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综合性档案馆社会功能的综合性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辑哲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13,共2页
论综合性档案馆社会功能的综合性张辑哲编者按:档案馆的社会功能,是指档案馆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所具有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创造社会效益,是档案馆的生命力之所在。北京市档案馆在庆祝建馆四十周年之际组织了一... 论综合性档案馆社会功能的综合性张辑哲编者按:档案馆的社会功能,是指档案馆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所具有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创造社会效益,是档案馆的生命力之所在。北京市档案馆在庆祝建馆四十周年之际组织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就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档案馆 社会功能 “综合性” 整体性与连续性 综合能力 社会历史文化 人类思维 文化意义 人类社会 档案管理
下载PDF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刊《利用档案引发的一场官司》一文引发的一场讨论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春田 郭嗣平 +8 位作者 陈智为 张辑哲 张平安 崔海燕 许建华 姚志成 姜之茂 张历生 李松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共2页
本刊上期发表了冯伯群《利用档案引发的一场官司——〈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出版以后》一文之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认为是近年来见诸档案报刊中不可多得的一篇好文章。作者以记者职业敏感性、学者文笔的严谨性详细披露了《陈寅恪... 本刊上期发表了冯伯群《利用档案引发的一场官司——〈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出版以后》一文之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认为是近年来见诸档案报刊中不可多得的一篇好文章。作者以记者职业敏感性、学者文笔的严谨性详细披露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作者陆键东因利用档案引发这场官司的来龙去脉,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这起官司深刻的理性思索。同时,文章通过这场官司也提出诸多值得档案界同行深入探讨的话题:如何认识《档案法》中关于档案公布的所有权?如何界定档案开放利用与公布的关系?如何界定在利用档案中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等等。提出了一个既是档案立法部门不容忽视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在档案工作实践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前不久,本刊为此特邀在京法学界、档案界、新闻界的几位著名专家、资深记者一起座谈,同时也约请几位外省市的档案界同仁笔谈,共同就这一话题听听他们的真知灼见。正当本文发稿之际,我们与在广州市文化局工作的陆键东取得了联系。当得知我们在讨论这场官司带来的思考时,他十分感动。没想到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档案界、法学界、新闻界的朋友们仍然关注这起官司,并表示有机会他也想谈谈这场官司败诉后的思考,诉诉自己的“苦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工作 档案利用 档案开放 个人隐私 著作权
下载PDF
档案事业的困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工作》 CSSCI 1989年第4期32-32,共1页
档案事业虽不能说已“陷入困境”,伹却毫无疑义地存在着“困境现象”(其实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存在着“困境现象”)。这种“困境现象”由一系列档案事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疑难问题”构成。从理论上剖析这些“疑难问题”,并认清造... 档案事业虽不能说已“陷入困境”,伹却毫无疑义地存在着“困境现象”(其实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存在着“困境现象”)。这种“困境现象”由一系列档案事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疑难问题”构成。从理论上剖析这些“疑难问题”,并认清造成“困境”的根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档案 开放
下载PDF
档案管理中的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关于全宗原则理论根源及深刻理论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辑哲 《中国档案》 CSSCI 1992年第6期32-35,共4页
1、全宗原則是档案管理,尤其是档案实体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石”。其丰富的理论内涵有待进一步的发掘与整理,本文的有关探讨仅仅是个开端。 2、任何方法、任何工作环节的作用与价值都是有限的。档案实体管理的作用与价值是使档案实体“... 1、全宗原則是档案管理,尤其是档案实体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石”。其丰富的理论内涵有待进一步的发掘与整理,本文的有关探讨仅仅是个开端。 2、任何方法、任何工作环节的作用与价值都是有限的。档案实体管理的作用与价值是使档案实体“有序化”并保证档案的本质特性不受伤害。全宗原则恰恰是适用于实体管理的有效方法。那种“一切拿实体开刀”,企图在“整理”环节上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3、以为“逻辑主义”方法可以在档案管理的一切领域“通行无阻”,试图用“逻辑主义”方法取代“全宗原则”的主张至少是幼稚的。 4、“逻辑主义”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并非“无用武之地”,而是大有“用武之地”。但其“用武之地”主要在档案内容与信息管理领域。“历史主义”主要适用于实体管理,“逻辑主义”主要适用于内容管理与开发,这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条“铁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宗原则 逻辑主义 历史主义 档案管理工作 理论根源 分类方法 理论意义 档案实体管理 理论内涵 体系化
下载PDF
“国家档案全宗”概念质疑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工作》 CSSCI 1992年第8期35-35,共1页
“国家档案全宗”是档案界人所共知的基本概念,意指“归国家所有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全部档案。”这一概念与“全宗”,“全宗原则”、“全宗理论”、“全宗群”、“全宗补充形式”等概念密切相关,并与之共同构成档案学专业术语体系的重... “国家档案全宗”是档案界人所共知的基本概念,意指“归国家所有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全部档案。”这一概念与“全宗”,“全宗原则”、“全宗理论”、“全宗群”、“全宗补充形式”等概念密切相关,并与之共同构成档案学专业术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概念的使用,实际上犯了一个明显的逻辑错误,违反了一个基本的科学规则。笔者认为其虽属概念使用上的“技术失误”,但仍有必要从理论上匡正之。科学界有一人所共知的基本规则——构成学科范畴的基本概念(即基本专业术语)必须是内涵与外延均很确定的概念;不同概念须用不同术语来表述;各术语之间必须有明确的概念界线,词形词义不能相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档案全宗 定义 档案学
下载PDF
档案·历史·文化──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与现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辑哲 《中国档案》 CSSCI 1996年第8期6-12,共7页
档案·历史·文化──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张辑哲CHINA’SARCHIVALENDEAVOURANDHISTORYANDCULTURE¥byZhangJizhe中国作为第一个举办国际档案大会的发展中国家... 档案·历史·文化──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张辑哲CHINA’SARCHIVALENDEAVOURANDHISTORYANDCULTURE¥byZhangJizhe中国作为第一个举办国际档案大会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近年来经济上的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档案事业 发展 现状
下载PDF
档案定义匡谬与透视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工作》 CSSCI 1993年第1期33-34,共2页
定义学科的基本概念,是学科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档案的定义对于档案学来说,无疑具有“基础意义”。目前档案学界在此“基础建设”方面虽已“硕果累累”,但不尽如人意之处仍多。尤其是在已有的并被广泛接受的众多档案定义中,一直存在着一... 定义学科的基本概念,是学科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档案的定义对于档案学来说,无疑具有“基础意义”。目前档案学界在此“基础建设”方面虽已“硕果累累”,但不尽如人意之处仍多。尤其是在已有的并被广泛接受的众多档案定义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逻辑谬误,竟然未被发现!鉴于此,笔者拟从指出这一逻辑谬误入手,对已有档案定义作一番理性“透视”,以推动档案定义研究的发展。对定义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定义
下载PDF
维系之道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辑哲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2-22,共1页
人类社会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时空统一体。人类总是在继承中存在、发展,在存在、发展中延续,从而体现出其时空统一性和整体连续性。人类社会空间上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主要靠交往、合作、矛盾、冲突乃至战争以及各种现时性来实现;而时间上... 人类社会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时空统一体。人类总是在继承中存在、发展,在存在、发展中延续,从而体现出其时空统一性和整体连续性。人类社会空间上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主要靠交往、合作、矛盾、冲突乃至战争以及各种现时性来实现;而时间上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则主要靠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管理原则 时空统一性 人类社会 本质特性 社会心理现象 现实与未来 信息处理技术 社会生活 本来面貌 深刻意义
下载PDF
不坏是否等于好?
9
作者 张辑哲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2-12,共1页
不坏是否等于好?●张辑哲修改并重新公布《档案法》在档案界和社会上所引起的不同反响耐人寻味:档案界兴奋的是我们终于有了“尚方宝剑”,可用其惩戒那些被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社会上感兴趣的却是档案怎样向社会开放,档案界能为社... 不坏是否等于好?●张辑哲修改并重新公布《档案法》在档案界和社会上所引起的不同反响耐人寻味:档案界兴奋的是我们终于有了“尚方宝剑”,可用其惩戒那些被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社会上感兴趣的却是档案怎样向社会开放,档案界能为社会贡献点什么。近来传媒关于档案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界 档案开放 社会档案意识 档案工作 开放档案 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档案法》 保健功能 发展进步 根本原因
下载PDF
论信息技术史中的“二律背反”现象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共4页
信息技术史中存在着一种速度、效率递增而信息的确定性、可靠性递减的“二律背反”现象。这一现象在电子技术占主导的当今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 ,但却并未引起世人的足够关注。这一现象的深层相关因素决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它固然是“质”... 信息技术史中存在着一种速度、效率递增而信息的确定性、可靠性递减的“二律背反”现象。这一现象在电子技术占主导的当今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 ,但却并未引起世人的足够关注。这一现象的深层相关因素决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它固然是“质”“量”互逆规律的一种体现 ,但其更深或曰更高理论层面的问题却难有定论 :信息技术是否在向着越来越背离其初衷的方向发展 ?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是否只能通过其物质载体的恒定性、耐久性或说只能以内容与物质载体建立可见的一一对应的固化关系来得以保证 ?电子信息技术是向信息技术史前状态的倒退还是对其的否定之否定 ?这些问题有待人们的深入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史 “二律背反”现象 确定性 可靠性 电子信息技术 信息
原文传递
虚实间的精灵:关于信息本质的哲学思考——兼与邬等学者商榷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0,共4页
在对已有关于信息本质及定义的理论学说进行批判性剖析的基础上 ,从“存在”这一哲学本体论范畴角度 ,对信息本质及定义作了新的思考与界定:文章突破了哲学界关于“存在形态”的传统理论 ,提出了将“存在”分为“实在”、“虚在”、“... 在对已有关于信息本质及定义的理论学说进行批判性剖析的基础上 ,从“存在”这一哲学本体论范畴角度 ,对信息本质及定义作了新的思考与界定:文章突破了哲学界关于“存在形态”的传统理论 ,提出了将“存在”分为“实在”、“虚在”、“虚实在及实虚在”的新观点 ;并将信息界定在只存在于以生命体为主体方的关系中的“虚实在及实虚在”范畴中 ,认为信息是只对生命体有意义的“虚实在及实虚在”。形象而简单地说 ,信息是游荡于实在与虚在之间的“精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本质 哲学 本体论 “存在形态” 邬焜
原文传递
论信息形态与信息质量(下)——论信息的质与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
信息质由第一质和第二质两个层面构成。第一质是指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正确性(真理性)、深刻性程度;第二质是指信息内容及其形式、物质载体的确定性、恒定性(耐久性)、可靠性程度。第一质是信息质的主导性层面,它从根本上决定着... 信息质由第一质和第二质两个层面构成。第一质是指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正确性(真理性)、深刻性程度;第二质是指信息内容及其形式、物质载体的确定性、恒定性(耐久性)、可靠性程度。第一质是信息质的主导性层面,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信息的品质与价值;第二质是信息内容、价值和第一质的技术保障层面,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内容、价值及第一质的实现程度。信息量有信息总量和信息分量之分,信息总量是信息分量的总和。信息总量是指所有已存在于生命体中和生命体外(物理时空)的信息总数量,而无论其所指内容和形式、形态、载体是相同或不同;信息分量有异指量(第一分量)、同指量(第二分量)、相对重复量(第三分量)和绝对信息量(第四分量)四种。其含义和意义、价值均不同。信息量对信息质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 理论理论信息学 信息质 信息量
原文传递
新论信息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3,共4页
关于信息价值问题的两个经典学说"消除不确定性"和"负熵论"有明显的疏漏和错谬:前者只说出了事情的一半,其实信息也会产生或增加不确定性;后者则是一个荒谬的学术怪胎,因为信息与"熵"所揭示的问题无关。... 关于信息价值问题的两个经典学说"消除不确定性"和"负熵论"有明显的疏漏和错谬:前者只说出了事情的一半,其实信息也会产生或增加不确定性;后者则是一个荒谬的学术怪胎,因为信息与"熵"所揭示的问题无关。信息的价值可分解为意义和功能两个层次:信息的意义可形象表述为两个"一体化"——将生命体和其所生存的物质世界"连为一体"并使其能动地适应环境而生存;将生命体个体"连为一体"形成群体和社会并成为一个类存在体。信息的功能可概括为实用功能和享用功能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理论 信息价值 信息的实用功能 信息的享用功能
原文传递
论信息的内容、形式与载体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信息内容只能通过信息形式方可存在于物理时空中并充分实现其信息价值;信息内容对信息形式虽具有内在决定性,但信息形式对信息内容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外在限定性:某些信息内容会因信息形式的限定而不能形式化,不能充分实现其信息价值。信... 信息内容只能通过信息形式方可存在于物理时空中并充分实现其信息价值;信息内容对信息形式虽具有内在决定性,但信息形式对信息内容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外在限定性:某些信息内容会因信息形式的限定而不能形式化,不能充分实现其信息价值。信息形式是信息外化处理行为的产物与"工具",有物理形式和物质形式两大类,本态信息①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式。狭义信息载体是信息主体的创造物即"第二实在"②,有"全载体"和"半载体"之分;"全载体"又可分为"直观(直接)载体"和"非直观(间接)载体"两大类。信息形式与信息载体对信息内容以及信息行为和信息效应的性状具有技术性决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形式 信息载体 信息全载体 信息半载体
原文传递
论“信息所指”“信息所指对象”和“信息能指”的认识论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27,共3页
“信息所指”、“信息所指对象”、“信息能指”以及“信息能度”等概念不仅可深化对信息的理论认识,甚至可解决哲学认识论中的重大问题。信息所指即信息自身并不是信息所指对象。生命体的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能度不同,面对同一信息所指... “信息所指”、“信息所指对象”、“信息能指”以及“信息能度”等概念不仅可深化对信息的理论认识,甚至可解决哲学认识论中的重大问题。信息所指即信息自身并不是信息所指对象。生命体的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能度不同,面对同一信息所指对象会形成不同的信息或不形成信息。“信息能指”即“信息能度”的现实表现,它是“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的理论边界。而且不同生命体的这一边界并不相同。“可知论者”和“不可知论者”的共同错误是漠视了这一边界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信息学 信息所指 信息所指对象 信息能指 信息能度
原文传递
论信息效应与信息文化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共3页
信息效应是信息被使用后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信息文化是人类群体与社会围绕信息所形成的具有共同性和稳定性的精神传统和行为习惯。信息效应是信息文化形成的基础,信息效应中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会积淀成为信息文化的内容。信息效... 信息效应是信息被使用后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信息文化是人类群体与社会围绕信息所形成的具有共同性和稳定性的精神传统和行为习惯。信息效应是信息文化形成的基础,信息效应中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会积淀成为信息文化的内容。信息效应可用信息效律、信息效域、信息效度三个概念范畴涵盖并展开研究;信息文化可用信息心理倾向、信息行为习惯、信息制度取向三个概念范畴涵盖并展开研究;而其他重要的有独立意义的问题有必要单独研究,如信息权利、信息权力、欺骗、错误、信息控制、信息共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效应 信息文化 信息基础理论研究
原文传递
论信息形态与信息质量(上)——信息形态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3,共3页
“本态”和“物态”是信息的两个基本形态。“本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中的存在形态;“物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外的存在形态。“本态信息”有“潜态”和“显态”两种类型(层次、部分);“物态信息”的具体形式很多,但可... “本态”和“物态”是信息的两个基本形态。“本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中的存在形态;“物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外的存在形态。“本态信息”有“潜态”和“显态”两种类型(层次、部分);“物态信息”的具体形式很多,但可分为“物理态”和“物质态”两类。“物质态”又可分为“恒定态”和“非恒定态”。同一信息虽可同时具有多种具体形态,但信息的价值、功能只能通过“本态”尤其是其“显态”才能在生命体(信息主体)的心理与行为中实现。“物态”的意义主要在于信息行为即信息的传播、处理、储存以及信息行为的速度、效率和保障信息内容的确定性与可靠性上:“物理态”和“非恒定态”的优势主要在于信息传播、处理、储存的速度和效率;“恒定态”的优势主要在于保障信息内容的确定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形态 本态信息 物态信息 信息质量
原文传递
新论信息行为的基本内容与模式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1,共4页
信息行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信息的获取、处理、使用,这同时也是信息行为的总体模式。信息处理是信息行为内容和模式的中间阶段,对信息使用具有决定性意义。信息的外化处理是信息内化处理在生命体外的拓展形态,具有群体和社会意义,可增... 信息行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信息的获取、处理、使用,这同时也是信息行为的总体模式。信息处理是信息行为内容和模式的中间阶段,对信息使用具有决定性意义。信息的外化处理是信息内化处理在生命体外的拓展形态,具有群体和社会意义,可增强信息的确定性、可靠性,并大大增加所处理信息的数量。信息行为的分体模式有个体、群体、社会(国家)三种。人类社会(国家)信息行为模式的突出特征,是在信息外化处理中,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社会信息体,人类的信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会信息体进行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是社会信息体的两个主干,其质量状况决定着信息行为尤其是信息使用的质量与效应,对整个社会的状况也具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行为内容 信息行为模式 信息的外化处理 社会信息体
原文传递
深论信息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28,共4页
已有信息理论对信息特性的研究存在着粗浅、错谬之处:信息的可共享性、易变性、可再生性虽已广为人知且被人广泛认同、接受,但在理论阐释上尚很粗浅;更重要、更深刻的虚实兼具性、依存性、不可逆性尚未被认识;而在可替代性上则有明显的... 已有信息理论对信息特性的研究存在着粗浅、错谬之处:信息的可共享性、易变性、可再生性虽已广为人知且被人广泛认同、接受,但在理论阐释上尚很粗浅;更重要、更深刻的虚实兼具性、依存性、不可逆性尚未被认识;而在可替代性上则有明显的错谬,笔者认为那恰恰是不可替代性。正确而深刻地认识信息特性是信息时代把握好信息问题的理性前提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特性 虚实兼具性 依存性 不可逆性 不可替代性
原文传递
信息基础理论问题框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辑哲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共4页
信息基础理论问题,是指信息与信息现象中最具一般性、普适性的根本问题,其实质是对信息与信息现象中不可违背的基本客观规律的揭示。它可为信息实践,为信息时代的人们提供理论"航标"与"灯塔"。信息基础理论问题总... 信息基础理论问题,是指信息与信息现象中最具一般性、普适性的根本问题,其实质是对信息与信息现象中不可违背的基本客观规律的揭示。它可为信息实践,为信息时代的人们提供理论"航标"与"灯塔"。信息基础理论问题总体上可由"信息本体论"、"信息行为论"、"信息效应与信息文化论"三大部分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理论 信息本体论 信息行为论 信息效应论 信息文化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