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心房颤动患者行机械取栓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国会 郭宗培 +2 位作者 冀新华 杜亮 张银善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7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AIS伴心房颤动患者,均行机械取栓治疗,入院时、治疗后24 h、7 d、90 d评估患者... 目的:研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AIS伴心房颤动患者,均行机械取栓治疗,入院时、治疗后24 h、7 d、90 d评估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在治疗90 d后评估患者的预后效果,参考改良Rankin修订量表(mRS)评价,并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总结分析。结果:入院时所有患者NIHSS评分为(11.25±2.34)分,治疗后24 h的NIHSS评分为(8.21±1.52)分,治疗后7 d的NIHSS评分为(5.12±0.93)分,治疗后90 d的NIHSS评分为(3.06±0.54)分,NIHSS评分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开始治疗时间、血管再通时间及入院NI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AIS伴心房颤动患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高血压、未建立侧支循环、血管再通时间≥4 h、入院NIHSS评分≥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术治疗AIS伴心房颤动患者可减缓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60岁、高血压、未建立侧支循环、血管再通时间≥4 h、入院NIHSS评分≥14分,故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心房颤动 机械取栓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银善 张敏 +1 位作者 赵志英 高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25期2781-2783,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对照组...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口服,1剂/d,分早晚2次服,连续14 d。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2周时GCS量表评分、NIHSS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42.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治疗组患者ADL评分Ⅰ级、Ⅱ级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Ⅲ级、Ⅳ级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水平,且可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清除术 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循环内皮祖细胞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银善 张敏 +1 位作者 赵志英 高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28期3131-3133,共3页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治疗前...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NHISS评分、EPCs数量、EPCs迁移能力及血脂水平,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与双因素相关分析方法分析EPCs数量和迁移能力与LD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HISS评分及血清TC、TG、LDL-C水平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EPCs数量、EPCs的迁移能力及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每高倍视野下EPCs数量和24 h迁移能力与血清LDL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2.75,P=0.25;r=-0.78,P=0.1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增加循环EPCs数量,增强其迁移能力,有助于促进血管再生,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有助于调节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中TNF-α、IL-1β、ACTH、GC含量测定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银善 赵文彬 +1 位作者 张敏 赵志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1期227-229,共3页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皮质醇(GC)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健康体检...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皮质醇(GC)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取两组患者早上7~8时与晚上23~24时的外周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其中TNF-α、IL-1β、ACTH以及GC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测定意义。结果研究组早间血液标本中TNF-α、IL-1β、ACTH与GC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早间血液标本中TNF-α、IL-1β、ACTH与GC含量均低明显低于晚间,以上数据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得出,TNF-α与ACTH、GC含量变化呈正相关;IL-1β与ACTH、GC含量变化也呈正相关。结论 TNF-α与ACTH、GC、IL-1β与ACTH、GC间有相互作用机制存在,形成神经内分泌与免疫调节的网络,对脑出血急性期的应激反应有所参与。对其间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对脑血管病的病理机制了解进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
下载PDF
急性左心衰急救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银善 侯兰 +1 位作者 李洪英 王晓英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5期57-59,共3页
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 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82.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者的呼吸(24.5±5.4)次/min、血分压(24.5±5.4)mmHg、平均动脉压(88.4±8.1)mmHg、指脉氧饱和度(77.5±7.0)%及心率(95.4±10.9)次/min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呼吸(17.6±4.1)次/min、血分压(86.8±7.4)mmHg、平均动脉压(77.2±6.9)mmHg、指脉氧饱和度(95.6±10.4)%及心率(81.5±7.2)次/min,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极大的改善了患者呼吸、血分压、平均动脉压、指脉氧饱和度及心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 无创呼吸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何乾 张银善 刘静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7 d时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能提高患者优良率,降低颅内压,改善昏迷程度,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 颅脑损伤 颅内压 安全性
下载PDF
侧脑室外引流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何乾 张银善 刘静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应用于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和对照组(单纯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时间、30天mRS评分、...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应用于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和对照组(单纯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时间、30天mRS评分、术后死亡率及术后残疾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时间为(3.22±1.17)d,对照组为(4.13±1.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死亡率为8.0%,对照组为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0天mRS评分及术后残疾率间明显差异(P>0.05)。结论侧脑室外引流应用于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外引流术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控制性阶梯式减压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敏 徐珑 +2 位作者 马大程 张银善 郭宗培 《中外医疗》 2021年第8期66-68,共3页
目的探析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病情必须行单侧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手术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侧标... 目的探析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病情必须行单侧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手术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试验组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和临床预后。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90.24±8.13)min、术中出血量为(105.02±3.61)mL、术后2周ICP水平为(192.30±11.19)mmH2O,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2.00±9.02)min、术中出血量为(129.61±3.99)mL、术后2周ICP水平为(218.55±10.14)mm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86、36.845、14.015,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脑膨出、迟发颅内出血、脑梗死)总体发生率6.15%低于对照组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1,P<0.05);试验组存活率98.46%高于对照组8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8,P<0.05)。结论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运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疗效理想,能减少一些相关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临床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效果 阶梯式减压术 并发症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文化馆在老年人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9
作者 张银善 《文化产业》 2022年第36期105-107,共3页
如今,我国对老年人的教育要求逐步提高,但实际情况是老年人大学、文化馆以及部分涉及老年人教育的机构存在“一票难求”的情况,有些老年人入学了就不想毕业,有些老年人为了抢学号,还让孩子帮忙线上“秒杀”,由此导致教育资源供给、渠道... 如今,我国对老年人的教育要求逐步提高,但实际情况是老年人大学、文化馆以及部分涉及老年人教育的机构存在“一票难求”的情况,有些老年人入学了就不想毕业,有些老年人为了抢学号,还让孩子帮忙线上“秒杀”,由此导致教育资源供给、渠道下沉等多方面问题的不断滋生。文化馆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中心,其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娱乐及学习场所,帮助老年人开阔视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现主要从老年人文化活动中的文化馆职能探讨进行阐述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场所 教育资源供给 老年人大学 文化馆 精神文化需求 开阔视野 老年人教育 活动中心
下载PDF
颞部与额部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志英 马大程 +2 位作者 张银善 高昊 郭宗培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期8-10,14,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颞部与额部入路微创穿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颞部组60例和额部组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颞部与额部入路微创穿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颞部组60例和额部组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残余量、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发症等。结果 额部组患者的血肿残余量(术后3 d)明显少于颞部组,且血肿完全吸收时间短于颞部组(P<0.01);两组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颞部与额部穿刺手术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但额部穿刺在早期血肿清除和恢复时间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穿刺手术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预后
下载PDF
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11
作者 赵志英 徐珑 +2 位作者 魏希发 张银善 郭宗培 《中外医疗》 2021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采用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接收的12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类型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n=67)采用单侧标准大骨瓣减...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采用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接收的12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类型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n=67)采用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GOS评分(4.45±0.68)分高于对照组(3.76±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9,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96%低于对照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7,P<0.05);研究组术后总康复率92.54%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1,P<0.05)。结论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高压 大骨瓣减压术 并发症 重度颅脑损伤
下载PDF
健脑益智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性精神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军勐 张银善 +2 位作者 魏时懿 何锐 冀成君 《河南中医》 2015年第8期1812-1814,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脑益智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性精神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性精神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精神障碍西药联合高压氧... 目的:观察健脑益智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性精神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性精神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精神障碍西药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健脑益智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脑益智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性精神功能障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功能障碍 颅脑损伤 高压氧 健脑益智胶囊
下载PDF
电缆屏蔽层接地方式对风机除冰叶片雷击浪涌影响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银善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9,74,共9页
针对采用碳纤维加热网的风机除冰叶片防雷问题,利用3维电磁场仿真软件建立了包含风机叶片、碳纤维网加热系统、引下线、金属网防雷系统的除冰叶片电气模型,结合模型进行了雷击除冰叶片的浪涌仿真分析,同时在高压实验室进行了9 m风机叶... 针对采用碳纤维加热网的风机除冰叶片防雷问题,利用3维电磁场仿真软件建立了包含风机叶片、碳纤维网加热系统、引下线、金属网防雷系统的除冰叶片电气模型,结合模型进行了雷击除冰叶片的浪涌仿真分析,同时在高压实验室进行了9 m风机叶尖截面的雷击试验。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机除冰叶片供电电缆的屏蔽层应采用双侧接地连接方式,此时,雷电流主要经叶片上下表面的金属屏蔽网,引下线和供电电缆的屏蔽层进行泄放,引下线的分流比例不高,而屏蔽层起到了较好的分流作用,分流比例可达雷电流的1/4,同时在供电电缆的芯线和碳纤维加热网回路产生的感应电流最小;感应电流波形与施加的雷电流波形有一定差异,前者的波头时间和半波长时间均小于后者;感应电流大小与金属屏蔽层的材料有关,当采用铜网表面镀有银粉的屏蔽网时,碳纤维加热网回路的感应电流显著减小,屏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电缆 风机除冰叶片 雷击浪涌 有限元仿真 叶尖试验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和NSE的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郭宗培 张洪钿 +4 位作者 魏希发 相里昆 张银善 赵志英 马大程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并根据预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IHSS)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神经外科自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并根据预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IHSS)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神经外科自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40例,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NIHSS 0~1分)、轻度组(40例,NIHSS 2~15分)、中度组(40例,NIHSS 16~20分)及重度组(40例,NIHSS 21~42分),对症治疗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GFAP和NSE不同时间点的动态检测。比较不同损伤水平患者两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两个指标与NIHSS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度组患者血清GFAP和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间不同时间段GFAP及NSE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GFAP、NSE浓度显著增高。患者血清GFAP和NSE水平与NHI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484,0.447,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和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演变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功能缺损评估
原文传递
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文斌 张银善 +2 位作者 张大春 赵志英 马大程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8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早期气...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早期气管切开术,参考组行常规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残疾分级评分(D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残疾分级评分(DRS)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可降低肺部感染、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及残疾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术 颅脑外伤 脑出血
下载PDF
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术后效果评价
16
作者 张大春 魏希发 +2 位作者 赵志英 张银善 马大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21-22,共2页
探析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采取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双侧额颞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单... 探析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采取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双侧额颞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恢复良好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预后恢复良好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治疗中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可促使患者的治疗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额叶脑挫裂伤 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