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氧镁水泥固化过程的热效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冯铭芬 周凯 张辉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26,共6页
本文测定了氯氧镁水泥固化过程的水化热,并系统研究了MgO的制备温度和细度,浆体的配合比例和拌和方法以及外掺剂等对其水化放热速率和早期放热量的影响.
关键词 热效应 氯氧镁水泥 外掺剂 固化
下载PDF
南海小叶海蛞蝓(Phyllidiella nanhaiensis sp.nov.)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进化
2
作者 刘慧 张辉贤 +2 位作者 刘馨蔓 林强 沈萍萍 《热带海洋学报》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南海小叶海蛞蝓(Phyllidiella nanhaiensis sp.nov.)发现于南海海域,其形态特征与叶海牛科物种极为相似,呈修长的卵圆形,背部呈深灰色且具不规则乳白色瘤状突起,其中央两排较大橙色突起并行分布。本文利用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对其进行鉴... 南海小叶海蛞蝓(Phyllidiella nanhaiensis sp.nov.)发现于南海海域,其形态特征与叶海牛科物种极为相似,呈修长的卵圆形,背部呈深灰色且具不规则乳白色瘤状突起,其中央两排较大橙色突起并行分布。本文利用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并根据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genes,PCGs)序列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该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4677bp,包含37个基因,分别为13个PCGs、2个rRNA和22个tRNA。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组成为:A占30.4%、T占37.3%、C占15.0%、G占17.3%,A+T含量为67.7%。在13个PCGs中,除了ND5和ND6使用TTG作为起始密码子外,其他11个PCGs的起始密码子均符合ATN的形式。最大似然法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与突丘小叶海蛞蝓(Phyllidiella pustulosa)亲缘关系极为密切,并与媚眼叶海牛(Phyllidiaocellata)聚为一支。BLAST(basiclocalalignmentsearchtool)分析发现,该物种与P.pustulosa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相似度为94.6%,COX1基因序列相似度为98.8%。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物种为Phyllidiella属新种,将之命名为南海小叶海蛞蝓(Phyllidiella nanhaiensis sp.nov.)。南海小叶海蛞蝓的发现及其线粒体基因组数据为Phyllidiella属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对海蛞蝓的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小叶海蛞蝓 线粒体基因组 进化分析 物种鉴定
下载PDF
温水环境配合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
3
作者 张辉贤 杨艳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95-596,共2页
目的探讨用温水环境配合新生儿窒息抢救,尽早复苏。方法采取新生儿断脐后直接放入温水环境中进行复苏,并将其与前期只用常规方法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方法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出差异性。结果温水环境配合抢救新生儿窒... 目的探讨用温水环境配合新生儿窒息抢救,尽早复苏。方法采取新生儿断脐后直接放入温水环境中进行复苏,并将其与前期只用常规方法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方法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出差异性。结果温水环境配合抢救新生儿窒息增加了复苏成功的机会。结论温水环境配合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比常规抢救方法抢救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治疗
原文传递
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的探讨
4
作者 张辉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6期6373-6374,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方法采取温水环境在辐射热床上抢救新生儿窒息,抢救工作主要围绕保暖、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正常循环、纠正酸中毒等展开。结果新生儿窒息严重危及患儿生命,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需积极、...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方法采取温水环境在辐射热床上抢救新生儿窒息,抢救工作主要围绕保暖、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正常循环、纠正酸中毒等展开。结果新生儿窒息严重危及患儿生命,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需积极、正确、及时地进行抢救。温水环境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赢得了抢救时间,增加了复苏成功的机会。结论温水环境对新生儿窒息在复苏时间具有重要作用,减少了热量的散失,同时热水又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加脑供氧量,对抢救新生儿窒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护理 急救
原文传递
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瘦素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彦丽 刘洪奎 +1 位作者 张辉贤 高永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745-746,共2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瘦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诊断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00例,均为绝经前女性患者。随机分成基础治疗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各50例。基础治...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瘦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诊断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00例,均为绝经前女性患者。随机分成基础治疗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各50例。基础治疗组给予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二甲双胍、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低脂饮食等基础治疗。有氧运动组在上述基础治疗同时进行有氧运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检测身高、体重,空腹采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和瘦素水平,检查肝脏B超。结果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干预6月后,有氧运动组患者血清hsCRP和瘦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血清hsCRP和瘦素水平,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有氧运动 超敏C反应蛋白 瘦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