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余华《第七天》中的存在主义倾向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谨柔
王莹莹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11,25,共4页
-
文摘
余华的《第七天》承继了先锋文学的存在主义思想,彰显了对现实的关怀。作品通过一个死者对生存意义的寻找过程,在"接近-远离"的叙述角度下贴近现实,并揭示人不断自我设计却最终归于毁灭的绝望处境。余华通过对死亡世界的建构,探讨人的本质存在,为当代人寻找精神皈依之所。
-
关键词
余华
《第七天》
存在主义
-
Keywords
Yu Hua
The Seventh Day
existentialism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论马原创作的断裂与困境
- 2
-
-
作者
张谨柔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3-76,81,共5页
-
文摘
20世纪90年代创作进入断裂期之后20年,先锋代表作家马原携新作重返文坛却几度遇冷。马原创作的断裂背后既与自由灵魂在现代都市生存焦虑中所催生的逃离意识相关,也是一代人文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对独立人格的捍卫。马原的创作经历体现了先锋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写作如何处理与现实、时代、大众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先锋知识分子都应思考的问题。
-
关键词
先锋文学
人文知识分子
20世纪90年代
马原
-
Keywords
avant-garde literature
the Humanities intellectuals
1990s
MaYuan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艾芜笔下的西南边地世界
- 3
-
-
作者
张谨柔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9-73,共5页
-
文摘
艾芜笔下的西南边地世界在正常的社会秩序之下奉行着一套以弱肉强食为核心、以义为准则的潜秩序,带有一种野蛮的原始气息。艾芜在自己坎坷的流浪经历中融入强烈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描写人在不幸处境中与命运抗争的景象,同时涌动着热情积极与颓废消极的情绪。这种独特的南疆风情既有地域特色,又打上了个人烙印,对于研究滇缅人民的精神气质有很好的参照作用。
-
关键词
艾芜
南行记
边地文学
西南文化
滇缅人民
-
Keywords
Aiwu
Journey to the South
borderland literature
southwest culture
people in Yunnan and Myanmar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张爱玲小说题目意义探寻
- 4
-
-
作者
张谨柔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1-14,共4页
-
文摘
张爱玲的小说题目涉猎广泛,千奇百怪,大致可以分为:戏曲类、器物类、经史典故类、民俗谚语类等几类。这些题目的奇特与张爱玲异于常人的童年经历,和现代都市生活给她带来的独特的视角紧密相连。张爱玲在这些题目下,或是将旧文本开拓出新境界,或是借器物进行象征和隐喻,或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剖析。题目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一个提纲,通过对张爱玲小说题目意义探寻,联系她的早期人生经历,有助于研究者们从整体上把握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题目
戏曲
民俗
女性心理
-
Keywords
Zhang Ailing
title
Chinese folklore
opera
female psychology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