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马鹿茸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霄蓓 王姗姗 +2 位作者 孟浩 谢波 韩春梅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81-85,共5页
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新发现的干细胞。为获得鹿茸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建立鹿茸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模式,通过采用改良组织块细胞培养法对生长30 d的塔里木马鹿茸间充质层细胞体外分离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特征,MTT比色法检测细... 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新发现的干细胞。为获得鹿茸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建立鹿茸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模式,通过采用改良组织块细胞培养法对生长30 d的塔里木马鹿茸间充质层细胞体外分离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特征,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特点。结果表明:间充质层样品组织块于1 d完全贴壁,贴壁后培养2 d即可观察到组织块边缘迁出少量细胞,贴壁后培养3 d,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并不断增殖,在组织块贴壁后5 d细胞生长融合。传代培养的2~6代细胞在培养到96 h细胞增殖达到高峰。原代培养细胞呈梭形,细胞核呈椭圆形,细胞呈菊花状排列生长;传代细胞形态呈梭形、不规则形,且排列无规则。本研究结果将为鹿茸间充质干细胞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鹿茸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培养 细胞生长特性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钱钧强 张霄蓓 +2 位作者 马懿 郝晓甍 张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749-2754,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干细胞在体外的影响,观察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从而为选择针对乳腺癌干细胞治疗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从原代乳腺癌细胞、乳腺癌... 目的通过研究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干细胞在体外的影响,观察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从而为选择针对乳腺癌干细胞治疗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从原代乳腺癌细胞、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中,分选出细胞表型为CD4+4、CD-24/low、ESA+的乳腺癌干细胞。将分选出来的3种乳腺癌干细胞及未分类细胞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多西紫杉醇的培养液中,测得多西紫杉醇对不同干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分析。结果原代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系干细胞比例分别为(0.50±0.26)%、(1.40±0.26)%和(1.63±0.32)%。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试验显示各系乳腺癌干细胞均对多西紫杉醇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MDA-MB-231未分类细胞、干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4 nmol/L和12.422μmol/L(P<0.01);MCF-7两类细胞的IC50分别为31 nmol/L和8.357μmol/L(P<0.01);原代乳腺癌两类细胞的IC50分别为51 nmol/L和17.688μmol/L(P<0.01)。且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表现出了一定的G2/M期周期阻滞作用,且干细胞早期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呈时间依赖性。结论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乳腺癌干细胞的成瘤性,且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干细胞 多西紫杉醇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联合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洪伟 王寅雪 +2 位作者 张霄蓓 李越 李锦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观察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LCVP)联合肝血流阻断对肝切除术中出血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60例肝叶煅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肝血... 目的:观察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LCVP)联合肝血流阻断对肝切除术中出血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60例肝叶煅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肝血流阻断组(Ⅰ组)和肝血流阻断联合CLCVP组(Ⅱ组)。Ⅰ组在肝切除过程中只应用肝血流阻断技术,采用常规液体管理,维持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为6~12cmH2O;Ⅱ组在肝切除过程中联合应用肝血流阻断和CLCVP技术。CLCVP包括:限制液体输入和输注硝酸甘油,即从手术开始到肝实质分离完成时,液体输注速度控制在1~3mL/(kg·h)左右,并以输注晶体液为主,必要时输注硝酸甘油,维持CVP≤5cmH2O;在肝切除后,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恢复正常CVP。记录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和手术信息,记录术前、气管插管后5min、肝切除开始、肝切除20min、肝切除后5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l rate,HR)、CV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等.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尿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不同时点,两组患者MAP、HR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CVP在肝切除开始及肝切除20min时显著下降(P〈0.05),BIS值在肝切除开始、肝切除20min及肝切除后5min显著降低(P〈0.05)。结论:肝血流阻断联合应用CLCVP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肝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和减少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肝血流阻断 麻醉
下载PDF
Luminal B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蓓 侯国芳 +2 位作者 张霄蓓 郝晓甍 张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luminal B型乳腺癌4401例,其中合并糖尿病乳腺癌479例及未合并糖尿病乳腺癌3392例。按照高敏感性lumin...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luminal B型乳腺癌4401例,其中合并糖尿病乳腺癌479例及未合并糖尿病乳腺癌3392例。按照高敏感性luminal B和Her-2阳性luminal B两种亚型分组进行对比研究。各亚型进一步分组为二甲双胍治疗组、非二甲双胍治疗组和非糖尿病组。研究指标包括乳腺癌死亡率、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状况、化疗方案及内分泌治疗方案。Kaplan-Meier方法分析各分组之间死亡率是否存在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检测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法显示高敏感性luminal B、Her-2阳性luminal B型中二甲双胍治疗组、非二甲双胍治疗组和非糖尿病组癌症死亡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5年生存率依次为93.5%、81.0%、89.0%(P〈0.001)和84.0%、77.0%、83.0%(P=0.03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类分型中相对于二甲双胍治疗组,非二甲双胍治疗组预后较差(P〈0.001,P=0.044)。但仅高敏感性luminal B分型相对于二甲双胍治疗组,非糖尿病组预后较差(P=0.038)。临床特征方面,二甲双胍治疗组和非二甲双胍治疗组T3~4期患者比例高(P〈0.001),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01)。结论:luminal B型乳腺癌分型中以二甲双胍治疗组作为参考,非二甲双胍治疗组均预示较差的预后,其中仅高敏感性luminal B分型中非糖尿病组预示了较差的预后。糖尿病用药对不同的luminal B分型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INAL B型乳腺癌 糖尿病 二甲双胍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差异性微小RNA的血清学表达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邵营波 张晟 +3 位作者 刘艳 刘晶晶 张霄蓓 张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36-17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croRNA)预测乳腺癌早期生物学行为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3—10月经病理诊断明确的乳腺癌患者165例为乳腺癌组,另选取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12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croRNA)预测乳腺癌早期生物学行为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3—10月经病理诊断明确的乳腺癌患者165例为乳腺癌组,另选取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12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测定血清microRNA相对表达量,采用t检验比较乳腺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microRNA的差异,Mann Whitney检验和Kruskal Wallis检验比较microRNA相对表达量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microRNA差异表达谱共筛选4种表达差异明显的microRNA:miR-10b、miR-100、miR-155及miR-206。乳腺癌组较对照组miR-100、miR-206相对表达量下降,miR-155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iR-10b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患者miR-10b相对表达量,不同临床分期、突变型P53阳性与阴性、Ki-67<14%与≥14%患者miR-155相对表达量和不同分子分型、雌激素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miR-206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croRNA可以作为乳腺癌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其中血清miR-10b和miR-206可以分别用来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和雌激素受体状态,miR-155可以早期判断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预测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微小RNA 表达
下载PDF
565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晟 张霄蓓 +1 位作者 郝晓甍 张瑾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971年1月—2011年11月间我院诊治的565例双乳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同时性双乳癌(bilateral 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和异时性双乳...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971年1月—2011年11月间我院诊治的565例双乳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同时性双乳癌(bilateral 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和异时性双乳癌(bilateral a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在发病年龄、发病间隔、月经情况、家族史、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淋巴结数目、激素受体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异时性双乳癌首发癌年龄要早于同时性双乳癌(P<0.05)。同时性/异时性双乳癌在家族史、肿瘤体积、临床分期、腋淋巴结数目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性双乳癌两侧病灶内分泌受体表达一致率高于异时性双乳癌(P<0.01)。无论同时性或异时性双乳癌其第二癌的肿瘤体积、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情况都优于第一癌。同时性双乳癌与异时性双乳癌5年无病生存率与10年总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第二癌与第一癌可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癌灶。单侧发生乳癌之后对侧乳癌发生的累积危险度逐年增加,应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异时性双乳癌的5年无病生存率与10年总生存率均高于同时性双乳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双乳癌 同时性双乳癌 异时性双乳癌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2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钱钧强 张霄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346-434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2(CDK5RAP2)表达情况,分析其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初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91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检测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2(CDK5RAP2)表达情况,分析其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初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9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肿瘤家族史、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子分型等;针吸乳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K5RAP2表达。患者接受6个周期的TEC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乳腺癌仿根治术或保乳手术,术前评估化疗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中,18例(9.4%)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 CR),23例(12.1%)患者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 CR),106例(55.5%)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44例患者(23.0%)获得稳定(SD)。不同肿瘤直径、分子分型的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19.9%)患者CDK5RAP2表达阴性,153例(80.1%)患者CDK5RAP2表达阳性。不同CDK5RAP2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DK5RAP2表达的Luminal A型、基底样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DK5RAP2表达的Luminal B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K5RAP2表达对Luminal B型及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 新辅助化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晟 张霄蓓 张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749-2754,共6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K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传导通路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存、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侵袭与转移,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K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传导通路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存、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侵袭与转移,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近来研究发现此信号通路与乳腺癌的关系非常密切,使之成为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及研究热点。临床前研究已经证实,PI3K抑制剂及mTOR抑制剂通过不同的作用靶点作用于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上,从而达到抗癌的作用。PI3K抑制剂中有些药物只作用于PI3K靶点,有些作用于PI3K和mTOR双靶点,且现阶段的研究更倾向于进行针对不同PI3K亚型的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以达到对PI3K通路的抑制作用更具有针对性和特异性的目的,其在临床上的作用和疗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而mTOR抑制剂针对的作用靶点是mTORC1,是PI3K/AKT/mTOR通路中开发较为完善的分子靶向药物,雷帕霉素衍生物类药物已经在乳腺癌中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且该类药物在联合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或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治疗药物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l一磷脂酰肌醇3一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侯国芳 刘艳 +3 位作者 张霄蓓 刘晶晶 张晟 张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66-2469,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索以血卟啉单甲醚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PDT)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寻找可能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从MCF-7乳腺癌细胞系中分离出表型为CD44+CD24-/lowESA+乳腺癌干细胞,分别检...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索以血卟啉单甲醚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PDT)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寻找可能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从MCF-7乳腺癌细胞系中分离出表型为CD44+CD24-/lowESA+乳腺癌干细胞,分别检测MCF-7乳腺癌干细胞及分选后的乳腺癌干细胞在空白处理组、单纯光照组、单纯光敏剂组和PDT组相对应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早期凋亡率。结果流式方法分选的MCF-7乳腺癌干细胞系干细胞比例为(1.2±0.4)%。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光敏剂组及PDT组MCF-7乳腺癌干细胞生长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DT组较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光敏剂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光敏剂组及PDT组未分选MCF-7乳腺癌干细胞生长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DT组较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光敏剂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PDT组MCF-7乳腺癌干细胞与未分选MCF-7乳腺癌干细胞生长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光敏剂组与PDT组乳腺癌干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DT组较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光敏剂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血卟啉单甲醚作为光敏剂的PDT对乳腺癌干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但是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耐受。因此单独使用PDT的治疗效果有限,需联合其他治疗以期达到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干细胞 光化学疗法
下载PDF
唑来膦酸在乳腺癌辅助治疗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瑾 张霄蓓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05-307,327,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自2003年起,医学界一致认为,治疗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时,辅助内分泌治疗(来曲唑、阿那曲唑等)是与化疗同样重要的治疗方式。但不幸的是,辅助内分泌治疗会导...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自2003年起,医学界一致认为,治疗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时,辅助内分泌治疗(来曲唑、阿那曲唑等)是与化疗同样重要的治疗方式。但不幸的是,辅助内分泌治疗会导致骨矿物质密度的降低,从而导致骨折发生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辅助治疗 唑来膦酸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富氢液对化疗所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南 赵洪伟 +1 位作者 张霄蓓 王捷夫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6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富氢液对化疗所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周成年CD1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富氢液组(HRS组)、5-氟尿嘧啶组(5-FU组)、5-FU+富氢液组(5-FU+HRS)和5-FU+富氢液+Sirtuin-1抑制剂Nicotinamide组(5-F... 目的观察富氢液对化疗所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周成年CD1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富氢液组(HRS组)、5-氟尿嘧啶组(5-FU组)、5-FU+富氢液组(5-FU+HRS)和5-FU+富氢液+Sirtuin-1抑制剂Nicotinamide组(5-FU+HRS+Nico组)各54只,HRS组和5-FU+HRS组、5-FU+HRS+Nico组腹腔注射2%富氢液(5 mL/kg,连续注射14 d),5-FU+HRS+Nico组予腹腔注射富氢液后即予Nicotinamide注射,5-FU组、5-FU+HRS组和5-FU+HRS+Nico组腹腔注射5-FU(20 mg/kg,连续注射14 d)。每组分别于处理后24 h,采用条件恐惧实验(5 min内的僵直时间)以及Y迷宫实验(5 min内的N臂停留时间)判断认知功能;处死小鼠并取脑,采用免疫荧光法测算海马组织巨噬细胞的分型面积及所占比例(CD11b和CD206分别标记M1型与M2型巨噬细胞,Iba-1标记巨噬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的M1型巨噬细胞因子(IL-6、IL-1β)与M2型巨噬细胞因子(IL-10),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的Sirtuin-1和细胞内Notch受体结构域(NICD)总蛋白和核蛋白。结果与C组比较,5-FU组、5-FU+HRS组和5-FU+HRS+Nico组小鼠5 min内的僵直时间、N臂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面积增大、M2型巨噬细胞面积减小,海马组织中IL-1β、IL-6表达上升而IL-10表达下降,海马组织中Sirtuin-1总蛋白和核蛋白表达均下降而NICD总蛋白和核蛋白表达均升高(P均<0.05),HRS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5-FU组比较,5-FU+HRS组小鼠5 min内的僵直时间、N臂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面积减小、M2型巨噬细胞面积增大,海马组织中IL-1β、IL-6表达下降而IL-10表达上升,海马组织中Sirtuin-1总蛋白和核蛋白表达均升高而NICD总蛋白和核蛋白表达均下降(P均<0.05),5-FU+HRS+Nico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富氢液可减轻5-FU所致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通过上调Sirtuin-1抑制Notch通路激活,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向促炎型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NOTCH通路 化学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 小鼠
下载PDF
围手术期麻醉对肿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霄蓓 郑瑛 +1 位作者 王凯元 赵洪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990-994,共5页
超过80%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麻醉,且超过半数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因此,明确围手术期麻醉对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对临床上麻醉方式和麻醉镇痛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基础研究证实麻醉相关药物可从肿瘤微环境(... 超过80%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麻醉,且超过半数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因此,明确围手术期麻醉对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对临床上麻醉方式和麻醉镇痛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基础研究证实麻醉相关药物可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以及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等方面发挥其抑制或促进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汇总了围手术期麻醉对肿瘤患者预后影响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和进展,比较了围手术期不同麻醉方式及麻醉镇痛药物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中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围手术期麻醉 麻醉药物 镇痛药物 预后
下载PDF
Ⅱ型胸部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奎斌 张霄蓓 +3 位作者 舒瑞辰 周鹏 赵洪伟 王凯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Ⅱ型胸部神经(pectoral nervesⅡ,PECSⅡ)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及全身麻醉复合P...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Ⅱ型胸部神经(pectoral nervesⅡ,PECSⅡ)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及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阻滞组(P组),每组各30例。G组常规麻醉诱导,P组麻醉诱导后超声下行PECSⅡ阻滞,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测定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分析患者转入术后加强病房(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即刻、术后2 h、术后6 h和术后12 h的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结果:60例患者中57例完成本研究。P组患者T1的Cor浓度(24.50±2.72)μg/dL低于G组(29.88±2.29)μg/dL,P组患者T1、T2的IL-6、IL-10及TNF-α显著低于G组(P<0.05)。P组患者在转入PICU即刻、术后2 h、术后6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G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阻滞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应激反应 乳腺癌
下载PDF
右丙亚胺对接受含蒽环类药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培 张晟 +3 位作者 张霄蓓 李文津 郝晓甍 张瑾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DEX)对乳腺癌患者接受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时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2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1例,在接受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的同时,采用DEX治疗;对照组61例,患者仅采用含蒽环类...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DEX)对乳腺癌患者接受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时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2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1例,在接受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的同时,采用DEX治疗;对照组61例,患者仅采用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所有患者化疗4个周期,分别监测化疗前后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和血液学变化,观察化疗的非心脏及血液学毒性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B型脑利钠肽(BNP)分别为(106.78±4.52)×10^-6μg/ml和(187.19±8.71)×10^-6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化疗前后BNP分别为(102.34±8.76)×10^-6μg/ml和(105.29±7.21)×10^-6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T(cTnT)分别为(12.55±2.73)×10^-6μg/ml和(31.05±7.10)×10^-6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化疗前后cTnT分别为(12.704-2.15)×10^-3μg/ml和(13.22±7.82)×10^-3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心率分别为(75.32±7.14)次/min和(89.60±9.2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化疗前后心率分别为(78.60±6.29)次/min和(83.10±7.56)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65.23±7.82)%和(55.21±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化疗前后LVEF分别为(64.12±6.25)%和(59.36±4.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中性粒细胞(ANC)计数分别为(3.95±1.36)×10^9/L和(3.50±1.52)X10。/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c15);实验组化疗前后ANC计数分别为(4.96±1.41)×10^9/L和(3.10±1.26)×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非心脏及血液学毒性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21.3%、16.4%、24.6%和4.9%。对照组I~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6.4%、11.5%、9.8%和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在不增加乳腺癌患者非心脏及血液学毒性的前提下,可明显降低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的心脏毒性。DEX联合蒽环类药物增加了乳腺癌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风险,在联合使用时应密切监测患者血象或给予常规骨髓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蒽环类 右丙亚胺 治疗结果 毒性 副作用
原文传递
三阴性乳腺癌复发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5
15
作者 余峰 张霄蓓 +3 位作者 张晟 刘晶晶 刘艳 张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2180-2183,共4页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复发的特征,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情况.方法 统计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4 579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共787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复发的特征,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情况.方法 统计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4 579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共787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时间和类型以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中位随访期72(9 ~116)个月的随访中,187例(23.8%)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生复发,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17.4%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其中位复发时间是30.2(4~110)个月,2年内发生复发的患者占36.3%,2~3年内发生复发者占27.8%.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肺、肝、脑等转移的概率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且更易发生局部复发(P=0.009).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包括:年轻,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大的原发瘤以及较晚的临床分期.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具有其独特的复发特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易在诊断后早期发生复发,且发生内脏转移的比例高于骨转移,同时发生局部复发的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复发 转移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的表达改变在预测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化疗疗效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艳 张霄蓓 +5 位作者 余峰 刘晶晶 张敏 张晟 郝晓甍 张瑾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1-676,共6页
目的 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新辅助治疗前后Ki-67的表达变化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78例初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新辅助治疗前后Ki-67的表达变化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78例初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粗针吸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并给予蒽环类联合紫杉类药物新辅助化疗.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Ki-67表达变化对不同分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Luminal A型42例,Luminal B型78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22例,三阴性36例.新辅助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27例,占15.2%,其中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pCR率分别为14.3%、10.3%、18.2%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0).在Luminal A型和三阴性乳腺癌中,新辅助治疗后Ki-67表达降低的患者无病生存率明显提高(P=0.019和P=0.022).Cox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新辅助化疗后Ki-67的表达情况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Ki-67的表达情况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KI-67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乳腺癌干细胞对mTOR抑制剂的药物敏感性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艳 张霄蓓 +1 位作者 刘鹏 张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910-1914,共5页
目的 观察抑制PI3 K/Akt/mTOR信号通路中mTOR表达对曲妥珠单抗耐药的乳腺癌干细胞(BCSCs)的作用及对靶向治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流式仪分选ESA^+ CD44^+CD24^-/low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BT474的BCSCs亚群,并对... 目的 观察抑制PI3 K/Akt/mTOR信号通路中mTOR表达对曲妥珠单抗耐药的乳腺癌干细胞(BCSCs)的作用及对靶向治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流式仪分选ESA^+ CD44^+CD24^-/low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BT474的BCSCs亚群,并对其进行克隆培养.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软琼脂克隆实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建立乳腺癌干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记录小鼠体重及移植瘤大小以了解药物对BCSCs的体内作用影响;利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药物作用下移植瘤中Ki67、CD31、AKT1、phospho-Akt(Thr308)的表达水平改变.结果 在体外,依维莫司对BCSCs存在一定抑制作用,抑制50%的原代BCSCs所需依维莫司浓度(5 170 nmol/L)是MCF-7中未分选细胞(NSC) (225 nmol/L)的23倍.相较于各自NSC的IC50,MCF-7、MDA-MB-231、BT474干细胞对依维莫司(2 369、9 773、2 054 nmol/L)的IC50分别是其NSC的IC50的42、38和29倍.可诱导BCSCsG0- G1期的周期阻滞,发生早期凋亡,减少BCSCs体外克隆形成能力.在体内,依维莫司可有效抑制BCSCs移植瘤增长,Ki67、CD3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10.1%、16.3%),AKT1,phospho-Akt(Thr308)表达上调.结论 应用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可有效抑制BCSCs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干细胞 MTOR抑制剂 依维莫司
原文传递
白蛋白紫杉醇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二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峰 刘晶晶 +2 位作者 张晟 张霄蓓 张瑾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9-15,共7页
目的比较白蛋白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及环磷酰胺(TEC)方案与含以聚氧乙烯蓖麻油为溶剂紫杉醇注射液的TEC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纳入120名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白蛋白紫杉醇260 mg... 目的比较白蛋白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及环磷酰胺(TEC)方案与含以聚氧乙烯蓖麻油为溶剂紫杉醇注射液的TEC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纳入120名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白蛋白紫杉醇260 mg/m2+表柔比星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的TEC新辅助化疗3周方案,和紫杉醇注射液175 mg/m2+表柔比星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的TEC新辅助化疗3周方案。两组患者均行4个周期的化疗。观察两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临床完全缓解率(cCR),临床部分缓解率(cPR)和临床治疗反应率(cRR),以及用药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同时进一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促凋亡基因(BAD)等的表达水平。以χ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反应率,研究组cCR率为46.7%(28/60),对照组为18.3%(1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78,P=0.001);其中研究组16.67%(10/60)的患者达到pCR,较对照组(5.0%,3/60)有所提高(χ2=4.227,P=0.04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3、4度不良反应或治疗相关的死亡。研究组化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周围感觉神经毒性、中性粒细胞数减少、恶心呕吐;研究组患者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31.7%(19/60),而对照组为51.6%(31/60)(χ2=4.937,P=0.026);研究组感觉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38.3%(23/60),对照组为51.6%(31/60)(χ2=5.910,P=0.015);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在正常范围内(>50%),用药前后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研究期间两组均无因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停药、用药延迟、药量减少、药物相关高血压及手术延迟。用药前后研究组PI3K阳性率降低45.0%,mTOR阳性率降低43.3%,AKT阳性率降低41.7%,BAD的阳性率升高2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与对照组相比,新辅助化疗后研究组的PI3K、AKT、mTOR的阳性率明显下调(58.3%比28.3%,χ2=10.995,P=0.001;46.7%比16.7%,χ2=13.713,P=0.000,75%比40%,χ2=15.038,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的BAD蛋白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3.3%比48.3%,χ2=2.794,P=0.095)。结论含白蛋白紫杉醇的TEC方案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较含以聚氧乙烯蓖麻油为溶剂紫杉醇注射液的TEC方案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感觉神经毒性的发生率较低,并可以显著地降低PI3K、AKT、mTOR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原文传递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展与未来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瑾 刘艳 +1 位作者 邵营波 张霄蓓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4期15-20,共6页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内分泌药物的选择除了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手术到复发的间隔时间以及受体测定等因素外,还要根据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副反应而定。随着对内分泌治疗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证实,激...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内分泌药物的选择除了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手术到复发的间隔时间以及受体测定等因素外,还要根据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副反应而定。随着对内分泌治疗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证实,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将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激素类 激素代用品和激素拮抗剂 芳香酶抑制剂 内分泌治疗
原文传递
SVV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ESRD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的影响
20
作者 于凯丽 布特格勒其 +5 位作者 张梦雪 王莉芳 张霄蓓 田晓明 陈雪娇 尹毅青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73-1477,共5页
目的评价每搏量变异度(SVV)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甲状旁腺切除术ESRD患者121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术前24 h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目的评价每搏量变异度(SVV)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甲状旁腺切除术ESRD患者121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术前24 h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ASA分级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限制性液体治疗组(SRT组,n=61)和SVV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DT组,n=60)。SRT组采用限制性液体治疗,持续输注0.9%生理盐水4 ml·kg^(-1)·h^(-1)。GDT组通过SVV指导补液,当SVV≥10%持续5 min,在5 min内输注0.9%生理盐水3 ml/kg,直至SVV<10%。2组围术期维持SBP≥90 mmHg或MAP≥65 mmHg。记录术中补液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用量、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测定动脉血乳酸(Lac)水平、MAP、HR和CO,计算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连续记录术后12 h内MAP,计算MAP变异度(CV_(MAP))。并记录术后30 d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RT组比较,GDT组术中补液量增多,麻黄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降低,麻黄碱用量减少,术后IVC-CI<50%比率和CO升高,Lac水平≥2.0 mmol/L比率和CV_(MAP)降低(P<0.05)。2组术后30 d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限制性液体治疗比较,SVV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优化ESRD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 补液疗法 甲状旁腺切除术 肾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