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桐花树五环三萜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道敬 张偲 +3 位作者 吴军 黄建设 田艳 徐鲁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6-308,共3页
从桐花树树皮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到3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protoprimulagenin(1),embelinone(2)和aegicerin(3),其中化合物1和2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关键词 桐花树 化学成分 五环三萜 乙醇提取物 乙酸乙酯 波谱技术 化合物 分离 植物
下载PDF
药用木槿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道敬 张偲 +1 位作者 吴军 漆淑华 《中南药学》 CAS 2005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关键词 植物化学成分 作用研究 木槿 药用 药理 亚热带地区 锦葵科 栽培种 玫瑰茄 木芙蓉 分布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道敬 龚春燕 +3 位作者 魏鸿刚 李淑兰 李元广 沈国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3,共3页
从采自江西南昌郊区土壤的生防菌株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尿嘧啶(I)、胸腺嘧啶(Ⅱ)、金雀异黄素(Ⅲ)、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Ⅳ)、2,4-二叔丁基苯酚(Ⅴ)、对羟基苯甲醛... 从采自江西南昌郊区土壤的生防菌株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尿嘧啶(I)、胸腺嘧啶(Ⅱ)、金雀异黄素(Ⅲ)、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Ⅳ)、2,4-二叔丁基苯酚(Ⅴ)、对羟基苯甲醛(Ⅵ)、棕榈酸(Ⅶ)、内消旋-2,3-丁二醇(Ⅷ)。化舍物的结构通过IR、NMR、MS等波谱数据分析得到确定,其中化合物Ⅰ~Ⅶ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化学成分 代谢产物
下载PDF
桐花树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道敬 张偲 吴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01-1603,共3页
目的研究桐花树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桐花树树皮的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16α,28-dihydroxyl-3-oxo-12-oleanene(Ⅰ)、5-O-methylemb... 目的研究桐花树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桐花树树皮的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16α,28-dihydroxyl-3-oxo-12-oleanene(Ⅰ)、5-O-methylembelin(Ⅱ)、豆甾醇(Ⅲ)、α-菠甾醇(Ⅳ)、岩藻甾醇(Ⅴ)、棕榈酸(Ⅵ)。结论化合物Ⅰ为新三萜化合物,命名为桐花树素(aegicornin),Ⅲ~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 三萜 桐花树素 甾体
下载PDF
红树药用植物桐花树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道敬 吴军 +2 位作者 张亻思 肖志会 黄建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研究桐花树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树皮的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原儿茶酸(protocate-chu ic ac id,... 目的:研究桐花树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树皮的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原儿茶酸(protocate-chu ic ac id,Ⅱ),香草酸(Van illic ac id,Ⅲ),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Ⅳ),sch imperinone(Ⅴ),prim alagen ih A(Ⅵ)。结论:以上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 化学成分 甾体 有机酸 三萜
下载PDF
当归拈痛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张龙 代铁柱 +1 位作者 张道敬 徐佳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71-0074,共4页
探讨当归拈痛汤联合针灸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证属湿热痹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来自丹江口市中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R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对照组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那缓释片口服,治疗... 探讨当归拈痛汤联合针灸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证属湿热痹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来自丹江口市中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R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对照组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那缓释片口服,治疗组给予当归拈痛汤及针灸清热利湿通络止痛,2周、12周后复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关节肿痛晨僵、炎症因子等观察指标,分析临床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等损伤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发热肿胀疼痛指数、屈伸活动不利、晨僵时间和程度、舌脉象等中医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12周后,两组的关节发热肿胀疼痛指数、屈伸活动不利指数、晨僵时间和程度、炎症因子等与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96.67%,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3.33%和80.00%相比较,统计学也有显著差异(P < 0.05)。两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率与治疗前相比,组间相比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当归拈痛汤联合针灸治疗能显著改善RA活动期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对基层临床运用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拈痛汤 针灸 类风湿关节炎 活动期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半红树药用植物杨叶肖槿树皮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道敬 张偲 吴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56-2157,共2页
目的研究杨叶肖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树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得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硬脂酸酯(Ⅰ)、β-谷甾醇(Ⅱ)、胡萝卜苷(... 目的研究杨叶肖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树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得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硬脂酸酯(Ⅰ)、β-谷甾醇(Ⅱ)、胡萝卜苷(Ⅲ)、山柰素(Ⅳ)、正三十一烷醇(Ⅴ)、硬脂酸(Ⅵ)、白桦脂醇(Ⅶ)。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叶肖槿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半红树药用植物杨叶肖槿树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道敬 张偲 吴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87-1489,共3页
目的:研究杨叶肖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树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棕榈酸酯(Ⅰ)、豆甾醇(Ⅱ)、熊果酸(Ⅲ)... 目的:研究杨叶肖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树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棕榈酸酯(Ⅰ)、豆甾醇(Ⅱ)、熊果酸(Ⅲ)、白桦酸(Ⅳ)、木栓酮(Ⅴ)、棕榈酸(Ⅵ)。结论:以上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叶肖槿 化学成分 甾体 三萜
下载PDF
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死
9
作者 张道敬 瞿群威 +2 位作者 童利民 王大军 丁建江 《中国康复》 2000年第4期202-204,共3页
探讨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死的康复疗效。选择颈动脉系脑梗死患者 190例 ,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 12 6例采用颈动脉注药治疗 ;对照组 6 4例采用静脉给药治疗。 2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 FIM、 Fugl- 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评分 ,其中 ... 探讨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死的康复疗效。选择颈动脉系脑梗死患者 190例 ,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 12 6例采用颈动脉注药治疗 ;对照组 6 4例采用静脉给药治疗。 2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 FIM、 Fugl- 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评分 ,其中 6 0例住院超过 2个月的患者每 2 0 d评定 1次。结果 :2组神经功能缺损、FIM和 Fugl- Meyer评分治疗后均有改善 ,但 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其中颈动脉注药对脑梗死患者言语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复效果更明显 ,特别是脑梗死发生 <2 0 d时颈动脉注药治疗是最佳时机。提示 :颈动脉注药对脑梗死的康复具有显著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注药 康复 治疗时机
下载PDF
农用微生物杀菌剂剂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0
作者 刘振华 罗远婵 +1 位作者 张道敬 李元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7-507,共11页
农用微生物杀菌剂的主要剂型有粉剂(DP)、可湿性粉剂(WP)、颗粒剂(GR)、水分散粒剂(WG)和悬浮剂(SC)等。我国现有的农用微生物杀菌剂剂型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为可湿性粉剂,未来应加强其他剂型如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等的研究开发。生防菌的... 农用微生物杀菌剂的主要剂型有粉剂(DP)、可湿性粉剂(WP)、颗粒剂(GR)、水分散粒剂(WG)和悬浮剂(SC)等。我国现有的农用微生物杀菌剂剂型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为可湿性粉剂,未来应加强其他剂型如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等的研究开发。生防菌的活菌数、制剂加工和贮存条件以及田间环境因素等对农用微生物杀菌剂的防效均有很大影响,科学合理地评价这些影响,并研究其形成原因和内在规律,对农用微生物杀菌剂的深入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剂型种类、性质、质量控制以及生产条件、贮存条件和田间环境条件对制剂性质与防效的影响等方面,对农用微生物杀菌剂剂型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分析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农药 剂型 作物病害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Y12-26代谢产物中bafilomycins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魏刚 苏超 +3 位作者 张道敬 宗志友 斯聪聪 陶黎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1-575,共5页
目的了解海洋放线菌Y12-26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的具体化合物。方法以P.oryzae指示菌进行活性跟踪,对其代谢物进行分离提取,通过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TLC和HPLC制备... 目的了解海洋放线菌Y12-26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的具体化合物。方法以P.oryzae指示菌进行活性跟踪,对其代谢物进行分离提取,通过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TLC和HPLC制备等方法分离得到活性化合物,并通过UV、MS、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洋放线菌Y12-26发酵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大环内酯类活性化合物Y12-26-A2a、A3a和A3b,确定Y12-26-A2a分子式为C35H56O8,与bafilomycin D结构相同;Y12-26-A3a分子式为C35H58O9,与bafilomycin A1结构相同;Y12-26-A3b为新结构化合物,分子式为C35H58O8,命名为bafilomycin K。结论化合物Y12-26-A2a、A3a和A3b对P.oryzae的MIC分别为125、16和3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bafilomycins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发酵液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龚春燕 张道敬 +3 位作者 魏鸿刚 李淑兰 沈国敏 李元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79-381,387,共4页
从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HY96-2)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其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酸(2)、对羟基苯丙酸(3)、2-苯基乳酸(4)、3-苯基乳酸(5)、琥珀酸(6)、棕榈酸甲酯(7)、大豆甙元(8... 从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HY96-2)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其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酸(2)、对羟基苯丙酸(3)、2-苯基乳酸(4)、3-苯基乳酸(5)、琥珀酸(6)、棕榈酸甲酯(7)、大豆甙元(8)、环(甘氨酸-L-丙氨酸)二肽(9)、吲哚-3-乙酸(10)、L-苯丙氨酸(11)和2R,3R-丁二醇(12),其中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和6对青枯劳尔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3、2和3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青枯劳尔氏菌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产脂肽类抗真菌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范磊 张道敬 +5 位作者 刘振华 陶黎明 罗远婵 魏鸿刚 李淑兰 李元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9-735,共7页
对一株已经商业化的可防治植物枯萎病的生防菌-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采用酸化、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沉淀、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分离得到了一个抗真菌活... 对一株已经商业化的可防治植物枯萎病的生防菌-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采用酸化、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沉淀、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分离得到了一个抗真菌活性化合物6B,经NMR、MS、MS/MS等光谱学方法鉴定其为Fusaricidin A。琼脂扩散法抑菌试验结果表明,6B对西瓜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灰霉病菌等1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50μg/mL。盆栽实验结果表明,6B对黄瓜灰霉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当6B的浓度达到250μg/mL时,防治效果高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抗真菌活性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Fusaricidin A
下载PDF
基于极端顶点混料试验设计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载体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振华 张林 +2 位作者 罗远婵 张道敬 李元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5-451,共7页
润湿性是衡量可湿性粉剂质量的重要指标。首先通过在轻质碳酸钙载体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白炭黑,使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时间由416 s缩短到54 s,在此基础上,利用混料试验设计优化了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载体配方... 润湿性是衡量可湿性粉剂质量的重要指标。首先通过在轻质碳酸钙载体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白炭黑,使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时间由416 s缩短到54 s,在此基础上,利用混料试验设计优化了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载体配方。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载体中合适的轻质碳酸钙质量分数为90%~92%,白炭黑为7.5%~9.0%,用高岭土代替部分轻质碳酸钙有利于降低制剂pH,但不利于制剂润湿性的提高。混料试验设计预测优化载体配方条件下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时间为85~117 s,悬浮率为70?5%~71.7%,pH为9.01~9.05,验证试验结果和预期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研究结果可供可湿性粉剂载体的优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可湿性粉剂 润湿时间 载体 混料试验设计
下载PDF
青枯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鸿刚 邓嘉璐 +3 位作者 李元广 王伟 张道敬 沈国敏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2,共6页
从发生青枯病的土壤中分离得到4株对植物青枯病病原菌青枯劳尔氏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HY96-2的拮抗活性最强。该菌对其他5种危害严重的植物病原真菌均具很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对HY96-2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 从发生青枯病的土壤中分离得到4株对植物青枯病病原菌青枯劳尔氏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HY96-2的拮抗活性最强。该菌对其他5种危害严重的植物病原真菌均具很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对HY96-2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等进行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在此基础上,通过盐析等方法得到HY96-2产生的对青枯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粗提物,检测了温度和pH对粗提物活性的影响。当温度高于40℃、pH低于4.3或高于8.2时,活性很弱;蛋白酶K作用容易失活;超滤结果表明,该粗提物可能是分子量低于5kD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 筛选 多粘类芽孢杆菌 粗提物 活性
下载PDF
电解质对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兴芳 蒋艳明 张道敬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试验研究了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以及电解质添加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 )热应激可显著降低肉仔鸡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2 )与高温对照组相比 ,在日粮中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的 1 4~ 3 1日龄肉鸡 ,其平均... 试验研究了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以及电解质添加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 )热应激可显著降低肉仔鸡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2 )与高温对照组相比 ,在日粮中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的 1 4~ 3 1日龄肉鸡 ,其平均日增重提高了 6.43 % (P<0 .0 5 ) ;3 8~ 46日龄肉鸡 ,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2 7.5 4% (P<0 .0 5 )和 2 0 .1 9% (P<0 .0 5 ) ;但这种抗热应激添加剂对肉鸡采食量无显著效果。此外 ,热应激能显著地增加肉鸡腹脂率 ,而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能显著降低腹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 热应激 肉鸡 生产性能 屠体品质 腹脂率 饲料利用率 采食量 日增重
下载PDF
电针结合颈动脉注药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江明 胡永均 +2 位作者 童利民 王大军 张道敬 《针灸临床杂志》 2002年第12期31-32,共2页
目的 探讨电针结合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上海产RG - 2B型电桥式流图仪记录电针结合颈动脉注药治疗前后对其脑血流图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 ,上升时间延长 ,波幅明显降低 ;治疗后 ,上升时间明显缩短 ,波幅显著升... 目的 探讨电针结合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上海产RG - 2B型电桥式流图仪记录电针结合颈动脉注药治疗前后对其脑血流图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 ,上升时间延长 ,波幅明显降低 ;治疗后 ,上升时间明显缩短 ,波幅显著升高。结论 本法能扩充脑血管 ,增加脑血流量 ,改善脑血管弹性 ,从而使缺血脑组织有较充足的血氧供应 ,恢复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颈动脉注药 脑梗塞 脑血流图
下载PDF
电针加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大军 张道敬 +2 位作者 童利民 胡永均 李江明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6,共2页
选脑梗塞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电针加颈动脉注药治疗,对照组单用颈动脉注药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治疗脑梗塞均有肯定疗效,而电针加颈动脉注药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颈动脉注药。
关键词 脑梗塞 电针疗法 水针疗法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道敬 张友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26-27,共2页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两...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状况、角膜散光值。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1周及术后3个月视力(0.8±0.2)、(1.2±0.2)、(1.5±0.2)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视力(0.8±0.3)优于术前(P<0.05),且术后第1天、第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值(0.5±0.2)D优于术前(P<0.05),且术后第1天、第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角膜散光值(0.9±0.6)、(0.8±0.5)、(0.5±0.2)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和角膜散光状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手术方法 临床有效性
下载PDF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评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道敬 张友岩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0期98-99,102,共3页
目的对该院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对所有患者对采取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对该院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对所有患者对采取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视力恢复〈0.3病例2例(7%),0.3~0.4病例10例(33%),0.4~0.6病例18例(60%);对照组视力恢复〈0.3病例15例(50%),0.3~0.4病例10例(33%),0.4~0.6病例5例(17%)。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视力恢复〉0.3的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联合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