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兔脊髓灰质细胞构筑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群渊 杨存田 +3 位作者 张进路 王元身 张淑华 李楠 《解剖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53-159,232,共8页
本研究采用14只成年和幼年家兔的各节脊髓,作脊髓灰质分层研究。所用的脊髓切片为80μm、60μm和15μm的横或矢状切片以及2μm的半薄切片。对细胞体和髓鞘染色分别采用甲苯胺蓝、坚牢焦油紫、LuXol Fast Blue及对苯二胺。此外,还用显示... 本研究采用14只成年和幼年家兔的各节脊髓,作脊髓灰质分层研究。所用的脊髓切片为80μm、60μm和15μm的横或矢状切片以及2μm的半薄切片。对细胞体和髓鞘染色分别采用甲苯胺蓝、坚牢焦油紫、LuXol Fast Blue及对苯二胺。此外,还用显示灰质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方法协助分层研究。分层研究是根据Rexed对猫脊髓灰质分层的原则。研究结果发现家兔脊髓分层基本类似于猫,但在各层的范围及结构方面仍有一定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模式 脊髓灰质 尼氏染色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大鼠脊髓小脑前束起始细胞——脊髓边缘细胞突触形态学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进路 徐群渊 +3 位作者 杨存田 罗英瑾 赵春礼 李楠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1-376,T005,T006,共8页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大鼠小脑后,在脊髓L_1~L_3节段中的脊髓边缘细胞(SBC)得到逆行标记。对标记的SBC的突触联系进行电镜观察,并根据突触前区小泡形状及终扣形态,将这些终扣大致可分为6型,即S、F、Cf、T、G和P型。其中S和F型终扣根据...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大鼠小脑后,在脊髓L_1~L_3节段中的脊髓边缘细胞(SBC)得到逆行标记。对标记的SBC的突触联系进行电镜观察,并根据突触前区小泡形状及终扣形态,将这些终扣大致可分为6型,即S、F、Cf、T、G和P型。其中S和F型终扣根据其形态,各自又分为两个亚型,即细长型和圆型。S和F型分别含有球形及扁平型小泡;Cf型终扣含扁形小泡,突触前、后膜无明显特征,在突触后膜下有亚突触间隙;T型终扣含有清亮球形小泡,也可见大颗粒小泡,在突触后膜下可见致密体;G型终扣在突触前区内含有大颗粒小泡;P型是指附着在大S型终扣上的含有多样形小泡的终扣。S型、T型和G型突触后膜均比前膜明显增厚,呈不对称性。有关上述SBC突触终扣来源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 HRP 电镜
下载PDF
大鼠红核脊髓束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突触联系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炳刚 张崇智 +2 位作者 速家震 张进路 徐群渊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7-451,共5页
采用神经元溃变和HRP神经元逆行追踪结合的方法,电镜观察组核脊髓束终末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红核脊髓束溃变终末与HRP标记的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脊髓边缘细胞和Clarke柱细胞)胞体及树突形成突触... 采用神经元溃变和HRP神经元逆行追踪结合的方法,电镜观察组核脊髓束终末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红核脊髓束溃变终末与HRP标记的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脊髓边缘细胞和Clarke柱细胞)胞体及树突形成突触,但大部分溃变终扣则与非标记神经元构成突触,以轴-树突触居多。溃变终扣主要呈电子致密型和清亮型两种,以致密型为主,内多含圆形小泡。实验提示红核脊髓束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突触联系。从形态学上证实了红核脊髓束参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向小脑输送信息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核脊髓束 脊髓小脑束 突触 起始细胞 电镜
下载PDF
大鼠脊髓边缘细胞初级传入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进路 徐群渊 +2 位作者 杨存田 鲁强 张启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将6只Wister大鼠脊髓L(1~3)段双侧后根切断,并将HRP注入小脑内。术后分别在2、3、4天灌杀,取出L(1~3)脊髓节段,对HRP标记的脊髓边缘细胞及其与溃变末梢的突触联系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脊髓边缘... 将6只Wister大鼠脊髓L(1~3)段双侧后根切断,并将HRP注入小脑内。术后分别在2、3、4天灌杀,取出L(1~3)脊髓节段,对HRP标记的脊髓边缘细胞及其与溃变末梢的突触联系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脊髓边缘细胞的胞体或近侧树突表面发现有少量的溃变终末。根据溃变终末内小泡的形状,它们属于S型和F型即球形和扁平形小泡。根据溃变终末的外形又可分为圆型和细长型。按不同术后存活期,这些终末显示的溃变特点有所不同。术后2天溃变终末主要呈电子密度增高象;术后3天溃变终末中的线粒体肿胀、溶解以及部分突触小泡溶解;术后4天的溃变终末内则表现突触小泡和线粒体大部溶解消失。各类溃变末梢周围均可见到有胶质细胞突起包绕或充填。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作为脊小脑前束起始细胞的脊髓边缘细胞所接受的外周传入从性质和特点上均与脊小脑后束的起始细胞有所不同。这些结构的不同说明脊髓边缘细胞在向小脑输送信息中有其特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边缘细胞 电子显微镜 脊髓
下载PDF
运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双标记法对家兔腰、骶、尾髓脊髓小脑束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的研究
5
作者 张进路 徐群渊 +2 位作者 王元身 王卫 王海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19-26,163,共9页
本研究采用10只家兔进行腰、骶、尾髓的脊髓小脑束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定位研究。其中8只在小脑内注射HRP后,按Mesulam组化法追踪腰、骶、尾髓各节段的HRP-AChE双标及HRP单标神经元;作为对照,2只家兔同样节段的脊髓切片则单纯显示神... 本研究采用10只家兔进行腰、骶、尾髓的脊髓小脑束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定位研究。其中8只在小脑内注射HRP后,按Mesulam组化法追踪腰、骶、尾髓各节段的HRP-AChE双标及HRP单标神经元;作为对照,2只家兔同样节段的脊髓切片则单纯显示神经元的AChE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家兔腰、骶、尾髓的各群脊髓小脑束神经元中,大多数细胞均为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但它们所含AChE的量可能有所不同。各群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所占数量的多少可能与脊髓小脑束神经元的不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酯酶 脊髓小脑束 家兔 辣根过氧化物酶 乙酰胆碱酯酶双标记
下载PDF
家兔脊髓双侧后根神经节神经元数量不对称性及对称性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娜 徐群渊 +3 位作者 杨存田 张进路 王达良 蔡青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9-145,I008,共8页
对6例家兔的脊髓颈膨大部C_4~T_2和4例家兔的胸髓T_5~T_(10)的后根神经节神经元进行细胞和核仁大小的测量并作细胞计数,以探讨后根神经节细胞的形态并研究脊髓左、右后根神经节细胞数量的不对称和对称性。动物行常规灌注固定,后根神... 对6例家兔的脊髓颈膨大部C_4~T_2和4例家兔的胸髓T_5~T_(10)的后根神经节神经元进行细胞和核仁大小的测量并作细胞计数,以探讨后根神经节细胞的形态并研究脊髓左、右后根神经节细胞数量的不对称和对称性。动物行常规灌注固定,后根神经节经石蜡包埋后做连续切片。切片厚度为10μm和2μm,焦油紫染色,在普通光镜下对各节细胞进行观察计数。细胞计数以核仁为指标,并进行计数校正。此外,借助图像分析仪分别对300个细胞的核仁和300个细胞的平均径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发现,颈膨大部后根神经节细胞平均径和胸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颈膨大部核仁的平均径略大于胸髓部(P<0.05)。比较左、右后根神经节细胞数量,发现颈膨大或中胸段各节对应的左、右各后根节的细胞数量存在着较大差异,呈现明显不对称性;但从整体上看,各例颈膨大部C_4~T_2和胸段T_5~T_(10)的每侧后根节细胞总和均十分接近,呈现一定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根神经节 细胞计数 家兔 对称性
下载PDF
介绍一种神经髓鞘和胞体复染法
7
作者 张进路 沈其卫(指导) 《解剖学通报》 1983年第4期371-372,共2页
虽多年来以髓鞘染色后加胞体复染法制备人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教学切片以及科研用的标准参考片,但总感对神经元胞体的染色不够理想。如切片经快速Weigert氏法或luxol fast blue(1,4)染好神经髓鞘后,再用erythrosin(赤星或称血红).
关键词 神经髓鞘 活性艳红 复染 苏木素 胞体
下载PDF
乙酰胆碱酯酶在家兔小脑内的分布
8
作者 纪中启 徐群渊 +2 位作者 张进路 罗英瑾 李楠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研究了11只家兔小脑内AChE活性的分布。采用改良的经典组织化学技术来显示AChE活性。小脑皮质颗粒层一般有很强的AChE活性,而浦肯野细胞层的分子层的浅部则呈AChE反应阴性。分子层的深部和小脑白质的AChE活性较弱。而且有很多阳性神经... 研究了11只家兔小脑内AChE活性的分布。采用改良的经典组织化学技术来显示AChE活性。小脑皮质颗粒层一般有很强的AChE活性,而浦肯野细胞层的分子层的浅部则呈AChE反应阴性。分子层的深部和小脑白质的AChE活性较弱。而且有很多阳性神经元出现在后叶的分子层中,以X小叶最为密集。在小脑白质中,发现5条与正中面相平行的AChE活性较强的纵带。其中蚓状正中面上的正中带出现在除Ⅵ、Ⅶ小叶以外的各小叶中;对称分布的内侧带出现在前叶的Ⅱ到Ⅴ小叶和后叶的Ⅷ、Ⅸ小叶;外侧带只出现在Ⅸc和Ⅸd分叶。小脑中央核显示很强的AChE活性。在颗粒层的胶质细胞和白质中发现有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而且在近颗粒层的白质活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小脑 丁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