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Al_(2)O_(3)纳米流体散热数值研究
1
作者
董昭锋
邓雄
+5 位作者
罗振兵
彭灿
康赢
何伟
张鉴源
于新辰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2,I0001,共14页
使用Al2O3纳米流体对基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通道强化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的纳米流体对通道冷却性能的影响。激励器工作后,膜片往复振动,在射流口产生了交替吸入与喷出的射流并冲击基板,装置的冷却性能大大提高。同时...
使用Al2O3纳米流体对基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通道强化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的纳米流体对通道冷却性能的影响。激励器工作后,膜片往复振动,在射流口产生了交替吸入与喷出的射流并冲击基板,装置的冷却性能大大提高。同时,纳米颗粒的加入增大了流体的导热系数,流体传热性能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进出口压降。引入了综合性能评价因子KFOM和整体传热增强度KDTE,发现随着纳米流体体积分数的增加,KFOM和KDTE也增大,这表明使用纳米流体后,整体装置的冷却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分析了激励器频率和等效振幅对散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对装置整体散热性能影响较小;随着等效振幅增大,射流速度增大,芯片温度降低,装置整体冷却性能更好;激励器工作后也同样影响纳米颗粒在通道内的分布情况,每一时刻下纳米颗粒的分布都不尽相同,且聚集在基板底部的纳米颗粒将会增强换热效果,这也是影响整个装置散热性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双射流
纳米流体
体积分数
频率
等效振幅
综合性能评价因子
整体传热增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鉴源
罗振兵
+5 位作者
彭文强
梁睿琦
邓雄
王万波
赵志杰
刘杰夫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6,共11页
飞机在起降和大机动过程中,襟翼偏角过大会导致襟翼上方出现流动分离,从而使舵面效率降低甚至失效。为有效解决舵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针对无缝襟翼,探究了合成双射流不同控制参数对升力、舵效的影响规...
飞机在起降和大机动过程中,襟翼偏角过大会导致襟翼上方出现流动分离,从而使舵面效率降低甚至失效。为有效解决舵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针对无缝襟翼,探究了合成双射流不同控制参数对升力、舵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双射流能在襟翼表面形成周期性涡结构,增强边界层底部低速流体与主流的动量交换,提高边界层抗逆压梯度的能力;襟翼处合成双射流可有效提高升力、增强舵效;当合成双射流无量纲驱动频率为3.89、动量系数为3.01×10–3时,舵效增强效果最好。此外,还设计、制作了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与机翼一体化模型,并开展了飞行试验,可实现的滚转角速度达15.69(°)/s,验证了合成双射流增强舵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双射流
舵效增强
数值模拟
飞行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师范院校应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
3
作者
张鉴源
《龙岩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29-32,共4页
“教学技能训练”应是师范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龙岩师专数学科对这个问题作了一番探索,自80年起对历届学生开展了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练基本功”),内容与方式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使其经常化、制度化。取得了初...
“教学技能训练”应是师范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龙岩师专数学科对这个问题作了一番探索,自80年起对历届学生开展了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练基本功”),内容与方式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使其经常化、制度化。取得了初步成效,思想认识也随着提高,本总结抛砖引玉,以期引起重视,开展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技能训练
师范院校
数学科
教学工作
教育实习
基本功训练
龙岩师专
中学数学教学
教学常规
教学基本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翼型阵风载荷减缓
4
作者
王浩
罗振兵
+3 位作者
邓雄
周岩
张鉴源
赵志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3-74,共12页
为研究基于合成双射流的阵风减缓策略,针对NACA0012翼型在其上表面阵列式布置合成双射流激励器,通过反向射流方式主动诱导流动分离,并详细研究分离涡的演化及动态涡脱落过程,为开展基于零质量射流的载荷控制提供了新的理念。结果表明,...
为研究基于合成双射流的阵风减缓策略,针对NACA0012翼型在其上表面阵列式布置合成双射流激励器,通过反向射流方式主动诱导流动分离,并详细研究分离涡的演化及动态涡脱落过程,为开展基于零质量射流的载荷控制提供了新的理念。结果表明,随着动量系数Cμ的增大,合成双射流对于阵风载荷控制能力逐渐提高且没有造成升力系数CL较大的脉动,当Cμ=0.033时,后缘分离区发展到翼型中部位置,CL,max响应幅值降低了47.9%。由于后缘处分离区较大,关闭射流激励器后分离涡在上翼面的卸载过程会对CL造成较大影响,在气流冲击分离涡的过程中,上下翼面压差迅速增大进而造成CL迅速减小;针对这一过程研究Cμ阶梯递减控制,设置Cμ区间式变化,相较于持续施加恒定Cμ的情况,这一控制方法在达到相同减缓幅值的情况下能耗更低,且翼型处于高载荷冲击的时间也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减缓
合成双射流
分离涡
反向射流
涡脱落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Al_(2)O_(3)纳米流体散热数值研究
1
作者
董昭锋
邓雄
罗振兵
彭灿
康赢
何伟
张鉴源
于新辰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2,I0001,共1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J2019-Ⅲ-0010-0054)
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1RC307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J40672)。
文摘
使用Al2O3纳米流体对基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通道强化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的纳米流体对通道冷却性能的影响。激励器工作后,膜片往复振动,在射流口产生了交替吸入与喷出的射流并冲击基板,装置的冷却性能大大提高。同时,纳米颗粒的加入增大了流体的导热系数,流体传热性能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进出口压降。引入了综合性能评价因子KFOM和整体传热增强度KDTE,发现随着纳米流体体积分数的增加,KFOM和KDTE也增大,这表明使用纳米流体后,整体装置的冷却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分析了激励器频率和等效振幅对散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对装置整体散热性能影响较小;随着等效振幅增大,射流速度增大,芯片温度降低,装置整体冷却性能更好;激励器工作后也同样影响纳米颗粒在通道内的分布情况,每一时刻下纳米颗粒的分布都不尽相同,且聚集在基板底部的纳米颗粒将会增强换热效果,这也是影响整个装置散热性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合成双射流
纳米流体
体积分数
频率
等效振幅
综合性能评价因子
整体传热增强度
Keywords
dual synthetic jets
nanofluid
volume fraction
frequency
equivalent amplitude
FOM
DTE
分类号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鉴源
罗振兵
彭文强
梁睿琦
邓雄
王万波
赵志杰
刘杰夫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出处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5538)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J30622)。
文摘
飞机在起降和大机动过程中,襟翼偏角过大会导致襟翼上方出现流动分离,从而使舵面效率降低甚至失效。为有效解决舵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针对无缝襟翼,探究了合成双射流不同控制参数对升力、舵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双射流能在襟翼表面形成周期性涡结构,增强边界层底部低速流体与主流的动量交换,提高边界层抗逆压梯度的能力;襟翼处合成双射流可有效提高升力、增强舵效;当合成双射流无量纲驱动频率为3.89、动量系数为3.01×10–3时,舵效增强效果最好。此外,还设计、制作了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与机翼一体化模型,并开展了飞行试验,可实现的滚转角速度达15.69(°)/s,验证了合成双射流增强舵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合成双射流
舵效增强
数值模拟
飞行试验
Keywords
dual synthetic jet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flap
numerical simulation
flight test
分类号
V21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师范院校应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
3
作者
张鉴源
出处
《龙岩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29-32,共4页
文摘
“教学技能训练”应是师范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龙岩师专数学科对这个问题作了一番探索,自80年起对历届学生开展了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练基本功”),内容与方式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使其经常化、制度化。取得了初步成效,思想认识也随着提高,本总结抛砖引玉,以期引起重视,开展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
教学技能训练
师范院校
数学科
教学工作
教育实习
基本功训练
龙岩师专
中学数学教学
教学常规
教学基本功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翼型阵风载荷减缓
4
作者
王浩
罗振兵
邓雄
周岩
张鉴源
赵志杰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3-7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1412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T2221002)
+2 种基金
湖南省高层次创新人才项目(22+TDRCJH-02-050)
国防科技大学青年创新奖项目(青创+2019+07+0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J2019-III-0010-0054)。
文摘
为研究基于合成双射流的阵风减缓策略,针对NACA0012翼型在其上表面阵列式布置合成双射流激励器,通过反向射流方式主动诱导流动分离,并详细研究分离涡的演化及动态涡脱落过程,为开展基于零质量射流的载荷控制提供了新的理念。结果表明,随着动量系数Cμ的增大,合成双射流对于阵风载荷控制能力逐渐提高且没有造成升力系数CL较大的脉动,当Cμ=0.033时,后缘分离区发展到翼型中部位置,CL,max响应幅值降低了47.9%。由于后缘处分离区较大,关闭射流激励器后分离涡在上翼面的卸载过程会对CL造成较大影响,在气流冲击分离涡的过程中,上下翼面压差迅速增大进而造成CL迅速减小;针对这一过程研究Cμ阶梯递减控制,设置Cμ区间式变化,相较于持续施加恒定Cμ的情况,这一控制方法在达到相同减缓幅值的情况下能耗更低,且翼型处于高载荷冲击的时间也更短。
关键词
阵风减缓
合成双射流
分离涡
反向射流
涡脱落
Keywords
gust alleviation
dual synthetic jets
separated vortex
reverse jet
vortex shedding
分类号
V2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Al_(2)O_(3)纳米流体散热数值研究
董昭锋
邓雄
罗振兵
彭灿
康赢
何伟
张鉴源
于新辰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研究
张鉴源
罗振兵
彭文强
梁睿琦
邓雄
王万波
赵志杰
刘杰夫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师范院校应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
张鉴源
《龙岩学院学报》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翼型阵风载荷减缓
王浩
罗振兵
邓雄
周岩
张鉴源
赵志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