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粮食烘干仓储技术装备研究应用现状与趋势
1
作者 何豪杰 张银平 +2 位作者 龚魁杰 李蕴慧 万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7,共7页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粮食烘干和仓储技术在减少粮食损失和保障粮食安全品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收集、整理国内烘干和仓储技术装备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烘干和仓储机械以及安全储粮技术的研...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粮食烘干和仓储技术在减少粮食损失和保障粮食安全品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收集、整理国内烘干和仓储技术装备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烘干和仓储机械以及安全储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分析了各类烘干、储藏技术装备的优缺点,给出了不同烘干和仓储技术的适用范围;同时,对仓储过程中配备的杀虫、控温、粮情监控技术进行介绍,提出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烘干仓储技术装备发展方向,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安全储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干 仓储 安全储藏 粮食减损
下载PDF
生态沃土机械化耕作技术与试验
2
作者 张银平 栾庆华 +2 位作者 杜瑞成 孙海英 王守山 《农业知识》 2023年第12期44-47,共4页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能力,由于长期不当耕作导致的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问题,我省耕地资源面临严峻考验。针对土壤耕作问题,山东理工大学着眼于农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将建立“生态型农业机械化...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能力,由于长期不当耕作导致的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问题,我省耕地资源面临严峻考验。针对土壤耕作问题,山东理工大学着眼于农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将建立“生态型农业机械化”和“培肥地力”作为两大重要目标,提出“生态沃土机械化耕作技术”,采用秸秆机械化还田、适度机械耕作、免耕精量播种、化肥一次性深施等生态型机械化技术和方法,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生态,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最终达到农业生产生态、优质、低耗、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机械化耕作 耕地资源 山东理工大学 机械耕作 化学物质 土壤耕作 精量播种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雅丽 武玮微 +2 位作者 董佳丽 谭杨 张银平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889-891,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手术病人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2022年3月~2022年6月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23例,干预组27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血栓预防,干预组在此基...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手术病人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2022年3月~2022年6月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23例,干预组27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血栓预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在手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2周和术后4周时开展4次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病人下肢静脉栓事件发生率、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术后两组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但干预组在术后第2周和第4周的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累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组术后4周在心理、社会、生理、环境、独立性、生活信念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能有效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病人术后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性访谈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肌间静脉血栓
下载PDF
以进促稳 持续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4
作者 张银平 《求知》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一高一低两平”的特征... 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一高一低两平”的特征,即增速较高、就业平稳、物价较低、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4年是巩固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面恢复市场信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年。因此,要持续关注和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一系列前瞻性政策信号,从而在新的一年里做好各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回升 政策信号 稳中求进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高质量发展 当前经济形势 我国经济运行
下载PDF
企业出海软硬兼修
5
作者 张银平 《企业管理》 2024年第4期1-1,共1页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及今年工作任务时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近...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及今年工作任务时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近年来,企业出海已成为我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保持外贸质升量稳的重要抓手。企业出海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贸规则 转型升级 企业技术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 联动效应 竞争新优势 互利共赢
下载PDF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6
作者 张银平 《现代国企研究》 2024年第4期30-36,共7页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中央企业要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切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为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产业创新 科技创新主体 自立自强 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动能 引领作用 高质量发展 创新推动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7
作者 贺亚杰 李琛 +4 位作者 聂磊 李小燕 郭伟 陈栋 张银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718-1720,共3页
患者女,56岁,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联合小剂量... 患者女,56岁,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下载PDF
小麦智能烘干仓储一体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闫文玺 彭丽芳 +3 位作者 龚魁杰 王占滨 迟岩杰 张银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249,共7页
针对大规模农场晒粮无场地、储粮损失大的问题,设计了小麦智能烘干仓储一体机。与传统存储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对储粮效果与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智能烘干仓储一体化机能够实现高水分小麦安全存储,较传统方法存储净减损率... 针对大规模农场晒粮无场地、储粮损失大的问题,设计了小麦智能烘干仓储一体机。与传统存储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对储粮效果与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智能烘干仓储一体化机能够实现高水分小麦安全存储,较传统方法存储净减损率为6.74%,质量减损率为2.98%,减损效果明显;较传统方法存储节约成本61.87元/t,且不受传统晾晒场地和天气条件的限制;小麦可在蜡熟末期收获,小麦籽粒千粒质量提高约1.16g,可增加小麦产量约300kg/hm^(2),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干仓储 高含水率 晾晒 储粮损失 减损
下载PDF
玉米田耕层典型土壤离散元模型建立与参数标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华 车海龙 +2 位作者 耿端阳 陈美舟 张银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60,113,共13页
为获取玉米田耕层不同土壤的各项参数,本文将玉米田耕层典型土壤分为未与玉米根茬接触的普通土壤(PT)和与玉米根茬结合形成根土复合体的土壤(GT),采用物理试验与离散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离散元参数进行标定。基于Hertz-Mindlin(no... 为获取玉米田耕层不同土壤的各项参数,本文将玉米田耕层典型土壤分为未与玉米根茬接触的普通土壤(PT)和与玉米根茬结合形成根土复合体的土壤(GT),采用物理试验与离散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离散元参数进行标定。基于Hertz-Mindlin(no slip)接触模型,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以土壤堆积角为目标值,进行了四因素五水平仿真试验。基于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接触模型,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敏感性分析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试验,以土壤硬度为目标值,对显著性参数进行寻优,得到PT最优解组合为:粘结键法向刚度4.37×10^(7)N/m^(3)、粘结键切向刚度1.46×10^(7)N/m^(3)、切向极限应力3.24×105Pa;GT最优解组合为:粘结键法向刚度5.19×10^(7)N/m^(3)、粘结键切向刚度4.25×10^(7)N/m^(3)、法向极限应力4.52×105Pa。基于两种土壤标定的参数对其进行了土壤直剪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标定的两种土壤仿真和实测最大剪应力的相对误差均低于10%,仿真参数可靠。本文提出的土壤颗粒建模方法、标定方法及其所标定的参数值准确可靠,可为玉米田耕层土壤模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田耕层土壤 玉米根土复合体 离散元 参数标定
下载PDF
复合式秸秆混土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迟岩杰 张银平 +3 位作者 王占滨 王振伟 韩鑫 周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38,共6页
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秸秆随意堆放、焚烧现象以及秸秆还田机功能单一、灭茬效果和秸秆抛洒均匀度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秸秆粉碎、灭茬、混土、深埋、镇压等功能,满足一机多用的复合式秸秆混土还田机,主要由限深轮装置、秸秆粉碎... 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秸秆随意堆放、焚烧现象以及秸秆还田机功能单一、灭茬效果和秸秆抛洒均匀度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秸秆粉碎、灭茬、混土、深埋、镇压等功能,满足一机多用的复合式秸秆混土还田机,主要由限深轮装置、秸秆粉碎装置、秸秆混土装置、传动装置及镇压装置等组成。在临淄试验田和庆云试验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切碎合格率分别为94.2%和96.3%,抛撒不均匀度分别为12.4%和10.1%,灭茬混土深度分别为4.2mm和4.8mm,秸秆切碎长度分别为28mm和26mm,满足秸秆还田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一体机 粉碎 旋耕
下载PDF
气力式蔬菜精量排种器优化设计与试验
11
作者 李晓冉 张银平 +2 位作者 刁培松 谢志刚 崔志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92,共5页
针对现有多行气吸式排种器因共用气室造成风压要求高、损失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单盘多行独立气道式精量排种器。通过在紧贴排种盘吸气侧设计带有凹槽的气道盘,将气室分成相互独立的3条气道,分别对应排种盘上的3条排种行,从而降低排种过... 针对现有多行气吸式排种器因共用气室造成风压要求高、损失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单盘多行独立气道式精量排种器。通过在紧贴排种盘吸气侧设计带有凹槽的气道盘,将气室分成相互独立的3条气道,分别对应排种盘上的3条排种行,从而降低排种过程所需的风压值,减少风压损失。对关键部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吸种合格率达95%以上时,所需负压值比传统大气室排种器降低了1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器 精量 独立气道 仿真分析 蔬菜
下载PDF
正反转组合式水稻宽苗带灭茬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银平 杜瑞成 +2 位作者 刁培松 杨善东 王振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3,共7页
针对稻麦两茬轮作区,小麦收获时间短、水稻插秧费时费力、直播整地要求高的问题,利用反转灭茬技术和主动防拥堵技术,同时借鉴小麦宽幅精播技术,设计了一种正反转组合式水稻宽苗带灭茬播种机,一次完成旋耕、灭茬、防堵、深施肥、宽苗带... 针对稻麦两茬轮作区,小麦收获时间短、水稻插秧费时费力、直播整地要求高的问题,利用反转灭茬技术和主动防拥堵技术,同时借鉴小麦宽幅精播技术,设计了一种正反转组合式水稻宽苗带灭茬播种机,一次完成旋耕、灭茬、防堵、深施肥、宽苗带播种、覆土和镇压功能。在稻麦两熟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反转旋耕装置能很好的灭茬,正转清草装置能有效防堵,在正反旋耕的配合作用下,种床土壤细碎,播种覆土均匀,播种深度和施肥深度变异系数分别为4.58%和2.40%,种肥垂直间距变异系数为4.72%;平均苗带宽度为138.4 mm,与理论设计宽度差异不显著;不同苗带宽度上种子分布有差异但不显著,符合设计要求;苗带宽度对水稻生长有影响,苗带两侧有效分蘖和成穗率显著高于苗带中间(P<0.05);机具的通过性满足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作物 反转 灭茬 防堵 宽苗带 水稻
下载PDF
机械化生态沃土耕作模式提高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银平 杜瑞成 +1 位作者 刁培松 耿端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3-38,共6页
为了解决小麦玉米两作区连年翻耕造成的土壤养分、水分流失、土壤沙化以及长期不耕作不利于作物高产等问题,将翻耕、旋耕、深松等适当结合,建立一种械化生态沃土耕作模式,设置一定的周期,周期内对土壤进行适度的耕作,并与连年翻耕和连... 为了解决小麦玉米两作区连年翻耕造成的土壤养分、水分流失、土壤沙化以及长期不耕作不利于作物高产等问题,将翻耕、旋耕、深松等适当结合,建立一种械化生态沃土耕作模式,设置一定的周期,周期内对土壤进行适度的耕作,并与连年翻耕和连年免耕模式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 a周期内机械化生态沃土耕作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各层土壤有机质含量,0~10 cm提高最大达0.2%;连年免耕在前3 a可以显著提高O^1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后2 a有所减少;连年翻耕在前3a可以显著提高>20~3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后2a显著减少。土壤含水率表现为机械化生态沃土>连年免耕>连年翻耕,随着时间变化,差异越来越显著。0~10 cm土壤容重在5%水平上机械化生态沃土耕作模式和连年免耕显著低于连年翻耕。机械化生态沃土耕作模式下作物产量显著高于连年免耕和连年翻耕,2014年增产优势最明显.比连年翻耕小麦增产30.8%,玉米增产28.4%,比连年免耕小麦增产22.5%,玉米增产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机械化 土壤水分 生态沃土 耕作模式 土壤有机质 容重 产量
下载PDF
山东省水稻免耕旱直播试验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银平 杜瑞成 +1 位作者 刁培松 杨善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30,共7页
为探究水稻免耕旱直播在山东省的适应性,使用2BDMM-8稻麦宽苗带灭茬播种机,在涛雒稻麦轮作两熟区和高青春季稻一熟区分别进行了免耕旱直播试验,以机械育苗插秧为对照,分析免耕旱直播对水稻株高、分蘖情况的影响,对不同种植方式下的水稻... 为探究水稻免耕旱直播在山东省的适应性,使用2BDMM-8稻麦宽苗带灭茬播种机,在涛雒稻麦轮作两熟区和高青春季稻一熟区分别进行了免耕旱直播试验,以机械育苗插秧为对照,分析免耕旱直播对水稻株高、分蘖情况的影响,对不同种植方式下的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生产成本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免耕旱直播与机械育苗插秧相比,生育期短,生长速度快,株高无显著差异;分蘖率分别为57%和58%,比插秧对照低6.5%和10.4%;产量分别为8 970和10 020 kg/hm2,与插秧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验证了水稻免耕旱直播在山东常规稻种植区基本可行。通过成本比较,免耕旱直播成本比插秧对照分别节约2 472和3 312元/hm2,说明免耕旱直播在山东地区有很好的推广前景。该研究为山东常规稻种植区免耕旱直播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机械化 试验 水稻 免耕 旱直播 产量 成本
下载PDF
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茎秆切碎与输送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银平 刁培松 +2 位作者 杜瑞成 刘林林 张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08-214,共7页
针对玉米收获时秸秆回收困难、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对茎秆切碎和输送装置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比较,采用转子铣刀切割器作为茎秆切断装置,运用ANSYS/LS-DYNA对转子铣刀刀片厚度、转速、刃角进行了三因素三... 针对玉米收获时秸秆回收困难、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对茎秆切碎和输送装置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比较,采用转子铣刀切割器作为茎秆切断装置,运用ANSYS/LS-DYNA对转子铣刀刀片厚度、转速、刃角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表明铣刀转速为1 400 r/min、刀片厚度为7 mm、刃角为20°时功耗最小;设计了具有不同齿形和转速的单层多辊式输送器,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4输送辊线速度之间的关系;对茎秆切碎装置进行了设计,确定动定刀位置和理论切碎长度。最后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实际茎秆切碎长度与理论切碎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样机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和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穗茎兼收 转子铣刀 茎秆输送装置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河流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银平 王海燕 +4 位作者 薛耀华 孙春宝 张伟华 周岳溪 王业耀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建立一种用离子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被污染河流水中微量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分离柱,5mM NaOH淋洗液,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乙酸、丙酸、丁酸的检出限按峰高计分别为0.258、0.294、0.374mg/L;按峰面积计... 建立一种用离子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被污染河流水中微量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分离柱,5mM NaOH淋洗液,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乙酸、丙酸、丁酸的检出限按峰高计分别为0.258、0.294、0.374mg/L;按峰面积计分别为0.350、0.421、0.588mg/L。乙酸、丙酸、丁酸的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的变异系数RSD在0.03%~3.92%之间。对某河流水样分析,乙酸、丙酸、丁酸的回收率在99.6%~107.6%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乙酸 丙酸 丁酸 电导检测
下载PDF
生态沃土机械化耕作对两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银平 王振伟 +3 位作者 刁培松 杜瑞成 李洪文 姚文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55,共11页
以4年为一周期,设计一种生态沃土机械化耕作模式(MET),周期内将翻耕、苗带旋耕、免耕、深松4种不同的耕作措施组合,对土壤进行适度耕作,并以连续免耕(CNT)和传统翻耕(CCT)为对照,研究MET对小麦玉米两熟区不同耕层土壤理化特性的短期影... 以4年为一周期,设计一种生态沃土机械化耕作模式(MET),周期内将翻耕、苗带旋耕、免耕、深松4种不同的耕作措施组合,对土壤进行适度耕作,并以连续免耕(CNT)和传统翻耕(CCT)为对照,研究MET对小麦玉米两熟区不同耕层土壤理化特性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MET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结构质量,增加土壤肥力,避免土壤板结,生态效应和沃土效果显著。显著增加0~30 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平均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CNT和CCT高8. 2%和30. 4%;有效降低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平均容重分别比CNT和CCT小0. 089、0. 125 g/cm3;增加0~30 cm土层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碱解氮含量影响不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比CNT和CCT高0. 36、0. 61 g/kg,并且各层之间有机碳含量分布较均衡,CNT只增加0~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CCT只增加1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MET显著增加小麦的平均单株分蘖数、有效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从而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分别比CNT和CCT增产14%和14. 9%;小麦播前进行的耕作有一定的后效,对玉米产量有影响,MET与CNT通过增加玉米的有效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增加玉米产量,两者产量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CCT,分别高7. 4%和3.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沃土 机械化 耕作模式 土壤理化特性 作物产量 定位试验
下载PDF
济宁市系统动力学需水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银平 谭海鸥 +3 位作者 陈奇 任晨曦 李玲 林洪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4,共4页
系统动力学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复杂时变的系统问题,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城市水环境规划中。科学合理的需水预测是规划社会经济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的重要依据。针对济宁市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要... 系统动力学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复杂时变的系统问题,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城市水环境规划中。科学合理的需水预测是规划社会经济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的重要依据。针对济宁市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要求,以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为目标,建立需水量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变量调控、方案设计及节水效果评估,为节水管理提供决策信息。研究表明,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可以全面客观地使济宁市社会经济发展获得良好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模型 需水预测 节水 方案 决策
下载PDF
青贮型玉米收获机茎秆回收割台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银平 刁培松 +2 位作者 李复辉 崔强 李树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2-95,共4页
在消化吸收国内外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及玉米青贮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青贮型玉米收获机,该玉米收获机能够一次完成果穗摘取、剥皮、集箱及茎秆切断、输送、切碎、集车回收等功能。整机包括摘穗割台和茎秆回收割台,其中重点对茎秆回... 在消化吸收国内外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及玉米青贮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青贮型玉米收获机,该玉米收获机能够一次完成果穗摘取、剥皮、集箱及茎秆切断、输送、切碎、集车回收等功能。整机包括摘穗割台和茎秆回收割台,其中重点对茎秆回收割台进行了设计。田间性能试验表明,整机的性能参数满足设计要求,符合玉米收获机及玉米青贮机的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青贮机 茎秆收集
下载PDF
麦-玉两熟区组合耕作模式周期生产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银平 迟岩杰 +3 位作者 王占滨 李晓冉 李洪文 刁培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5-43,共9页
针对黄淮海两熟区传统精耕细作存在的土壤结构破坏、动力消耗过大和连续免耕存在耕层土壤紧实度增加、表层杂草养分富集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4 a的“翻耕-免耕-深松-免耕”的组合耕作模式(Combine Tillage,CT),通过4 a的周期定位试验,以... 针对黄淮海两熟区传统精耕细作存在的土壤结构破坏、动力消耗过大和连续免耕存在耕层土壤紧实度增加、表层杂草养分富集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4 a的“翻耕-免耕-深松-免耕”的组合耕作模式(Combine Tillage,CT),通过4 a的周期定位试验,以连续免耕(Continuous No-tillage,CN)和连续翻耕(Continuous Plouging,CP)为对照,运用综合评价法,对组合耕作模式的周期生产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方面,CT处理可以提高土壤的结构质量,减小土壤容重,有效降低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平均容重比连续免耕和连续翻耕分别小0.089和0.125 g/cm^3;CT处理提高土壤养分质量,增加0~30 cm土层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碱解氮含量影响不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有机碳含量比CN处理和CP处理分别高0.36和0.61 g/kg,并且各层之间有机碳含量分布较均匀;CP处理破坏0~20 cm土壤结构,在20~30 cm土层形成犁底层,增加土壤容重,并且只增加1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各层养分不均;CN处理虽未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但只增加0~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使土壤养分在表层积累。投入产出方面,CT处理周期总投入与CN处理差异不显著,两者均显著低于CP处理,但CT处理粮食总产量和总产值显著高于CN处理和CP处理,组合耕作能够提高物质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投比,节本增效显著。CT、CN和CP的周期生产力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4.85、3.8和1.7,CT处理得分显著高于CN处理和CP处理,说明组合耕作具有较高的周期生产力。该研究可为小麦-玉米两熟区耕作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促进两熟区的生产力提升和节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土壤 团聚体 周期生产力 组合耕作模式 土壤容重 土壤养分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