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字考略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锦笙 《高校教育管理》 1997年第2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相” 世说新语 偏指用法 固定结构 三身代词 吕叔湘 演变轨迹 互指 《诗经》 《尚书》
下载PDF
中古《世说新语》“A(R)见V”句式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锦笙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9-60,共2页
中古《世说新语》“A(R)见V”句式析张锦笙上古汉语中,置于及物动词前的“见”字可以表示被动,但是在中古,即汉魏六朝后,“见”字又可以不表示被动,而且有指代受事的作用。也就是说,见字前的名词对于见字后的动词,不为受事... 中古《世说新语》“A(R)见V”句式析张锦笙上古汉语中,置于及物动词前的“见”字可以表示被动,但是在中古,即汉魏六朝后,“见”字又可以不表示被动,而且有指代受事的作用。也就是说,见字前的名词对于见字后的动词,不为受事而为施事者,不能把“见”字解释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指代性副词 “见”字 句式 解释为 及物动词 助词 中古汉语词汇 第三身 讲不通
下载PDF
古代汉语虚词概念论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锦笙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76-79,共4页
对于古代汉语虚词的研究,自秦汉以来一般偏重于微观的诠释,宏观的观照比较薄弱。清代学者阮元也认为“实词易训,虚词难释”。(《经传释词·阮序》)这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古代汉语虚词之所以难释,主要是因为虚词的理论研究比较... 对于古代汉语虚词的研究,自秦汉以来一般偏重于微观的诠释,宏观的观照比较薄弱。清代学者阮元也认为“实词易训,虚词难释”。(《经传释词·阮序》)这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古代汉语虚词之所以难释,主要是因为虚词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为此,本文试从逻辑概念的视角对古代汉语虚词研究的系统工程作一点理论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学者 外延 概念论 自然语言 逻辑概念 认识对象 古代汉语虚词 我国古代 秦汉 词概念
下载PDF
“所”字符号结构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锦笙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77-79,共3页
本文试从符号学的宏观视角,对“所”字在自然语言中实词虚化的结构形式作一粗浅探索,旨在对“以字训字”的传统的虚词诠释方法有所突破,使古汉语虚词灵活性的特点能得到比较科学的说明。
关键词 符号 符号学 概念 内涵 外延 三维关系 所字符号结构
下载PDF
“之”字新探
5
作者 张锦笙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2期46-49,共4页
关键词 “之” 文言虚词 不及物动词 结构助词 同形异义词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语法关系 语言符号 介词结构 项羽本纪
下载PDF
试论文言虚词的概念问题
6
作者 张锦笙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31-35,共5页
一般逻辑教科书认为:“一般说来,虚词是不表达概念的”,因为虚词“只有语法上的意义,它本身并不表达概念”;又认为:“也有一些虚词是表达概念的”,因为“这些虚词反映了事物之间或事物情况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把具有“语法上的意义”... 一般逻辑教科书认为:“一般说来,虚词是不表达概念的”,因为虚词“只有语法上的意义,它本身并不表达概念”;又认为:“也有一些虚词是表达概念的”,因为“这些虚词反映了事物之间或事物情况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把具有“语法上的意义”作为“虚词不表达概念”之说的依据,而把“反映了事物之间或事物情况之间的关系”作为虚词表达概念之说的理由,这是欠妥当的。因为“语法上的意义”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虚词 概念问题 袁仁林 马氏文通 语法作用 指示代词 语法词 词概念 介字 结构助词
下载PDF
诗句成语中的虚词初探
7
作者 张锦笙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76-79,共4页
无论古今中外,对于诗歌的教学都是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英... 无论古今中外,对于诗歌的教学都是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英国思想家费兰西斯·培根也曾说道:诗歌使人巧慧。诗是用以抒情达志的文体。诚如古人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尚书·尧典》)诗余为词,词余为曲。就广义而论,诗也包括词曲。诗词曲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我们伟大的祖先及其杰出的诗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诗 志之所之 阳货 《尚书·尧典》 才人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思想家孔子 使人 《短歌行》
下载PDF
浅谈《普通逻辑》的教学
8
作者 张锦笙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6-79,共4页
有些学生反映“逻辑道理抽象,难懂、难学”。为此在讲解一些逻辑理论知识时,不能干巴巴地囿于一些名词、术语的解释,而要力求深入浅出、联系实际、讲深讲透。比如我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不是直接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定义,而... 有些学生反映“逻辑道理抽象,难懂、难学”。为此在讲解一些逻辑理论知识时,不能干巴巴地囿于一些名词、术语的解释,而要力求深入浅出、联系实际、讲深讲透。比如我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不是直接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定义,而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如“人是什么”?“世界上有哪些人种?”启发学生思考。经教师启发后,一般人都能回答上面的设问。人是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按国别分,世界上有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等;从历史上看,有古代人、现代人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言三段论 会说话 下定义 肯定前件式 逻辑知识 逻辑理论 中项 推理形式 逻辑规律 谓项
下载PDF
《世说新语》“见”字考略
9
作者 张锦笙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83-86,共4页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一部一直为研究汉末魏晋间的历史、语言和文学的人所重视的短篇小说集.本文试通过该书中“见”字实词虚化情况的考释来说明中古汉语变化的轨迹.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汉末魏晋 短篇小说集 字考 中古汉语 实词虚化 语法作用 进学解 汉魏六朝 法盛
下载PDF
论语言符号“所”词的模糊性
10
作者 张锦笙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42-45,共4页
语言符号“所”词的词性、语源等问题,学术界都有所论述。本文试就符号学的视角对“所”词的模糊性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一 符号(sign)是对任何有感觉的物体来说。
关键词 文言虚词 指示代词 语法作用 现代汉语 结构助词 句子内部 兔起凫举 袁仁林 双音节词 偏句
下载PDF
“之”词概念的结构新探
11
作者 张锦笙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Z1期105-110,共6页
古今汉语虚词能否表达概念,学术界尚未定论。本文试就符号学的视角对文言虚词“之”词所表达的概念的结构作一点探索。一符号学(或称指号学,Semiology或Semiotices)发现的规律也可以应用于语言学。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性是语言这... 古今汉语虚词能否表达概念,学术界尚未定论。本文试就符号学的视角对文言虚词“之”词所表达的概念的结构作一点探索。一符号学(或称指号学,Semiology或Semiotices)发现的规律也可以应用于语言学。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性是语言这一事物的基本特征。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所指出的所谓“能指”(Signifiant)就是指一切可以代表其他的音响——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概念 文言虚词 费尔迪南 符号性 结构助词 指示代词 语气副词 符号系统 语法作用 延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