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多发性硬化症关键基因Kcnc1、Kcnc2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贵斌 张闫斌 +1 位作者 许涵 朱生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00-1604,共5页
目的:筛选多发性硬化症(MS)的关键基因,探讨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从基因芯片数据库(GEO)搜索MS在皮层的基因表达数据,并分析与正常皮层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DAVID在线软件对挑选出的DEGs进行GO富集分析。基于... 目的:筛选多发性硬化症(MS)的关键基因,探讨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从基因芯片数据库(GEO)搜索MS在皮层的基因表达数据,并分析与正常皮层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DAVID在线软件对挑选出的DEGs进行GO富集分析。基于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MCODE与Cytohubaa分析其关键基因簇并筛选出有交集的关键基因,最后在动物模型中加以验证。结果:共纳入两套MS基因芯片数据,选出有交集的DEGs 74个,其中上调基因2个,下调基因72个。DEGs GO富集分析发现钾离子跨膜转运等生物学过程与MS的发生发展相关。Cytoscape软件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从中选出Kcnc1、Kcnc2两个下调基因,并在小鼠EAE模型中得到验证。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有效筛选出参与MS发生的Kcnc1、Kcnc2基因,为MS的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关键基因 Kcnc1 Kcnc2
下载PDF
FSH和LH对滩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恕玲 马晓霞 +1 位作者 张闫斌 黎永顺 《农业科学研究》 2015年第3期19-21,28,共4页
为了探讨滩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最佳添加量,试验设为4组:对照组、FSH组(10、50、100、200、300μg/m L 5个质量浓度梯度)、LH组(5、10、20、50、100μg/m L 5个梯度)和FSH&LH组(100μg/m L FSH+2... 为了探讨滩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最佳添加量,试验设为4组:对照组、FSH组(10、50、100、200、300μg/m L 5个质量浓度梯度)、LH组(5、10、20、50、100μg/m L 5个梯度)和FSH&LH组(100μg/m L FSH+20μg/m L LH),对滩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进行研究,统计第一极体排出率.结果表明:100μg/m L FSH+20μg/m L LH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最高,为64.64%,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显著(P<0.05);FSH组中100μg/m L优于其他4个质量浓度梯度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LH组的20μg/m L的质量浓度优于其他4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100μg/m L FSH+20μg/m L LH是滩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最佳培养添加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H LH 滩羊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下载PDF
滩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研究(英文)
3
作者 杨恕玲 黎永顺 张闫斌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9期1865-1868,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滩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E2)的最佳添加量。[方法]试验设为5组:对照组、FSH组(10、50、100、200和300μg/ml 5个浓度梯度)、LH组(5、10、20、50和100μg/ml 5个浓度梯度)、E2组(5... [目的]为了探讨滩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E2)的最佳添加量。[方法]试验设为5组:对照组、FSH组(10、50、100、200和300μg/ml 5个浓度梯度)、LH组(5、10、20、50和100μg/ml 5个浓度梯度)、E2组(5、10、25、50、100μg/ml 5个浓度梯度)和FSH&LH组(100μg/ml FSH+20μg/ml LH),对滩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进行研究,并统计第一极体排出率。[结果]100μg/ml FSH+20μg/ml LH组是试验各组中卵母细胞成熟率最高,为64.64%,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显著(P<0.05);FSH组中100μg/ml优于其他四个浓度梯度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LH组的20μg/ml的浓度优于其他四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E2组中50μg/ml的浓度优于其他四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100μg/ml FSH+20μg/ml LH是滩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最佳培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H LH E2 滩羊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下载PDF
藏红花素对急进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杨永涛 殷裕雄 +2 位作者 张闫斌 张浩强 耿智隆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藏红花素对急进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复制急进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5组(n=6):C组、NaCl组、LC组、MC、HC组,并给予不同剂量藏红花素。观察藏红花素复苏时间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藏红花素对急进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复制急进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5组(n=6):C组、NaCl组、LC组、MC、HC组,并给予不同剂量藏红花素。观察藏红花素复苏时间段MAP、SpO_(2)变化及各组大鼠生存时间。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8、IL-6、IL-1β的含量。结果:藏红花素干预后MC组及HC组的急进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及存活率均提高。与C组相比,其余四组在休克后(复苏时)、复苏0.5 h、复苏1 h的MAP均下降(P <0.05)。与NaCl组相比,MC组、HC组、C组在复苏0.5 h、复苏1 h的SpO_(2)均升高(P <0.05);与C组相比,其余四组的SpO_(2)在休克后(复苏时)、复苏0.5 h、复苏1 h均下降(P <0.05)。藏红花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8、IL-6、IL-1β,同时藏红花素能明显升高休克大鼠血清中SOD、GSH活性及降低MPO、MDA的含量。结论:藏红花素可通过剂量依赖性抑制急进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失血性休克 氧化应激 炎症
原文传递
藏红花素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脏器保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永涛 张闫斌 +2 位作者 殷裕雄 张浩强 耿智隆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7-52,共6页
创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失血性休克,国内外学者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策略研究后提出损伤控制性复苏等治疗原则,极大提高了休克救治成功率,但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死于后期并发症。藏红花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 创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失血性休克,国内外学者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策略研究后提出损伤控制性复苏等治疗原则,极大提高了休克救治成功率,但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死于后期并发症。藏红花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特点,常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关于藏红花素药理作用的报道越来越多,但针对藏红花素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脏器保护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藏红花素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脏器保护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其抗炎、抗氧化应激以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评价藏红花素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对脏器保护的治疗前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藏红花素 氧化应激 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