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种乙肝疫苗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运楼 黄永霞 李连庭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6-256,共1页
关键词 乙肝疫苗 过敏性休克 死亡 循环血量 尸检 婴儿
下载PDF
肋骨骨折伤残等级重新评定4例
2
作者 张运楼 刘青青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93-494,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1.1.1案例1胡某,男,59岁,某年7月因交通事故致左侧第5、6、7后肋及左肩胛骨(肩胛冈)骨折,经住院保守治疗。伤情稳定后于当年12月经某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依照GB 1867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 1案例1.1简要案情1.1.1案例1胡某,男,59岁,某年7月因交通事故致左侧第5、6、7后肋及左肩胛骨(肩胛冈)骨折,经住院保守治疗。伤情稳定后于当年12月经某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依照GB 1867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标》)第4.10.5b)条评定为十级伤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骨折 肋骨 事故 交通 伤残评定 重新评定
下载PDF
12例外伤后死亡医疗纠纷鉴定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运楼 陈益民 +2 位作者 王立新 吴建 赵春连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后患者死亡医疗纠纷案件的主要问题及鉴定思路。方法选取某鉴定机构6年来受理的涉及患者外伤后住院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案例12例,分别从致伤情况、医疗过错以及过错在损害后果中的参与度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致伤原因为意外和... 目的探讨外伤后患者死亡医疗纠纷案件的主要问题及鉴定思路。方法选取某鉴定机构6年来受理的涉及患者外伤后住院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案例12例,分别从致伤情况、医疗过错以及过错在损害后果中的参与度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致伤原因为意外和故意伤害,医方存在过错的有10例,医疗过错多为次要作用(7例)。结论入院诊断、观察和抢救环节是外伤后死亡医疗纠纷鉴定的关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创伤和损伤 医疗纠纷
下载PDF
先天性蝴蝶椎伤残等级重新鉴定1例
4
作者 张运楼 鲁佳 +1 位作者 黄秋芬 罗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39-240,共2页
沈某,女,30岁,2012年1月5日因“交通事故受伤致第10胸椎椎体粉碎性骨折”,经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于伤后5个月经某鉴定中心评定为道路交通事故九级伤残。因理赔方对伤残等级有异议,某法院委托本鉴定所就沈某本次损伤后的伤残等级进... 沈某,女,30岁,2012年1月5日因“交通事故受伤致第10胸椎椎体粉碎性骨折”,经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于伤后5个月经某鉴定中心评定为道路交通事故九级伤残。因理赔方对伤残等级有异议,某法院委托本鉴定所就沈某本次损伤后的伤残等级进行重新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肌肉骨骼畸形 胸椎 蝴蝶椎 伤残等级
下载PDF
伤残等级重新评定45例分析
5
作者 张运楼 王立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65-367,369,共4页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工伤及其他意外事故所致人身伤害的伤残等级重新评定结论改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求正司法鉴定所2007年3月—2009年3月受理的伤残等级重新评定案件45例。结果重新鉴定结论较之原鉴定结论有改变的共计12例(...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工伤及其他意外事故所致人身伤害的伤残等级重新评定结论改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求正司法鉴定所2007年3月—2009年3月受理的伤残等级重新评定案件45例。结果重新鉴定结论较之原鉴定结论有改变的共计12例(26.7%),结论改变原因分别为错误引用条款、鉴定时机掌握不当、漏鉴或误鉴伤情、人工假体鉴定掌握不当、未能准确分析伤病关系及未能准确适用工伤伤残晋级原则等。结论伤残鉴定应准确把握鉴定时机,正确理解标准条款的内涵,采用合适的医学和法医学技术,并充分了解各种相关规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伤残等级 重新评定
下载PDF
交通事故致眼部伤残84例分析
6
作者 张运楼 王立新 +1 位作者 于国红 戚莉群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研究交通事故眼部损伤的致伤方式、损伤特征、伤残等级鉴定等相关问题。方法对本所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鉴定的84例交通事故眼部损伤致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研究其致残原因、鉴定时机及鉴定方法。结果视力障碍是最主要的致残原... 目的研究交通事故眼部损伤的致伤方式、损伤特征、伤残等级鉴定等相关问题。方法对本所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鉴定的84例交通事故眼部损伤致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研究其致残原因、鉴定时机及鉴定方法。结果视力障碍是最主要的致残原因,其余如眼球缺失,眼睑、泪器损伤和外伤性白内障及视野缺损等情形则相对少见;大部分眼外伤均为单眼损伤,致残后果也多为Ⅶ~Ⅹ级。结论通过一些测试和视觉电生理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视力障碍鉴定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存有眼部既往疾病的伤者,应要求其尽可能提供伤前视力或眼科资料;对于一些视觉功能存在变化可能的眼部损伤,可适当延后鉴定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事故 交通 眼损伤
下载PDF
依据创道特征推测杀人凶器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立新 张运楼 刘晶春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i002-i002,共1页
关键词 创道特征 推测 杀人凶器 尸检 法医学鉴定
下载PDF
肩撞击综合征伤残等级鉴定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书萍 张运楼 谷月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33-234,共2页
1 案 例 1.1 简要案情 蒋某,男,56岁,木工,2013年2月驾驶电瓶车与轿车相撞受伤,伤后住院手术治疗,出院诊断"左胫骨平台不完全性骨折、右肩撞击综合征"等. 同年12月经某鉴定机构鉴定,以"交通事故造成右侧肩袖损伤,右肩关节活动障碍致... 1 案 例 1.1 简要案情 蒋某,男,56岁,木工,2013年2月驾驶电瓶车与轿车相撞受伤,伤后住院手术治疗,出院诊断"左胫骨平台不完全性骨折、右肩撞击综合征"等. 同年12月经某鉴定机构鉴定,以"交通事故造成右侧肩袖损伤,右肩关节活动障碍致右上肢功能丧失10%以上",依照GB 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第4.10.10i)条,评定蒋某构成道路交通事故十级伤残. 在理赔过程中,涉案保险公司对蒋某的肩袖损伤与交通事故之间因果关系提出异议,要求重新鉴定. 2014年6月某法院委托本鉴定所对蒋某进行伤残等级重新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肩撞击综合征 伤残等级
下载PDF
工伤事故伤残鉴定109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峰 张运楼 刘晶春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工伤事故伤残 法医学鉴定 统计学分析 活体检验
下载PDF
52例心脏性死亡相关医疗损害的法医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佳 张运楼 罗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89-391,395,共4页
目的综合分析涉及医疗损害的心脏性死亡法医学鉴定案例,探讨其死亡原因、医疗过错及参与程度评定的共性与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4月杭州明皓司法鉴定所萧山分所受理的涉及心脏性死亡的医疗损害案例52例,对案件一般情况、医疗... 目的综合分析涉及医疗损害的心脏性死亡法医学鉴定案例,探讨其死亡原因、医疗过错及参与程度评定的共性与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4月杭州明皓司法鉴定所萧山分所受理的涉及心脏性死亡的医疗损害案例52例,对案件一般情况、医疗机构、住院情况、死亡原因、医疗过错行为及过错参与程度评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中,男女性比例为2.25∶1,年龄以>50~60岁居多。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所引起的心脏性死亡占首位(67.3%),其次为病毒性心肌炎和心肌病(13.5%)。涉及手术的有24例,术后至死亡时长为1 h^118 d,中位数为7 d。医疗损害涉及医疗机构63所,多数医院存在不同程度的医疗过错行为,参与程度多为>20%~30%。结论法医学鉴定有助于确定死亡原因,为医疗损害案件评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医疗部门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心脏性死亡 医疗损害 案例分析
下载PDF
距骨骨挫伤继发缺血性坏死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利颖 张运楼 陈建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80-281,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张某,男,65岁,无激素应用史,偶有饮酒。某年2月8日,张某因道路交通事故致右踝部外伤,伤后14d右足MRI示右侧距骨胫距关节面骨挫伤,右侧三角韧带损伤(图1),临床予右踝部中药熏蒸治疗。伤后4个月复查右足MRI示...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张某,男,65岁,无激素应用史,偶有饮酒。某年2月8日,张某因道路交通事故致右踝部外伤,伤后14d右足MRI示右侧距骨胫距关节面骨挫伤,右侧三角韧带损伤(图1),临床予右踝部中药熏蒸治疗。伤后4个月复查右足MRI示右踝关节积液,右侧三角韧带损伤水肿,右胫距关节面软骨损伤后关节面形态欠佳,右侧距骨局部局限性骨髓水肿。伤后5个月复查右足MRI示右侧距骨缺血性坏死伴囊性变(图2),入院行“右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软骨修复术”等治疗,临床诊断为“右侧距骨缺血性坏死伴囊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距骨缺血性坏死 因果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