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室共培养中人羊膜上皮细胞诱导分化为腺泡细胞样细胞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霓霓 黄桂林 +3 位作者 王军胜 宋庆高 赵玉洁 王钰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研究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体外诱导分化为唾液腺腺泡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分离hAECs并体外培养、鉴定。与8 d龄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SMGCs)在双室共培养系统中共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检测α-淀粉酶及... 目的:研究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体外诱导分化为唾液腺腺泡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分离hAECs并体外培养、鉴定。与8 d龄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SMGCs)在双室共培养系统中共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检测α-淀粉酶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双室共培养1、2周,hAECs中α-淀粉酶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共培养前的3.38倍及6.6倍。结论:hAECs具有向唾液腺腺泡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分化 人羊膜上皮细胞 腺泡细胞
下载PDF
口腔癌持续性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2 位作者 张霓霓 易杰 姚礼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观察区域性持续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3例口腔癌患者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微量注射泵持续动脉灌注卡铂、5-Fu。观察化疗前、后原发肿瘤灶和颈淋巴结大小,评估化疗后标本的病理学分级,记录化疗的主要... 目的:观察区域性持续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3例口腔癌患者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微量注射泵持续动脉灌注卡铂、5-Fu。观察化疗前、后原发肿瘤灶和颈淋巴结大小,评估化疗后标本的病理学分级,记录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前3次化疗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49%、76.60%和84.62%;化疗后分级中,Ⅲ+Ⅳ级的百分比分别为:33.33%、61.90%和80.77%;部分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经颞浅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的完全缓解率高,且多次化疗的疗效优于单次化疗;有利于对原发灶的完全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持续动脉灌注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深叶良性肿瘤 被引量:19
3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3 位作者 易杰 张霓霓 姚礼 立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保存功能性外科在腮腺深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17例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其中位于深叶者12例,累及浅深2叶者5例,直径均≤3 cm。采用制备筋膜腺体瓣并预留出将要切除的肿瘤及周围腺体的方法,完整切除腮腺深叶及... 目的:探讨保存功能性外科在腮腺深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17例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其中位于深叶者12例,累及浅深2叶者5例,直径均≤3 cm。采用制备筋膜腺体瓣并预留出将要切除的肿瘤及周围腺体的方法,完整切除腮腺深叶及肿瘤同时保存腮腺浅叶功能。结果:全部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涎瘘,外形满意;暂时性面瘫发生2例(11.76%)。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面瘫基本消失。结论:应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深叶良性肿瘤能有效保存腺体功能,减少面部凹陷畸形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切除术 功能性外科治疗
下载PDF
人下颌下腺干/祖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春宇 黄桂林 +4 位作者 张霓霓 跃荣 宋庆高 潘光华 方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8464-8468,共5页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了唾液腺组织中的确存在一类具有成体干细胞特性的唾液腺细胞,但是这类干细胞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的唾液腺,而人类唾液腺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较少。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唾液腺干/祖细胞,并观察其生物...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了唾液腺组织中的确存在一类具有成体干细胞特性的唾液腺细胞,但是这类干细胞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的唾液腺,而人类唾液腺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较少。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唾液腺干/祖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征。方法:从流产胎儿下颌下腺中分离、单克隆培养获得人唾液腺干/祖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上皮细胞标志CK19,Laminin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90.1和CD117的表达。绘制人唾液腺干/祖细胞生长曲线,评价体外增殖能力。结果与结论:人唾液腺干/祖细胞胞浆表达上皮细胞标志CK19及Laminin;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90.1,CD29及CD117的表达率分别为99.69%,98.83%及67.27%;体外培养也表现出高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较高的传代数等组织干细胞特性。提示人胎儿下颌下腺中能分离出具有组织干细胞特性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下颌下腺 人唾液腺干/祖细胞 分离培养 体外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损伤下颌下腺模型中涎腺干/祖细胞分离及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桂林 姜群 +3 位作者 王天果 潘光华 王春宇 张霓霓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分离主导管结扎后损伤的下颌下腺中涎腺干/祖细胞,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结扎SD大鼠下颌下腺主导管,获得损伤模型;机械及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腺体细胞,获得类上皮细胞集落;挑取集落后梯度稀释法纯化获得类上皮单克隆细胞(... 目的:分离主导管结扎后损伤的下颌下腺中涎腺干/祖细胞,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结扎SD大鼠下颌下腺主导管,获得损伤模型;机械及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腺体细胞,获得类上皮细胞集落;挑取集落后梯度稀释法纯化获得类上皮单克隆细胞(涎腺干/祖细胞,salivary gland progenitor cells,SGP);利用α6β1整合素、层粘蛋白、β1整合素、角蛋白19分别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SGP细胞α6β1整合素、层粘蛋白、β1整合素、角蛋白19抗体阳性。结论:主导管结扎后损伤的下颌下腺中能分离出具有组织干细胞特征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下颌下腺模型 涎腺干/祖细胞 分离 培养
下载PDF
SD大鼠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损伤及再通后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潘光华 陈伟 +2 位作者 张霓霓 王军胜 黄桂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0-573,共4页
目的:建立主导管结扎的SD大鼠下颌下腺组织损伤模型,观察主导管结扎及再通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双重结扎SD大鼠下颌下腺主导管。部分腺体在6 d后摘取;其他腺体于6 d后松开结扎使再通,并于4、6、12、24 d后处死动物,取出腺体。通过H... 目的:建立主导管结扎的SD大鼠下颌下腺组织损伤模型,观察主导管结扎及再通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双重结扎SD大鼠下颌下腺主导管。部分腺体在6 d后摘取;其他腺体于6 d后松开结扎使再通,并于4、6、12、24 d后处死动物,取出腺体。通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组织化学变化。结果:主导管结扎6 d后,腺体中腺泡消失,导管样结构增生,导管细胞表达CK19;在增生导管及周围见α6β1、LN阳性细胞。松开结扎再通的导管在6 d后有成熟的腺泡细胞出现,24 d后有大量成熟腺泡形成,Amylases、PAS(periodic acid-schiff)、AQP-5均在腺泡细胞中表达。结论:导管结扎损伤后腺体腺泡萎缩,导管上皮增生。松开结扎再通后腺泡细胞再生、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下颌下腺 导管结扎 再通 损伤 组织学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唐岳鹏 黄桂林 +3 位作者 胡小华 张霓霓 易杰 姚礼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控下,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然后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所有化疗泵插管都获成功。术中显影剂准确...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控下,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然后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所有化疗泵插管都获成功。术中显影剂准确灌注入靶动脉;化疗前行亚甲蓝灌注,病变区域显色良好。化疗后8例患者的目标肿瘤病灶长径总和缩小率≥30%。结论: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进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定位准确、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灌注化疗 头颈部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三维培养条件下胚胎鼠唾液腺上皮细胞的自组装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军胜 黄桂林 +2 位作者 张霓霓 姚礼 唐岳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0期7549-7553,共5页
背景:对唾液腺胚胎细胞在体外自组装及形态发生过程的理解,将有利于在体外构建唾液腺器官样组织的研究。目的:探讨三维培养条件下SD大鼠胚胎鼠下颌下腺上皮细胞的自组装机制。方法:将胚胎期15d鼠的下颌下腺上皮细胞分为实验组(加入抗E-c... 背景:对唾液腺胚胎细胞在体外自组装及形态发生过程的理解,将有利于在体外构建唾液腺器官样组织的研究。目的:探讨三维培养条件下SD大鼠胚胎鼠下颌下腺上皮细胞的自组装机制。方法:将胚胎期15d鼠的下颌下腺上皮细胞分为实验组(加入抗E-cadherin及抗β-catenin)和对照组(常规培养),在Matrigel中三维培养。结果与结论:获得的胚胎鼠下颌下腺上皮细胞均表达CK19。实验组细胞未见分枝状及腺泡样结构出现;E-cadherin和β-catenin荧光表达弱。对照组细胞在12d出现上述结构;胞浆中E-cadherin、β-catenin荧光表达强表达。MOD值为实验组<对照组(P<0.01)。提示E-cadherin,β-catenin在细胞的自组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上皮细胞 胚胎鼠 三维培养 自组装 E-CADHERIN Β-CATENIN
下载PDF
腺体组织损伤后体外分离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后的克隆化培养 被引量:4
9
作者 蒋练 黄桂林 +4 位作者 姜群 王春宇 潘光华 张霓霓 王君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9期9765-9768,共4页
背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需获得分化增殖良好、数量充足的种子细胞,但正常下颌下腺中很难分离出成体干细胞。目的:利用腺体组织损伤动物模型体外分离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并进行克隆化培养。设计、时间和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 背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需获得分化增殖良好、数量充足的种子细胞,但正常下颌下腺中很难分离出成体干细胞。目的:利用腺体组织损伤动物模型体外分离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并进行克隆化培养。设计、时间和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3/2007-01在遵义医学院贵州省细胞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8周龄雄性SD大鼠10只,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动物中心提供。方法:10只大鼠采用结扎下颌下腺主导管、抑制腺体分泌来建立组织损伤模型,1周后切取腺体组织,酶消化法体外分离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原代培养10~14d后,挑取培养皿中形成的小的类圆形、类上皮细胞集落予以纯化,传代后进行单克隆培养。主要观察指标: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分析下颌下腺干/祖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结果:实验获得表达层粘蛋白的细胞具有干细胞特征,CD29呈阳性表达表明其具有高黏附、高增殖等组织干细胞特性,角蛋白19的阳性表达提示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呈上皮源性。其生长曲线近似"S"形,体外培养增殖活跃。结论:实验结果显示,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具有组织干细胞的特征,有望成为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构建的一类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干/祖细胞 腺体损伤 大鼠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对兔舌癌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立刚 黄桂林 +4 位作者 胡小华 张霓霓 易杰 姚礼 刘泽念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7-610,共4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兔舌VX-2移植性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内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兔舌VX-2癌颈淋巴结转移模型随机选择舌动脉或耳缘静脉分别灌注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注射液或5%葡萄糖溶液。化疗后7 d收集转移淋巴结,透射电镜观察凋...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兔舌VX-2移植性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内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兔舌VX-2癌颈淋巴结转移模型随机选择舌动脉或耳缘静脉分别灌注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注射液或5%葡萄糖溶液。化疗后7 d收集转移淋巴结,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凋亡率,SP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结果:动脉给药组细胞凋亡率高于静脉给药组,脂质体组高于游离药物组(P<0.05)。动脉灌注紫杉醇脂质体组P53蛋白阳性率最低(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诱导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凋亡作用较游离紫杉醇强,区域性动脉灌注较全身静脉灌注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脂质体 游离紫杉醇 细胞凋亡 靶动脉灌注 区域淋巴结
下载PDF
5- Fu经不同给药途径持续灌注后舌及下颌下淋巴结内浓度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易杰 黄桂林 +3 位作者 乔薪瑾 张霓霓 姚礼 胡晓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比较舌动脉及股静脉持续灌注5-氟尿嘧啶(5-Fu)后,不同时间点舌及区域淋巴结组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方法:16只健康家犬称重后随机分为A组(舌动脉给药)和B组(股静脉给药),2组均持续24 h灌注5-Fu。在6、12、18、24 h分别切取灌注侧... 目的:比较舌动脉及股静脉持续灌注5-氟尿嘧啶(5-Fu)后,不同时间点舌及区域淋巴结组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方法:16只健康家犬称重后随机分为A组(舌动脉给药)和B组(股静脉给药),2组均持续24 h灌注5-Fu。在6、12、18、24 h分别切取灌注侧舌体及下颌下淋巴结;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对侧股静脉血浆样品。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r-HPLC)组织样品及血浆中的5-Fu含量。结果:在各时间点,A组置泵侧舌体及下颌下淋巴结内药物浓度明显高于B组(P<0.01)。给药2 h后B组血浆浓度均高于A组(P<0.05)。结论:5-Fu舌动脉持续灌注后,同侧下颌下淋巴结及舌组织中浓度明显高于全身灌注,血浆药物浓度低于全身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舌动脉持续灌注 舌及下颌下淋巴结 药物浓度
下载PDF
抗感染对伴炎症兔颊VX2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HLA-DR和CD8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霓霓 +3 位作者 黄桂林 胡小华 易杰 姚礼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抗感染对伴炎症兔颊VX2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表面分子HLA-DR和CD86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接种VX2瘤粒、形成机械创伤、饮用高糖黏性牛奶的方式,建立兔颊VX2鳞癌炎症模型。实验分为4组。A组(12只):颊癌伴炎症模... 目的探讨抗感染对伴炎症兔颊VX2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表面分子HLA-DR和CD86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接种VX2瘤粒、形成机械创伤、饮用高糖黏性牛奶的方式,建立兔颊VX2鳞癌炎症模型。实验分为4组。A组(12只):颊癌伴炎症模型兔,连续3 d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和替硝唑片灌胃。B组(12只):颊癌伴炎症模型兔,连续3 d生理盐水肌注和阿司匹林灌胃。C组(12只):颊癌伴炎症模型兔,伴有局部炎症的兔颊癌,连续3 d生理盐水肌注和灌胃。D组(10只):单纯颊癌模型兔,连续3 d生理盐水灌胃和肌注。实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兔,收集肿瘤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织中DCs表面分子HLA-DR和CD86的表达。结果 HLADR单独表达率、HLA-DR和CD86同时表达率均为A组>D组>B组>C组,CD86单独表达率为A组>D组>B组及C组(P<0.05)。结论抗感染治疗能明显提高伴炎症的兔颊癌组织中DCs表面分子HLA-DR和CD8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鳞状细胞癌 炎症 抗生素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SD大鼠损伤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免疫及流式细胞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桂林 姜群 +3 位作者 张霓霓 胡小华 蒋练 宋庆高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目的:对损伤SD大鼠下颌下腺中分离获得的唾液腺干/祖细胞(Salivary Gland Progenitor cells--SGPs)进行分析。方法:在结扎主导管的SD大鼠下颌下腺损伤模型中分离、培养类上皮单克隆细胞,利用α6β1整合素(α6β1 integrin)、层粘蛋白(LN... 目的:对损伤SD大鼠下颌下腺中分离获得的唾液腺干/祖细胞(Salivary Gland Progenitor cells--SGPs)进行分析。方法:在结扎主导管的SD大鼠下颌下腺损伤模型中分离、培养类上皮单克隆细胞,利用α6β1整合素(α6β1 integrin)、层粘蛋白(LN)、β1整合素(CD29)、角蛋白19(CK19)分别进行免疫荧光学鉴定;CD29,CD90.1,标记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SGPs的α6β1 integrin、LN、CD29、CK19抗体阳性。流式细胞分析α6β1 integrin,CD29,CD90.1表达率分别为(94.99±4.04)%、(97.41±3.15)%、(98.81±1.58)%,CD29/CD90.1双标后表达率为(97.15±3.43)%。结论:SD大鼠损伤下颌下腺中获得的单克隆细胞具有组织干细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下颌下腺 鼠唾液腺干/祖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药物疗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立刚 黄桂林 +3 位作者 胡小华 张霓霓 易杰 姚礼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S1期287-288,共2页
目的:评估药物疗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是否可以提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疗法组(D组)、神经阻滞治疗组(N组)、药物疗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组(DN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 目的:评估药物疗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是否可以提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疗法组(D组)、神经阻滞治疗组(N组)、药物疗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组(DN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bgue scale,VAS)评估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周的疼痛分值、患者自我评价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各组治疗后第5周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D组虽能有效缓解疼痛,但起效缓慢,DN组较其他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物疗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和神经阻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药物疗法 神经阻滞治疗
下载PDF
Caspase-3及p53预测口腔鳞癌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3 位作者 张霓霓 易杰 姚礼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24-828,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在行区域性动脉灌注DF方案新辅助化疗时,Caspase-3及p53预测化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选取76例经区域性动脉灌注D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口腔癌患者,检测其癌组织中Caspase-3及p53的表达及化疗后的病理学变化,分析Ca...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在行区域性动脉灌注DF方案新辅助化疗时,Caspase-3及p53预测化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选取76例经区域性动脉灌注D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口腔癌患者,检测其癌组织中Caspase-3及p53的表达及化疗后的病理学变化,分析Caspase-3及p53不同表达者与化疗疗效间的关系。结果:1)Caspase-3表达阳性者有效率显著高于表达阴性者(P<0.05),而p53表达阳性者有效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P<0.05);2)Caspase-3表达阳性同时p53表达阴性者化疗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其他表达类型(P<0.05);而Caspase-3表达阴性同时p53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27.78%,显著低于其他表达类型(P<0.05)。结论:在预测口腔鳞癌行动脉灌注D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时,Caspase-3和p53均可作为敏感性的分子标记物,而且两项指标的表达水平联合预测显著高于单项指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P53 动脉灌注 新辅助化疗 敏感性
下载PDF
Caspase-3及p53预测口腔鳞癌动脉灌注化疗敏感性的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2 位作者 张霓霓 易杰 姚礼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观察Caspase-3及p53预测口腔鳞癌行动脉灌注DF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疗效的准确性。方法 :58例Caspase-3表达阳性和(或)p53表达阴性口腔鳞癌患者,行颞浅动脉插管、DF方案持续灌注化疗2周期后手术治疗。观察化疗前、后,原发肿... 目的:观察Caspase-3及p53预测口腔鳞癌行动脉灌注DF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疗效的准确性。方法 :58例Caspase-3表达阳性和(或)p53表达阴性口腔鳞癌患者,行颞浅动脉插管、DF方案持续灌注化疗2周期后手术治疗。观察化疗前、后,原发肿瘤灶大小及病理学变化,分析Caspase-3及p53表达差异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Caspase-3表达阳性同时p53表达阴性,对口腔鳞癌动脉灌注化疗完全缓解的预测准确性达93.55%,在病理上预测的准确性达90.32%。结论:应用Caspase-3和p53预测口腔鳞癌动脉灌注DF方案化疗敏感性,简便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P53 动脉灌注 化疗 敏感性
下载PDF
异丙肾上腺素影响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增殖的数量还是能力?
17
作者 唐岳鹏 黄桂林 +2 位作者 姚礼 张霓霓 易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0期7084-7089,共6页
背景:异丙肾上腺素注射能够促进啮齿类动物涎腺腺泡细胞增殖、肥大。然而,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后涎腺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目前仍不清楚。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对SD大鼠下颌下腺干/祖细胞激活、增殖能力。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2组,... 背景:异丙肾上腺素注射能够促进啮齿类动物涎腺腺泡细胞增殖、肥大。然而,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后涎腺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目前仍不清楚。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对SD大鼠下颌下腺干/祖细胞激活、增殖能力。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与生理盐水,连续注射5 d后取下颌下腺,酶消化法制取下颌下腺细胞悬液,体外培养,获得下颌下腺类上皮细胞集落并计数。挑取增殖较快的集落,进行CD90.1、层粘连蛋白、α6β1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注射组中、低增殖集落数量较少,高增殖集落数量较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集落总数无明显区别(P>0.05)。高增殖下颌下腺类上皮细胞集落CD90.1、层粘连蛋白、α6β1抗体均为阳性表达。实验结果显示,异丙肾上腺素注射不能明显增加下颌下腺中的干/祖细胞数量,但是能提高腺体中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培养与分化 异丙肾上腺素 下颌下腺 增殖 肥大 干/祖细胞 集落分析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构建人工涎腺样组织的脱细胞气管基质支架(英文)
18
作者 黄桂林 李龙江 +2 位作者 潘光华 王春宇 张霓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4587-4590,共4页
背景:目前还没有找到理想的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的支架材料,具有良女,中空样结构的脱细胞气管基质材料有着良好的可应用的发展前景。目的:将下颌下腺细胞与家免及SD大鼠的脱细胞气管基质共培养,评价其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 背景:目前还没有找到理想的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的支架材料,具有良女,中空样结构的脱细胞气管基质材料有着良好的可应用的发展前景。目的:将下颌下腺细胞与家免及SD大鼠的脱细胞气管基质共培养,评价其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3—02/2005—05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卫生部移植与免疫莺点实验室完成。材料:用改良去污和酶交联法,去除SD大鼠和家兔气管的细胞,制备脱细胞气管基质。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颊部皮下植入SD大鼠的脱细胞气管,另一组植入家兔的脱细胞气管。将传至第3代的下颌下腺细胞接种到2种脱细胞气管和PGA膜上培养,对照组进行无材料12孔板单纯细胞接种,进行细胞/支架材料复合体培养。主要观察指标:光镜、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气管基质的组织结构和内壁的拓扑结构。于1,4,12周,对埋置在颊部皮下脱细胞气管周围的组织进行炎症反应评估。在培养的1~7d,每天对各组细胞进行计数,并分别于培养第1,3,5,7天,以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A值及其上清液中的淀粉酶活性。结果:两种动物气管中的细胞被完全去除。在颊部皮下埋置的两种脱细胞气管周围的组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生长在2种脱细胞气管上的下颌下腺细胞数明显多于PGA膜(P〈0.05),其上清液中淀粉酶活性及细胞的A值也高于PGA膜(P〈005)。结论:自制的脱细胞气管基质保持了中空状,并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气管基质 人工涎腺 SD大鼠 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
下载PDF
热环境及主导管结扎后SD大鼠下颌下腺内Integrinα_6 β_1 及CD90.1阳性细胞增殖的比较
19
作者 姚礼 张霓霓 +3 位作者 唐岳鹏 黄桂林 易杰 胡小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620,共5页
目的:比较热环境与主导管结扎后SD大鼠下颌下腺内Integrinα6β1、CD90.1阳性细胞的增殖能力。方法:15只SD大鼠平均随机分为3组(n=5)。加热组大鼠在(34.5±1)℃环境饲养48 h;结扎组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6 d;正常组予正常环境饲养。实... 目的:比较热环境与主导管结扎后SD大鼠下颌下腺内Integrinα6β1、CD90.1阳性细胞的增殖能力。方法:15只SD大鼠平均随机分为3组(n=5)。加热组大鼠在(34.5±1)℃环境饲养48 h;结扎组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6 d;正常组予正常环境饲养。实验终点时摘除双侧下颌下腺腺体行组织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分析腺体中Integrinα6β1、c-Kit、CD90.1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加热组下颌下腺体积重量最大,结扎组最小。流式细胞检测加热组、结扎组、正常组腺体内Integrinα6β1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6.2±2.4)%、(16.9±2.6)%、(10.6±0.7)%(P<0.05),CD90.1阳性细胞分别为(33.0±5.4)%、(25.0±4.1)%、(18.1±3.4)%(P<0.05),c-Kit阳性细胞分别为(13.4±3.4)%、(13.8±3.0)%、(8.5±3.1)%,加热组与结扎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热环境比主导管结扎更能有效刺激下颌下腺内Integrinα6β1和CD90.1阳性细胞的增殖,但对刺激c-Kit阳性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主导管结扎 下颌下腺干 祖细胞 增殖 SD大鼠
下载PDF
涎腺干/祖细胞长期传代后染色体核型分析
20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1 位作者 姜群 张霓霓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分离主导管结扎后损伤下颌下腺组织中的干/祖细胞(Salivary Gland Progenitor,SGP),进行长期培养,对10~25代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方法:结扎SD大鼠下颌下腺主导管,获得损伤模型,机械及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腺体细胞,获得类上皮细胞集... 目的:分离主导管结扎后损伤下颌下腺组织中的干/祖细胞(Salivary Gland Progenitor,SGP),进行长期培养,对10~25代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方法:结扎SD大鼠下颌下腺主导管,获得损伤模型,机械及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腺体细胞,获得类上皮细胞集落,挑取集落后梯度稀释法纯化获得类上皮单克隆细胞-涎腺干/祖细胞,对长期培养的SGP行染色体常规及G-带核型分析。结果:SGP染色体数2n=42,其中常染色体20对,性染色体1对;SGP染色体数目、形态及结构未发现特异性异常改变。结论:长期传代培养的SGP二倍体性状不改变,遗传性状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干/祖细胞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