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分离和前盆腔器官脱垂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潘丽枚 成平 +3 位作者 吴佳妮 张贤颖 黄菲妃 刘雪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9期27-29,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腹直肌分离与前盆腔器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初产妇,按照前盆腔结构异常情况划分为实验组(合并前盆腔结构异常,n=40),对照组(未合并前盆腔结构异常,n=4...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腹直肌分离与前盆腔器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初产妇,按照前盆腔结构异常情况划分为实验组(合并前盆腔结构异常,n=40),对照组(未合并前盆腔结构异常,n=40),均实施腹部及盆底超声检查,检查肛提肌功能、前盆腔器官脱垂以及脐上3 cm、脐部以及脐下3 cm的腹直肌间距,分析两组产妇的不同位置的腹直肌间距及前盆腔器官脱垂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情况。结果:两组产妇脐上3 cm、脐下3 cm的腹直肌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脐部位置的腹直肌间距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静息时膀胱颈最低点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最大瓦氏动作下膀胱颈最低点位置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膀胱颈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直肌间距与最大瓦氏动作时膀胱颈位置、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正相关性中等(P<0.05)。结论:腹直肌分离、前盆腔器官脱垂具有相关性,应注重对腹直肌间距的检查,并及时干预,降低产后前盆腔器官脱垂问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腹直肌分离 前盆腔器官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