡萄糖苷酶 α-鼠李糖苷酶 抗抑郁
下载PDF
人参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语迟 李赛男 +2 位作者 刘春明 唐英 李森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6-329,共4页
目的:优化中药人参叶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且进行体内抗氧化活性评价试验。方法:以回流法提取作为提取方法,以人参皂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以分光光度法作为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利用乙醇损伤氧... 目的:优化中药人参叶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且进行体内抗氧化活性评价试验。方法:以回流法提取作为提取方法,以人参皂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以分光光度法作为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利用乙醇损伤氧化动物模型,以动物血浆中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为评价指标,评价人参叶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人参叶中皂苷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20 min,料液比为10∶1。动物模型评价结果表明人参叶连续灌胃30 d,高剂量组0.5 g·kg^(-1)人参叶可显著降低MDA、Prot含量,对GSH含量有一定增加作用。表明人参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应用优化的工艺可以实现提取人人参皂苷的效率的最大化,所获得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叶 人参皂苷 提取 抗氧化
下载PDF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电喷雾质谱指纹图谱鉴别人参与桔梗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语迟 刘志强 +2 位作者 宋凤瑞 王淑敏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03-208,共6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电喷雾质谱建立人参、桔梗的色谱和质谱指纹图谱,通过两种中药材指纹图谱的差异,达到鉴别中药材真伪的目的。建立的质谱指纹图谱方法简捷、快速、灵敏、特征性强、重现性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人参 桔梗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罗布白麻与罗布红麻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语迟 刘春明 +1 位作者 刘志强 吴桂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48-1154,共7页
建立了罗布白麻叶和罗布红麻叶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二者的16种成分。在罗布麻叶中首次发现了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槲皮素-3-O-呋喃型阿拉伯糖苷、Ⅰ3-Ⅱ8-双芹菜苷元、穗花衫双黄酮、贯叶金丝桃素和... 建立了罗布白麻叶和罗布红麻叶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二者的16种成分。在罗布麻叶中首次发现了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槲皮素-3-O-呋喃型阿拉伯糖苷、Ⅰ3-Ⅱ8-双芹菜苷元、穗花衫双黄酮、贯叶金丝桃素和加贯叶金丝桃素。研究表明罗布红麻叶和罗布白麻叶的主要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均有较大的差别,前者中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金丝桃苷、槲皮素-3-O-呋喃型阿拉伯糖苷、乙酰化异槲皮素、乙酰化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山奈酚-3-O-半乳糖苷、槲皮素、山奈酚和贯叶金丝桃素的含量高于后者,而白麻苷含量低于后者。芦丁和加贯叶金丝桃素是罗布白麻的特征性成分,而Ⅰ3-Ⅱ8-双芹菜苷元和穗花衫双黄酮是罗布红麻的特征性成分,根据此特点可以区分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白麻 罗布红麻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核磁共振
下载PDF
车前草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语迟 李赛男 +2 位作者 刘春明 唐英 李森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27-1829,共3页
目的优化中药车前草中多酚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且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试验。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利用乙醇损伤氧化动物模型,以动物血浆中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含... 目的优化中药车前草中多酚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且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试验。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利用乙醇损伤氧化动物模型,以动物血浆中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为评价指标,评价车前草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车前草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20min,料液比为10∶1。动物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车前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应用优化的工艺可以实现提取多酚的效率的最大化,所获得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 多酚 提取 抗氧化
下载PDF
西洋参与北沙参的HPLC、ESI-MS指纹图谱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语迟 王淑敏 +2 位作者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2-64,共3页
目的:通过HPLC、ESI-MS指纹图谱对中药西洋参与北沙参进行鉴别。方法:利用HPLC和ESI-MS技术,优化西洋参、北沙参提取物的色谱和质谱分离分析条件,建立二者HPLC、ESI-MS指纹图谱。结果:确定出西洋参与北沙参HPLC的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 目的:通过HPLC、ESI-MS指纹图谱对中药西洋参与北沙参进行鉴别。方法:利用HPLC和ESI-MS技术,优化西洋参、北沙参提取物的色谱和质谱分离分析条件,建立二者HPLC、ESI-MS指纹图谱。结果:确定出西洋参与北沙参HPLC的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根据MS图中各成份的m/z值,确定相应成分的分子量。二者的液相色谱和质谱指纹图谱完全不同。结论:通过HPLC、ESI-MS指纹图谱可以完全鉴别中药西洋参与北沙参,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北沙参 指纹图谱 HPLC ESI—MS
下载PDF
等离子体光辐射-磁场综合作用处理种子对人参中皂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语迟 宋凤瑞 +3 位作者 刘志强 王淑敏 侯一兵 吴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5,共5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ESLMS(电喷雾质谱)与HPLC-UV(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技术分析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人参种子对所栽培人参中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参种子受到等离子体与梯度磁场综合作用处理后,培育出的人参其...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ESLMS(电喷雾质谱)与HPLC-UV(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技术分析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人参种子对所栽培人参中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参种子受到等离子体与梯度磁场综合作用处理后,培育出的人参其总皂苷含量随磁化电流强度的改变呈现近似的正态分布。其中,在磁化线圈电流强度为1.1-1.5A处理种子后,栽培的人参中总皂苷含量较高。建立了电喷雾质谱分析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的半定量方法,方法便捷地反映了未处理及处理后的人参种子所栽培的人参中皂苷成分的含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等离子体辐射-磁场种子处理机 电喷雾质谱 高效液相色谱 皂苷测定
下载PDF
市售高丽参与中国红参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语迟 王淑敏 +1 位作者 宋凤瑞 刘志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比较市售高丽参与中国红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初步作出二者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比色法对市售高丽参与中国红参进行总皂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高丽参与中国红参中主要单体皂苷进行测定比较。结果:中国红参总皂苷和主要... 目的:比较市售高丽参与中国红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初步作出二者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比色法对市售高丽参与中国红参进行总皂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高丽参与中国红参中主要单体皂苷进行测定比较。结果:中国红参总皂苷和主要的单体皂苷含量均高于韩国高丽参,而且红参中含有高丽参中不存在的单体皂苷Rg3、20S-Rg3。结论:市售中国红参质量高于市售高丽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高丽参 比色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高温处理对人参皂苷的转化规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语迟 刘箬瑶 +1 位作者 刘春明 李赛男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70-74,共5页
采用液质联用(HPLC-ESI-MS)技术研究了高温处理对人参皂苷的影响。对经过高温处理的人参与未经过处理的对照药材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总离子流图与质谱图信息并结合人参皂苷结构分析了人参皂苷的裂解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蒸制的进行,... 采用液质联用(HPLC-ESI-MS)技术研究了高温处理对人参皂苷的影响。对经过高温处理的人参与未经过处理的对照药材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总离子流图与质谱图信息并结合人参皂苷结构分析了人参皂苷的裂解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蒸制的进行,人参大分子量的皂苷发生水解,相应地生成了小分子量的皂苷。人参皂苷Re、Rg2生成了Rg6、F4,人参皂苷Rg1生成了Rh1、Rk3、Rh4,人参皂苷Rs1和Rs2生成了Rs3,人参皂苷Rb1、Rb2、Rb3、Rc、Rd等生成了人参皂苷20R-Rg3、20S-Rg3、Rk1、Rg5。人参经过高压蒸制,生成常压蒸制时所没有的皂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 人参 人参皂苷 高压 蒸制
下载PDF
理论与经验结合角度下“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语迟 赵晶华 李赛男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14-116,共3页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医药类大专院校以及综合性高校医药专业的公共课程。由于学生大多未从事过相应的生产实践活动,存在机械性记忆知识点,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本文将教师经验和药品实际生产与管理等内容相结合,在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医药类大专院校以及综合性高校医药专业的公共课程。由于学生大多未从事过相应的生产实践活动,存在机械性记忆知识点,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本文将教师经验和药品实际生产与管理等内容相结合,在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角度下,开展“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实践 药事管理与法规 教学
下载PDF
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促进小鼠抗抑郁基因CREB、BDNF的表达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郑梅竹 刘春明 +3 位作者 丛大力 时东方 张语迟 吴桂梅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罗布麻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传统中药,本研究提取它的主要有效成分罗布麻总黄酮,采用经典抗抑郁评价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罗布麻叶总黄酮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试验中给小鼠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25mg/kg、50mg/kg和100mg/kg后,观察罗布麻... 罗布麻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传统中药,本研究提取它的主要有效成分罗布麻总黄酮,采用经典抗抑郁评价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罗布麻叶总黄酮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试验中给小鼠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25mg/kg、50mg/kg和100mg/kg后,观察罗布麻叶总黄酮对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罗布麻总黄酮提取物能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药效与氟西汀相似,表明罗布麻具有明显的抗抑郁活性。在此基础上,应用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采用荧光相对定量RT-PCR法检测罗布麻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中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皮质酮处理后PC12细胞中BDNF、CREB基因的表达量最低,罗布麻处理后,表达量显著增加,较处理前增加了近十倍,且呈剂量依赖性。本研究结果提示罗布麻抗抑郁机制可能是通过(AC-cAMP-CREB)信号通路促进BDNF、CREB的基因表达而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 皮质酮 PC12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赤芍中芍药苷含量影响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马冰 王晶 +2 位作者 刘春明 王强 张语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0-182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5种不同提取方法对赤芍中芍药苷的提取效果,探寻一种最佳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温浸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加速溶剂提取法(ASE)、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5种方法对赤芍进行提取,然后应用HPLC法对提取物进行... 目的对比研究5种不同提取方法对赤芍中芍药苷的提取效果,探寻一种最佳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温浸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加速溶剂提取法(ASE)、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5种方法对赤芍进行提取,然后应用HPLC法对提取物进行分析,以芍药苷的含量作为参考指标,对赤芍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对比所采用的5种提取方法,提取物中芍药苷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温浸提取法、回流提取法、ASE法、SFE法、超声波提取法。结论 5种提取方法所获得的芍药苷含量相差较大,温浸提取法效果最佳,且赤芍中芍药苷的提取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明显。两者相比,温度对其提取效果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芍药苷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加速溶剂提取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金丝桃苷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梅竹 时东方 +2 位作者 刘春明 张语迟 吴桂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利用PC12细胞的抗抑郁损伤模型研究金丝桃苷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金丝桃苷、盐酸氟西汀与0.01 mmol.L-1皮质酮共孵PC12细胞48 h,采用形态学法、MTT比色法、LDH法、Fura-2/AM荧光标记法测定胞内Ca2+浓度。结果高浓度皮质... 目的利用PC12细胞的抗抑郁损伤模型研究金丝桃苷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金丝桃苷、盐酸氟西汀与0.01 mmol.L-1皮质酮共孵PC12细胞48 h,采用形态学法、MTT比色法、LDH法、Fura-2/AM荧光标记法测定胞内Ca2+浓度。结果高浓度皮质酮处理PC12细胞后,细胞数显著增多,受损变圆的细胞数较少;OD490值显著升高(P<0.01),LDH释放量较少(P<0.01),胞内[Ca2+]i升高,表明细胞受到损伤或部分死亡;当给予金丝桃苷或盐酸氟西汀后,细胞存活率升高,表明细胞损伤减少或接近正常。结论与经典抗抑郁剂盐酸氟西汀的作用效果一样,金丝桃苷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抗抑郁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苷 皮质酮 抗抑郁剂 细胞 PC12
下载PDF
山竹果中α-葡萄糖苷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超滤质谱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英 刘春明 +2 位作者 任浚萁 张语迟 李赛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22-2325,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LC-ESI-MS)对山竹果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筛选山竹果中α-葡萄糖苷酶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方法选用反相C18色谱柱,以0.02%醋酸溶液(A)和乙腈(B)作为液相色谱流动相,进...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LC-ESI-MS)对山竹果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筛选山竹果中α-葡萄糖苷酶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方法选用反相C18色谱柱,以0.02%醋酸溶液(A)和乙腈(B)作为液相色谱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动相梯度程序:0~2 min,15%B,2~40 min,13%~50%B;流速0.6 ml/min;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负离子模式在线检测化学成分;以α-葡萄糖苷酶及黄嘌呤氧化酶作为生物靶分子,以超滤质谱技术筛选酶抑制剂。结果共鉴定出5个化学成分,分别为3-异倒捻子素、Mangostanol、8-desoxygartanin、Gartanin和α-倒捻子素。该5个化合物均可与黄嘌呤氧化酶亲和,除Gartanin外均可以与α-葡萄糖苷酶亲和。结论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山竹果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分析鉴定山竹果中的化合物并提供结构信息。利用超滤质谱技术筛选有效成分具有快速和灵敏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竹果 超滤 液质联用 Α-葡萄糖苷酶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钩藤提取物对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梅竹 范亚军 +4 位作者 张语迟 时东方 刘春明 王乐奇 任浚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评价钩藤提取物的抗帕金森病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经腹腔注射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观测小鼠的自主活动、爬杆能力、滚轴能力及悬挂能力等行为学表现,同时检测小鼠脑黑质中超氧... 目的评价钩藤提取物的抗帕金森病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经腹腔注射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观测小鼠的自主活动、爬杆能力、滚轴能力及悬挂能力等行为学表现,同时检测小鼠脑黑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经MPTP诱导的小鼠,其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爬杆时间差值显著增加、附着能力评分显著降低,钩藤提取物预处理后能显著增加小鼠在测试时间内的自发站立次数(P<0.01),显著缩短爬杆时间差值,提高附着能力分值(P<0.05),提高小鼠脑内SOD、GSH-Px水平(P<0.05),显著降低MDA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钩藤提取物能提高PD小鼠肢体运动协调能力,可能通过抑制氧化损伤起到对PD模型小鼠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帕金森病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川芎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胡杨 刘春明 +1 位作者 胡蕴梅 张语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68-1869,1872,共3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LC-ESI-MS)对川芎药材的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选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5%醋酸溶剂梯度洗脱,二级管阵列(PDA)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在线同时检测。结果共鉴定出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LC-ESI-MS)对川芎药材的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选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5%醋酸溶剂梯度洗脱,二级管阵列(PDA)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在线同时检测。结果共鉴定出13个化学成分,主要为酚酸类成分和内酯类分。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分析鉴定川芎中的化合物并提供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白芍提取物对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郑梅竹 范亚军 +4 位作者 时东方 张语迟 刘春明 王乐奇 任浚萁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2960-2963,共4页
为了探讨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提取物对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致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采用不同剂量的白芍提取物(0.75、1.50、3.00 g生药/kg体重)灌喂小鼠,每日一次,连续15 d。第八天起所有小鼠每日腹腔注射... 为了探讨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提取物对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致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采用不同剂量的白芍提取物(0.75、1.50、3.00 g生药/kg体重)灌喂小鼠,每日一次,连续15 d。第八天起所有小鼠每日腹腔注射MPTP 1次共8次,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通过检测小鼠的自主活动、爬杆能力、滚轴能力及悬挂能力等行为学表现,同时检测小鼠脑黑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来评价白芍提取物对PD小鼠的影响。结果显示,经MPTP诱导的小鼠,其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爬杆时间差值显著增加、附着能力评分显著降低;经高剂量白芍提取物预处理后能显著(P<0.05)增加小鼠在测试时间内的自发站立次数,显著(P<0.05)缩短爬杆时间差值,显著(P<0.05)提高附着能力分值,极显著(P<0.01)提高小鼠脑内SOD、GSH-Px水平,MDA水平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提取物 帕金森病(PD) 小鼠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射干中乳酸脱氢酶抑制剂的筛选分离与质谱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森林 刘春明 +2 位作者 李赛男 唐英 张语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5-600,共6页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对射干提取物中异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乳酸脱氢酶作为生物靶分子,运用超滤质谱技术筛选出6种酶抑制剂,分别为鸢尾苷(tectoridin)、鸢尾新苷A(Iristectorin A)、野鸢尾...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对射干提取物中异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乳酸脱氢酶作为生物靶分子,运用超滤质谱技术筛选出6种酶抑制剂,分别为鸢尾苷(tectoridin)、鸢尾新苷A(Iristectorin A)、野鸢尾苷(iridin)、鸢尾苷元(tectorigenin)、野鸢尾黄素(irigenin)和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并采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Semi-prep·HPLC)分离纯化射干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所得单体分离收集液经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度均大于90%。结果证明利用液相色谱-超滤-质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筛选、鉴定、分离射干中的活性物质。此方法对于筛选酶抑制剂有快速和灵敏等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 超滤 液质联用 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梅竹 刘春明 +3 位作者 胡薇 时东方 张语迟 吴桂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19-2321,共3页
目的对传统中药罗布麻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经典抗抑郁评价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罗布麻叶总黄酮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模型,采用MTT法、LDH检测法观察罗布麻提取物对... 目的对传统中药罗布麻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经典抗抑郁评价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罗布麻叶总黄酮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模型,采用MTT法、LDH检测法观察罗布麻提取物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结果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罗布麻提取物100,50,26 mg/kg(i.g.)连续给药10 d后,能显著缩短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分别为P<0.001,P<0.05,P<0.01);同时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结论罗布麻叶总黄酮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 皮质酮 抗抑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