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源性混合病原菌生物被膜行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忠军 张钰皎 +3 位作者 胡炜东 孙子羽 苏杰 满都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7-295,共9页
以食源性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形成的混合菌生物被膜为研究对象,对其定性和定量检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单一菌和混合菌生物被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8种目的毒素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结... 以食源性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形成的混合菌生物被膜为研究对象,对其定性和定量检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单一菌和混合菌生物被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8种目的毒素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结晶紫染色法、银染法和扫描电镜法均表明混合菌在培养24 h时达到最大黏附度;混合菌生物被膜中3种细菌的活菌数均低于单菌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28种毒素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均被检出,且混合菌相对于单一菌生物被膜,上调量显著的有肠毒素基因sep、ser,显著下降的有溶血素基因hla和脱皮毒素基因etd,肠毒素基因seb表达量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生物被膜 荧光定量PCR 银染法 扫描电镜 毒素因子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食源性混合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钰皎 胡炜东 +4 位作者 黄海英 赵雪平 孙子羽 满都拉 陈忠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3-49,共7页
以食源性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BoxBehnken试验,确定混合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最佳条件;通过96微孔板法分别测定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ryptone soybroth,TSB)、葡萄糖和NaCl对... 以食源性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BoxBehnken试验,确定混合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最佳条件;通过96微孔板法分别测定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ryptone soybroth,TSB)、葡萄糖和NaCl对单一菌和混合菌在最佳条件下形成生物被膜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菌生物被膜的最佳培养基p H值为7,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22 h;采用质量分数为1.6%的TSB培养基时,病原菌在最佳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黏附率最大;碳源促进了生物被膜的形成;NaCl质量分数大于0.4%时,食源性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受到一定抑制。综上,培养条件能够影响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生物被膜 培养条件 响应面法 病原菌生物被膜 营养条件
下载PDF
山荆子果啤酿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钰皎 王中健 +2 位作者 满都拉 孙子羽 陈忠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6-100,共5页
以山荆子汁、大麦芽和小麦芽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啤酒发酵工艺酿造山荆子果啤。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定为评价标准优化山荆子果啤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添加20%小麦芽、麦汁糖化温度65℃、山荆子汁添加量10%、酵母添加量3... 以山荆子汁、大麦芽和小麦芽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啤酒发酵工艺酿造山荆子果啤。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定为评价标准优化山荆子果啤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添加20%小麦芽、麦汁糖化温度65℃、山荆子汁添加量10%、酵母添加量3.0%、发酵温度为15℃、发酵时间5 d为最适发酵条件。此条件下制得的山荆子果啤既保持了啤酒的风味特征,同时又赋予其山荆子的特殊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荆子 啤酒 果啤 发酵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具有抑菌特性的乳杆菌对食源性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钰皎 陈忠军 +4 位作者 满都拉 孙子羽 苏杰 金晶晶 胡炜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68-174,共7页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研究分离自内蒙古传统发酵食品中的5株乳杆菌对病原菌及其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株乳杆菌对单一菌和混合菌生物被膜及AI-2分子相对活性均有抑制作用;ALAC-1和ALAC-5代谢产物抑...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研究分离自内蒙古传统发酵食品中的5株乳杆菌对病原菌及其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株乳杆菌对单一菌和混合菌生物被膜及AI-2分子相对活性均有抑制作用;ALAC-1和ALAC-5代谢产物抑菌效果较好,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好,ALAC-5抑菌率高达78.95%,ALAC-1可达69.47%;混合菌生物被膜对5株乳杆菌代谢产物的敏感性较弱,乳杆菌对其生物被膜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单一菌生物被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生物被膜 抑菌特性 群体感应 混合菌生物被膜
下载PDF
乙二胺四乙酸对食源性混合病原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钰皎 胡炜东 +4 位作者 孙子羽 满都拉 黄海英 赵雪平 陈忠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53-58,共6页
该研究以食源性混合病原菌生物被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对混合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添加0.25 mmol/L的EDTA时即可使混... 该研究以食源性混合病原菌生物被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对混合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添加0.25 mmol/L的EDTA时即可使混合菌生物被膜黏附率下降16.5 %,检测AI-2分子活性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进一步证实了随着EDTA浓度的增加,黏附度逐渐减少;EDTA仅对处于黏附期(0~28 h)的混合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作用;添加二价金属离子(Mg2+、Ca2+、Fe2+)可增强混合菌生物被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混合菌生物被膜 扫描电镜 群体感应 金属离子
下载PDF
食源性混合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钰皎 栗丽萍 +2 位作者 曹晓娟 陈忠军 胡炜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2-316,共5页
在食品加工中,食源性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存在会引发大量食品污染等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了单一菌生物被膜,然而对混合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较少。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食源性混合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规律及混合菌生物... 在食品加工中,食源性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存在会引发大量食品污染等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了单一菌生物被膜,然而对混合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较少。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食源性混合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规律及混合菌生物膜中菌种间的相互作用,初步探讨了群体感应在混合菌生物膜中的作用,以期为食品领域应对和破解食源性混合菌生物被膜污染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混合菌生物被膜 相互作用 群体感应
下载PDF
燕麦茶啤生产工艺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钰皎 满都拉 +2 位作者 孙子羽 赵梓琳 陈忠军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6,共5页
以大麦芽、燕麦和苦丁茶为主要原料制作燕麦茶啤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标准确定生产燕麦茶啤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佳发酵条件下酿造而成的燕麦茶啤进行了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味觉指标的测定,以期为保健类产... 以大麦芽、燕麦和苦丁茶为主要原料制作燕麦茶啤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标准确定生产燕麦茶啤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佳发酵条件下酿造而成的燕麦茶啤进行了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味觉指标的测定,以期为保健类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燕麦茶啤的最佳生产工艺为大麦芽与燕麦配比6︰4、香酒花与苦丁茶配比8︰2、酵母接种量3.5%,发酵温度16℃,发酵时间4.5 d。此条件下制得的燕麦茶啤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醇类和酯类物质,有机酸以乳酸为主,苹果酸和酒石酸次之。与市售燕京啤酒相比,苦味较弱,苦味回味大致相同,酸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茶啤 工艺优化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电子舌
原文传递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钰皎 《中华少年》 2016年第2期156-156,共1页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采用多种激趣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自主地思考数学问题,全身心地参与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数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材 方法 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